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有感
此篇文章读《水浒》有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水浒》有感 篇1
“义”字包含了很多内容,108个好汉为兄弟赴汤蹈火,两肋插刀,这就是义;为人民、国家锄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义。在108个英雄中,我认为最能做到“义”的是一个黑大汉,他虽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但是他路见不平就拔“斧”相助的精神,令那些丧尽天良的恶人们闻风丧胆。
他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所以我们也应该有义气,拥有强烈的正义感,为了正义,为了真理能奋不顾身。
读《水浒》有感 篇2
期盼已久的暑期终于来了,我内心有些许的激动,因为我终于可以仔细研读那本名著——《木许传》,哈哈,开个玩笑,其实是《水浒传》,因为之前就读过这本施耐庵先生所写的名著,偶然间被奶奶看到,奶奶说成是木(mu)许(xu)传(chuan),因此在家里闹了个笑话。
好了,言归正传,下面是我对《水浒传》这本名著的读后感。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运用了很好的讽刺的手法,例如,九纹龙史进因为得罪了官府,被人告发,出于无奈,只得投奔外乡。后来碰到了一个下级军官鲁达,二人在酒楼谈天,得知酒楼卖唱父女受当地恶霸郑屠的欺凌,鲁达仗义赠银,发送父女回乡,并主动找上门去,三拳打死了郑屠。事后弃职逃亡,转去五台山出家,法名“智深”。
鲁智深受不了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寺中长老只得介绍他去东京(开封)大相国寺看管菜园。在此期间,他在偶然的情况下结识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当朝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贪恋林冲妻子的美貌,设计陷害林冲,诬陷他“带刀”进入白虎堂,将他发配沧州,并企图在途中杀掉林冲。幸亏鲁智深一路暗中护送,才得以化险为夷。林冲发配沧州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仇人,上了梁山。
通过书里的故事折射到现实,讽刺了当时元王朝史治腐败,横征暴敛,王朝的腐烂使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
之所以单独把讽刺拿出来说,是因为讽刺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手法,直指事实,一针见血,这也是我比较喜欢《水浒传》的一个原因。
其实除了讽刺的手法,《水浒传》还有其他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读完《水浒传》之后真是让人回味无穷,读了还想读,欢迎大家踊跃来阅读。
读《水浒》有感 篇3
《水浒传》是一部产于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生动而又深刻的描写和反映了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为领袖,有众多英雄豪杰参加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在《水浒传》这一本书中,讲了许许多多的好汉的英雄事迹,在这么多的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景阳冈”武松打虎了。
一天,武松来到了阳谷辖区,他走的肚中饥饿,看到前面有酒店,招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岗,便进店喝了十八碗比老酒还烈的自酿酒和三斤牛肉,从店主那里得知,景阳冈有只凶猛的大老虎,一害死了二三十个好汉。但武松不怕,拿起哨棒摇摇晃晃的进了景阳冈。果然,走了一会儿,看到了一只又饥又渴的大老虎,武松见状,闪在老虎后面,抡起哨棒打向老虎,结果打中了枯枝上,哨棒也被打成了两半,只好用手抓住老虎头顶上的花皮,猛按下去。武松用脚王老虎脸上乱踢,接着又提起铁锤般的右手,用尽平生力气,打了老虎六七十拳,老虎的嘴里,耳朵里,鼻子里都流出鲜血,又来到松树旁捡起那半截哨棒,怕老虎没死,又打了一阵子,终于打死了。武松下山后,告诉了身蒙虎皮的猎户,把老虎抬下了山来。
这一段,我反复读了好几遍,其它如鲁达拳打镇关西,吴用智取生辰纲,宋江三打祝家庄等等故事,都在我童年的心海中,激起了喜悦的浪花。
掩卷沉思,我觉得这本书写的太好了。很精彩,大家一起来看《水浒传》吧。
读《水浒》有感 篇4
《水浒传》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一部经典名著,虽然大家读后的感受不一样,收益也不一样,可它全文灌输一个思想:对国家要“忠”,对朋友要“义”,对父母要“孝”,更让人懂得什么叫知恩图报,什么叫忠孝两全。
我在日夜啃读这本书后,感受也非常深刻。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及时雨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武松高大魁梧、单身决斗猛虎的勇猛和豪爽,吴用的足智多谋,更难得的是外表粗鲁的李逵却有一颗非常善良孝顺的心……。这些情节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一直在我脑海里回放。
读完这本书,我思绪万千,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感谢我母亲给了我生命,感谢老师无怨无悔的教我知识,更感谢我的祖国这么强大,有这么好的条件,让我们无忧无虑、幸福的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体会到一定要关心亲人,关心同学,孝顺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祖国。我在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认认真真学习,明明白白做人,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
我非常喜欢《水浒传》这本书!
六年级:孔晨昱
读《水浒》有感 篇5
读了《水浒传》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
《水浒传》这本书中刻画些浩大繁杂的场面,刻画了一百多名好汉的形象。场面十分吸引人,引人入胜,尤其是一些武功高强并且很有心计的英雄好汉的故事,我更是爱不释手,故事的一切尽收眼底。
想必大家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吧!武松喝酒,醉得不省人事,差点被一只大老虎偷袭。然后,他不仅没有惊慌失措,相反,他还临危不惧,毅然地与老虎拼杀起来。最后,他灵活地躲过了老虎的进攻,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
读完这篇故事,我对武松从心中升起一种敬佩之意。
武松临危不惧。在一只老虎出现他面前时,他没有选择逃跑,而是毅然拼杀。我读这句话时就从毅然此种感觉到武松这种临危不惧,我就开始佩服他了。
武松还有一点,便是他的武艺十分高强。因为书上说老虎用三招来对付人们:一扑,一掀和一剪。这三招足以置人于死地了可是令人意外的是,武松虽高大,但步伐十分灵活,老虎用一半力气对付武松,但武松却全部都躲过了,还在老虎露破绽时见缝插针,给予有力的回击。由此可以体会到,他武艺高超、身手敏捷,这令人佩服。
可再看看我,我的缺点就立刻显现出来:平时,路上的一只小狗都会让我害怕,更别说是一只老虎了,要是见了这么凶狠的动物我肯定会吓得屁滚尿流;做一道奥数题时,我遇到了难一点的题就放弃,而不知道仔细读题后见缝插针;武松面临危险时临危不惧,而我却在别人打架时上去起哄。这些鲜明的对比让我惭愧。我和武松真乃天壤之别啊!
《武松打虎》这一篇文章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以后我要向武松学习,照他面临困难时的精神学习,改掉我的缺点!
啊!《水浒传》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还有一些宝贵的做人道理,读了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啊!
读《水浒》有感 篇6
我一口气读完了《水浒传》这本精彩的书籍,从中,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是施耐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北宋末年农民大起义而写成的一部伟大的小说。小说倾向鲜明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的行动,概括了当时不同阶层的人们从觉醒到反抗的斗争道路。
它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像吸血虫一样的高俅、蔡高;最具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刚烈的武松;逆来顺受,最终走上反抗道路的林冲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其中“呼延灼月夜赚关胜”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这段故事讲述的是:李成、闻达败在呼延灼手里,而人称“大刀”的一员猛将前来助阵。“大刀”乃汉末三国时名将关云长的嫡系子孙关胜。他精通刀法,武艺超群。使一口青龙偃月刀,有万夫不当之勇。宋江的人马三番五次[注: 番:遍数。一再,多次。]夜袭关胜营寨,可都被关胜捉了去。可天下没有过不去的坎。在宋江万般无奈之际,“双鞭”呼延灼心生一计,说:“大哥,小弟昔日也是朝廷之人,与关胜也曾相识。何不先让我取得关胜的信任,再来个里应外合,骗他中埋伏,好收取他。”说罢,呼延灼快马加鞭来到关胜营地,取得了关胜信任。第二日,关胜和副将宣赞、郝思文在呼延灼的带领下直冲梁山泊。可没走半里路,只听得一声炮响,兵心大乱。关胜再找呼延灼,早不见了。他明知中计,慌忙回马。可只听得四面山中锣鸣鼓响,众多梁山好汉一起冲向关胜。不仅活捉了关胜,连他的两名副将也被捉了去。回到寨中,宋江亲自为关胜松绑,好言相劝,请他入寨。关胜见他义气深重,就答应了。宋江大喜,忙叫置酒庆贺……
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明末的朝廷实在太腐败了,贪*污吏真是难以计数啊!虽然当时这些英雄好汉也除了不少贪*,可他们有天大的本事也帮不了所有的弱势群体。如果人人都平等相待,人人都帮助贫困人群,那么,这个国家一定会一直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