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教案
此篇文章朱德的扁担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朱德的扁担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也表现了战士们对领袖的关心和敬爱。
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同毛泽东会师。第二自然段讲战士们为了坚守根据地,粉碎敌人围剿,争着到山高路陡的茅坪挑粮。第三自然段讲朱德同志加入了挑粮的'队伍,战士们怕累了他,藏起了他的扁担,而他连夜又做了一根,并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他。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人民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扁担图,指导观察。
讲解:记,在这里是做记号的意思。
2、揭题:这是一根朱德的扁担。(出示课题)
3、出示朱德像: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
4、朱德爷爷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二、初读指导
1、各自按拼音轻声读课文,要求:
(1)标出各自然段序号;
(2)画出生字词,结合上下文,想想他们的意思;
(3)读正确。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生字词:朱德同志井冈山敌人
(2)领读生字词:朱。志都是翘舌音,冈是后鼻音。
(3)指名读生字词。
(4)齐读生字词。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出示生字词。
坚守粉碎围攻必须生产山高路陡
(2)理解生字词。
粉碎:使彻底失败或毁灭。
围攻:包围起来加以攻击。
山高路陡: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3)领读生字词。
4、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1)出示生字词:翻山越岭劝
(2)齐读生字词。
5、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
三、课堂作业
1、习题2。
2、读读。抄抄。写写生字词。
3、朗读课主,做到正确流利。
朱德的扁担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大致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为什么扁担先藏而后又不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能正确书写13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为什么扁担先藏而后又不藏。
教学重点:
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战士们为什么藏起扁担后又不藏扁担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教学挂图。
(1)了解什么是扁担,扁担的用途,担东西的工具。
(2)了解朱德的生平。
2、师: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将军,他面对缺粮的困难,是怎样身先士卒,
与士兵同甘共苦的?
3、同桌互读。
4、开火车读。
5、朗读全文,要求读通读顺。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指名复述课文的'内容。
3、了解课文词语的意思。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组词。
3、识记生字。
4、师范写,生书写。
5、讲评。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各一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战士们为什么藏起扁担后又不藏扁担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写词语。
2、集体订正。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这一段共有几句话?讲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全班齐读。
2、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你读后会浮现什么情景?请仔细观察文中插图,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3)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艰难,辛苦的心情。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1、2句,边读边感悟。
(2)齐读。
(3)自由读第3、4、5句话,边读边悟。
(4)说说为什么起先要藏起朱德的扁担,后来又不藏了?
(5)指导朗读。
(6)全班齐读。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山上
8. 朱德的扁担 会师 挑粮 藏 敬重
山下 不藏
教学反思:
在开课设计时,我以扁担挑箩筐的形式出示课文内容,形式的简单转换传递的是新奇,换来的是学生高涨的参与热情。整堂课没有了学习历史人物的枯燥乏味,而是学生们都充满了好奇心,一步一步地进入课文的中心内容。教学时,我先从整体入手,通过初读感知文意,通过在读感知人物特点;然后从细节入手,通过课文的重点词句品析,让学生逐步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格魅力。
朱德的扁担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朱德的扁担》一文讲的是1928年发生在井冈山关于朱德挑粮的一个故事。全文没有一句对话,但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革命领袖。
二、说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德。
三、说教学过程
1、课前播放歌曲,意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2、出示朱德挑粮画面,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朱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从说中感悟挑粮的多、沉、重,体会朱德挑粮的艰辛。
3、观看动画片并结合语言训练,教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把学生置身于故事所在的背景中,使得学生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一员来参与。参与其中的艰辛,参与其中的心理过程,这样不但有助于教学的开展,而且也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的感同身受,激发学生对革命领导人的尊敬与热爱。
4、拓展延伸这样的课后练习的设计,可以使学生以这课堂的学习为起点,积累更多的知识。这也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朱德的扁担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朱德的扁担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朱德的扁担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大致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为什么扁担先藏而后又不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能正确书写13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为什么扁担先藏而后又不藏。
教学重点:
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战士们为什么藏起扁担后又不藏扁担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教学挂图。
(1)了解什么是扁担,扁担的用途,担东西的工具。
(2)了解朱德的生平。
2、师: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将军,他面对缺粮的困难,是怎样身先士卒,
与士兵同甘共苦的?
3、同桌互读。
4、开火车读。
5、朗读全文,要求读通读顺。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指名复述课文的内容。
3、了解课文词语的意思。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组词。
3、识记生字。
4、师范写,生书写。
5、讲评。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各一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战士们为什么藏起扁担后又不藏扁担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写词语。
2、集体订正。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这一段共有几句话?讲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全班齐读。
2、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你读后会浮现什么情景?请仔细观察文中插图,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3)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艰难,辛苦的心情。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1、2句,边读边感悟。
(2)齐读。
(3)自由读第3、4、5句话,边读边悟。
(4)说说为什么起先要藏起朱德的扁担,后来又不藏了?
(5)指导朗读。
(6)全班齐读。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山上
8. 朱德的扁担 会师 挑粮 藏 敬重
山下 不藏
教学反思:
在开课设计时,我以扁担挑箩筐的形式出示课文内容,形式的简单转换传递的是新奇,换来的`是学生高涨的参与热情。整堂课没有了学习历史人物的枯燥乏味,而是学生们都充满了好奇心,一步一步地进入课文的中心内容。教学时,我先从整体入手,通过初读感知文意,通过在读感知人物特点;然后从细节入手,通过课文的重点词句品析,让学生逐步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格魅力。
朱德的扁担教案 篇5
一、课文简析
本文讲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表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现出大家对朱德同志的关心、敬爱之情。
二、生字及笔画(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知道笔顺、偏旁)
三、二类字组词(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词语解释
会师: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一处会合。
红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全称中国工农红军。
根据地:一般是指军事指挥的中心地。
斗笠:是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
研究:商讨;考虑。
不料:没想到,没有预先料到。
敬爱:尊敬热爱。
五、近义词
带领——率领、会师一会合、非常——十分、研究一探讨、越发一更加、敬爱一爱戴
六、反义词
敌人——朋友、常常一偶尔、不料一果然、敬爱一厌恶
七、多音字
担:dān(担当)(担任)、dàn(担子)(重担)
难::nán(难道)(难处)、nàn(难民)(责难)
八、段落大意
第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背景。第二段,介绍红军去山下挑粮的情况。第三段,写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去挑粮,战士们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朱德同志又找来了新扁担。第四段,写战士们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九、课文分析及提问
1.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分析:朱德同志知道战士们是怕自己辛苦,所以把扁担藏了起来。他在又找来的扁担上写上这五个字,表明了他挑粮的决心,也表现了他跟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
2.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分析:大家被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感动,所以更加敬爱他了。
3.战士们为什么把朱德同志的扁担藏起来?
因为战士们关爱朱德同志,不想让他过于劳累。
4.朱德同志为什么又找来一根扁担,还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朱德同志这么做是为了表明这是自己的.扁担,不让战士们再藏起来,这样他就又能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了。
5.你感受到了朱德同志什么样的品质?
我感受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
6.说一说,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因为战士们通过“藏扁担”的事,真切地感受到朱德同志爱兵如子、不搞特殊化、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十、练习
给下列字注音:朱、德、扁、担、志、伍、泽、敌、陡、难、争、仗、疼、料、敬。
听写词语:扁担、同志、队伍、会师、红军、战土、带领、来回、白天、起来。
形近字组词:伍(队伍)、五(五个)、战(战士)、站(站立)、士(护士)、土(土地)。
词语搭配:穿草鞋、戴斗笠、挑粮食、藏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