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
此篇文章《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 篇1
在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乌丢丢的奇遇》,讲述的是:有一天,一位布袋爷爷到一个小镇表演木偶戏名叫:‘独脚大侠平妖记’,走的时候独脚大侠的脚掉了,被一个一只脚的小姑娘:珍儿捡到了,珍儿想把这只小脚丫还给布袋爷爷,但是找不到布袋爷爷,就把小脚丫按在了布娃娃身上,这个布娃娃的名字就叫乌丢丢。从这以后他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因为布袋爷爷给了他最初的生命。他还是很想念耍木偶戏的布袋爷爷,就在珍儿过生日的前一天晚上,乌丢丢不辞而别,离开了珍儿的家。
乌丢丢不小心来到了吟老先生的家,吟老是个老诗人,他认为写的不好的诗就扔到纸篓里。这个纸篓里装的全是吟老的诗稿,所以大家都叫他“诗篓子”。就这样乌丢丢认识了“诗篓子”、七姐妹并说了情话、知道了吟老童年的故事等等。因为吟老给了他启发,让乌丢丢想起了布袋爷爷和珍儿姐姐,要去寻找他们。吟老答应陪他一起去,在远行的前一天晚上家里的所有成员给吟老和乌丢丢举办了一个隆重的晚会。
在寻找布袋爷爷和珍儿姐姐的路上遇到了遵守诺言的蝴蝶、不怕困难种鸡蛋的小姑娘、找到心的蘑菇人……在这些事件中乌丢丢懂了做人的.真谛,所以帮助了许多人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也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在他们的坚持下找到了布袋爷爷,但是他已经去世了。乌丢丢又来到了珍儿的家,可是珍儿的学校着火了,乌丢丢为了救珍儿,自己被火烧成了灰烬只留下了一只小脚丫。他想到这次重返这个家,这里的人,这家里的一切都没变,但他觉得自己变了。他看见珍儿的脚跛得更厉害了,***妈的身体更虚弱了。珍儿需要一只健康的脚,这个家需要一个健康的珍儿。他想把她的脚拥入自己的怀里,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乌丢丢,只是乌丢丢留下的一只脚。但这曾是“独脚大侠”的一只脚,布袋爷爷给了他生命,珍儿给了他血肉,吟老给了他智慧。他要把自己的脚融入珍儿的生命,第二天,天一亮珍儿已有一只健康的脚。
这个故事说明了生命的存在,形式并不重要,无论是“独脚大侠”还是“乌丢丢”,甚至是失去躯体的“小脚丫”,他都因为被爱而获得生命,更因为用爱去回报而使生命美丽。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人生的财富和生命的意义是爱。有爱滋养着生命,生命才变得丰富多彩、有意义、是鲜活的、美丽的、甚至不朽。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 篇2
金波的《乌丢丢的奇遇》虽然是童话故事,但隐含着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它表达了作家对人生、生活、生命、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思辨。在我看来,童话的最高境界是诗,而诗的最高境界是爱的力量,能让一个布偶,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拥有自己的情感,能让他为他人付出生命。这样美好的故事,是否真正存在,谁说的准呢?
本书的故事以十四行诗串联起来,讲述了玩偶乌丢丢在吟痴老爷爷的帮助与教导下有了心,成为了真正的人,又找到了创造自己的布袋爷爷,用爱感恩了他,也找到了帮助自己的小姑娘珍儿,用爱回报了他,把自己原来的模样——一只小脚丫给了珍儿,原本残疾的珍儿又能跑了,它与珍儿融为了一体。我觉得乌丢丢是一个用爱去回报别人的人,他珍惜生命的可贵,并懂得用爱滋养生命,用爱回报生命。
这个故事很美,但似乎又有点小伤感。难道说,小脚丫真的不见了吗?其实并不是,它永远存在于珍儿的身子里,永远存在于这个世界。是爱,让乌丢丢重生,让他懂得回报,让珍儿重生。爱能有无穷的力量,它使人美好地存在,使人凄美的死去。是爱,教会了乌丢丢和每个人用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也许,乌丢丢便是爱的化身。付出了爱,也便是拥有了爱,会回报于爱。
每个人刚出生,都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婴儿,是身边的家人给予我们爱,我们便也回报于家人快乐。我从小就一直被家人呵护着,保护着,他们就像几棵大树,为我遮风挡雨。帮助我快乐成长,我也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长大成人,就会反过来保护他们,照顾他们。成长的经历中,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让我们体会付出与回报的美好——在五、六岁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头很疼,额头上仿佛有东西在燃烧似的'。妈妈得知这个情况,赶紧跑来急救,在我脖子上按摩。不一会儿疼痛便得以缓解,妈妈又给我端来晚饭,忙前忙后……打这以后,只要有妈妈头晕脑涨,我都会为妈妈按摩肩背,按摩脑袋,我手法花样百出,力度适宜。妈妈感受到女儿的回报,每每都露出欣慰的笑脸……
爱需要撒播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爱需要种植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无私的付出,必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不过是时间的早晚而已。这就是爱教会我们的道理,也是这本《乌丢丢的奇遇》给我的最大收获。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 篇3
寒假里,我把那本书架上放置已久的《乌丢丢的奇遇》重新拿出来细读了遍。
乌丢丢是布袋爷爷的一个小木偶,叫“独脚大侠”。有一天,布袋爷爷表演完木偶戏后丢失了乌丢丢,一个叫珍儿的跛足小女孩捡到了乌丢丢,她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她把乌丢丢拿回家里,给他安装了一个身体。但不久,乌丢丢便不辞而别,无意间闯入了吟老家里,成为了吟老的搭档。在吟老家,吟老童年的珍藏品们给吟老和乌丢丢举行了一场“重返童年”的晚会,乌丢丢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小伙伴——诗篓子、木头娃娃、人祖猴、鬃人……乌丢丢通过这场联欢晚会真正体会到了爱,懂得了爱,懂得了用爱去回报身边每一个人。于是,乌丢丢下定决心,和吟老一起踏上了寻找布袋爷爷和珍儿的旅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乌丢丢终于来到了布袋爷爷所在的口袋镇。乌丢丢向路人打听布袋爷爷的下落,才知道布袋爷爷已经因病去世了,乌丢丢伤心极了,久久凝视着布袋爷爷的石像,回想起与布袋爷爷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乌丢丢顿时泪如雨下……当乌丢丢找到珍儿的时候,珍儿的学校正处于一片火海中,而珍儿为了救一只小狗,被困在了大火中,乌丢丢为了感谢这位给他血肉之躯的.珍儿,就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中救出了珍儿,而自己却被烧得只剩下一只小脚丫。后来,乌丢丢又将仅剩下的脚变成了珍儿的脚,让珍儿恢复了健康,而他的生命也得到了重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是有魔力的。是爱的力量让乌丢丢不畏困难踏上寻亲之旅,是爱的力量让乌丢丢不畏危险冲进火海,也是爱的力量让乌丢丢重获新生。我们要像乌丢丢一样,懂得用爱去回报曾经爱过你和帮助过你的人。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一件往事。那天是我爸爸的生日,妈妈要去蛋糕店给爸爸买生日蛋糕,我缠着妈妈要一起去。我心想:爸爸每天工作这么辛苦,我要把自己的奖学金拿出来给爸爸买一个生日蛋糕,给爸爸一个惊喜。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妈妈的时候,妈妈顿时愣住了,但很快就表示支持我的决定,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眼神中流露出欣喜。
当我们捧回蛋糕出现在爸爸面前时,妈妈告诉了爸爸蛋糕是我用奖学金为他买的,爸爸一把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满脸的激动和欣慰,那个生日也久久留在我的脑海里。
爱,可以慰藉我们的心灵;爱,可以温暖我们的童年;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 篇4
这几天,我一直在津津有味地看《汤姆索耶历险记》,这本书很合适我们青少年,我看了有很大的感悟。
《汤姆索耶历险记》描写了渴望建功立业的汤姆和哈克怎样冲破家庭、宗教和陈腐刻板的教育制度的束缚,从游戏和冒险中寻找他们在生活中找不到的自由和浪漫的故事。主人公汤姆和哈克都是伸张正义、善良勇敢、自尊要强的孩子,这些被人们看作是“调皮捣蛋”、“没有礼貌”、“不懂规矩”的毛孩子,长大后却变得富有朝气、乐于助人、智勇双全、不畏艰险,成为了十分可爱的少年。主人公对一切与教会有关的清规戒律都感到无法忍受,反对读死书、死读书,反对刻板的戒律和规矩。他们追求自由自在,具有少年生活的特点的娱乐和冒险,通过扮演海盗、强盗等来实现自己天真烂漫、自由轻松的生活理想。
这部长篇小说的'作者就是马克吐温。作者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中,妈妈心胸宽广、热情开放、心地善良给他很大影响。马克吐温从小不喜欢约束,喜欢自由自在。后来因爸爸去世,马克吐温走上了谋生道路。马克吐温从小耳闻目睹了当时社会中市侩、赌棍、奸商、歹徒和流氓为金钱玩弄的种种欺骗和敲诈勒索的勾当,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他才写下了这部长篇小说。
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向汤姆学习,我们不能死读书,要学会用脑子,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不能死记硬背,要巧记巧想。遇到困难,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去克服它。我们渴望自由,喜欢自由自在,喜欢大自然,喜欢外面的大千世界,不要做一只蜗牛,整天呆在蜗牛壳里,做胆小鬼。我们不能一直依赖父母,要学会独立,睁开眼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要独自闯天下,创造自己的一片美好未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汤姆的乐于助人、智勇双全、不畏艰险的品质。我也很欣赏汤姆的天真烂漫,永远都那么快乐,无拘无束,即使做错了事,他也一笑而过。我们也应该学会遇到困难要用乐观的态度看待。同时,我们也要向作者看齐,做事要精益求精,虚心请教,这样才会成功。主人公汤姆和作者马克吐温都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 篇5
早就听说金波爷爷的《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很有趣,于是这个寒假我兴致勃勃地买来这本书,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布袋爷爷是一位耍木偶的老人,有一次,他演出时意外丢了小木偶的一条腿,这条腿是有灵气的小脚丫,正好被残疾姑娘珍儿捡到了,有爱心的她为了让小脚丫见到爷爷,可找不到布袋爷爷而收留了她,布袋爷爷却因为寻找小脚丫而生了重病。
善良的珍儿把小脚丫安在了一个娃娃身上,从此小脚丫便成了“独脚大侠”,并且拥了有自己的身体,珍儿称他为“乌丢丢”。不久后,还不太懂事的乌丢丢不辞而别,却意外闯进了老诗人吟痴的家中。在这期间,他认识了一群有灵魂、活泼的朋友——“诗篓子”、“套娃七姐妹”、“拨浪鼓”等小玩具。他的小世界越来越丰富,在“重返童年”的晚会中,他真正体会并明白了快乐,感到了爱无时不存在。他猛然想起了珍儿,便和吟痴老人远行去寻找珍儿。
到达目的地后,乌丢丢为了救火灾中的珍儿而被大火烧得只剩一条腿了,最后,他把自己仅剩的脚献给了跛足的珍儿,让珍儿拥有了健康的身体。
在这远行的途中,我和乌丢丢一同明白了不少道理,懂得了不少知识。从逆风而行的蝴蝶中,我明白了对自己爱的人应全力以赴满足她,懂得了遵守诺言的意义;从种鸡蛋的芸儿中,我感受到了她的努力、执着,是啊,不去努力怎么知道能否成功;从雕塑家的故事中,我明白了一个人通过爱活在别人的记忆里,即使她的身体不在了,但她的'灵魂仍活在世人的心灵中。
乌丢丢的生命是布袋老人给予的,他的身体是珍儿给予的,而智慧是吟痴老人给予的。是爱,让他变得善良、完美,让生活变得有趣、美好。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给予我们爱的人,比如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和健康的身体,用爱呵护我们长大;比如老师,像吟痴老人一样传授我们知识,让我们成为一个智慧正直的人;比如亲人朋友同学,给我们帮助,为我们带来快乐……我们无时不在享受着他们带来的爱,爱能让生活更美好,爱能改变一切,我们也应该用爱去回报他们。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我明白了人生的最大财富是爱,生命的意义也是爱。我相信有爱滋养的生命,才是鲜活、美丽、不朽的生命。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 篇6
作家曹文轩说过:“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乌丢丢的奇遇》就是他极力推荐的一本好书。这是一部优秀的长篇童话,作者是金波爷爷,小主人公是乌丢丢,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乌丢丢原来是“独脚大侠”的一只小脚丫,布袋爷爷不慎遗失了它,被一个叫珍儿的残疾小姑娘捡去。珍儿想要把它还给布袋爷爷,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她没有成功。之后,珍儿把它带回家,安在了妈妈制作的布娃娃上,给予了它身躯与相貌,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并给它取了个名字——乌丢丢。从文中的描写可以感受到,珍儿是多么喜欢乌丢丢的陪伴,心里都充满了欢乐!但不久后乌丢丢因为想念布袋爷爷,与珍儿不辞而别,无意间闯入了吟痴诗人的家里。在这儿,它认识了一群朋友。在他们为吟老举行的晚会中,乌丢丢受到触动,真正体会到了快乐。
他和吟老一起开始了寻找布袋爷爷和珍儿的旅程。当看到逆风的蝴蝶时,乌丢丢明白了:对自己所爱的人,应该靠自己的力量来到她的身边。当看到种鸡蛋的芸儿,乌丢丢体会到了:只要心存信念,理想的种子一定会发芽,开花。当看到蘑菇人在肆虐的风雨中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而变成碎片,乌丢丢学到了勇敢和责任。我也深受触动,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坚持了自己的信念,用爱创造了许多奇迹。途中的这种种经历,让乌丢丢感受到成为一个人是多么幸福,这幸福来自于内心的丰富。但遗憾的是,找到布袋爷爷时,他已不幸去世。乌丢丢泪流满面。它很后悔!为什么不早点回家?
乌丢丢和吟老继续去寻找珍儿。珍儿的'学校突然着火了,可是珍儿却迟迟没有出来。原来珍儿是去救一只小狗。情况危急,乌丢丢个布娃娃,身上都是布和棉花这些材料,这些容易燃烧的物品,一烧可全没了。可它几乎没有半点迟疑就冲了进去。乌丢丢找到珍儿,帮忙解开小狗的绳子,把珍儿推出去。珍儿得救了,乌丢丢却被大火吞没了。火灾过后它又成了一只蹦蹦跳跳的小脚丫,仍然可以讲话。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可当它回到珍儿家中时,发现珍儿的脚越来越跛了。乌丢丢可以选择视而不见的,但它最终决定和珍儿那只残缺的脚融为一体。爱又创造了奇迹!珍儿终于可以正常地和小伙伴一起在阳光下快乐地奔跑了。虽然乌丢丢不见了,但它知恩图报的精神永远留了下来,珍儿在阳光下快乐的奔跑时,乌丢丢肯定也会感到快乐的!
我要向乌丢丢学习,做一个心存感激,肯用爱去回报别人的好孩子!唯有爱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