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做元宵教案
此篇文章大班美术做元宵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大班美术做元宵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剪、贴、穿的方法来制作红灯笼,体验做做、玩玩的快乐。
2、注意安全,知道用完后要将剪刀、笔等放回原处。
二、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的小灯笼、自制灯笼的步骤图。
2、红色蜡光纸、剪刀、笔、彩线、胶水、抹布等。
三、活动过程:
1、欣赏教师自制的小花灯。
指导语:元宵节到了,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花灯。;今天,老师自己也做了一盏花灯,它是什么样子的?是用什么来做的呢?
2、观察操作材料和步骤图,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1)观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2)观察步骤图,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3)讨论活动规则。
3、尝试用剪、贴、穿的方法来制作红灯笼。
4、手提灯笼,相互欣赏。
四、延伸活动:
开展《听鼓点玩灯》的游戏,体验做做、玩玩的快乐。
五、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大班美术做元宵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知道元宵节要吃元宵,对制作元宵感兴趣。
2、 初步学习用油泥搓圆的方法。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油泥和一块塑料垫板。
活动过程:
1、出示生元宵,问:这是什么?今天为什么要吃元宵?老师请大家吃元宵,高兴吗?
2、欣赏教师做元宵。教师把一小块油泥放在手心,手指伸直,手心对着手心用力绕圈。
3、幼儿学搓元宵。教师轮流对幼儿进行观察和指导。
4、让幼儿把自己搓的元宵送给小动物尝一尝。
活动反思:
有句老话“上灯圆子,落灯面 ” ,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亲自做圆子,吃圆子,在正月十八的时候呢将会吃面,意味着新的一年真正的开始了。而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三,所以我将“搓元宵”这节活动安排在了今天,希望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元宵节”同时学会“搓元宵”。
大班美术做元宵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行彩灯的设计制作,并布置展示。
教学重点:
了解元宵节习俗,欣赏彩灯并学习设计制作彩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花灯图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1)花灯美吗?为什么美?
(2)各有什么特点?
(3)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
2、请学生说说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元宵节的传说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3、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花灯,引导他们观察:
(1)花灯的制作材料
(2)花灯的基本结构
(3)花灯的几种制作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制作方法
第二课时
一、与学生一起探讨、演示菱形花灯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1、演示制作方法、过程
2、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制作更漂亮或更简便?
二、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合作
三、课堂小结
1、请学生谈谈本组制作思路
2、互相参观提看法:造型色彩设计理念
3、交流好的制作放
四、继续制作完成
五、作品展览,评议
六、课堂延伸
除了用纸质来做,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比如:釉子皮、废弃物等
欣赏国外的各种灯饰作品.
施教时间:
课后记
大班美术做元宵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猜谜、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3、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干米粉、小盘子、大盘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通过猜灯谜的游戏形式导入本次活动。
共同来猜谜:请幼儿介绍谜面,让同伴猜。
二、说一说——在说一说的过程中体会元宵节的热闹。
1、你知道什么节日要玩猜谜吗?(元宵节)
2、元宵节还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小结: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等,真有趣。
三、做一做——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体验做元宵的趣味。
1、你吃过的元宵有什么味道?
2、请老师介绍元宵的'做法。
3、幼儿分组制作,提醒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小心掉在地上,保持干净。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盘子里,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
四、做灯笼
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灯笼体会元宵节的习俗。
五、延伸活动(尝一尝)
通过品尝自己亲手做的汤圆体会成功的喜悦。
大班美术做元宵教案 篇5
一、概述
1、《元宵节里挂彩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5课,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简单元宵花灯的制作,元宵节的来历,特点,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2、本课领域是:综合探索,共1课时。课程结构内容包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来历,交流对元宵节的了解,通过收集元宵节的资料,制作元宵花灯,开展猜灯谜的活动,达到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收集有关元宵节的来历,了解风俗习惯。
(2)设计简单的花灯效果图。
(3)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2)能够通过与小组的合作交流,根据自己的想法,完成花灯设计图。
(3)能够应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完成花灯的制作。
(4)对同学的作业给出评价,相互交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以及和谐色与他们所学习析色彩线条的联系,更加热爱美术课。
(2)通过学习,能体会到色彩的和谐美,色彩和谐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收集有关元宵节的来历,了解风俗习惯。
(2)设计简单的花灯效果图。
(3)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2.难点
(1)能够应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完成花灯的制作。
(2)对同学的作业给出评价,相互交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东岔中心学校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制作能力和表现力;
(2)学生元宵节虽然是中国大型的传统民俗节日,但是我们地处山区,处了春节比较热闹之外,其他的节日庆祝的幅度都不大,学生大多只是从电视上见过元宵花灯。
(3)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技巧,表现能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元宵节花灯的欣赏,观看庆祝元宵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特点;接着通过观察,了解花灯形状,色彩等特点,设计出自己的花灯设计稿,然后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花灯的制作,最后进行全班互评。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师:多媒体课件 ,范作。,
学生:花灯制作的废弃材料,学习资料 ,装饰材料,剪刀 ,胶等等。
七、教学过程
第15课 元宵节里挂彩灯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一) 课前准备
(二) 课前欣赏:播放一段热闹的视频《闹元宵》,学生欣赏视频。
(三) 导入新课:
1.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这种情形在哪个节日中能过看到?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板书课题)
(四) 欣赏评析:
1.课件出示彩灯图片。
2.接下来让我们再跳上龙舟一路前行欣赏各具特色的花灯。穿过一道彩虹桥可以看到水面上有改编自民间故事的水漫金山灯,双龙戏珠灯,岸上有充满浪漫气息的月亮星星灯,店铺里挂满各色灯笼,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着漂亮的花灯,真是流光溢彩热闹非凡呀!
3.认真观察各种各样的彩灯,从颜色、造型等方面欣赏花灯的美
(五)探索研究:
1、同学们想设计一款什么造型的花灯呢?请同学上讲台来把自己的想法画一画。
2、对于这些草图谁有合理化的建议提出来帮他修改一下。
3、学生上台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鼓励其他同学大胆修改,提出意见。
(六)欣赏评述:
1、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花灯即将诞生,不过先不要着急,再来欣赏这几盏出自同学之手的花灯,看看你比较喜欢哪一盏,说说理由。
2、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七)教师示范:
1、出示教师制作的花灯,从材料、做法、装饰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技法探究。
2、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等手段,探索花灯的制作方法。
(八)合作交流:
1、出示教师制作的花灯,从材料、做法、装饰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技法探究。
2、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等手段,探索花灯的制作方法。
(九)合作交流,协作完:
1、相信同学们有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自己的制作创意。
2、合作完成花灯制作,小组合理分工,制作装饰并把灯谜书写粘贴在花灯上。
(十)作品欣赏:
1、看着一盏盏构思巧妙,制作精细的花灯把我们的教室装扮成灯的海洋,在这个美丽的作品下还藏着一条条灯谜等着大家共同分享,下面请同学们有秩序来赏花灯,猜灯谜吧!
2、学生有秩序赏花灯,猜灯谜。
八、教学评价设计
1、注重过程性评价,倾向于学生设计过程,理解过程,制作过程的评价;
2、突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全班交流性的评价;
3、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如何被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九、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类型,由于我们地处山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元宵节的了解不够,学生只是从电视上了解了一些相关知识。在课堂上,学生欣赏了元宵节得的相关视频及一些彩灯的图片,兴趣相当的浓厚。在进行彩灯设计时,好多学生的作品非常有创意,很漂亮,但在根据效果图制作彩灯的过程中,由于设计稿的难度问题,有些脱离实际,有些则是材料不足,因此只有少数学生完成了作业。
对于偏远山区的学生来说,在制作材料的寻找上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可用的材料相对较少,我觉的,如果将彩灯的制作与我们本土的材料相结合,会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因此,开发课程资源,是我们山区教师的一个长期的探索,研究过程。
大班美术做元宵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知道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感受元宵节喜庆的氛围。
认识元宵的外形特征。
尝试用颜料拓印、添画的方法表现元宵。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元宵习俗”组图;“元宵”组图;“手工材料”组图;“手工成品”图片。
纸面教具:《汤碗》。
材料准备:颜料、不同大小的海绵印章、油画棒。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元宵习俗”,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元宵习俗。
1.出示组图“元宵习俗”。
——你看到了什么?
——人们在做什么呢?
小结: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在这天人们会挂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吃元宵来庆祝。
2.师幼谈话,唤起幼儿对元宵的经验。
——你们吃过元宵吗?
——元宵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今天我们来认识好吃的元宵。
出示组图“元宵”,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元宵。
1.出示图片“元宵-外观”。
——元宵是什么形状的呢?
2.出示图片“元宵-颜色”。
——元宵是什么颜色的呢?
——还有什么颜色的元宵呢?
小结:元宵的身体圆圆的,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颜色。咬开元宵,里面还包着不同的馅料,味道好极了。
3.出示图片“元宵-做法”。
——元宵有很多好吃的做法,你们吃到的元宵是怎么做的呢?
小结:有水煮元宵、油炸元宵,还可以在元宵的汤里加上红豆、水果等等,都非常好吃。
出示组图“元宵”、“手工材料”,通过对比丰富幼儿的绘画经验。
1.出示图片“元宵-外观”及“海绵印章”,引导幼儿了解表现元宵外形的方法。
——元宵圆圆的外形,我们可以怎么漂亮地画出来呢?
小结:可以用圆形的海绵印章印压出元宵的形状。
2.出示图片“元宵-外观”及“油画棒涂画”,引导幼儿了解表现元宵颜色的方法。
——元宵可以用什么颜色表示呢?
小结:等颜料干了,可以用油画棒画上馅料,或者旁边不同的食物哦。
3.出示纸面教具《汤碗》,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你想创作一碗什么样的元宵?
——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你想给碗画些什么花纹呢?
出示手工成品图,发放材料鼓励幼儿用拓印、添画的方法制作元宵。
——我们可以用不同大小的海绵印章沾一沾颜料,在“汤碗”上印出大大小小的元宵,还可以用油画棒在元宵旁画上其他好吃的食物哦。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元宵节时,组织幼儿品尝元宵,感受元宵的美味。
家园共育
1.有条件的家庭可在元宵前后与幼儿一起制作元宵,丰富生活经验。
2.元宵节时,可带幼儿外出赏花灯、猜灯谜、看舞龙舞狮,感受元宵节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