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狗抬花轿教案

2025/10/01教案

此篇文章小狗抬花轿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狗抬花轿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儿歌的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

2、知道遇到困难要多动脑,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学习动词:抬、抛、摇、踢、摔。

教学准备:

1、事先请一些幼儿排练儿歌的情境表演。

2、儿歌课件一份。

3、小狗、老虎服饰及头饰若干。

4、用绳子做成的轿子若干个,扇子若干把。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起幼儿学儿歌的兴趣。

1、引导幼儿观赏情境表演“小狗抬花轿”。

2、提问:表演中有谁?它们在干什么?本,老虎做了什么事?小狗想了什么办法教训了老虎。

二、利用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小狗抬花轿》。

1、师操作课件,共同欣赏儿歌《小狗抬花轿》。

2、引导幼儿跟随课件逐句理解儿歌、学习儿歌。

3、观察课件中的画面,让幼儿说说小狗、老虎的表情变化,并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表现动词:抬、摇、踢、抛、摔等。

4、引导幼儿随课件录音一起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三、幼儿自由讨论,通过提问教育幼儿同伴间要友好互助,遇到困难时要多动脑,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问题:

1、这首儿歌里,谁做的不对?

2、一只小狗和一只老虎比,谁的力量大?

3、为什么小狗们却能教训了比它们大的.老虎?

四、幼儿边念儿歌边再次欣赏情境表演,以巩固儿歌。

活动延伸:

幼儿分组跟随小演员们进行儿歌表演,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中,把孩子喜欢的儿歌与旋律结合起来,让孩子真正学习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知识,相信这样的学习会更加有效,更有利于孩子们的发展。

不足之处:

活动过程组织少紧凑,时间没有把握好。

小狗抬花轿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做动作,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初步了解我国民间婚礼习俗——坐花轿。

3、学会演唱歌曲。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红纱巾、红盖头、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马兰开花"的游戏。

二、导入课题:

出示纱巾盖头上提问,我成什么了?你从哪里看见新娘子是这样的?新娘子结婚要坐什么?

三、学习游戏"抬花轿"。

(一)分段练习动作。

1、抬轿子一步一蹲稳稳地走。

2、往前冲(碎步向前快走3步)、往后退(碎步向后快退3步)。

3、颠轿(走两步,扭一扭)。

4、看新娘子(快跑4步,做两个开心的动作)。

5、下轿(做邀请的`动作)。

(二)、配音乐进行游戏。

1、完整听音乐。2、随音乐做动作。3、听音乐完整游戏。

四、分组游戏。

1、老师扮新娘子,幼儿集体抬花轿。

2、请个别幼儿扮新娘子,集体抬花轿。

五、幼儿自主游戏。

三人一组,幼儿自由组合,一人扮新娘,两人一前一后抬花轿。

活动反思:

《八只小狗抬花轿》是一首由流行歌曲改编而来的儿童歌曲,节奏感强,歌词浅显易懂,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并且每一句歌词都有押韵,念起来朗朗上口,旋律欢快流畅,同时也是一首表演性极强的歌曲,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在教授歌曲时,我将歌曲分为2个课时。第一课时我带着幼儿熟悉歌词,并且初步学唱歌曲;第二课时巩固唱歌部分,并且能够随乐进行音乐游戏活动。在第一节课时,我采用图片的方式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利用去图谱的方式让幼儿记忆歌词。活动中我让幼儿找出这首儿歌的有趣之处,让幼儿理解什么是押韵,帮助幼儿进一步记忆歌词。然后教师慢慢地弹琴,请幼儿随乐慢慢地有节奏地念歌词。在这一基础上,当孩子们到正式学唱歌曲时明显容易多了,一下子就可以把歌曲唱出来了。本次活动,前面的课堂秩序都很好,孩子们能够认真的配合老师,在第二课时的游戏活动中,课堂纪律有点乱了,孩子们过于兴奋,都争先恐后的要进行游戏活动。但是,由于我只准备了一份游戏道具,因此,每次游戏只能九个小朋友玩,导致下面有的小朋友坐不住了。通过本次的活动,我认识到对于有趣的音乐游戏,老师可以多准备几份游戏道具,让幼儿们可以一起玩,更有利于老师维持课堂纪律。在活动结束后,我将游戏道具放在表演区,供幼儿下课时游戏,但是要求幼儿轮流游戏,不可以争抢。小朋友们也能遵守规则,通过不断地游戏小朋友们对歌曲更加熟悉了,也增强了小朋友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小狗抬花轿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能连贯地演唱歌曲。

2、能积极参与表演活动,学习和同伴合作与协调,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3、感受歌曲内容与旋律所带来的愉快情绪,并将这一情绪贯穿于整个活动当中。

活动准备:

1、课件、

2、小狗、老虎挂件、

3、彩色纸棍、

4、纸扇、

5、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给你们看一样奇怪的东西,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花轿)那轿子里坐着谁?又是谁在抬轿子呢?噢,原来轿子里坐着大老虎呢,还有很多小狗在抬花轿,数一数,有几只小狗在抬花轿?(八只)小狗们真聪明,都是两只两只的配合在一起抬轿子,这样可省力多了。他们在抬花轿的路上还发生了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了要告诉老师你都听到了什么?

二、以童谣形式表现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体验歌曲内容带来的愉快情绪。

1、完整观看课件。

提问:你刚刚听到些什么?

2、没关系,刚才可能太快了,小朋友没听清楚,我们再来看一遍。这次小朋友可要更认真的看和听哦。

(手动播放课件,教师念童谣)

引导幼儿说说看到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半山腰"、"抛")

这下小朋友看明白了吗?八只小狗抬花轿,老虎坐轿把扇摇,忽然发生了什么事?老虎可生气了,它是怎么做的?老虎太可恶了,八只小狗想了什么办法对付老虎?老虎怎么样了?

3、这么有趣的事还能唱成好听的歌呢,歌曲的名字叫《小狗抬花轿》,想听吗?(播放歌曲)

4、让幼儿看着课件,听教师清唱一遍。(你们想不想看着动画再听一遍呢)

三、学唱歌曲《小狗抬轿》。

1、再次听一遍歌曲,幼儿跟着音乐轻轻哼唱。(我看小朋友真的很喜欢这首歌曲,虽然还不是很熟悉,但也很想把它唱一唱对吗?那我们跟着音乐轻声的哼唱一遍好吗?)

2、教师和幼儿接唱。(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唱后半句)

3、再次接唱一遍。

4、跟着音乐,试着完整地大声地演唱歌曲。

5、你们觉得自己唱的怎么样?唱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什么呢?(引导幼儿注意表情、动作)(把动作稍做整理,为后面表演做准备)

四、尝试表演歌曲,能与同伴协商合作表演。

1、集体表演。

这样更有趣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唱的时候加上表情和动作。

2、请些小朋友上台来表演。

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小狗抬花轿》这首歌曲,你们想不想上来表演小狗抬花轿呢?我要请八位小朋友来扮演小狗,哪些小朋友愿意演小狗?我们要象小狗们一样两个两个配合起来抬轿子。别忘了最重要的大老虎,谁想上来演?(把纸棍分给小狗们,引导他们抬轿子的方法。为后面分组表演做演示)

表演开始罗!

3、分组、分角色表演。

小朋友,他们表演得怎么样?给他们鼓励一下。

你们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来表演呢?我们要象刚才一样组成八只小狗和一只老虎的队伍,

(1)首先我们要分成两组,每组九个人。

把我们的小椅子轻轻的放到两边,排排好。我们分成两组,每组八只小狗和一只老虎,需要九个小朋友。

(2)自由讨论,分配角色,学会协商。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老虎和小狗的挂件,我要提醒你们的是表演的角色选择很有限,每组只有一只老虎,却有八只小狗,我们得先商量好谁扮演老虎,谁扮演跌倒的小狗,其余小朋友就扮演另外的几只小狗。小朋友们,我们会有很多表演机会的,下课了到教室里也可以继续表演。大家不要抢,要互相协调起来。

(3)小朋友们商量好了吗?请按商量好的结果去拿自己要的挂件,和自己的好朋友象小狗们一样两个两个排在一起配合抬轿子。(挂好挂件,拿好纸棍,摇起扇子)

我们要开始表演罗!

五、结束

问一下客人老师,我们表演的怎么样?

小朋友们,客人老师都说我们表演的好呢,你们开心吗?我们把这个节目也去表演给其他的老师和小朋友看好吗?

抬花轿出发罗!(边表演边出教室)

教学反思:

活动中,把孩子喜欢的儿歌与旋律结合起来,让孩子真正学习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知识,相信这样的学习会更加有效,更有利于孩子们的发展。

小狗抬花轿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并参与讨论,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2、大胆创编小狗战胜老虎的情节,并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3、通过对比、感知老虎与小狗的强弱之差,体验小狗被老虎欺负后的心情,从小学会关心弱小。

活动重点:

能通过观察,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活动难点:

大胆创编小狗战胜老虎的情节。

活动准备:

一幅深山的背景图,山脚下停着一顶花轿(帘子可掀开),八只抬轿状的小狗、八只小狗胸饰、一只老虎的胸饰、四张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第一张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图上有些什么?

2、师:花轿里会坐着谁呢?(掀开帘子)喔!原来是只大老虎。它想坐着花轿到山里去看风景,于是请来了8只小狗来抬它。老虎为什么要让8只小狗来抬花轿呢?

评:开门见山地引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商量并讨论“为什么让8只小狗抬花轿”一方面使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另一方面为下一步的讲述活动埋下伏笔。

3、我们来学学老虎是怎么叫的。老虎连叫声都这么响,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老虎?什么词来形容小狗呢?

4、这只凶猛的老虎坐在花轿里看上去怎么样?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5、老虎这么舒服,抬轿子的小狗心情是怎么样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评:(3、4、5的三个提问,幼儿从老虎和小狗的叫声、表情、动作中能很快抓住它们的主要特征,更好地为下面的讲述活动奠定基础。)

二、讨论、创编故事情节。

1、小狗吃斩地抬着轿子往山上走,只听见“哎呦”一声,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找个小朋友来说说,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

2、究竟是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往下看(出示图二)

3、个别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4、小狗忍受老虎的欺负吗?怎么办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小狗吧!

5、幼儿讨论小狗战胜大老虎的办法,老师参与幼儿的活动,聆听幼儿的讲述,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完成讲述。

6、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情节(2"3)

7、像你们说的一样吗?我们接着往下看(出示图三、图四)把你看到的讲给大家听。

8、完整讲述一遍。

9、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10、你能为故事起个名字吗?

三、学习儿歌

教师故事编成了儿歌一起来听听吧!

1、教师有表情、动作的示范朗诵。

2、幼儿盾画面跟诵一遍。(教师可用动作提示)

3、幼儿独立朗诵一遍。

四、情境表演。

根据儿歌内容表演,请“一只老虎”、“八只小狗”其它人念儿歌。

评:这个情节安排使活动气氛达到了高潮,幼儿分别体验老虎坐轿、小狗抬轿的乐趣,体验不同角色所引起的不同感受,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并对诗歌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五、结束

我们去把这首好听的儿歌告诉你们的好朋友吧!

小狗抬花轿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儿歌的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

2、知道遇到困难要多动脑,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学习动词:抬、抛、摇、踢、摔。

教学准备:

1、事先请一些幼儿排练儿歌的情境表演。

2、儿歌课件一份。

3、小狗、老虎服饰及头饰若干。

4、用绳子做成的轿子若干个,扇子若干把。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起幼儿学儿歌的兴趣。

1、引导幼儿观赏情境表演“小狗抬花轿”。

2、提问:表演中有谁?它们在干什么?本,老虎做了什么事?小狗想了什么办法教训了老虎。

二、利用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小狗抬花轿》。

1、师操作课件,共同欣赏儿歌《小狗抬花轿》。

2、引导幼儿跟随课件逐句理解儿歌、学习儿歌。

3、观察课件中的`画面,让幼儿说说小狗、老虎的表情变化,并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表现动词:抬、摇、踢、抛、摔等。

4、引导幼儿随课件录音一起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三、幼儿自由讨论,通过提问教育幼儿同伴间要友好互助,遇到困难时要多动脑,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问题:

1、这首儿歌里,谁做的不对?

2、一只小狗和一只老虎比,谁的力量大?

3、为什么小狗们却能教训了比它们大的老虎?

四、幼儿边念儿歌边再次欣赏情境表演,以巩固儿歌。

活动延伸:

幼儿分组跟随小演员们进行儿歌表演,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中,把孩子喜欢的儿歌与旋律结合起来,让孩子真正学习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知识,相信这样的学习会更加有效,更有利于孩子们的发展。

不足之处:

活动过程组织少紧凑,时间没有把握好。

小狗抬花轿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狗抬花轿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