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风》教案

2025/10/07教案

此篇文章小学二年级语文《风》教案(精选4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风》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科学的方法识记“绳裤彼此绢汗铁环”8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注意“此、绳”等字的读音。

2、正确朗读课文,选自己喜欢的小节背一背。

3、积累有关的词语,借助字典理解“彼此”;联系图片理解“铁环”。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裤此汉铁”4个汉字,做到“左窄右宽”。

5、了解“风”像调皮的孩子这一特点,并能与小朋友一起发挥想像,交流“风”的其它特点。

二、重点和难点

1、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8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2、在反复读文、识字的基础上,体会风的调皮捣蛋,进一步体会小作者对风的喜爱之情,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像,边想边记忆。

三、教学准备

1、教师: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预习课文,圈出生字。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先来猜个谜语

出示:看不见,摸不着,

稻子见它弯腰,

柳条儿见它舞蹈,

气球见它就逃跑。

谁愿意为大家读读谜面?

交流谜底

2、师板书课题:2、风

(齐读)

注意读准“风”的后鼻音

3、师:“风”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只要它一露面,细心的小朋友就能发现它。

说明:

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在教学一开始使用,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1)交流不同(无标点)

2、出示文中生字新词

绳子裤子手绢铁环彼此擦汗模样

小组合作学习

a、读准字音

重点指导:绳子“绳”是后鼻音

铁环“环”复习三拼音

彼此“此”是平舌音,第三声发音要到位

模样“模”是多音字,在这里读“mú”

手绢“绢”复习ü见j、q、x脱帽行个礼

b、交流识字好方法

重点指导:裤子“裤”的部首,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个部首的?

彼此“此”请大家仔细看好老师是怎么写这个字的

(师范写,生书空,再在田字格里描写一个)

说明:

二年级上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这时可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字词,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采用不同的方法集中识字,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识字效率。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好,他们有没有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指名交流

4、引读小结

风把妈妈晾着的衣服吹得鼓鼓的,露出各种怪模样,就像在――,还吹走了――,吹走了――,你觉得它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

小学二年级语文《风》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科学的方法识记“绳裤彼此绢汗铁环”8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注意“此、绳”等字的读音。

2、正确朗读课文,选自己喜欢的小节背一背。

3、积累有关的词语,借助字典理解“彼此”;联系图片理解“铁环”。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裤此汉铁”4个汉字,做到“左窄右宽”。

5、了解“风”像调皮的孩子这一特点,并能与小朋友一起发挥想像,交流“风”的其它特点。

二、重点和难点

1、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8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2、在反复读文、识字的基础上,体会风的调皮捣蛋,进一步体会小作者对风的喜爱之情,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像,边想边记忆。

三、教学准备

1、教师: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预习课文,圈出生字。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先来猜个谜语

出示:看不见,摸不着,稻子见它弯腰,柳条儿见它舞蹈,气球见它就逃跑。

谁愿意为大家读读谜面?

交流谜底

2、师板书课题:2、风

(齐读)

注意读准“风”的'后鼻音

3、师:“风”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只要它一露面,细心的小朋友就能发现它。

说明:

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在教学一开始使用,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1)交流不同(无标点)

2、出示文中生字新词

绳子裤子手绢铁环彼此擦汗模样

小组合作学习

a、读准字音

重点指导:绳子“绳”是后鼻音

铁环“环”复习三拼音

彼此“此”是平舌音,第三声发音要到位

模样“模”是多音字,在这里读“mú”

手绢“绢”复习ü见j、q、x脱帽行个礼

b、交流识字好方法

重点指导:裤子“裤”的部首,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个部首的?

彼此“此”请大家仔细看好老师是怎么写这个字的

(师范写,生书空,再在田字格里描写一个)

说明:

二年级上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这时可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字词,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采用不同的方法集中识字,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识字效率。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好,他们有没有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指名交流

4、引读小结

风把妈妈晾着的衣服吹得鼓鼓的,露出各种怪模样,就像在,还吹走了,吹走了,你觉得它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

(三)深入学习2-3节,试着背诵

1、自由读读课文,找找描写最能表现风调皮的小节,在相应的小节前做上记号

第2节:

(1)出示:好奇

(2)谁能读好这个词语(读准“hào”,读出“好奇”的语气。)

(3)试着用好奇的语气读好这一节。

(重点:“悄悄、怪模样、喘不过气来”)

自由练-指名读-齐读

第3节:

(1)自由读,圈出有关风调皮的动词

(2)交流,板书

拿、擦、扔、拿、滚

(3)媒体出示画面

(4)师:本来毫无生气的画面,由于风的到来,一下子欢快起来了,小作者是多么喜爱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啊!

(5)自由读-小组比赛读-表演读

说明:

这个环节重点落实读出感情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体会风的好奇和调皮。教学时要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阅读课文。如以比赛的形式训练朗读;通过动作表演激发兴趣,理解词义等。在多种形式的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把生字记住,把课文的语言积累在心。

2、指导背诵

(1)师:小作者笔下的风像调皮的孩子,闭上眼睛,你是不是也瞧见了调皮的风呢?

(2)出示与第2、3节相应的图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背一背。

四)想像说话

1、小作者笔下的风像调皮的孩子,你有这样的感受吗?你觉得风还像什么呢?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先小组后集体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说话)

说明:

先小组后集体,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利于全员参加,同时,通过这一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认真倾听,对学生的表述给予及时的肯定或纠正,以起到规范学生语言的作用。

(五)复习巩固,练习写字

1、抽读抽读生字新词

2、区别同音字口头组词

汉()汗()

3、练习在田字格中写“裤汉铁”

说明:

写字指导中,让学生回忆笔顺规则,左右结构:从左到右、左窄右宽。学生写字时,教师注意巡视和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小学二年级语文《风》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风》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二年级语文《风》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2、认识“抽、续”等生字。会写“夫、表”等生字。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围绕“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课文。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这是什么了吗?(谜底:风。)

2、板书:风娃娃

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课后的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三、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1、通读全文,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板书:(1)吹大风车;(2)吹船帆;(3)吹风筝;(4)吹衣服、吹小树。

2、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呢?

再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找出能说明风娃娃做好事和好心办坏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组合作填表。

段落重点词语、句子感受。

做好事。

做坏事。

4、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1)做好事:第二、三自然段。

(2)好心办坏事:第五至第七自然段。

四、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研读“做好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风娃娃吹动风车快速地转动,使秧苗喝足了水。风娃娃帮着纤夫吹帆船,船飞快地行驶,纤夫们笑了。)

(2)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风娃娃认为帮人们做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了。)

你觉得风娃娃这样想对吗?(不对。)我们再去看看风娃娃又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

2、研读“好心办坏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风娃娃吹跑了小朋友的风筝,孩子们伤心极了;风娃娃还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

看到这样的情景,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责怪风娃娃呢?

(2)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读第八自然段。

(3)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风娃娃,做好事,光有力气是不行的,还要动脑筋想一想我这样做是不是正确的。)

3、总结。

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

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浅显易懂的优美的童话故事《风娃娃》,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我意图采用贴近儿童的教学语言,变换不同的教学手段,抓住字词学习和句子训练来努力完成这堂课的.教学,达到学习目的,希望让学生学有所得。但是通过教学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虽有做的较好的地方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较好的方面:

1、扎实地教好字词。在初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来检查字词,在检查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是否把字音都读准确了,把句子读通顺了,反复地让学生练习,争取把字词学到位,为后面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做好铺垫。我发现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的字词学得还是比较扎实的,在读课文时基本没有出现重大的字音错误,而且学生即使读错了也能自我纠正,有了读准的意识。在教学个别难理解的词语时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理解,时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词语,读懂句子。

2、让学生有个整体感知的过程。虽然这节课只教学做好事的部分,但是在研读之前我让学生找出风娃娃做的事情,进行板书,区分好事和坏事,这样让学生能了解课文大概的内容。

3、变换不同的教学手段,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注重句子训练。因为课文中的2、3两段是相同句式的,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至于感到厌烦。同时注重句子的训练,通过划一划、读一读、说一说等方法,让学生读懂句子,读好句子。学生基本都能读懂句子,读出不同的感受。

不足之处:

1、学习要求不够明确。在教学第3自然段时,我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句意。为了降低难度,我说句子的意思,让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再进行读。但是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没有接触过,我又没有把要求说明白,刚开始时学生有些茫然。而且在我说句子意思时采用的方法也不太对,我都是用“哪句话是写……”这种句式,给人的感觉就是在一个个地问问题,与原来的教学意图不相符合。

2、朗读训练没有进一步深入,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品读感悟。

小学二年级语文《风》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风》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风》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2、认识“抽、续”等生字。会写“夫、表”等生字。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围绕“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课文。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这是什么了吗?(谜底:风。)

2、板书:风娃娃

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课后的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三、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1、通读全文,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板书:(1)吹大风车;(2)吹船帆;(3)吹风筝;(4)吹衣服、吹小树。

2、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呢?

再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找出能说明风娃娃做好事和好心办坏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组合作填表。

段落重点词语、句子感受

做好事

做坏事

4、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1)做好事:第二、三自然段。

(2)好心办坏事:第五至第七自然段。

四、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研读“做好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风娃娃吹动风车快速地转动,使秧苗喝足了水。风娃娃帮着纤夫吹帆船,船飞快地行驶,纤夫们笑了。)

(2)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风娃娃认为帮人们做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了。)

你觉得风娃娃这样想对吗?(不对。)我们再去看看风娃娃又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

2、研读“好心办坏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风娃娃吹跑了小朋友的风筝,孩子们伤心极了;风娃娃还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

看到这样的情景,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责怪风娃娃呢?

(2)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读第八自然段。

(3)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风娃娃,做好事,光有力气是不行的,还要动脑筋想一想我这样做是不是正确的。)

3、总结。

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

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浅显易懂的优美的童话故事《风娃娃》,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我意图采用贴近儿童的教学语言,变换不同的教学手段,抓住字词学习和句子训练来努力完成这堂课的教学,达到学习目的,希望让学生学有所得。但是通过教学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虽有做的较好的地方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较好的方面:

1、扎实地教好字词。在初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来检查字词,在检查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是否把字音都读准确了,把句子读通顺了,反复地让学生练习,争取把字词学到位,为后面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做好铺垫。我发现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的字词学得还是比较扎实的,在读课文时基本没有出现重大的字音错误,而且学生即使读错了也能自我纠正,有了读准的意识。在教学个别难理解的词语时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理解,时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词语,读懂句子。

2、让学生有个整体感知的过程。虽然这节课只教学做好事的部分,但是在研读之前我让学生找出风娃娃做的事情,进行板书,区分好事和坏事,这样让学生能了解课文大概的内容。

3、变换不同的教学手段,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注重句子训练。因为课文中的2、3两段是相同句式的,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至于感到厌烦。同时注重句子的训练,通过划一划、读一读、说一说等方法,让学生读懂句子,读好句子。学生基本都能读懂句子,读出不同的感受。

不足之处:

1、学习要求不够明确。在教学第3自然段时,我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句意。为了降低难度,我说句子的意思,让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再进行读。但是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没有接触过,我又没有把要求说明白,刚开始时学生有些茫然。而且在我说句子意思时采用的方法也不太对,我都是用“哪句话是写……”这种句式,给人的感觉就是在一个个地问问题,与原来的教学意图不相符合。

2、朗读训练没有进一步深入,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品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