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2、通过社会的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活动过程:
汇报展示
一、导语
汉字,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它由最初的创造到现在的灵活运用,历经五千年历史,但它身上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上节课我们每个组的学生都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这节课请大家展示汇报你们的调查结果,让我们一同走进汉字,了解汉字。
主持人甲:汉字历史悠久,记录承载着中华文明。
主持人乙:汉字的出现标志着我们祖先向文明迈出了第一步。
主持人甲:一个汉字一幅画。
主持人乙: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
合:为了探索汉字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汉字。五年级组“遨游汉字王国”综合实践活动现在开始。
二、汇报交流
1、汉字之源组:
主持人甲: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它的起源之早,足以表明我们的民族早在5000年以前就已经从茹毛饮血、穴处野居的蛮荒状态进入世界文明之林。
下面请出我们的`汉字之源组汇报他们的调查情况
组长:大家好,我是汉字之源组的组长我组一共有__人
调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
汇报方式:资料汇报,讲述传说。
调查目的:了解汉字的起源。
首先由同学向大家汇报资料汉字的起源:
接下来由同学向大家介绍有关汉字之源的历史传说仓颉造字:
2、汉字之变组:
主持人乙:几千年使用汉字过程中,为了记录语言,相互交际的需要,人们不断地改进着文字的形体,字体的演变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阶段。
下面请出我们的汉字之变组汇报他们的调查情况
组长:大家好,我是汉字之变组的组长我组一共有__人
调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
汇报方式:图片展示,资料汇报。
调查目的:了解汉字演变过程及各种字体的特点。
现在由同学向大家介绍有关汉字演变的过程及各种字体特点:
3、汉字之趣组
主持人甲:从祖先最初创造汉字到今天我们灵活运用汉字已有五千年历史。汉字不仅神奇,更充满了趣味性,下面隆重请出我们的汉字之趣组。
组长:大家好,我是汉字趣味组的组长。我们共有__名组员,他们是:________
我们的记录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
调查目的:通过搜集资料体会汉字的趣味性。
组长:下面请听我们的汇报员为大家介绍调查的资料。
1、猜字迷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参赛,优胜者获得绿卡
2、有趣的谐音、对联:
3、讲述笑话,
4、汉字之美组
主持人乙:诙谐幽默的汉字让我们流连其中,不觉被这种神奇之美而陶醉。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之美:
组长:大家好,我是汉字之美组的组长。我们共有__名组员,他们是:________
我们的记录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上网查询,查阅图书,访谈。
调查目的:通过搜集资料体会汉字之美,提高书法鉴赏能力。
组长:下面请听我们的汇报员为大家介绍调查的资料。
(1)介绍如何欣赏书法。
(2)王羲之和柳公权的书法艺术风格。
5、交流感悟
主持人甲:走进汉字,我们领略了它的神秘。
主持人乙:走进汉字,我们感受到它的有趣。
合:一个个方块字,就是一幅幅跳跃的图画:
让我们一同诵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三、教师总结
汉字,中华民族的瑰宝,这个我们天天相见的却又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的事物,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们对她已有所了解,有所感触。也许你们对汉字的历史与文化,还是”雾里看花”,也许你们为现代社会中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而困惑,也许你们对书法艺术似懂非懂。但你们关注汉字、热爱汉字的热情却已被点燃了。真心希望,我们的汉字能够源远流长。
四、宣布活动结束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增强规范汉字的用字意识。
2、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
2、搜集有关写错别字闹出的笑话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
3、整理出作文本和作业本中错别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的学习,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但是任何一种文字,都有它的严谨性,是不允许在使用中出错的,汉字也不例外。
【设计意图】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而且也领略到了汉字的神奇及有趣,但汉字又具有它的严谨性,所以这节课重点让学生认识什么叫错别字,及其不能正确书写汉字而造成的笑话或不良后果,从而提升对正确书写汉字的认识。
二、认识错别字,体会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1、了解错别字的分类。
2、默读《一点值万金》,学生谈读后体会。
3、教师小结:一个“小小”的错别字,都可能使事情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所以同学们必须正确书写汉字,少写错别字,勿因小而失大。
【设计意图】紧密结合阅读材料3——《一点值万金》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不能正确书写汉字会造成的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从而让他们认识到正确汉字书写的重要性,切勿因小而失大。
三、小组分享收集和整理的资料。
【设计意图】每个小组通过分享自己收集和整理好的资料,进一步拓展自己对正确读写汉字的认识。
四、小组汇报成果:
1、纠错组:展示街头搜集到的错别字
2、笑话组:展示因写错汉字,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
3、故事组:展示因写错汉字,读错汉字而产生的不良后果的事例或故事。
4、作业组:展示从作文本和作业中整理出的错别字。
5、用字不规范组:展示招牌广告、电视字幕和书籍报刊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
6、调查报告组:针对招牌广告、电视字幕和书籍报刊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展开调查,并学会写调查报告。(作品展示)
【设计意图】在课前,我们把学生分成了六大小组:“纠错组”、“笑话组”、“故事组”、“作业组”、“用字不规范组“和“调查报告组”,并让他们根据不同的小组分工,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或搜集有关写错别字闹出的笑话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和整理出作业本中出现的错别字。通过六大小组搜集及整理出的资料,让他们在班上分别给全班同学展示成果,从而更加鲜明的让同学们认识到不能正确书写汉字所带来的危害,并提升对汉字严谨性的认识。
五、教师总结:
1、写错识字的原因分析:
(1)同音混淆:如再和在,以和已等;
(2)形近混淆:如已和巳,摘和滴等;
(3)多笔少画:如洒和酒,候和侯,式、柳等;
2、预防写错别字的方法:
(1)每人准备一本错别字更正本,登记错别字,并订正3遍。
(2)把自己易混易错的字进行归类,常复习。
(3)结对子,互相帮助、互相督促。
【设计意图】根据六大小组的资料展示,学生们对错别字及其危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教师因势利导,分析写错别字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预防写错别字的建议,从而增强规范汉字的用字意识,学会正确书写汉字。
六、布置作业:
1、修正自己作业中,特别是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
2、对社会上出现的不规范的用字情况展开调查,并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3、预习《赞汉字》及《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板书:
汉字之用———认识错别字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2、通过社会的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活动过程:
汇报展示
一、导语
汉字,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它由最初的创造到现在的灵活运用,历经五千年历史,但它身上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上节课我们每个组的学生都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这节课请大家展示汇报你们的调查结果,让我们一同走进汉字,了解汉字。
主持人甲:汉字历史悠久,记录承载着中华文明。
主持人乙:汉字的出现标志着我们祖先向文明迈出了第一步。
主持人甲:一个汉字一幅画。
主持人乙: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
合:为了探索汉字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汉字。五年级组“遨游汉字王国”综合实践活动现在开始。
二、汇报交流
1、汉字之源组:
主持人甲: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它的起源之早,足以表明我们的民族早在5000年以前就已经从茹毛饮血、穴处野居的蛮荒状态进入世界文明之林。
下面请出我们的汉字之源组汇报他们的调查情况
组长:大家好,我是汉字之源组的组长我组一共有__人
调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
汇报方式:资料汇报,讲述传说。
调查目的:了解汉字的起源。
首先由同学向大家汇报资料汉字的起源:
接下来由同学向大家介绍有关汉字之源的历史传说仓颉造字:
2、汉字之变组:
主持人乙:几千年使用汉字过程中,为了记录语言,相互交际的需要,人们不断地改进着文字的形体,字体的演变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阶段。
下面请出我们的汉字之变组汇报他们的调查情况
组长:大家好,我是汉字之变组的组长我组一共有__人
调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
汇报方式:图片展示,资料汇报。
调查目的:了解汉字演变过程及各种字体的特点。
现在由同学向大家介绍有关汉字演变的过程及各种字体特点:
3、汉字之趣组
主持人甲:从祖先最初创造汉字到今天我们灵活运用汉字已有五千年历史。汉字不仅神奇,更充满了趣味性,下面隆重请出我们的汉字之趣组。
组长:大家好,我是汉字趣味组的组长。我们共有__名组员,他们是:________
我们的记录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
调查目的:通过搜集资料体会汉字的趣味性。
组长:下面请听我们的汇报员为大家介绍调查的资料。
1、猜字迷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参赛,优胜者获得绿卡
2、有趣的`谐音、对联:
3、讲述笑话,4、汉字之美组
主持人乙:诙谐幽默的汉字让我们流连其中,不觉被这种神奇之美而陶醉。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之美:
组长:大家好,我是汉字之美组的组长。我们共有__名组员,他们是:________
我们的记录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上网查询,查阅图书,访谈。
调查目的:通过搜集资料体会汉字之美,提高书法鉴赏能力。
组长:下面请听我们的汇报员为大家介绍调查的资料。
(1)介绍如何欣赏书法。
(2)王羲之和柳公权的书法艺术风格。
5、交流感悟
主持人甲:走进汉字,我们领略了它的神秘。
主持人乙:走进汉字,我们感受到它的有趣。
合:一个个方块字,就是一幅幅跳跃的图画:
让我们一同诵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三、教师总结
汉字,中华民族的瑰宝,这个我们天天相见的却又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的事物,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们对她已有所了解,有所感触。也许你们对汉字的历史与文化,还是”雾里看花”,也许你们为现代社会中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而困惑,也许你们对书法艺术似懂非懂。但你们关注汉字、热爱汉字的热情却已被点燃了。真心希望,我们的汉字能够源远流长。
四、宣布活动结束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梳理掌握有关汉字的知识和文化,深刻理解汉字的美。
2.学会从现象梳理中发现规律,从规律探究中总结方法,养成自觉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
3.了解汉字历史与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珍视汉字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梳理汉字的知识,探知汉字构字规律,总结正确识写汉字的方法。
2.探究汉字文化,深入理解汉字内涵美,激发对汉字的自豪感与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方法特点,如何利用汉字构成规律指导解决汉字实际应用问题。
2.如何引导学生领会汉字中包含的古人的智慧,怎样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1.直观图片展示。
2.现象梳理与问题引导相结合。
五、学法指导
现象梳理法、比较联想法、逆推思维法。
六、教学准备
1.布置预习:通读教材,初步把握汉字的.几种构字方法。
2.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2010年春晚《龙文》歌曲,根据歌曲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溯源:创造美
1.探究汉字起源。
2.梳理汉字字形演变。
通过课件分别展示: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3.总结规律。
(1)让学生结合图片“日”“月”“车”“马”的相关信息谈发现:汉字起源于象形(字画同源,具有画面美),是我们祖先积极探索精神和丰富想象力的伟大产物。
(2)让学生再结合教材中的“汉字字形演变表”,总结出汉字字形由形象到抽象、由繁到简的演变规律。
4.小结: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汉字字体的演变,汉字演变的过程就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缩影。
(三)解字:构造妙、内涵美
1.解构造。
(1)展示图迷、字谜。借趣味猜谜活动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并准确梳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四种构字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对汉字现象梳理发现规律:几种不同的构字方法,皆以象形字为基础,而决定字义的正是这个不变的“形”。
(3)小结:我们的祖先真的很聪明,有形的就画,无形的就想别的招,而千变万化,都只在一个小小的方块之间,这就使得我们认识汉字的时候有迹可寻、有法可依、有意可感。
2.由构造解内涵。
(1)引导学生通过对“极”字的本意、引申义的探究发现汉字认知规律与其文化内涵:看了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后,我们发现汉字在造字之初,它的形体和它所表示的词义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但随着历史的推移,字形和字义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2)展示图片,根据造字法写出相应的汉字。
3.小结:通过梳理与探究,我们发现识写汉字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而且,当我们面对每个汉字时如果追问几个“为什么”,会有更多的收获。
4.找错别字。
沤心沥血(呕) 戒骄戒燥(躁)
高赡远瞩(瞻) 青出于篮(蓝)
5.分析写错汉字的原因。
(1)忽略结构,不讲方法──解决办法:据义推形。
(2)不够重视,对汉字认识不够,有偏见,妄自菲薄。
(四)汉字美的应用
观察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然后思考:这个会徽蕴含了怎样的汉字之美?
(五)作业布置
作业:三五人组成一个小组,每小组选同一形旁的汉字在课外进行探究,然后交流分享各组合力探究得来的成果。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谐音特点,字谜种类及猜谜方法,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进一步了解汉字演变的知识,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自觉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及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起到汉字王国尽情地遨游了一番,在汉字这个神秘的国度里,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和感受,一定有许多的奇思妙想、奇闻趣事,这节课就把你们觉得最有价值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二、成果展示
师:你们都收集了哪些材料呢?(安排汇报顺序)。
1、汉字谜宫:
组员:大家好,我们小组的成员有____我们的分工是____。我们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字谜,欢迎大家来到字谜迷宫闯关。这个游戏规则是,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灯笼到台上揭,并猜出谜底,说说你是怎样猜出来的`。答的完整、正确的就把小灯笼送给他。
⑴ 字面谜:
① 一条黑狗。
② 兄弟二人差点当上兵。
③ 一条虫唱着歌。
④ 有水能养鱼,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
⑵ 肢体谜:
(闪、闻、闭、看)
组员:祖国的汉字是多么有趣呀,它为我们的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刚才我们用文字制造谜语,我们还能利用人的身子、四肢来编字谜呢,有请我们组的×××同学为大家展示,大家可要认真观察,看看谁的脑子最灵活!
⑶ 图画谜:
组员: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意义深远,一幅图画也能隐藏着汉字,请看──(汕、雷、露、则)
⑷ 教师小结猜谜方法:
师: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个谜,大家敢来挑战吗?
图画:一次明朝的唐伯虎邀请了朋友祝枝山和文征明到他家做客,他们饮酒做谜。看──,唐伯虎出了这个谜让大家猜一个成语,同学们敢来接受挑战吗?
师把一只纸老虎贴到画有山的黑板上。──放虎归山
师从黑板上把老虎取下来。──调虎离山
字面谜:老师这还有几个谜,大家还有信心来接受挑战吗?
① 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磨)
② 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雁飞。(汗、丛)
③ 再会(观)
(教师相机归纳三种猜字方法:组合法、象形法、会意法。)
2、趣味谐音。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几个特点:一、教师不仅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同时还关注活动的过程。二、多种方式猜谜法使这一环节的内容更加丰富,有反映出学生活动的成效。
三、教师的作用很好地发挥(如:归纳猜谜法、教师编制谜语让学生猜等)
组员:大家好,我们是趣味谐音小组,我们的成员有×××,我们小组收集了谐音对联与古诗。(小组读)
请同学们找出谐音字。
1、对联、古诗:
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缺一少十(衣 食)
上联:刘伶饮尽不留零;下联:贾岛醉来非假倒。
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师:不错,这些对联、古诗找得好,读得也有感情,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2、谐音笑话:
组员:听了我们的谐音对联,再来听听我们小组收集到的谐音笑话。
(生读。)
⑴ 一天,张兰在日记中写道:昨天我去赶鸭,在路上踩到一堆狗屎,我大吃一斤……老师给他写评语:海量、海量,没人拦你。
⑵ 那天在树下军训,教官对同学们说:第一排报数。他惊讶地看着教官,教官又大声说了一遍:报数!于是,他极不情愿地转过身去抱住了树。
组员:你们能说说你们发笑的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