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称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5/09/30教案

此篇文章《称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称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创设情境,自主感悟,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感悟称赞的神奇力量。

3、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学习难点】

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课前准备】

实物(苹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欣赏“称赞”语,导入“称赞”。

导入:清晨,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孩子们,和小刺猬一起去采果子,好吗?(课件出示词语)相机说出“称赞”语。如:你的字音读得多准啊!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读得真熟练!你的声音真好听!……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有几句话要送给你们(出示称赞语)想想你们在什么时候听过这样的话语。

(都有叹号;都是夸奖、表扬别人的话)对、这就是的称赞板书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回忆一下,课文中告诉我们谁称赞谁了呢?板书

二、朗读感受称赞语的美

1、老师范读读课文,同学们找出小刺猬与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学生听划说)

(句子出示: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2、感受美(出示第一句)知道分别是谁对谁的'称赞。朗读指导

(1)小刺猬是怎么称赞小獾的?理解“能干”你能帮小刺猬说说小獾能干在哪里?(学生说)理解“一个比一个好”说明了什么?(有进步)

词型练习:像这样的词你还会说吗?(幻灯出示)

谁来当小刺猬来称赞一下小獾。(指名读)

(2)小獾又是怎样称赞小刺猬的?

理解“闻了闻”师拿出苹果让生闻。你能演示一下“闻了闻”,(做深度闻的动作)怎么样?(很香)你呢?(香极了)

师:能用你的表情和朗读来告诉大家你闻到的苹果是那么的香。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词型练习:出示(闻了闻)像这样的词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到吗?

句子出示: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

这样的词你还能说几个吗?(学生说)小刺猬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发现了小獾的优点。让我们一起仔细地观察一下教室里的所有同学,看看谁的表现我们应该称赞。(学生说)

美读:男同学当小獾,女同学当小刺猬,老师读其他部分。

我们合作读再一次感受称赞带来的快乐与高兴吧!(男女老师合作读)

三、朗读感受称赞带来的神奇力量

1、师:如此美丽,并让人听了特别快乐舒服的称赞还有怎样的神奇效果呢?我们来听听小獾和小刺猬是怎样说的?

句子出示: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收下吧。”

小刺猬也高兴极了,说:“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

泄气是什么意思?你有没有过泄气的时候?小獾在什么情况下感到泄气?

句子出示:小獾已经做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

粗糙是什么意思?哪些东西也是很粗糙的?(学生说)看见这样的小板凳,小獾自己又会怎样想呢?(学生说)就在这时,谁送来了称赞(再读称赞语)小獾听了小刺猬的称赞又会怎样想怎样做呢?(学生说)那你说称赞给他带去的是什么?(学生说)(板书:自信进步成功)小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称赞他呢?

2、说话练习:

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比较)正因为这样,所以当小刺猬再次见到小獾时,小獾会拉着小刺猬的手说:(读句子)

师:称赞不仅像花儿一样美丽,还像一根神奇的魔棒,使原本想要放弃做板凳的小獾重新燃起了信心。后来,小獾不仅努力做好了板凳,还学会了做椅子。这就是称赞的力量。

3、朗读感悟小獾对小刺猬的称赞。

师:那小獾的称赞又给小刺猬带去了什么?

句子出示:小刺猬也高兴极了,说:“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

理解:“疲劳”说说小刺猬会有哪些疲劳?(学生想象说)

师:所有的劳累和疲倦都因小獾的一句(幻灯读)而消除了。你说称赞给小刺猬带去的是什么?(学生说、板书:轻松喜悦)

师:我们再次合作感受称赞带来的轻松与喜悦。(合作读)

四、积累语言,配音感受。

师:(指板书)称赞带给我们勇气和自信,进步和成功。让我们捧起课本一起去感受称赞的神奇。(学生配音读)

五、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1、称赞是美好的,只有发自内心的称赞,哪怕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你想得到别人的称赞吗?要想得到别人的称赞,首先得学会称赞别人,想一想你想称赞身边的谁?被称赞的学生站起来。(学生说)

2、师:称赞是什么(幻灯出示配乐小诗)

《称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设计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朗读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入评价机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会写板、椅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读,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能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试着称赞别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教具准备:

图片、词卡、幻灯片、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2、出示图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二、谈话

这节课让我们一同与小獾、小刺猬去感受相互称赞带来的欢乐。那请同学们赶快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三、朗读感悟

1、精读1~4自然段:

⑴读一读、想一想:板凳做得很粗糙,为什么小刺猬还要称赞小獾呢?

⑵画一画你找到的词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出重点词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⑶幻灯出示重点句,随机指导朗读:

板凳做的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的很认真。

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换说法:

一()比一()()

⑷指名3人读,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评价,进一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自读5~10自然段:

⑴幻灯出示问题:

①小獾为什么送给小刺猬椅子?

②当小刺猬送给小獾大苹果时,小獾是怎样称赞小刺猬的?

③小刺猬得到小獾的称赞后是怎么说的?

方法:

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

⑵学生汇报:

随机出示幻灯片,指名朗读。

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展开,让学生有目的、带着问题学,对感悟课文非常有好处。

⑶分角色朗读5~10自然段。

3、分角色演读(小组内进行)。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演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4、学生表演,同学们夸夸他们。

5、夸夸身边的小伙伴。

设计意图:学以至用,品尝体会称赞别人或让别人称赞带来的乐趣。

四、知道写字板、椅

1、观察后说说注意的地方。

2、指导书写。

3、写后同桌互相检查。

五、总结

六、作业

找机会夸夸你的家人或朋友,观察他们得到夸奖后的表现,写成一则日记。

设计意图:延伸到课外,体会称赞别人的快乐,并把这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小刺猬:消除疲劳

18称赞快乐

小獾:自信

《称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知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3、通过表演,进一步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

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师:小朋友们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18课。

学生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

师:课文中带来了两位小动物它们是谁?(小刺猬和小獾)

师:刺猬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苹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媒体先展示小苹果,认读生字,再点开大苹果,认读生词。)

三、边读边悟,读懂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谁称赞谁?(小刺猬称赞小獾,小獾也称赞小刺猬,它们互相称赞)

2、学生用笔勾画出小刺猬、小獾相互称赞的句子。(老师相机用多媒体展示)

3、学生互相称赞的句子,读出称赞的语气。

4、读1~4自然段,你发现小獾的板凳做得怎样?(粗糙)

5、粗糙的板凳是什么样的?(老师引导学生用教室里的课桌椅进行比较,学习粗糙的近义词精细)

6、读小刺猬的话,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把学生的`问题打在电脑上)

7、学生读2、3自然段,自己去解决问题。

8、学生读小刺猬的话,读出心中的称赞。(老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比一个好,并让学生练习说话。)

9、快乐地读课文5~10自然段,勾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同学互相读一读。

10、指名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相机启发学生学着相互地称赞)

11、学生齐读7自然段。

四、练习,读写结合

老师多媒体展示:

我会说:闻了闻()了()

一次比一次好!一()比一()()

用这样的句子写一写身边的人,称赞他们!

《称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知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3、通过表演,进一步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

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师:小朋友们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18课。

学生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

师:课文中带来了两位小动物它们是谁?(小刺猬和小獾)

师:刺猬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苹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媒体先展示小苹果,认读生字,再点开大苹果,认读生词。)

三、边读边悟,读懂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谁称赞谁?(小刺猬称赞小獾,小獾也称赞小刺猬,它们互相称赞)

2、学生用笔勾画出小刺猬、小獾相互称赞的句子。(老师相机用多媒体展示)

3、学生互相称赞的句子,读出称赞的语气。

4、读1~4自然段,你发现小獾的板凳做得怎样?(粗糙)

5、粗糙的板凳是什么样的?(老师引导学生用教室里的课桌椅进行比较,学习粗糙的近义词精细)

6、读小刺猬的话,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把学生的问题打在电脑上)

7、学生读2、3自然段,自己去解决问题。

8、学生读小刺猬的话,读出心中的称赞。(老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比一个好,并让学生练习说话。)

9、快乐地读课文5~10自然段,勾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同学互相读一读。

10、指名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相机启发学生学着相互地称赞)

11、学生齐读7自然段。

四、练习,读写结合

老师多媒体展示:

我会说:闻了闻()了()

一次比一次好!一()比一()()

用这样的句子写一写身边的人,称赞他们!

《称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创设情境,自主感悟,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感悟称赞的神奇力量。

3、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学习难点:

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课前准备:

实物(苹果)、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词语,欣赏“称赞”语,导入“称赞”。

导入:清晨,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孩子们,和小刺猬一起去采果子,好吗?(课件出示词语)相机说出“称赞”语。如:

你的字音读得多准啊!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读得真熟练!你的声音真好听!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有几句话要送给你们(出示称赞语)想想你们在什么时候听过这样的话语。

(都有叹号;都是夸奖、表扬别人的话)对、这就是的称赞板书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回忆一下,课文中告诉我们谁称赞谁了呢?

二、朗读感受称赞语的美

1、老师范读读课文,同学们找出小刺猬与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学生听划说)

(句子出示: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2、感受美(出示第一句)

知道分别是谁对谁的称赞。朗读指导

(1)小刺猬是怎么称赞小獾的?

理解“能干”你能帮小刺猬说说小獾能干在哪里?(学生说)理解“一个比一个好”说明了什么?(有进步)

词型练习:像这样的词你还会说吗?(幻灯出示)

谁来当小刺猬来称赞一下小獾。(指名读)

(2)小獾又是怎样称赞小刺猬的?

理解“闻了闻”师拿出苹果让生闻。你能演示一下“闻了闻”,(做深度闻的动作)怎么样?(很香)你呢?(香极了)

师:能用你的表情和朗读来告诉大家你闻到的苹果是那么的香。

指名读

再指名读

齐读

词型练习:出示(闻了闻)像这样的词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到吗?

句子出示: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

这样的词你还能说几个吗?(学生说)小刺猬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发现了小獾的优点。让我们一起仔细地观察一下教室里的所有同学,看看谁的表现我们应该称赞。(学生说)

美读:男同学当小獾,女同学当小刺猬,老师读其他部分。

我们合作读再一次感受称赞带来的快乐与高兴吧!(男女老师合作读)

三、朗读感受称赞带来的神奇力量

1、师:如此美丽,并让人听了特别快乐舒服的称赞还有怎样的神奇效果呢?我们来听听小獾和小刺猬是怎样说的?

句子出示:

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收下吧。”

小刺猬也高兴极了,说:“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

泄气是什么意思?你有没有过泄气的时候?小獾在什么情况下感到泄气?

句子出示:小獾已经做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

粗糙是什么意思?哪些东西也是很粗糙的?(学生说)看见这样的小板凳,小獾自己又会怎样想呢?(学生说)就在这时,谁送来了称赞(再读称赞语)小獾听了小刺猬的称赞又会怎样想怎样做呢?(学生说)那你说称赞给他带去的是什么?(学生说)(板书:自信进步成功)小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称赞他呢?

2、说话练习:

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比较)正因为这样,所以当小刺猬再次见到小獾时,小獾会拉着小刺猬的手说:(读句子)

师:称赞不仅像花儿一样美丽,还像一根神奇的魔棒,使原本想要放弃做板凳的小獾重新燃起了信心。后来,小獾不仅努力做好了板凳,还学会了做椅子。这就是称赞的力量。

《称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知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3、通过表演,进一步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

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师:小朋友们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18课。

学生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

师:课文中带来了两位小动物它们是谁?(小刺猬和小獾)

师:刺猬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苹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媒体先展示小苹果,认读生字,再点开大苹果,认读生词。)

三、边读边悟,读懂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谁称赞谁?(小刺猬称赞小獾,小獾也称赞小刺猬,它们互相称赞)

2、学生用笔勾画出小刺猬、小獾相互称赞的句子。(老师相机用多媒体展示)

3、学生互相称赞的句子,读出称赞的语气。

4、读1~4自然段,你发现小獾的板凳做得怎样?(粗糙)

5、粗糙的板凳是什么样的?(老师引导学生用教室里的课桌椅进行比较,学习粗糙的近义词精细)

6、读小刺猬的话,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把学生的问题打在电脑上)

7、学生读2、3自然段,自己去解决问题。

8、学生读小刺猬的话,读出心中的'称赞。(老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比一个好,并让学生练习说话。)

9、快乐地读课文5~10自然段,勾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同学互相读一读。

10、指名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相机启发学生学着相互地称赞)

11、学生齐读7自然段。

四、练习,读写结合

老师多媒体展示:

我会说:闻了闻()了()

一次比一次好!一()比一()()

用这样的句子写一写身边的人,称赞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