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有趣的鞋子教案

2025/09/30教案

此篇文章有趣的鞋子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有趣的鞋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鞋的特点和用途,体验穿大鞋的乐趣。

2、 尝试用鞋子印画,感受美丽的花纹并用印,画等方式大胆表现艺术作品。

活动准备:

1、请家长让孩子各自从家中带来鞋子。

2、 若干个鞋架上配有不同类别的鞋样标志及相应的文字卡。

3、 大小不等的塑料拖鞋,颜料盘内各盛有不同颜色的颜料若干种,四开图画纸人均两张以上,水彩笔,衣兜和袖套等

活动过程:

一、看大鞋:了解鞋的不同类型。

请大家打开袋子互相看看,你带来了谁的鞋,是什么鞋?

二、穿大鞋,体验其乐趣,感受鞋的作用。

1、穿大鞋,体验其乐趣:

(1)我们来穿一穿大鞋子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看看有什么感觉?相互说一说。

(2)大家相互换一换大鞋子再走一走,跳一跳,看看有什么感觉?(配乐《大鞋小鞋》)

2、谈话,交流穿鞋的作用。

(1)比较交流穿自己的鞋和穿大鞋的不同感受。

(2)穿了大鞋再穿自己的鞋子有什么感觉 ?

小结:穿鞋子一定要穿合脚的,这样才舒服,活动起来才方便。

(3)相互交流大人们何时穿这双鞋。

(4)交流穿鞋的作用。

三 、办鞋展:分类

1、 我们用这些鞋子办个鞋展?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鞋架,鞋架上有标志,大家仔细看你的鞋应该放哪里?

2、数一数,每个鞋架上有几双鞋?哪种鞋多(少),多(少)几双?指导能力强的记。

四、 印鞋印:大胆创作

1、启发谈话,引出印画活动。

2、 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拖鞋.大家想想这些拖鞋可以做什么?启发观察拖鞋背面的花纹。

3、 示范作画,感受鞋底的花纹美,激发印画的欲望。

(1) 示范印画,了解印画的要领。

(2) 欣赏画面,引发联想。

4、幼儿创作,老师指导。

师关注幼儿的印画情况,指导个别儿。

5、老师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并介绍自己的画,结束活动。

附,印画改为《鞋子找朋友》:为不同季节或大小,男女服饰搭配鞋子。

有趣的鞋子教案 篇2

活动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鞋子的特征和用途。

2、用各种角度对鞋子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鞋子若干双。

2、脚的头饰一个。

3、映有表格的白纸、标记若干、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教师头带脚的头饰出现,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脚”询问幼儿“我的朋友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用?”

三、给鞋子分类。

1、讨论:鞋子可以怎样进行分类?

2、出示表格,请幼儿观察、向幼儿讲解。

(1)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要求每个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对鞋子进行分类。

(2)展示幼儿记录的表格,并且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

评价: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能根据鞋子的用途进行分类,活动中气氛活跃。

活动二

活动目标:

1、通过剪、贴、画各种手段装饰或制作鞋子,让幼儿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态度,锻炼手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让幼儿选择一种或多种材料进行尝试操作活动,要求

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使用剪刀,进行剪贴活动。

3、养成幼儿良好的操作常规,培养团结互助的学习精神。

活动准备:

1、各色颜料、水彩笔、画纸、蜡笔、皱纹纸等。

2、鞋底若干、彩纸、皱纹纸编成的麻花辫。

3、可以装饰的鞋子,如白球鞋、拖鞋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二、向幼儿介绍材料,交代要求,分组制作。

三、赠送礼物,共同分享快乐。

有趣的鞋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鞋子的设计和制作使学生获得一些工艺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2、把绘画和工艺制作结合起来,全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用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动手制作鞋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白纸、彩色卡纸、胶水、剪刀、彩笔、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录相一段、课件

学具:各种制作材料、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0月25日——10月27日

活动一:

请同学们看看教室软木板上装饰的各种各样的鞋子,说说鞋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板书课题《有趣的鞋子》。

活动二:

提问:你知道鞋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吗?想不想知道最早的鞋子是什么样子的?

放录像:

鞋子最早出现于5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为了取暖和保护脚不受伤害,原始人用兽皮和麻片、草绳将脚包裹起来。

提问:最早的鞋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活动三:

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多样的鞋。(课件)

1.包子棉鞋

2.滑轮鞋

3.皮鞋

4.靴子

5.花盆底的鞋

6.景泰蓝做的鞋

7.综合材料制作的鞋

引导学生一屏屏欣赏,说说各种鞋的材料、花纹和制作的特色。

活动四:

课件展示

不同季节要穿不同的鞋,(学生说说不同季节穿什么鞋)这是根据季节设计的鞋。

运动时要穿运动鞋,休闲时要穿休闲鞋,这是根据不同功能设计的鞋。

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穿的鞋子也不同。

你还见过什么有趣的鞋?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从电视上、网络上见到的有趣的鞋子。

布置学生带材料下节做鞋子。

札记:从网上下了一个课件,里面关于鞋子的历史讲得很清楚,这个课件可帮了我的大忙,真是感谢网络的便利。

第二节

施教时间:10月28日——10月29日

活动一:

教师展示老师制作的鞋子,让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制作的鞋子。(注意引导学生对鞋子制作的方法产生不同的想法:从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教师板书:鞋子的制作要点: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活动二:学生分小组讨论

小组制作鞋子的创意构思(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1、教师为学生分小组(四人小组),并请学生打开课本《有趣的鞋子》一课,通过欣赏课本中美丽而且有趣的鞋子,小组成员讨论一下本小组制作鞋子的创意构想。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进行巡视听取各种意见并参与讨论。

2、教师播放鞋店员工制作皮鞋的一段录相请学生注意观察鞋子的制作流程。

3、通过观察鞋子的制作过程,请学生进一步讨论,如何才能成功的制作出一双美丽而且有趣的'鞋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鞋子的结构和制作程序,如鞋面与鞋底与装饰,并形成小组分工协作)。

4、请各小组有疑问的请提出来在全班进行讨论,教师帮忙引导并讨论、总结。

活动三:学生小组制作鞋子的活动:

学生四人小组开始制作鞋子,教师巡视辅导。教师在辅导中注意以下几件事:

1、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不同样式造型的鞋子,如用橡皮泥、布等。

2、装饰时的制作应细致,教师也可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小图案让学生参考资料。

3、鞋底可用自己的脚来做样式并略扩大一点,如果材料不够可以按比例来进行缩放。

活动四:学生作品的交流展示。

1、各小组进行交流并互相点评、帮助,最后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全班学生分小组对自己的作品自评并展示。

3、教师在学生的自评活动中注意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参考意见。

教师为本节课的学生活动进行总结。(学生在课后注意班级卫生的整理)

札记:

我按照惯例在下课前带领三年级的学生共同预习下一课《有趣的鞋》,并布置孩子们带彩色纸、橡皮泥等制作工具。孩子们对教材上那用纸、橡皮泥做成的小小的鞋很感兴趣,只有总是喜欢在课堂上插话的小壮不停的嘟囔:“用纸做的小鞋又不能穿,这不是浪费吗?”“你又乱插话,只要做得好看就行,再说还可以给娃娃穿。”小壮的同位回敬了他一句。“我们男孩又不玩娃娃!”

这同位俩的的对话使我灵机一动:我们学校教科研的课题是创造教育,而我们艺术组的子课题正是“让艺术与生活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为什么不就这次《有趣的鞋》的课题鼓励学生将美术技法运用到对实际生活用品的美化、创造当中去呢?

所以我马上谦虚地用咨询的口气问小壮:“请问用什么材料怎样能做出可以穿的,对我们来说做起来又不太难的鞋子?”“呃,这个嘛——”我的态度一下子让小壮抖了起来“就用我们冬天用的毡子鞋垫作鞋底,再用各种布条做鞋面,肯定能做出可以在家穿的软底鞋!这是我的一点想法,诸位还有什么高见?”这小大人似的回答启发了其他的同学:“还可以用毛线便起来做鞋面!”“我家的棉拖鞋鞋面破了,我可以利用原来的鞋底再自己做上一个鞋面。”“我们家有包装电器的泡沫箱子,我想用那泡沫板作鞋底!”“扎头的丝带缠一缠也可以做鞋面!”、“同学们想出来做鞋的材料可真不少,那咱们下一节课就来制作可以穿的鞋子吧!回去再找一找,家里还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还要思考一下,怎样制作能让你的鞋子比较结实。”

第二次上课时,孩子们带来的材料可真不少,有的甚至把大塑料瓶横着一剖两半来作鞋底。由于抱着做好了可以穿的目的,在制作中不少孩子还考虑到了防滑措施:在鞋底粘上一条条线绳、一个个布贴的小圆点……在装饰鞋面的时候,旧的绢花、蝴蝶结、漂亮的扣子等等都派上了用场,大家穿着自己做的鞋在教室里既兴奋又小心翼翼的走来走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前所未有的被开发出来,我敢说,如果只是让他们用纸来做小小的鞋,做得肯定不会如此精彩!

从这一次的美术课中,我得到了两点启发:

一、真实的教学过程并不是只能死板的按照教课书或是教参上提前设计好的预案进行的,而应该是一个随机应变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者浑然一体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神奇而又多变的过程。作业形式也不是只能按照书上的要求来设置,在落实新的课程目标的课堂里,当我们把过程还给孩子们时,关心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或者是情感的波澜,怎样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改变作业形式是新时代的教师应该灵活掌握的。我们关注的焦点不应该是书上教的知识技能学生学会了没有,而应该是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吗?他们的创造性被激活了吗?

二、《美术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把学习过程变为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现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让我们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勇于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具体成果吧!

有趣的鞋子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鞋子是日常中不可缺少的。

孩子从学走之日,鞋子就和孩子共生活同“成长”;

随季节的更换和方便起见,运动鞋,拖鞋,凉鞋,皮鞋,布鞋,雨鞋等不同质地,不同款式和不同作用的鞋子也随之出现在每个孩子的生活中。

平日里,不少孩子偶尔因好奇或好模仿,尝试着穿上大人的鞋子满屋子走,开心极了。

雨天时节,不少孩子偶尔发现鞋底的花纹在地上清晰地留下印迹时兴奋不已,并成了他们快乐的.游戏……

于是老师以“鞋子”为题,把教育性,趣味性整合在一起,巧妙地设计成活动并引进幼儿的学习和游戏之中,倍受孩子喜爱。

二、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鞋的特点和用途,体验穿大鞋的乐趣。

2、尝试用鞋子印画,感受美丽的花纹并用印,画等方式大胆表现艺术作品。

三、活动准备:

1、请家长让孩子各自从家中带来鞋子。

2、若干个鞋架上配有不同类别的鞋样标志及相应的文字卡。

3、大小不等的塑料拖鞋,颜料盘内各盛有不同颜色的颜料若干种,四开图画纸人均两张以上,水彩笔,衣兜和袖套等。

四.活动过程:

(一)?看大鞋:了解鞋的不同类型。请大家打开袋子互相看看,你带来了谁的鞋,是什么鞋?

(二)穿大鞋,体验其乐趣,感受鞋的作用

1、穿大鞋,体验其乐趣:

(1)我们来穿一穿大鞋子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看看有什么感觉?相互说一说

(2)大家相互换一换大鞋子再走一走,跳一跳,看看有什么感觉?(配乐,大鞋小鞋)

2、谈话交流穿鞋的作用

(1)比较交流穿自己的鞋和穿大鞋的不同感受穿了大鞋再穿自己的鞋子有什么感觉

小结:穿鞋子一定要穿合脚的,这样才舒服,活动起来才方便

(2)相互交流大人们何时穿这双鞋

(3)交流穿鞋的作用

(三)办鞋展:分类

1我们用这些鞋子办个鞋展?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鞋架,鞋架上有标志,大家仔细看你的鞋应该放哪里?

2数一数,每个鞋架上有几双鞋?哪种鞋多(少),多(少)几双?指导能力强的记录。

(四)?印鞋印:大胆创作

1、启发谈话,引出印画活动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拖鞋.大家想想这些拖鞋可以做什么/启发观察拖鞋背面的花纹。

2、示范作画,感受鞋底的花纹美,激发印画的欲望(1)?示范印画,了解印画的要领(2)?欣赏画面,引发联想。

3、幼儿创作,师指导师关注幼儿的印画情况,指导个别幼儿。

4、师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并介绍自己的画,

结束活动附,印画改为:为不同季节或大小,男女服饰搭配鞋子。

有趣的鞋子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感知鞋子的不同(颜色、大小等),尝试为鞋子配对。

2、愿意说说自己喜欢的鞋子。

活动准备:

各种大小的鞋子若干,录像

活动设计:

(一)、说说自己的鞋子

1、看看我们的小脚,小脚上穿着什么?

2、你的鞋子和好朋友的鞋子一样吗?(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鞋子)

3、两个小脚穿的鞋子一样吗?

4、小结:两个一样的鞋子,我们叫一双鞋,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二)、看录像

1、猜猜这是什么?(播放发亮的鞋子录像)

幼儿自由表达

2、师:原来是一双会发亮的鞋子(显示答案),这双鞋真有趣。

3、听听什么东西在发声音?(放录像,会发出声响的鞋子)

幼儿自由表达

4、师:原来是一双会发出声响的'鞋子(显示答案),这双鞋真好玩。

(三)、大人的鞋子

1、老师这里还有鞋子,看看这是什么鞋子,谁穿的?(出示爸爸穿的鞋子)

2、为什么这是爸爸的鞋子?幼儿自由表达

3、出示xx的鞋子,xx的鞋子和爸爸的鞋子一样吗?

4、小结:原来鞋子有大人的鞋子,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穿的。

(四)、给爸爸妈妈找鞋

1、老师拎着一只鞋子:他的好朋友在哪里?我们帮助爸爸妈妈找到两个一样的鞋子,好吗?教师为幼儿介绍场地,这是爸爸放鞋子的地方,这是妈妈放鞋子的地方,这是宝宝放鞋子的地方(幼儿自由找鞋配对,并将鞋子放在相应的地方)。

2、爸爸妈妈满意吗?(与幼儿一同验证鞋子配对情况)

有趣的鞋子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趣的鞋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