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读书心得
此篇文章《镜花缘》读书心得(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镜花缘》读书心得 篇1
《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比较优秀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晚年的一部作品,共一百回。《镜花缘》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武则天称帝,打败了唐室旧臣徐敬业、骆宾王的反叛。有一天醉后观花,令白花严冬齐放。众花神不敢违背圣旨,就齐聚皇家花园喷蕊吐艳。哪知违背了天规,被玉帝贬下凡尘成了一百个才女。众花领袖白花仙子被贬到岭南,托生为唐敖的女儿小山。唐敖殿试落第,心情沉闷,就随妹夫林之洋泛海出游,经舵工多九公导游,观览了海外异国风情,看到许多奇人异事。后来进入小蓬莱,求仙弃世,一去不返。小山思亲心切,让舅父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回家,历经磨难后终于找到小蓬莱,却意外地在泣红亭中录下一卷“天书”,上面有一百名女子的.事迹。并遵照父亲的意思改名为唐闺臣。
第二部分写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红亭天书上载得分毫不差。这些才女及第后,拜见宗师,连日饮宴,赋诗游戏,表演了书、画、棋、医、卜、星相、音韵、算术等,以及灯谜、酒令、斗草、投壶等,尽欢而散,唐闺臣也重返仙山。这时,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联合剑南节度使文芸,起兵反对武则天,一些才女也因姻亲关系加入军中,不少人殉难,终于打破了“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大阵,武则天失败。后来唐中宗复辟,仍尊则天为“大圣皇帝”,则天又下新诏,宣布明年重开女试,并命前科录取的才女重赴“红文宴”。
《镜花缘》读书心得 篇2
《镜花缘》——一本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出或者侧面反应了当时社会对于女子教育,地位,选举等诸多问题。这不仅是一本有关妇女问题的小说,也是及幻想,神话,游记,讽刺于一体的杰作。鲁迅先生评价说:"学术之汇流,文艺之列肆。"这本好书,是文坛上不可多得的著作。
这本书作者本打算写上二百回合,可只写了一百回,却也成为了传世经典。这本书主要写了百花仙子及众花仙下凡历劫,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等人的出海历险,以及后来的百花仙子——唐小山寻父,个花仙子挥洒才情考试,到最后的破了酒色财气四关,武则天归政的故事。
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等人游历了许多国家,其中令我记忆犹新的便是君子国与黑齿国,他们首先来到的是君子国,那个国家里的人都好让不争,一派翩翩君子之风。他们三人停船上岸,遇到了当朝宰辅,便与其畅谈俗弊。在交谈的过程中,他们二人提出了许多当时封建社会的问题,譬如:三姑六婆,妇女缠足,不能自由恋爱,葬礼大操大办等问题,这也是后来鲁迅先生所批判的问题,可见,当时清朝时候作者就认识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
后来他们三人来到了黑齿国,这个过度里的人都生的不大漂亮,可是他们不在意外表,他们看的是才华,这个国家其实是作者理想中教育发达的乌托邦。这是一个视书本为千金的国度,这里的教育制度不同于以往,女学塾便坐落在大街上。他们没有富贵之分,都以才学高,满腹经纶的人为富,不读书的人为贱。他们在这个过度遇到了两个女子——红红和亭亭,两人的才华更是让人叹为观止,竟把天朝来的多九公考的'目瞪口呆,脸红一块,白一块。这两个黑齿国的女子,正是提倡女子教育的乌托邦。
《镜花缘》是一本有关女权问题的书,作者也是古往今来最早提出妇女问题,留心社会问题的人。虽然他不是女的,但是他直到男女应该平等,没有尊卑之分,应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待遇权等。
"男尊女卑"是流传了几千年的思想,在当时更是深入人心。虽然现在不同于那时了,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大家都提倡男女平等,可是男女真的平等了吗?难道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会在这一朝一夕彻头彻尾的改变吗?
不求于世界上,哪怕每个中国同胞都能读一遍《镜花缘》,去理解其中深刻的问题,从一个个讽刺中去体会,去感悟,不知男女会不会真的平等。
《镜花缘》读书心得 篇3
《镜花缘》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的代表作品,李汝珍花了10年心血才完成的。《镜花缘》一书征引浩博,学问涉及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等。在小说中“论学说艺,数典谈经”,同时还包含了新颖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在我国小说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笔,嘲讽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冒牌儒生。在"白民国"装腔作势的学究先生,居然将《孟子》上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读作"切吾切,以反人之切"。这样的不学无术之辈,又是视"一钱如命",尽想占便宜的唯利是图者之流。"淑士国"到处竖着"贤良方正"、"德行耆儒"、"聪明正直"等金匾,各色人等的衣着都是儒巾素服。他们举止斯文,满口"之乎者也",然而却斤斤计较,十分吝啬,酒足饭饱后连吃剩下的几个盐豆都揣到怀里,即使一根用过的剔牙杖也要放到袖子里。作品以内外对照的手法揭露这些“假斯文”的酸腐气,淋漓尽致地讽刺了儒林的丑态。
作者还以漫画的手法,嘲讽和批判种种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们。"两面国"的人天生两面脸,对着人一张脸,背着人又是一张脸。即使对着人的那张脸也是变化无常,对"儒巾绸衫"者,便"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光景";对破旧衣衫者,冷冷淡淡,话无半句。一旦人们揭开他的浩然巾,就露出一副狰狞的本相。"无肠国"里富翁刻薄,用粪做饭供应奴仆。"穿胸国"的人心又歪又黑。"翼民国"的人头长五尺,都因好听奉承而致。"结胸国"的人胸前高出一块,只缘好吃懒做。"犬封国"的人长着狗头。"豕喙国"的人长着一张猪嘴。皆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作者理想中以女性为中心的"女儿国","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于男子,从皇帝到辅臣都是女子。这里反映出作者对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样社会地位的良好愿望。虽然自明中叶以来,不乏歌颂妇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儿国”却是李汝珍的独创。
在《镜花缘》文本的表层展示的是虚幻浪漫静谧的万般世相,而其深处却一度奔突、冲撞着由生命的热爱、执着与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张力支撑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识,这种对人类生存根本性问题的追问才是小说最具魅力的部分,但在当时背景下,这部分内容不仅不能闪烁出本该有的金属般的光泽,反而成为“封建糟粕”,并且由于其他各方面艺术成就的折扣更遭株连,最终沦落得少有人问津的地步。
《镜花缘》读书心得 篇4
书中对酒。色。财。气颇多微词,而参透酒、色、财、气是成仙了道的关键,在小说中,作者还别出心裁地为武后及武氏兄弟设立了名为“自诛阵”的酉水(酒)、巴刀(色)、才贝(财)、无火(气)四关以对抗勤王诸军,大凡参不透这四关的李唐将士无一幸免,而作为勤王军首领的宋素对这酒、色、财、气平素都不甚在意,因而入此四阵而得以毫发无伤。在大军攻破四座大关而大获全胜的时候,不但前来助阵的百果大仙、红孩儿等五位大仙忽然不见,连宋素亦追随五仙而去,而这一结局无疑又一次证明了小说的禁欲主义的.修道观。
该书主要内容是:武则天废唐改周时,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诏百花盛开,不巧百花仙子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又不敢违旨不尊,只得开花,因此违犯天条,被劾为“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于是上帝就把百花仙子贬到人间。
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京赶考,中得探花。此时徐敬业起兵讨阀武则天,有奸人陷害唐敖说他与徐敬业有结拜之交,被革去功名。唐敖对仕途感到灰心丧气,便随妻弟林之洋、舵工多九公出海经商。
他们路经30多个国家,见识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并结识由花仙转世的女子,后唐敖入小蓬莱山求仙不返。
他的女儿唐小山思念父亲心切,逼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游历各处仙境,来到小蓬莱,从樵夫那得到父亲的信,让她改名“闺臣”,去赴才女考试,考中后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闺臣回国应试,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百人,一如泣红亭石碑名序。才女们相聚“红文宴”,各显其才,琴棋书画,医卜音算,灯谜酒令,人人论学说艺,尽欢而散。
《镜花缘》读书心得 篇5
小说《镜花缘》共有100部,主人公访问了40多个国家,其中涉及博物馆的知识更难细数——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奇怪的海外世界,也讲述了主人公的海外冒险。
本文通过女儿国、君子国、大人国等著名故事片段,与读者讨论了小说中提出的三个话题:第一个是“女性问题”,第二个是“社会理想”,第三个是“博学知识”。带着这三个话题一起阅读这部有趣的小说,在获得阅读乐趣的同时,理解作者对文本背后的深刻思考。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的魔幻小说,以“镜花水月”一词命名,蕴含着对生活中幻想和哀悼女性不幸命运的意识。作者用漫画的风格,通过夸张和变形的方式写出了社会的丑陋和荒谬,也写出了他心中理想的社会。在艺术风格上,作品的奇思异想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思想的警惕性和幽默的语言。
各种各样的国家,各种各样的当地习俗,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像一个梦。故事中的语言幽默而有趣。作者对虚幻世界的独特描写,无情地讽刺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和虚伪,体现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镜花缘》一书的.思想意义非常突出。作者借用书中人物的嘴,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社会观点。其中一个非常重要和鲜明的主题是提高妇女的地位,鼓励妇女骄傲。虽然人们的观念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封建残余的观念仍然存在,比如男尊女卑。
一个生活在200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作家,能否打破世俗偏见,抱怨封建礼制,倡导男女平等,让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代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