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此篇文章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巩固本课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能力:引导学生读读、画画、想想的方式感受月亮湾的美丽,创设情境,让学生做小导游,按顺序介绍月亮湾的美景。
情感: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更加热爱美丽的家乡。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准确书写;背诵课文。
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描述月亮湾的地理位置。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口头)
映示填空题,生回答后出示答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绿油油)的农田、(清清)的河水、(美丽)的村子、
(粉红)的桃花、(月牙一样)的小河、(灿烂)的朝霞。
一( )小河一( )鱼儿一( )石桥一( )茶树
2、朗读全文后提问:课文按什么游览顺序描述月亮湾的景色?
答后板书:
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村后:山坡
修改:比较下面两句话:
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谁能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好在哪里?(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清清的”,它比第一句好,因为它说得具体,能显示出河中的倒影更清晰,色彩更鲜明)请齐读这两句体会一下。
比较句子/过了石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c.看动画体会“绿油油”的农田的美。粘贴词卡“农田”
d.指导朗读。重读“绿油油”一词。
二、分组绘画,指导背诵
1、用彩笔画出各种景物。
(1)座座房子(表示村子);(2)拱形的`石桥;
(3)田字形的农田;(4)三角形的山;(5)月牙状的小河。
2、根据课文描述的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教师行间指导)
村子的前面是小河,河上有石桥,过了石桥是农田;村子的后面是山。
3、小组交流,按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背诵课文。
修改:板书:(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学背课文。
(1)指名背(2)集体齐背
三、实践体验、争做小导游
1、月亮湾这么美丽,谁愿意当小导游,带着游客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
2、先自己练习,可选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详细介绍,也可以按顺序把月亮湾全部介绍给游客,还可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合理想象。
3、学生上台做导游,其余师生都做游客。
修改:先自己练习,可选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详细介绍,也可按顺序把月亮湾全部介绍给游客,还可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合理的想象。
四、写字教学。
1、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给生字找朋友(说说词儿)。
2、交流。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如:比较法,口头组词。
/朝/像/坡/映/烂
\明\象\波\英\兰
(2)说说汉字笔顺(书空)。
3.指导写字。
(1)七个左右结构的字中,“朝”左右各半,其余六个字左窄右宽。
(2)提示注意点:
坡:左右结构。左部“提土旁”和右部“皮’’的写法同前,全字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映:左右结构。左部“日字旁”写法同前;右部“央’’的中“横”要长,“撇、捺”舒展,保持右部稳定,全字左窄右宽。
朝:左右结构。左部下面的“十”其横画左伸右缩以让右;右部“月”体形宜瘦。全字左宽右窄。
(3)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
1、你的家乡哪里最美?试着画一画,再向同学们作介绍。
2、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3.月亮湾
美丽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热爱
村后:山坡茶树歌声
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通过朗读,初步认识成语,大致了解成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记住8条成语,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教学重难点:
认识个生字,会写10个字;通过朗读,初步认识成语,大致了解常用成语的意思;通过朗读记住8条成语,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一、激趣引入
孩子们,你们好!我们曾经学过《有趣的成语》还记得吗?
其实呀在我们汉语言中成语是相当多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今天我们又来学习成语,这些成语,同学们会更喜欢的,因为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来齐读课题:有故事的成语。
二、初读课文
1、让我们打开书读一读这些有故事的成语!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就拼一拼它头上的音节,老师相信你们能读准每一个字音,把每一个成语读正确。开始吧!
2、孩子们,这些就是成语娃娃家的汉字宝宝,也是大家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出示生字)请自己小声拼读两遍。刚才大家读得都非常认真,现在请孩子们大声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吧!
3、在这些字宝宝中,有哪些字宝宝的名字容易叫错,你能来当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吗?
4、孩子们刚才读得非常棒,下面我要瞧瞧谁在读的过程当中最细心,是不是把成语娃娃家的汉字宝宝都认识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拼音小帽找主人。
5、孩子们可真能干,这么快就认识了生字宝宝,那请你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拼音的小主人的?
6、孩子们的这些方法都很不错,相信大家已经认识了成语娃娃家的字宝宝了。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再来玩一个游戏,它的名字呀就是咱们今天要学的八个成语娃娃中的其中一个,名字就叫愚公移山。怎么玩呢?先请大家听一听这个故事。
孩子们这儿有一座由字宝宝和成语娃娃组成的一座大山,如果你叫对了它的名字它就会消失,相当于我们搬掉了山的一部分,如果你们全认完了,那这座大山也被你们铲平了。
三、精读课文,领会感悟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一读成语。边读边想,你听到过或看到过哪些成语,待会请你给大家讲一讲。
2、老师发现孩子们和汉字宝宝交上朋友后读得更准确、更流利了。那这几个成语中,你知道哪一个呢?请你当一当故事大王给咱们讲一讲。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老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
如果学生不知道就由老师先讲故事,再出示生字进行学习。
3、孩子们,现在今天的八个成语故事我们都讲完了,来看着课文,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如果你能把它给背下来当然更好了。
四、课堂练习
孩子们,我们已经知道了成语里的故事,了解了成语的意思,如果能在生活中练习使用这些成语的话那就更棒了。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到采蜜园看看,小蜜蜂应该飞到哪朵花上采蜜?
五、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八条有故事的成语。这些成语故事有的是神话故事,有的是历史故事,还有的是流传下来的民间成语故事,我们从这些故事中都能受到一些启发。当然有故事的成语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这方面的书,一定会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
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2、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呢?
2、言有什么特点?
3、天,我们又来学习一则寓言。师板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后齐读。
二、质疑,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由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丢羊的?
2、读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3、学多音字:圈
4、丢了之后,谁知道这个情况?(街坊、养羊人)他们分别表现得如何?
街坊劝说养羊人
1、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2、街坊的劝说可以看出什么呢?引导评议,齐读。
养羊人不听街坊劝告
1、坊真情的劝告,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2、学肯定式的反问名。
3、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4、养羊人的不听劝告可以看出什么呢?
5、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分角色朗读。
6、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什么呢?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7、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2)、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教学双重否定句式。)
(3)、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4)、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5)、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6)、能否从“后悔、接受、再也”这几个词悟出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五、体会寓意。
1、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2、想: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3、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4、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书写本课要求认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庆祝形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
师:生字卡片,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字或音像资料。
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庆祝方式,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诗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文题目
1、多媒体播放春节晚会节目片断。(没有这个条件的可展示一些图片)问:你们知道这是在庆祝什么节吗?春节还有哪些庆祝方式?
2、像这种重大的农历传统节日还有许多,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在哪一天,人们又是用什么方式来庆祝的吗?学习了今天这一课“传统佳节”你就会明白。(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指导预习,出示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勾出生字,想办法认识。
(2)文中有哪些节日?在农历哪一天?是怎样庆祝的.?
2、自主识字。
(1)学生回忆学过的识字方法。(加一加……顺口溜……)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3)教师用生字卡片抽查。
重点指导:平翘舌音、前后鼻韵,上声去声的区分和“墓”的读音。
(4)让学生选择生字,练习口头组词、造句。
3、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你读懂了什么?请把你的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2)同学们很会读书。你们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3)教师梳理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领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的意思并练习积累,完成课后第二题。
4、品读课文,读出感情。
5、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采用多种方式促读:自读、合作读、选择读、引读、赛读、默读等,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熟读成诵。
三、赏读内化,拓展延伸
1、教师展示各种资料,学生整体回顾之后赏读课文。
2、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点什么?请结合你们的所得,大家来一起交流交流吧。
(1)各种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传说。(如“年的传说”、“粽子的来历”等。)
(2)各种与佳节有关的诗文。(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元日》,杜牧的《清明》等。)
3、课外作业:以“传统佳节”为题每小组合办一张小报。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小组巩固。
(1)互查字音。
(2)交流自己最拿手的识记方法。
2、集体巩固。
齐读、抽查。
3、指导写字。
(1)小组交流。
让学生观察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摆放位置。
让学生找出其特殊笔画。
让学生交流其结构特点。(如左窄右宽等。)
(2)教师指导。
小结学生所得;指导书写“登”;在对比中指导书写“初”和“祥”,完成课后第三题。
4、学生描红书空,展示交流。
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篇5
一、课时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帮助”造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二、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词语。打败 凶恶 诚心 激动
2、把默写的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
(2)从该段,你有读懂了什么?
(3)出示: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
有感情地读读
(4)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千辛万苦?(板书:一个个 一道道)你还能说出类似的量词吗?
(5)齐读第2自然段
3、教学第3自然段
(1)从沉香这些做法,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2)是啊,诚心感动了仙人。
4、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此时沉香心情怎样?
(3)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
(5)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6)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齐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小结
四、作业
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一件件 一针针 一个个 一线线 一道道
母亲在灯下( )( )地为我补衣裳。
沉香身上划了( )血痕。
我把玩具( )地收拾起来。
沉香脚上磨出了( )血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
2、会用“帮助”造句
二、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2、再次让学生默读要求
二、指导复述
1、自己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
2、看挂图,想情节,说说这个故事
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4、把两部分故事一起合起来说说。
三、指导造句
1、读读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
2、你能仿照句子,也来用“帮助”造句吗?
3、你能用“帮助”造句时,把“帮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吗?
4、学生说,师生共同纠正。
四、作业
1、造句(两个位置不同的句子)
帮助……
帮助……
3、把两课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说给爸爸妈妈或弟弟妹妹听。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