50米跑教案
此篇文章50米跑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50米跑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过快跑练习提高学生跑的频率和速度。
2、让90%以上的学生学会跑步的正确的摆臂基本动作。
3、提高学生的'灵敏、协调、反应等各项身体素质。
教材:
1、50米跑
2、游戏
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动作
难点:大腿高抬。
一、收心热身
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四列横队)
2、教师宣布课的资料和要求。
3、布置见习生。
4、原地活动手脚踝腕——蛇行慢跑——侧身跑——走——单脚跳——走——脚尖走——脚跟走——竞走。
组织:两路纵队进行,教师领做。
要求:坚持前后间隔距离,认真做好各种动作。
二、50米快跑练习三组
组织:四路纵队进行。跑过去从两侧漫漫走回来。
要求:看谁跑的直、快。
三、游戏:自选
组织:自由结合,选择自我喜欢的游戏和练习进行。
要求:选择安全的游戏进行。注意安全。
四、全体集中散点队行
1、小结
2、放松
3、宣布下课
50米跑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预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短跑起跑
了解短跑起跑的动作技术要领
◆课堂目标
知道什么是短跑起跑
掌握正确的短跑起跑动作技术要领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学生已有较好的学习习惯,爱表现自己,活泼好动,课堂氛围较为活跃,身体各机能较好,体质相对较好,运动能力较强。利用学生的活泼好动的优点,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才能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教学过程中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激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起跑反应要快,身体重心前移,注意力高度集中。
教学难点:
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两手快速推离地面,上、下肢协调用力。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短跑起跑
一、课堂常规
1、体委集合整理班级队伍
2、教师确定班级学生人数
3、师生问好
4、宣布本节课所学内容及安全注意事项
5、安排见习生活动
二、慢跑:田径场一圈
三、徒手操
头部运动 肩关节绕环 体侧运动 髋关节绕环 膝关节绕环 手腕踝关节绕环
韧带拉伸运动:俯前压腿 弓步压腿 仆步压腿 正压腿
活动2【讲授】短跑起跑
短跑起跑的动作要领
1、学生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两手撑地,有力的脚放在前面,另一只脚在后面,然后后膝跪在地上,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虎口向前撑于起跑线后。两手约与肩同宽,两臂伸直,肩微前移超过起跑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半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
2、听到“预备”口令后,平稳抬起臀部,稍高于肩,身体重心前移,注意力高度集中。
3、当听到“枪声”时,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两腿迅速蹬地面。
活动3【活动】短跑起跑
一、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二、教师对本节课的'所学内容进行小结
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短跑起跑的动作要领
2、在进行练习短跑起跑动作的过程中,对每位学生的错误动作都给予看了纠正。
50米跑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短跑的规则和基本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技术;
2.提高学生的速度和爆发力,通过训练积累良好的跑步习惯和技能;
3.通过短跑的训练,锻炼学生的体魄和耐力,增强体能素质。
二、教学内容
1.短跑的基本规则和技巧介绍
2.短跑的动作分解和训练方法
3.短跑的.常见错误和纠正方法
4.短跑训练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三、教学步骤
1.练习热身运动
短跑前的热身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将身体调整到运动状态,提高身体温度、加快血液循环,从而更好地进行短跑训练。热身动作一般包括四肢拉伸、脚蹬车、俯卧撑等。
2.介绍短跑技巧和规则
教师可以通过图示、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短跑的技巧和规则,包括起跑姿势、步伐、助跑、起步、加速、抬膝跑步姿势等。
3.分解短跑动作
教师可以将短跑动作分解为七个步骤,即起跑姿势、中间步伐、起步动作、加速动作、摆臂、大腿和抬膝。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步训练,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短跑的技巧。
4.纠正学生常见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常见的错误进行纠正,例如:起跑时时机不对、步伐不稳、加速不足等。同时,教师可以给出不同的练习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跑步姿势。
5.增加短跑干货
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短跑的干货,例如:如何提高跑步速度、跑步饮食的科学搭配、如何进行短跑的心理准备等,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短跑技巧。
6.进行短跑训练
在学生了解了短跑的技巧和规则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短跑训练计划,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短跑的能力和速度。
7.收尾活动
在短跑训练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例如:慢跑、伸展运动等,可以缓解因运动造成的肌肉疲劳和酸痛。
四、教学效果
通过短跑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短跑姿势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速度和爆发力,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体能素质和身体健康。通过科学合理的短跑训练计划,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短跑的技术和规则,从而提高自己的成绩和表现。
50米跑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0米跑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50米跑教案 篇4
课题
初中50米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跑是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技能,也是中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快速跑是中学阶段重点教材之一。
50米快速跑对培养中学生勇敢、拼搏的精神和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及快速奔跑本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之中应主要经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奔跑本事,让学生在自然奔跑中体验跑的正确动作;跑的过程中应努力克服身体左右摇晃、抬头挺胸和低头跑等错误姿势出现,并在坚持跑姿正确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动作简便、自然。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兴趣广泛,模仿力强,活泼好动、喜欢游戏。三年级的学生,处在长身体的时期,走和跑习惯和方法还没有定型,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心理发育不成熟。本年级共有三个班,其中男生居多,肥胖者占总人数25%以上,在教学中,以跑的各种游戏来教学,提高学生练习进取性,使儿童在活动中掌握跑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身体姿势,构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学生的本事,为儿童供给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让儿童体验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身心得到发展,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0米跑途中跑的基本技术,着重发展速度素质和下肢力量,及协调本事。
2、发展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跑的本事,协调性、灵活性。
3、培养学生团结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后蹬充分,动作协调,直线性好
难点:后蹬,前摆大腿高抬
教学过程
导入与热身
1、集合整队
2、体育委员报告人数
3、师生问好
4、教师宣布本课主要资料
5、慢跑200米
6、徒手操
实践与提高
一、改善跑的动作
1、反复进行各种突法信号起跑和变换方向起跑的练习。可让学生互相发信号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然后教师发信号团体练习。
2、复习站立式起跑。学生排成一列横队,站在起跑线后成预备跑姿势,听鸣哨后跑出1520米。
3、让距起跑。学生分成两列纵队在前后相距35米的起跑线后错位站立听信号后同时启动,在限定距离内后者进取追赶前面的同学。或者,经过不一样身体姿势的起跑练习,来发展学生反应本事和加速本事。
二、改善快速跑技术,发展快速本事。
1、站立式起跑,快速起动跑20xx米。
2、蹲距式起跑,快速起动跑20xx米。
3、进行快速跑30米,坚持快速10米冲过终点线。
4、追逐跑,50米慢走的练习。
三、50米全程跑
1、行进间跑30米。
2、以游戏形式如接力赛跑、追逐跑等进行练习。
3、用蹲距式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跑完整技术过程,进行50米快速跑练习,并进行评价。
4、结合教学比赛等进行练习。经过预赛、复赛、决赛等练习选出优胜者和经过努力成绩提高明显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调节与评价
1、放松操
2、课堂小节
3、师生再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需要一向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评价标准
优秀:能够按要求标准的完成动作,尽可能的发挥自我最大的潜力。
良好:能够较好的领悟技术动作要领,较好的完成动作,取得较好的成绩。
及格:能基本掌握动作要领,能够完成基本动作。
不及格:掌握基本动作要领较差,不能完成基本动作。
2.自评
短跑是一种比较容易掌握的跑步技术,我们在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不一样有针对性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体育训练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让学生既学到了体育知识,又锻炼了身体,为健康体育、终生体育打下基础。
1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教学人性化
2让体育教学变得趣味和简便
3.他评
1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可是分强调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行动的规范化和有序性,
2把枯燥的技能学习转变为简便、趣味的活动过程。实现这种转变,不仅仅会让学生们感到新鲜趣味,并且能开发他们的创新本事
3要经过体育课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相关的体育知识。
4课前加一些游戏性质的反应练习
5跑步中的注意事项,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教学反思
经过游戏使学生体验50米全程跑的过程,是本课设计的中心思想。经过本课发现有些学生跑的动作不合理,比如说蹲踞式起跑时,学生都明白怎样样来做动作,可是不能注意到细节技术动作的掌握,如身体重心不向前;双臂打开不能与肩同宽等。本课教师还发现学生在起跑时蹬地不充分,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出正确技术动作。在以后的课中,教师能够让学生多做一些下肢力量的练习。
50米跑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快速跑的动作方法并获得快速奔跑的身心体验。
2、学会快速跑的正确姿势,提高学生奔跑的速度和能力、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奔跑姿势。
难点:途中跑动作自然,摆动腿向前上方抬起,腿臂的配合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学生二列横队集合,做到“快、静、齐”。
2、师生问好,介绍本节教学内容、目标、任务。
3、检查学生服装,强调课中注意的安全事项。
二、准备部分
1、绕操场慢跑两圈
2、跟我做徒手操。
三、基本部分
1、50米快速跑动作示范讲解
(1)、互扶蹬地练习
互扶蹬地方法:两人对立以肩为依托互扶,蹬地者身体前倾前脚掌着地,两脚快速蹬地。
(2)、原地摆臂
原地摆臂方法:两脚前后开立,重心前移,两手握拳,以肩关节为轴,两手臂自然前后摆动。
(3)、原地高抬腿
高抬腿方法:上体保持正直,大腿高抬时,大小腿自然折叠,蹬地时腿要伸直,用前脚掌着地,两臂弯曲自然摆动。
(4)、原地小步跑
结合以上三种训练方法原地快速跑。
2、50米快速跑练习
(1)、四人一组的快速跑
动作要领:“跑”时,要迅速起动,两臂积极做前后摆动;身体逐步抬起,大腿抬高,逐渐加快频率,脚部蹬拔地有力。(口诀:迅速起动,快摆臂;大腿高抬,脚拔地。)
1、胸前顶着报纸跑
2、游戏《迎面接力》。分四个小组进行。
三、结束部分
1、组织学生整理、活动放松。
2、小结评价本课学习情况。
3、收还器材,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50米快速跑是发展学生快速跑动作能力的重点之一。要求学生在保持姿势的跑进中,坚持以最快速度完成50米跑的距离。50米快速跑深受学生的喜爱,并能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吃苦耐劳等精神。但教材较单一、枯燥,因此,上课时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要多采用游戏、比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途中跑的动作方法,为了能使学生在学习时不感到枯燥,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辅助练习中利用,利用来训练步频、步幅,又利用原地摆臂练习和高抬腿跑练习,提高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前脚掌着地、快速蹬地等技术动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利用小步跑练习,让学生不仅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发展了力量、速度、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本课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教学内容丰富,练习设计有梯度,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较好地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个性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提高,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步养成。
今后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热身操时,有的学生,前后间隔没控制好,影响做操质量。
2、学生做练习时,发现错误,我立即停止并告诉学生要怎么规范动作,而做错的学生因为做练习还没回来,却没有听到。应等所有学生体验练习完,再来强调。
3、时,因为学生,而忽略规则,应再次强调游戏规则。
4、今后教学中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