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教案
此篇文章《春到梅花山》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春到梅花山》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梅花开花“早、多、美、香”的特点,初步感悟报春是人们喜爱梅花的真正原因。
2、学习课文3个生字,巧记字形,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紧扣挨着、晶莹透亮等词语细赏远梅、近梅图,在诵读感悟中体会梅花之美和文本之美。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早春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初步感悟报春是人们喜爱梅花的真正原因。
教学难点:
紧扣挨着、晶莹透亮等词语细赏远梅、近梅图,感受梅花开花早、多、美、香的特点。
教学准备:
普罗米修斯白板课件、生字卡片
课前一分钟:小朋友们顾老师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尤其喜欢读古诗,今天顾老师带来了一首我很喜欢的古诗,请你看图能猜一猜它的题目吗?相机点击画出梅花朵朵,单击页面显现古诗,单击猜一猜隐藏动画。
教学过程:
一、当堂预习,以图揭题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小朋友,今天我们上第4课。(板书:4)
(1)自学
①打开课文29页,做第一件事,拼拼读读生字表上的生字、二类字,读准音,看清形。开始!
②做第二件事,把生字放到课文里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开始!
课文有几小节?出示插图:课文讲了一种什么植物?(板贴课题:梅花)③课文哪一小节介绍了梅花,(第一节),捧起书自己读一读。
2、检查揭题,学习第一句
刚才小朋友们初读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检查。
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齐读。
(1)小朋友们词语自学得真不错!那读过课文你知道(指图)梅花是什么时节开放的?(两个字:ppt早春)
(2)板贴:春。早春就是春天刚刚来到的时候。那会儿天气怎么样?
找读课文句ppt示:“,寒气还没有退尽”
这里寒是生字,看,在古代寒是这样写的。(观察“寒”会意图)
瞧,这个长得跟房子一样的是谁呀?宝盖头,是房屋的意思。
你们看,一个人生活在屋子里,周围裹满了草,天很冷。
指字卡,在脚下还加了两块冰(冫),就更冷了。点课件
中国的汉字多有趣啊!
跟老师读,“寒、寒,寒气的.寒。”
春天虽然已经到了,可那股寒流还没有完全走掉呢!谁来读一读?
指导读整句:空气带着凉意呢!冷飕飕的!
{灵活机动:你还从哪儿看出天气有点凉?人们的穿戴。}
(3)是啊,春天刚刚来到,寒气——(加点还没有)还没有退尽,人们需用帽子、围巾来御寒,一起读出这种感觉,齐。
生:梅花,你不怕寒冷,我很佩服你!(你在表扬梅花呢!)
生:梅花,你真勇敢!(你佩服梅花的勇气。)
(4)是呀,梅花开得这样早!一起读出这种凌寒独自开的气势来!
除了梅花的早【板贴:早】,读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听老师范读。
从一个“满”,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是呀,春到(板书:到)了,梅花开满山岗,可壮观了!一起读第一句!(生齐读第一句)
(5)正因为这儿梅花多,开得早,南京的梅花山【板贴:山)】成了有名的赏梅
好地方。
就让我们一块儿跟随春的脚步,共赏梅花!读课题——4春到梅花山。
(6)找生字
这句话里好几个生字,我们一起来找找。
(“还,还,几号字?”“退,退,几号?”“尽,尽,几号字?”)
二、精读赏梅
(一)细赏远梅图
1、现在,我们来到梅花山脚下,远远地看山上的梅花,你觉得它们怎样?(出示图片)看图,指名交流。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呢?(指名读并出示第2句话)
引读:“那盛开的梅花”
(1)动作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
①(拿词卡“挨着”)挨还有一种读音,挨打的挨(做动作),所以是提手旁。这儿读——挨,挨着,跟读。什么意思?【板贴】做动作。
(师走到生旁)看,老师和你靠得多近呀!我“挨着”你,也就是你(课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红显)
②这梅花一朵挨着一朵。看,这是一朵梅花,这也是一朵梅花,他们——女生读:你挨着——靠得多紧啊!
再看,【圈画】这是一簇梅花,这也是一簇梅花,男生读读:——
瞧,【圈画】这是一枝梅花,这也是一枝梅花,一起来——教师以手势引领。
③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么多的梅花带到我们眼前?
哦!你把这个挨着重读,真会读!
梅花开得挨挨挤挤!你来试试!
梅花开得亲密无间!你来!
梅花开得生机勃勃,惹人喜爱!一起读!
④那盛开的梅花是这样的吗?(手势:含苞待放)这样吗?(半开半放)该怎样?哦,花瓣完全展开了!伸出小手,一起来!盛开的梅花——(指向课件)
(2)理解“片片彩云”
过渡:枝头的梅花一朵挨着一朵,那许许多多棵梅花树在一起,又是怎样一幅画面呢?
①小朋友,你们看(出示“片片彩云”图)
②(指图)这里一片全是白的,像一片“白云”;那里一片都是红色的,就像一片——“红云”;那儿一片都是粉色的,就像一片——“粉云”;瞧,还有的红云和白云交织在一起,多美啊!它们像“蓝天下的”
③(朗读词卡“片片彩云”)你来读!你读!
(评价:是一片两片彩云吗?是好多片彩云)齐读。
彩云一样,多美呀!【板贴】谁能用朗读带大家感受这份美?请你读读这一句。
④是呀,多而密的梅花,盛开在梅花山,盛开在蓝天下,也让这美景盛开在我们的心田里。读——
(二)细赏近梅图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梅花树下。
2、瞧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是什么样儿的?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自己读读。(指名读,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春到梅花山》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掌握“寒”“挨”“欢”“息”的笔顺。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认识四个偏旁。
3、通过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他们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评价任务设计】
1、通过环节二的第2、3、4步,以及环节三来检测目标1。
2、通过环节二的第1(1)(2)步来检测目标2。
3、通过环节三、四来检测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一定会想:梅花山在哪里呢?春天来到了梅花山会是什么样子呢?
3、出示课件,简介梅花山
4、梅花山在南京,那么春天来到了梅花山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不想去看一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生字词
早春 退尽 寒气 满山 盛开 挨着 清香
休息 报春 片片彩云 晶莹透亮 欢乐的海洋
(1)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相机纠正字音。
(2)重点指导“寒”“挨”“欢”“息”在田字格中的占格写法,分别指生说笔顺,齐书空,老师范写,全班练写两遍。同时引导学生识记这四个字中的偏旁。
2、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字词以及长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感受梅花山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教师相机纠正字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三、品读赏析悟情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梅花山在南京,那么春天来到了梅花山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请自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有几句话?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1)出示第一句话
A、“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已经开放了。”你从这句知道了什么?(抓住“早春”“还……就……”体会梅花开得早)(抓住“满山”体会梅花开得多。)
板书:多
B、指导朗读
(如果学生“早春”读得到位:你读得真好,让我一听就知道梅花是在早春开的;如果学生“满山”读得到位:听了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梅花山的梅花可真多啊!)
C、过渡:早春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呢?
(2)课件出示第二句
A、“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你觉得这盛开的梅花怎么样?(板书:美)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抓住“彩云”“ 片片彩云”体会梅花的美。)为什么说片片彩云?“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什么意思?(学生表演理解多而密,盛开)
B、过渡:你看,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那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脚下,远远地看山上那满山的梅花,那梅花就像——真美啊!
C、想看这如彩云般的梅花吗?(出示梅花课件)
D、那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梅花真多、真漂亮呀!)好,让我们一起来读!
E、过渡:远看梅花像片片彩云,那近处的梅花又是怎样的呢?
(3)课课件出示第三句
A、“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指名读句子,从这句你知道了什么?(抓住“一朵一朵”体会多,抓住“淡淡的清香”体会散发的香气。) 板书:香
B、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晶莹透亮”, 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晶莹透亮”的?你见过小露珠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的样子吗?(盛开的梅花,早晨未干的露珠,在阳光照射下,一闪一闪的透明光洁。)
C、过渡:现在就让我们欣赏这晶莹透亮、散发清香的朵朵梅花吧!
D、课件出示梅花图,进一步引导理解“晶莹透亮”。
E、师述: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一定有很美妙的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2、这么美丽的梅花,这么美丽的梅花山,怎能不让人喜爱呀!让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看了作者的描写,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由衷的喜欢上了梅花山,现在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赏花的人流中吧!
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1)人们喜欢梅花山的梅花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相机理解“报春”报告春天来到的信息。)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话就说明了梅花是报春的使者,是哪一句?
(2)结合现实生活的场景以及上学期学过的《赏菊》一课中的“人们一边走一边看,边走边看”理解“人流涌动”。
(3)课件出示人们赏花图进一步理解“人流涌动”
过渡:看,这就是涌动的人流,你看,大人、小孩、老人……都来看梅花,你猜他们会说什么?
(4)看花的人说着、笑着、唱着,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板书:欢乐的海洋
(5)指导朗读
2、过渡:今天我们游览了南京梅花山,看到了如彩云般盛开的梅花,现在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读读全文,细细品味梅花的美。
配乐全文朗读
四、总结拓展升华
1、如果你是那里的一名小游客,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这如彩云般晶莹透亮的梅花呢?
2、课件出示句式
(1)、如果我是作家,我想把眼前的这一切写下来,让别人都来分享这梅花的美。
(2)、 如果我是歌唱家,我想……让别人都来分享这梅花的美。
(3)、 如果我是摄影师,我想……让别人都来分享这梅花的美。
(4)、 如果我是画家,我想……让别人都来分享这梅花的美。
(5)、 如果我是……
3、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虽然不是诗人,可老师想借用诗人的一首诗来赞美一下这不畏寒冷的梅花。
课件出示 :王安石的《梅花》师范读生跟读,最后齐读。
五、作业
1、搜集有关梅花的古诗。
2、向爸妈说说自己心中的梅花。
3、试背课文。
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多
美 喜爱
香
欢乐的海洋
《春到梅花山》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剩余的4个生字及有关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让学生借助图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美的课文,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名学生读)你读得真美,谁也来美美地读一读?好,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让学生齐读)
二、复习词语
那么,课文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学生响亮地回答“会”!)真的?多媒体出示词语(词语背景为满山遍野的梅花):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早春 盛开 挨着
片片彩云 晶莹透亮 清香
报春 涌动 人流
(第一、二行词语是描写梅花的;第三行是描写看花的人的。通过让学生复习、巩固这些词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为更好的理解词语做铺垫。)
三、细读课文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样呀?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如果能用上这些词语,那就更好了。(用上一个也可以,用上两个、三个那就更好了)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醒,用自己的话说出一些有关梅花的句子。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
小结:梅花山的梅花可真美呀!这节课,让我们随着春姑娘的脚步,边看梅花边细细地读读这篇课文,好不好啊?(学生肯定会大声地说“好”,接着我就播放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录像,伴着舒缓的音乐、师朗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了!那刚才宣老师读的是课文中的哪一自然段呀?打开书本,你也读读吧!
(对于小朋友的自由朗读,老师及时给予评价。)
1、小朋友你看(出示图片),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教师引读)——
出示第一句话: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背景图仍为满山的梅花)
(1)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由于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因此在这里我只要让孩子能够抓住“早春”或“满山”来回答。)
(2)(“早春”两字变换颜色,让学生加深印象)“早春”是什么时候呀?天气怎么样呀?读读整句话。
(学生在以前的课文中,理解过“深秋”、“初冬”的意思,我想对于“早春”,他们能说出大概意思。)
(3)是的,春天刚刚来临,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就”字在老师说的时候相机变换颜色)——开放了,梅花开得可真早呀!
(4)在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呢?
(指导学生抓住“满山”,来理解梅花的多。)
教师追问学生:你怎么知道很多的呢?(学生回答。接着,“满山”两字变色,让学生理解“满山”。(“满山”就是指不管是山脚,还是山腰、山顶,到处都开满了梅花)板书:满山的梅花
(5)教师小结:漫山遍野,开满了梅花。谁来读读这句话?
(如果学生“早春”读得到位:你读得真好,让我一听就知道梅花是在早春开的;如果学生“满山”读得到位:听了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梅花山的梅花可真多啊!)
2、你喜欢那开放的梅花吗?请你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交流学习所得
(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开放的梅花。老师可创造机会让学生评价。)
出示第二句话: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2)分男、女生读。
(3)“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这时词语变换颜色)是什么样子的呀?那梅花——,来,让我们来读一读。
(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让学生体会到梅花的多。)
(4)小结:你看,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那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脚下,远远地看山上那满山的梅花,那梅花就像——
(5)指导学生看文字下的梅花图。那梅花彩云在哪儿呀?(让学生在图片上指)哦,这么多的梅花连成一片,成了一片梅花彩云,还有吗?这儿还有一片,这儿、这儿,都是!真多呀!在蓝天的映衬下,美丽极了,真惹人喜爱!
(通过看图,让学生在体会梅花多的基础上,再来感受梅花的美。)
(6)那谁来读好这句话呢?(2个人)(梅花真多、真漂亮呀!)好,让我们一起来读!
3、刚才,我们站在远处看梅花,现在让我们走近梅花树,看看近处的梅花吧!
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1)指名学生读句子。(出示图片)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结合图片,来理解“晶莹透亮”,体会有着露水的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的美丽。)
(2)小朋友们,你们闻到什么了吗?
(让学生通过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淡淡的清香”。)
(3)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呀?(渗透思想教育)
(4)淡淡的香味让人闻了很舒服,心旷神怡。老师听出来你非常喜欢这里的梅花,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你对梅花的喜欢吗?(2个人)
(5)那你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吗?(男生读、女生读)让我们再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6)小结:这么美丽的梅花,这么美丽的梅花山,怎能不让人喜爱呀!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
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想说什么呢?
3、看图理解:人流(出示人很多的图片)。这就是“涌动着的人流”。
4、(换成有梅花的图片)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都来到了梅花山,这么多的人置身于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你猜猜他们会干些什么呢?你想干什么呢?
(通过这一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融入文本,体会到人们的快乐。)
5、哦!歌声、笑声融合在一起,这时的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板书:欢乐的海洋);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陶醉在这梅花丛中,梅花山成了——
(教师可采用“开火车”等方式,让学生多读几遍)
6、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再一次来到了梅花山,欣赏到了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你心里肯定有许多话想说,把你最想说的那句话来说给大家听吧!
四、指导写字
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后三个生字,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
寒:认识新偏旁“宀”,下面是“一、一、丨、丨一”再一个“八”加两点。
片:教师要强调书写笔顺。教师先板书,再让学生描红。
息:这个字谁来教?(指导学生如何教字:先分析字的结构,再分析字的每个组成部分,再说说每个部分需要注意的地方)
五、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满山的梅花
欢乐的海洋
《春到梅花山》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四个偏旁。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挨”、“晶莹透亮”、“涌动”、 “人流”、“欢乐的海洋”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本文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课文的录音磁带;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月29日总第2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挨”、“晶莹透亮”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片,紧扣词语,欣赏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2.通过朗读,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一、看图,逐步揭题
1.板书“梅花”后问:见过梅花吗?能描述一下吗?
2.点击课件显示梅花图,学生观察。然后在“梅花”后面板书“山”。
3.读词“梅花山”,你能想想象梅花山会是什么样的吗?
4.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谈话。
5.春天到了,满山的梅花开放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谈谈小朋友熟悉的花儿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将学生引入课本,激起了要读书的欲望。)
二、看图,认读课文
仔细观察
1.出示幻灯图片。(课文插图)
2.引导观察。
要求学生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
3.讨论。
(1)图上的花儿开得怎么样?
(2)人们到山上来干什么?
B.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
读第一遍。
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读第二遍。
要求学生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读第三遍。
要求学生画出难读的句子,练习把句子读通顺。
C.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
hai mei pian bao xiu xi jing ying
还没有片片报春休息晶莹
涌动人流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相机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昔。
“晶莹”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流(liu)是边音。
③去掉拼音,指名读词。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读两个长句子。
(第一段的第二句,第三段的第二句)
②指名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宇音。
D.范读课文。
学生边听边思考:春天来到了梅花山,梅花山上怎么样?
1.先听老师读课文(配乐)请大家边听边想象,听后说一说你看到些什么。
2.生练读课文。
(1)你想跟老师一样美美地读课文吗?生自由练读。(出示读书要求)
(2)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发现哪些字比较难读,请你再读一读,然后请会读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
(3)点击课件,显示生字:
盛晶莹透涌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4)这些生字娃娃我们都认识了,在课文中,这些生字娃娃和好朋友在一起组成了词语,请大家读读课文,用笔把生词画出来,读一读。(点击课件显示生字)看生字,说词语。(生说出词语时,师点击生字,显示词语,学生读)
(5)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大家的?(学生提示后,小组间练读)
(6)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录音轻声读课文。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品读课文,读中体验
(一)指导读课文第一小节。
1.“无穷想象读中来”,让我们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梅花山中尽情地看一看,闻一闻,谈一谈吧!
2.品读课文想象情景。
3.小组交流后汇报学习情况。
(1)看到了什么?从学生谈话中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再次展开想像加深感受,如:“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A.读这句话时,同学们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美景?
B.学生交流后,相互演示情景,动态地感受梅花亲密无间尽情盛开的情景。
C.多媒体播放梅花盛开的场面,学生面对美景朗读句子体验感情。
(2)闻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A.“阵阵清香扑面而来”,置身其中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交流感受。
B.闻着这醉人的花香,如果让你闭眼想象,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情景?学生闭眼后想象后交流。
C.教师相机出示句子“一朵一朵梅花,晶莹透亮”,点拨学生抓住“晶莹透亮”展开想象:清早花瓣上沾着小露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是什么样的?再闻闻阳光中梅花的香味,是什么样的感受?飘到你的心里了吗?
D.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二)指导读第二小节。
1.人们喜欢梅花,一有空就到梅花山去踏青、赏美。到了休息日,人就更多了,请你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那么多人。
2.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国庆节、元旦时候大统华、司马坊步行街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人多到什么样子,理解“涌动”、“人流”、“欢乐的海洋”等关键词。想象梅花山人流涌动的情景读出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
3.你到了梅花丛中,除了看到满眼的梅花,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赏梅的人们会有哪些表现呢?(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挨”、“晶莹透亮”等词语,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读书,读准,读正确.另外应该要求学生逐段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三、学习生字
1.学习二类生字,学生自己读,同桌互相对读。
2.学习一类生字,开火车读,个别读生字卡。
学习两个新笔画,学生自学生字的笔顺。
老师板书笔顺。
学生交流生字的笔顺。
学生在书上描红。
(设计意图:指导写字时,学生写“挨”时,这个字的右下部分容易混淆。反复指导,使学生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正确书写生字。)
《春到梅花山》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四个偏旁。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挨”、“晶莹透亮”、“涌动”、 “人流”、“欢乐的海洋”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本文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课文的录音磁带;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月29日总第2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挨”、“晶莹透亮”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片,紧扣词语,欣赏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2.通过朗读,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一、看图,逐步揭题
1.板书“梅花”后问:见过梅花吗?能描述一下吗?
2.点击课件显示梅花图,学生观察。然后在“梅花”后面板书“山”。
3.读词“梅花山”,你能想想象梅花山会是什么样的吗?
4.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谈话。
5.春天到了,满山的梅花开放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谈谈小朋友熟悉的花儿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将学生引入课本,激起了要读书的欲望。)
二、看图,认读课文
仔细观察
1.出示幻灯图片。(课文插图)
2.引导观察。
要求学生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
3.讨论。
(1)图上的花儿开得怎么样?
(2)人们到山上来干什么?
B.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
读第一遍。
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读第二遍。
要求学生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读第三遍。
要求学生画出难读的`句子,练习把句子读通顺。
C.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
hai mei pian bao xiu xi jing ying
还没有片片报春休息晶莹
涌动人流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相机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昔。
“晶莹”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流(liu)是边音。
③去掉拼音,指名读词。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读两个长句子。
(第一段的第二句,第三段的第二句)
②指名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宇音。
D.范读课文。
学生边听边思考:春天来到了梅花山,梅花山上怎么样?
1.先听老师读课文(配乐)请大家边听边想象,听后说一说你看到些什么。
2.生练读课文。
(1)你想跟老师一样美美地读课文吗?生自由练读。(出示读书要求)
(2)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发现哪些字比较难读,请你再读一读,然后请会读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
(3)点击课件,显示生字:
盛晶莹透涌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4)这些生字娃娃我们都认识了,在课文中,这些生字娃娃和好朋友在一起组成了词语,请大家读读课文,用笔把生词画出来,读一读。(点击课件显示生字)看生字,说词语。(生说出词语时,师点击生字,显示词语,学生读)
(5)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大家的?(学生提示后,小组间练读)
(6)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录音轻声读课文。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品读课文,读中体验
(一)指导读课文第一小节。
1.“无穷想象读中来”,让我们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梅花山中尽情地看一看,闻一闻,谈一谈吧!
2.品读课文想象情景。
3.小组交流后汇报学习情况。
(1)看到了什么?从学生谈话中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再次展开想像加深感受,如:“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A.读这句话时,同学们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美景?
B.学生交流后,相互演示情景,动态地感受梅花亲密无间尽情盛开的情景。
C.多媒体播放梅花盛开的场面,学生面对美景朗读句子体验感情。
(2)闻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A.“阵阵清香扑面而来”,置身其中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交流感受。
B.闻着这醉人的花香,如果让你闭眼想象,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情景?学生闭眼后想象后交流。
C.教师相机出示句子“一朵一朵梅花,晶莹透亮”,点拨学生抓住“晶莹透亮”展开想象:清早花瓣上沾着小露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是什么样的?再闻闻阳光中梅花的香味,是什么样的感受?飘到你的心里了吗?
D.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二)指导读第二小节。
1.人们喜欢梅花,一有空就到梅花山去踏青、赏美。到了休息日,人就更多了,请你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那么多人。
2.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国庆节、元旦时候大统华、司马坊步行街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人多到什么样子,理解“涌动”、“人流”、“欢乐的海洋”等关键词。想象梅花山人流涌动的情景读出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
3.你到了梅花丛中,除了看到满眼的梅花,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赏梅的人们会有哪些表现呢?(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挨”、“晶莹透亮”等词语,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读书,读准,读正确.另外应该要求学生逐段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三、学习生字
1.学习二类生字,学生自己读,同桌互相对读。
2.学习一类生字,开火车读,个别读生字卡。
学习两个新笔画,学生自学生字的笔顺。
老师板书笔顺。
学生交流生字的笔顺。
学生在书上描红。
(设计意图:指导写字时,学生写“挨”时,这个字的右下部分容易混淆。反复指导,使学生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正确书写生字。)
《春到梅花山》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春到梅花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这篇课文记叙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全文分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早春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第二自然段写休息日人们到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可供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本课的重点是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要借助图片,紧扣词句,形成画面。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术语言美,培养共语感。教学难点是理解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学情分析】
《春到梅花山》这一课安排的很好,与季节、生活十分贴近。上这一课时正值桃李纷飞的早春,学生在自家周围就能见到梅花、桃花,因而是比较熟悉的事物,学起来也很感兴趣。但是要理解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常见到的是一株或几株梅花,对于“花海”就只能看看课件,靠想象了。因此要让学生多看图画、视频来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书写、组词等方法学习生字,为通读课文打好基础。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进一步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欣赏梅花山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拼音学习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整体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教法、学法】
这是一篇意境很美的文章。但对于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学生不能深刻地体会到。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紧扣词句,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读悟教学法,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感悟到梅花山的意境美和文章的语言美。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这一主线,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再现梅花山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5---8分钟)
1、小朋友,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河边的柳树,小草都冒出了嫩绿的小芽。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你们想不想在这个时候跟老师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
2、去哪儿呢?(出示课题:春到梅花山)
指名读,集体读
【设计意图:结合季节特点,描述春天的美丽现象,以问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门见山的.出示课题。】
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4、教师简介梅花山:(课件展示带有课题的梅花山图)
梅花山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陵西侧,这里的梅花非常有名。这里植梅400余亩,拥有近200个品种,约1.3万多株,“有名冠中国之首”、“天下第一梅山”之称。梅花山古梅“蹩脚晚水”别有情趣,名梅“半重瓣跳枝”,仅此山独有。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5、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设计意图:边看梅花山的整体图,边听教师介绍梅花山,在对梅花山有一些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图片激起学生学习课文,欣赏梅花的兴趣。】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5—7分钟)
1、引导看多媒体课件,用自己的话说说从图上看到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梅花视频,让学生直观看到梅花的美丽及盛况,对课文内容从视角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看课文,欣赏课文朗读视频。要求: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带拼音)
hán qìtuì jìn piàn piàn cǎi yún sàn fā
寒 气 退 尽片片 彩 云 散 发
huān la āizhe xiūxī rìhái m?i yǒu
欢 乐 挨 着 休 息 日还 没 有
shanɡ kāijīnɡ yínɡ t?u liànɡ yǒnɡ d?nɡ
盛 开 晶莹透 亮 涌 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教师正音,领读生字词。
(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去掉拼音练读。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巩固学生拼读、识字的能力。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的正音,领读,进一步加深对生字的印象,最后再通过理解和去拼音练读,达到学会生字词的目地。】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分几段,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指导:读“盛开的梅花”后作短暂停顿;读“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后作稍长停顿。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4)指导朗读第二句。
(5)齐读。
6、齐读全文或男女生分段读。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课堂重要的一个环节,除了要读的通顺、流利,还要读的有感情。这就需要在语气、节奏、情感等方面进行指导。一年级的学生还较难掌握好,因而教师示范,听录音学读就是指导朗读的重点。】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0—15分钟)
1、出示生字词:“寒、还、尽、挨、片、发”
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上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寒:认识新偏旁“宝盖头”,下面是“一、一、丨、丨一”再一个“八”加两点。 还: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先写里边,再写走之底。
尽:“尸”要居中,写在横中线的上部。
挨:认识新偏旁“提手旁”,注意右边的写法。
片:教师要强调书写笔顺。教师先板书,再让学生描红。
2、组词运用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书写姿势。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这一环节在学生相互交流自主记忆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对书写存在困难的字进行指导,让学生很快掌握字的音、形、义。】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8—10分钟)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
扌 ( ) 宀 ( )又 ( ) ( )( )(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 的海洋 ( ) 的清香
( ) 的人流 ()的梅花
3、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花盛开?
五、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寒、还、尽、挨、片、发
第二课时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
1、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美的课文,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名学生读)你读得真美,谁也来美美地读一读?好,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让学生齐读)
2、复习词语
那么,课文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
出示词语,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寒 气退 尽片片彩云 散 发
欢 乐 挨 着休 息 日还 没 有
盛 开 晶莹透亮 涌 动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回忆前一节课所学,巩固上一节课的识字教学。】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5—7分钟)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样呀?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如果能用上这些词语,那就更好了。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醒,用自己的话说出一些有关梅花的句子。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
小结:梅花山的梅花可真美呀!这节课,让我们随着春姑娘的脚步,边看梅花边细细地读读这篇课文,好不好啊?
播放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录像,伴着舒缓的音乐,听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示范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提出这一问题一方面在于考察学生对词语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培养阅读归纳的能力。】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
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了!打开书本,你也读读吧!
1、小朋友你看(出示图片),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教师引读)
出示第一句话: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1)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早春”两字变换颜色,让学生加深印象)“早春”是什么时候呀?天气怎么样呀?读读整句话。
(3)是的,春天刚刚来临,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就”字在老师说的时候相机变换颜色)——开放了,梅花开得可真早呀!
(4)在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