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乌鸦的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狐狸和乌鸦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狐狸和乌鸦的教学设计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认识本课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教学重难点:
把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认识狐狸和乌鸦吗?
出示挂图,启发学生讲解乌鸦的特点和狐狸的本性。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个童话故事,讲的就是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的故事。
2、板书课题,教学词语:狐狸
指名拼读,狸是边音,单独读时是第三声,连词读时是轻声。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词语,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读出生字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2、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共同评议,纠正字音。
出示句子:他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
狐狸馋得直留口水。
"正、直"读时不能把句子读破。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学生读课文。
三、认识本课生字。
出示小黑板。
1、读带音节的生字。
2、指名读。
3、齐读。
四、课堂练习。
1、自由读课文。
2、抽读生字卡片。
叼着一片肉眼珠一转羽毛差不多
刚一开口一溜烟狐狸一棵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让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狐狸三次对乌鸦说话及乌鸦三次听后的不同表现。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出示投影: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各在大树的什么地方?
乌鸦的心情怎样?狐狸想干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
狐狸多么想吃到乌鸦嘴里的肉呀,它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3、小结,指导朗读。
这一段告诉我们:狐狸和乌鸦各在什么地方,我们读的时候,要强调"大树上""树枝上"两个词语。
自由练读,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狐狸想吃乌鸦嘴里的肉,而且在大鬼主意了?
(直流口水眼珠一转)
出示小黑板:A从上到下B成直线的;C一个劲儿;D公正的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出"直"正确的义项。
2、再读第2—5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思考: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是怎么说的?乌鸦反应如何?
要求学生用"~~"画出狐狸的话,用"———"画出写乌鸦的句子。
3、理解狐狸说的话。
指名读,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讨好乌鸦,表示亲近)
指导读狐狸的话。
4、讨论乌鸦的三次表现。
乌鸦听了狐狸的三次话,都有什么反应?
乌鸦为什么会有三次不同的反应,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读乌鸦的句子。
乌鸦的'心情是越来越高兴的开始可用平稳的语调读,然后用上扬的语调读,最后用兴奋的语调读,"哇"的声音要放低,拉长。
三、齐读第6自然段。
看图说说狐狸一次次讨好乌鸦的目的是什么?
乌鸦脸上的表情怎样?它会想些什么?
四、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1、乌鸦是怎样上当的?为什么会受骗?
2、从乌鸦被受骗这件事,我们懂得了什么?
五、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写字。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
3、让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二、指导复述。
1、看板书理清课文层次;
2、看图展开想象;
3、自由练习复述;
4、指名复述。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转"和新偏旁。
教学车字旁。指导笔顺。
完成描红练习。
2、教学其他生字。
叼羽肉差掉
3、指导书写。
烟、掉、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转、羽: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4、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在括号内写上合适的词。
一片()一棵()一枝()一台()
一把()一句()一条()一间()
3、把这个故事讲给别的孩子听。
狐狸和乌鸦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
1、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种动物什么样?它们的特点。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自学
回忆学习的步骤:(用投影列出)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鸦 洞 肉 站 流 亲 漂 麻 雀 极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肉 :第五笔是“撇”
漂: 熟字“飘”去掉风字旁,换上三点水,就是漂亮的.漂。
流:左右结构,右边第四笔是点。
亲:上下结构,下面是一横加一个小字。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用投影罗列出来)
叼 漂亮 亲爱 流口水 不做声
4、朗读
(1)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学生进行朗读,全班评议。
(4)自己读课文,提出问题。
三、练习巩固
1、看拼音填空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朗读课文,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只喜欢听好话,就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感悟词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只喜欢听好话,就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图片投影(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导入
教师先贴一棵大树,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的图片贴好。
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个窝。大树底下有个洞,洞里住着狐狸。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整体读文,初步感知。
1、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分段读,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狐狸用好话讨好乌鸦,骗取乌鸦的一片肉,乌鸦上了当。)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让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狐狸几次对乌鸦说话,都说了些什么?请用直线画下来。
2、小组讨论,交流看法,小组长安排好说的顺序,力争让每个学生得到发言的机会。
3、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班级展示,汇报学习情况。
过渡:狐狸是真心的夸奖乌鸦吗?应该怎样读呢?
4.指导朗读
(1)狐狸想了想,就笑着对乌鸦说(表现出它的狡猾、假惺惺。):“您好,亲爱的乌鸦!”(故意讨好,假装尊敬、问候。)
(2)“您的孩子好吗?”(假装关心、亲近。)
(3)夸奖乌鸦羽毛漂亮、嗓子好。(把明显不属于乌鸦的优点也愣安在它的身上,为了得到肉加以奉承,要读出假意赞美的语气。)
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正是因为狐狸想得到肉吃,说的一次比一次更动听了,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假惺惺的关心亲近的语气。
5、乌鸦又是怎样做的呢?
(1)自己默读课文,找一找,用曲线在书中画出来。
(2)全班说一说,教师帮助归纳。
第一次:不做声——看了狐狸一眼
第二次:还是不做声——得意极了
第三次:就唱起歌来
6、小组讨论:乌鸦每一次听了狐狸的话,表现都不一样,它是怎么想的?读一读,加以体会。
(乌鸦听着狐狸的话,越听越高兴,一次比一次动心。)
7、同桌配合读的对话,读出语气来。
8、同桌展示读,其他同学观看投影插图,边听边想象。
(三)整体综合
朗读全篇,说说乌鸦为什么会上狐狸的当。
三、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评价。
2、激发学生兴趣,鼓励中国学习联盟胆续编故事。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进一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句段。
3、表演课本剧,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教具准备:
1、字词句练习的投影片
2、的头饰
教学过程 :
一、练习
1、读词语
乌鸦 狐狸 树洞 站在 麻雀 亲爱 流口水 一片肉 漂亮极了
2、比一比,下面的每组字有什么不同,再组词。
鸦( )肉( )站( )亲( )飘( )极( )
雅( )内( )战( )新( )飘( )级( )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只爱听好话,就容易上当的道理。
1、自由读
2、组内读
3、全班分角色读
三、课本剧表演
1、自愿结合,排练课本剧。鼓励中国学习联盟胆想象,勇于创新。
2、汇报表演,大家评一评。
3、教师小结:
从排练的态度、对课文的理解、表演效果等方面进行小结。
四、看拼音填空,读句子。(课后第三题)
1、读题目要求,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
3、全班订正。
探究活动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乌鸦为什么上了狐狸的当。
2、把课文内容演一演,想一想,假如你是乌鸦妈妈,你会你的对宝宝说些什么呢?
3、想一想,乌鸦妈妈上了狐狸的一次当后,会不会再上一回?小组讨论,编成故事演一演。
狐狸和乌鸦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狐狸是怎样诱使乌鸦上当的。
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本校的课改主题组织教学:
1、引导学生先学。
2、扩展延伸,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教具准备:
活动的狐狸与乌鸦头饰,活动的肉片,乌鸦的叫声录音,生字卡片。
引导先学:
1、录制朗读录音,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搜集有关狐狸与乌鸦的资料。
3、制作狐狸与乌鸦的头饰。
4、自学生字,想想你是怎么识记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汇报先学情况。
1、随机抽取一两个同学的录音,正音、评议。
2、说说搜集到的乌鸦与狐狸的常识资料。
3、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检查先学效果,板书要点。
1、提出先学疑难。
2、解决学生最近发展区,着重解决教学难点:狐狸是怎样使乌鸦受骗上当的?
(1)引导朗读第四至七自然段(板书:祥见课后板书设计。)
(2)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生戴上头饰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表演,评演。
4、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5、小结练习:练习册第37面的习题。
6、说说读完这篇文章后懂得了什么。
三、布置扩展活动题目。(内容祥见第二课时的检查扩展活动内容,题目事先打印供给学生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题目作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要点。
二、检查扩展活动。(幻灯投射题目)
1、续编《狐狸与乌鸦》的故事。
(1)以"狐狸叼起肉,钻进去了"为开头续编故事。
(2)钻进洞里的狐狸……
失去肉的`乌鸦……
(3)乌鸦喜欢听奉承话,上了狐狸的当,经过这次教训乌鸦会变得聪明起来吗?
(4)后来,乌鸦又找到了一片肉。这回,她的宝宝会得到这片肉吗?她还会上别人的当吗?
2、在日常生活中,你遇见过狐狸与乌鸦类似事件的人与事吗?请你谈谈。
3、你能说出几篇有关动物之间发生的童话故事吗?简单地介绍他们的大意。
4、课外阅读《阅读与训练》书中的《水母打伞》。
狐狸和乌鸦的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狐狸是怎样诱使乌鸦上当的。
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本校的课改主题组织教学:
1、引导学生先学。
2、扩展延伸,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教具准备:
活动的狐狸与乌鸦头饰,活动的肉片,乌鸦的叫声录音,生字卡片。
引导先学:
1、录制朗读录音,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搜集有关狐狸与乌鸦的资料。
3、制作狐狸与乌鸦的头饰。
4、自学生字,想想你是怎么识记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汇报先学情况。
1、随机抽取一两个同学的录音,正音、评议。
2、说说搜集到的乌鸦与狐狸的常识资料。
3、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检查先学效果,板书要点。
1、提出先学疑难。
2、解决学生最近发展区,着重解决教学难点:狐狸是怎样使乌鸦受骗上当的?
(1)引导朗读第四至七自然段(板书:祥见课后板书设计。)
(2)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生戴上头饰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表演,评演。
4、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5、小结练习:练习册第37面的习题。
6、说说读完这篇文章后懂得了什么。
三、布置扩展活动题目。(内容祥见第二课时的检查扩展活动内容,题目事先打印供给学生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题目作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要点。
二、检查扩展活动。(幻灯投射题目)
1、续编《狐狸与乌鸦》的故事。
(1)以"狐狸叼起肉,钻进去了"为开头续编故事。
(2)钻进洞里的狐狸……
失去肉的乌鸦……
(3)乌鸦喜欢听奉承话,上了狐狸的当,经过这次教训乌鸦会变得聪明起来吗?
(4)后来,乌鸦又找到了一片肉。这回,她的宝宝会得到这片肉吗?她还会上别人的当吗?
2、在日常生活中,你遇见过狐狸与乌鸦类似事件的人与事吗?请你谈谈。
3、你能说出几篇有关动物之间发生的童话故事吗?简单地介绍他们的大意。
4、课外阅读《阅读与训练》书中的《水母打伞》。
狐狸和乌鸦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
2、朗读课义,能照老师的样子,读出狐狸说话的语气。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抬导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狐狸说的三次话及乌鸦受骗上当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大森林里,住着这样一对邻居:一只长丑,叫声难听,但喜欢听奉承话的乌鸦。一只好吃懒做,而又狡猾的狐狸。这一天,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就让我们未看一看…
板书课题 5 狐狸和乌鸦
二、学习课文:
第一段:
①指名读,思考:狐狸和乌鸦往在哪?
乌鸦:住在 大树上面的窝里。
孤狸:住在 大树底下的洞里。
②指导朗读:这一段要用叙述的语气。
第二段:
①齐读,思考:这“段上要写了准,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乌鸦给它的孩找到一片肉,非常高兴,〕
②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乌鸦为孩了找食的动词:
飞 找 叼 站
想一想,飞已这儿个次能个能颠倒?为例么?
③乌鸦只找到一片肉,可它为什么高兴呢?
(它非常辛苦地哺育它自己的孩子,尽管只是一小片肉,也是它辛苦找来的。,所以很高兴。)
④指导朗读:这一段要读快一些,读出高兴劲儿来。
第三段:
想一想: 当乌鸦找到食物时,狐狸也出来找食,她看见了什么?它心纵会怎么想呢;
诣名读,思考:狐狸那么想吃到那片肉,干脆人跟乌鸦要,行不行?(鸟鸦辛辛苦苦找到的食物,一定不给)
那狐狸去硬抢乌鸦嘴里的肉,行不行?
(树高,狐狸不会爬树,乌鸦又不会给,就抢不到肉了。)
那么,狐狸要想得到肉,乌鸦又不会给,想去抢又够不着,
它会怎么办呢?
(想办法骗到手。)
第四——七段:
狐狸既不能去向乌鸦要,又不能去硬抢,可它又很想吃那片肉,于是它想出了个办法——让乌鸦开口说话?这样,那片肉就会……那狐狸到底是怎样把肉片到手的呢?
自由读,思考: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说了些什么?用“~~”画出来。
每一次乌鸦怎么表现的?用“…”画出来。
集体讨论:
第一次——狐狸的话是随口说的吗,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想了想”——狐狸在暗暗打主意(怎么才能得到肉〕
狐狸这么热情的和乌鸦打招呼,目的是什么
狐狸这么热情的和乌鸦打招呼,目的是什么?
假惺惺地表示亲热、讨好,用假装尊敬地问候语气。
乌鸦这时什么表现?说明什么?
“不作声”头脑清醒,保持警惕。
第二次——狐狸看到乌鸦不作声,又说明了什么?它真的关心乌鸦的孩子吗?
那它为什么要这样问候呢:
关心乌鸦的孩子,是为了讨好乌鸦,让它放松警惕开口说话。
想一想,狐狸的话该怎么读?
要用亲近、关心的`语气和感情来读。
乌鸦的反应与第一次一样吗?为什么会有变化?
听到狐狸问候色的孩子,觉得挺顺耳,心里有所动,觉得狐狸
还不算坏,但又怕张嘴掉了肉。还是不作声。
第三次——狐狸看到乌鸦看了它一眼,心里怎样想?
知道乌鸦喜欢听奉承话,心想:有门儿,还得好好夸夸它。
狐观夸乌鸦“羽毛漂亮,嗓子好”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狐狸是故意奉承,就是想让乌鸦开口,好得到那片肉。
想一想,狐狸这次的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读出赞美的语气,再说麻雀的话是要用瞧不起、奚落的语气。
乌鸦还从来没有听到过有谁如此称赞它,这时它有什么反应?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结果怎样?
心里一高兴,真的唱起歌来,结果,肉掉下来,狐狸叼走了。
想一想,乌鸦的叫声怎么读?
“哇……”的一声,声音适当放低,拉长。
听老师范读后练习,再分角色朗读。
小结课文内容:
1、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乌鸦为什么会上狐狸的当?
乌鸦明明知道狐狸假意问候它,讨好它,是为了得到它嘴里的肉如果它飞回窝就不会丢掉那片肉,但它还想听狐狸的奉承话,所以上了当。
2、你学完这个故事,从中明白了什么?
知道……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所以平时个能光爱听别人的好话和夸奖。
课后练习:
1、造旬:
一……就……
教学方法:先在课文中找出联词。
想一想什么时候用这个关联词?
自己练习说一句话,再写下来。
2、按课文内容填空:
乌鸦( )给他的孩子找东西吃,它找到( ),( )回来,( )窝旁边的树枝上,心里( )。狐狸抬起头看见乌鸦嘴里的肉,馋得( )。笑着说:“( 〕。”它见乌鸦不作卢,又说:“( )。”接着又说:“( )。”
3、给句子加标点符号,再有语气地读一读:
乌鸦的嗓子好吗
乌鸦的嗓子不好
亲爱的乌鸦您唱几句吧
4、读一读,写一写:
乌鸦 做窝 狐狸 底下 山洞 一片肉
旁边 一直 羽毛 漂亮 句子 差不多
板书设计 狐狸 和 乌鸦
第一次 您好,亲爱的乌鸦! 不作声
第二次 您的孩子好吗? 看了一眼,还是不作声
第三次 羽毛真漂斋嗓子真好 得意极了
狐狸和乌鸦的教学设计 篇6
狐狸和乌鸦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狐狸和乌鸦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