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标志》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标志》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标志,了解标志的多种用途,并自己设计出一款生活中的标志。
2.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标志,用画、剪、粘等方法,掌握标志的设计要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于美术课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标志,了解标志的作用,,并设计制作标志。
难点:设计出造型合理,有创意的标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出示图片。设问导入。
同学们说一说,看到这张图片,你想到了什么?“超人”,因为超人的衣服上会有这个s型的标志。
再来看看这张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大家一起说。
“复仇者联盟”因为这个标志代表着复仇者联盟。
同学们之所以能猜到这两张图片代表着什么,是因为他们身上带有的标志,这两个是卡通人物上的标志,今天跟老师一起来设计生活中的标志。(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课件出示图片,我们先来看一看,生活当中有哪些标志?这些标志可以分为几大类?“背景奥运会标志、校园艺术节标志、爱护环境标志、节约用电标志、禁止停车标志、安全出口标志……” 可以分为活动类、环保类、提示类……(板书)
2.小组讨论。说一说标志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有标志的存在?没有标志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教师总结:警示、指引、标识的作用。(板书)有标志的.存在就会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迷路时标志还会给我们指引方向。没有标志,我们的生活秩序就会变的混乱,没有提示会容易发生危险。
3.既然标志有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在设计标志时,颜色应该如何运用呢?“鲜艳、醒目。简洁”。这样会引人注意。
4.学会了标志的作用、颜色之后,谁来说一说,标志有哪些组成?“文字和有代表性或特征性强的图案”。
5.了解了标志之后,大家看一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平面城市,如果一位新伙伴来到了这个城市,就很容易迷路,大家能帮助老师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新来的伙伴不迷路,对这幅平面城市更加熟悉呢?
三、实践
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为这座城市设计标志。
要求:标志的设计适当、合理、构思新颖。制作材料不限。
四、展评
同学们为这座城市设计了这么多漂亮又实用的标志。现在,同学们把你的标志粘贴在城市中相对的位置。大家看一看,你最喜欢谁设计得标志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五、小结
1.说一说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2.回家之后,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为我们的学校设计一款标志。
《标志》教学设计 篇2
《设计标志》是初中六年级第三单元《校园的春天》活动一的内容,是设计应用类型的课题。通过学习有关的设计知识和理解设计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引导学生欣赏、认识、了解并尝试设计的内容。是知识性与应用性相结合、提高审美能力与掌握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典型课题。其中既有对中外优秀标志设计作品的欣赏,又有对标志作品的设计思维和方法的剖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观察与比较能力,结合预习,能有意识的收集寻找各种标志,并通过认识初步了解标志。联系实际生活,对理解本课学习内容已有较丰富的学习基础。
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我收集了大量中外优秀的标志设计精品作为课堂范例,以使之能准确表达教材内容。但在第一次试讲之后发现了一些问题:所选用的范例与学生生活较接近的的优秀标志设计数量偏少,课堂上学生们明显表现出对标志了解信心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结构进行了调整,突出强调了几个环节:为了突出标志的世界语言性,选择国内优秀标志设计作品(如:奥林匹克标志、宝马车标志、中国铁路路徽和北京奥运会标志等),并作重点分析,使学生在欣赏之余增强民族自豪感;选择国内著名品牌的标志设计作品(如:中国李宁标志等),选择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标志(如商业标志中麦当劳、肯德基等食品标志)使学生在亲切之余,又多了一份对家乡的热爱;选择教师自己的设计作品为范例(如:音乐会标志等),来讲述标志的设计思维和制作过程,使学生增强内容的理解,切实感受到设计就在自己身边。同时,鼓励学生有创意的选择不同形式表现,并在尝试合作练习中,加入了草稿设计的交流与选择,让学生明白设计的严谨性,恰当的'加入德育内容,使本课教育目的上提高了一个层次。
这节《设计标志》课本着知识性实用性相结合、提高审美能力与掌握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原则,在课堂结构设置上采用了环环相扣的方式。通过介绍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标志的概念、类别、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表现手法),分析重点设计作品,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分析标志设计的思维过程和方式等环节,使学生达到在一课中既要学习知识又能使用知识的教学目的。在本课中,结构设置体现了较好连贯性和完整性,使整节课脉络清晰、层层展开、一气呵成,学生的适时参与,这些成为本课比较成功的一个方面。这样的结构设置,使课堂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自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的内在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这也成为本课的不足之处。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本课的又一大特点。利用白板编制课件并使用大屏幕展示作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确有优势:信息量大,学生参与教学时间多,单位时间展示作品数量多、效果好。通过欣赏大量的范例作品,加强学生直观感受和感性认识(本节课为学生展示和分析了二十余件设计作品,这在传统教学手段中是很难做到的);在分析作品的设计思维过程和动态演示上,能够很多和促进和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比如对教师自己设计的音乐会标志设计是的思维过程、分析和演示就很直观的说明问题);此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视听效果,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强化教学效果起了明显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突出感受。当然在对课堂的把握、教学语言的运用以及在师生交流方面都有值得注意和商榷的地方,但经过细致、周密的备课和课堂上的大胆尝试之后,这一课将对我以后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对教学规律的总结和把握都有很大益处。
《标志》教学设计 篇3
今天早上第二节,在四二班,我的组内公开课终于讲完了!这次“痛苦”的讲课经历又是让我有了一次进步的机会。
第一节下课的铃声还没落,我就提起包从办公室冲了出去。来到班里,同学们收作业的、上厕所的乱作一团。于是,带上耳机,整顿纪律,其实孩子们还是挺聪明的,知道今天要讲公开课于是很配合的很快做好了课前准备,趴在桌子上静息等待预备铃的响起。上课了,孩子们一个个坐的端端正正的,精神焕发,看到他们那可爱的小脸,我紧张的感觉立即消失殆尽。终于,上课进行了十几分钟,我要讲的内容也讲完了。孩子们像快乐的鸟儿一样很快的拿出工具,开始了他们的创作。。。。。。
一节课上下来,虽然效果还行。但问题还是一大堆。首先,我感觉我安排的学习内容有点多,重点不突出。在备课的过程中,虽然我也知道内容偏多,应该删除一点,可是,在删的过程中,我又觉得什么都想让学生知道,什么都舍不得删,结果导致了学生上课时刚开始积极性很高,可是到了后来,学生就不愿意说了,他们更愿意的是画。这方面我应该注意。另外,在讲“如何设计标志”时,像周老师说的.那样,我可以把这一部分融会在“标志的作用”“标志的分类”里讲,这样既生动又形象,更利于学生接受。
其实,在这节课里。我感觉自己相比之下是有进步的。特别是在课堂纪律方面,在这方面我要特别感谢程老师和周老师的悉心指导。
其实,每一次痛苦的经历都是一次进步的机会,虽然这次的公开课,在准备的过程中有些痛苦,可是,当公开课结束之后,听着别的老师对我的指导,安静的思考着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这样的一节课能够抵得上我们平时10节课的提高。所以,我很珍惜每一次讲公开课的机会!
《标志》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应用”类的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为校园设计实用、美观的标志。并用在自己的校园内,用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及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
目的要求:
1、识别生活中的标志,了解有关标志的文化,初步学习标志的构思,设计要领。
2、用剪对称形或用圆美造型的方法设计学校需要的标志。(也可用绘画等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标志的.创作设计方法。
难点:设计的标志易识别、简洁、美观。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非常美丽的画,想看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一)这是我们常见的几种特定的生活标志。这节,我们就来学习设计生活标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出示图片并板书:
特点
图一颜色鲜艳
造型美观
师讲:看了这几幅图,我们知道了设计生活标志有两个特点:板书“颜色鲜艳、造型美观。以后,我们设计生活
标志就按这二个特点来设计。
师讲:设计生活标志,可以剪对称形、圆点或绘画等方法设计。这节我们来采用绘画的形式来设计。
2、现在我们来欣赏几种生活标志。(出示课件)请看大屏幕。
3、进行快速抢答,看下面几幅图表示什么?(出示课件)
4、分四人一组设计“禁止吸烟”、“节约用水”的标志。
5、同桌讨论设计:
在我们校园可以设计哪些标志?
注意:⑴你准备设计什么标志?
⑵怎样把你的样品装饰的美观。
6、展示学生的作品。
7、思考讨论
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的标志,没有,行吗?为什么?(板书:作用:识别指示、引导)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设计生活中的标志,当你看到标志时,你知道应该怎么样做了吗?其实标志的知识很多,你可以用老师教你的方法分析标志,争取设计出更好、更漂亮的标志。
四、练习:设计一幅生活标志。
板书设计:
设计生活标志
特点作用
颜色鲜艳识别指示
造型美观引导
《标志》教学设计 篇5
一、引出课题
1.出示厕所的标志,问: “这是什么地方的标志?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有什么用?”
2.出示红绿灯的标志,提问同上。
教师小结: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标志,标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二、认识常见标志
1.提问: “你们在什么地方还见过什么标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用?” (幼儿回答以后,教师出示相应的标志,如:自然保护区的标志,注意安全的标志,节约用水的标志……,并有意识地把标志按功能不同进行分类摆放。)
2.解释指示标志、禁令标志和警告标志的特点。
提问: “请大家看看那么多的.标志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
教师解释标志种类的特点。
3.进行标志的分类
教师出示若干标志,问: “假如把上面那么多的标志进行分类,你们想想应该怎么分?”请幼儿讨论后展示分类的结果,并说出原因。
三、制作标志
为幼儿提供纸、油画棒,为班级和幼儿园设计各种标志。
四、展示标志
展示大家设计的标志,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延伸活动】
和家长一起注意观察大街上的标志,明白这些标志的意思并画下来带到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认识周围环境中的主要标志,便于幼儿在生活中使用。于是在选择标志时尽量选择一些常见的,特别是选择一些危险或者禁令的标志,使幼儿通过认识标志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情感上,通过让幼儿自己来设计标志,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的环境道德。为了让幼儿养成关心周围环境的习惯,让幼儿设计适合幼儿园使用的标志,如:节约用水的标志,爱护花草树木的标志,阅读区、建筑区的标志等,使环境教育自然地渗透在社会教育活动中。
二、效果分析
教育形式虽然是集体的,但是教育的氛围很轻松,幼儿围着教师一起坐在地上,这样使教师和幼儿的距离拉近了。在教育过程中,幼儿踊跃发言,思维很活跃,积极地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为班级和幼儿园设计了各种标志,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标志》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看一看、认一认各种图形标志的不同含义,使学生了解图形标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2、引导学生欣赏图形标志,使学生了解具有直观、简明、易懂、易记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读懂并理解图形标志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收集各种图形标志的图片资料,拍摄学生熟悉的商店、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车站等处的图形标志,供学生识别和欣赏用。
学生:收集一些图形标志的图片资料,供上课时讨论、欣赏用。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些新朋友,它们会教会我们在一些公共场合里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呢,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迎接它们。载示一些简单的图形,询问学生它的意思是什么?2、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同学们,它们在公共场合中它就有了特殊的'含义,这样的图形我们称它为图形标志。
导出课题:认识图形标志(板书课题)
二、加深学生的认识,讨论课本上图形标志的意思。
1、在我们的书上,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图形标志,你们知道它们都是表示些什么意思吗?
2、看图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组说出的各种图形标志的意思,最准确,数目最多,并告诉大家你们都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它们?
三、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图形标志
对课本中的图形标志进行补充说明。通过小组评比的方法,对图形标志进一步的了解。
1、图形标志包含好多方面,现在请小朋友们来介绍自己在课前去找寻的图形标志好朋友,告诉大家,你是从什么地方找到它的,这个标志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2、学生上台汇报自己找到的图形标志,其它小朋友补充说明。
四、课后拓展
1、留意生活中的各种图形标志,想一想,这些图形标志的作用。
2、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设计一个图形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