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此篇文章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基本要求
作为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为背景,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最新应用融于一体,使之既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理论,又吸收现代教育技术的有益经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体现操作性、实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内容
根据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情况,四年级小学信息技术本学期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1、利用word软件的进一步介绍,使学生能够每天完成一份电子日记。
2、在word中实现图文混排。
3、利用word 制作电子报。
4、学会在word中制作表格。
三、学情分析
针对学生年级的逐渐升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对于计算机中的一些理论性问题可以适当融汇于课堂中,以便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此外他们现在处于小学中高级阶段,在课堂中的教学方式、引导方式等方面需要谨慎,加强师生关系的调控,严格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可喜的`是这些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且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上也有所提高,因此他们的接受知识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四、教学措施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采用放教学录相, 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3、加强教师业务知识和上机能力的培训。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重点,以课例研究为突破,开展有主题、有课例、有讲座、有研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深入探索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策略;开展有计划、有指导、有成效的师生竞赛活动,整体提升中小学的信息素养,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主要工作
1。落实分学段课例研讨活动。小学段:基于学案引领的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初中段:基于MOODLE平台的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高中段:基于MOODLE平台的互动教学与及时的形成性测试教学研讨。精心组织教学设计、教学观摩与研讨,撰写教学反思,推介成功课例。
2。开展“优课”的晒课推优活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是积累优质课程资源的重要方式,更是促进常态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重要举措。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更需要技术与学科的有效融合。我们要根据园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要求,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指导,并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与晒课、评优工作。
3。推进“微课”的应用与开发。园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已经开发了96节,基本上覆盖了相关知识点,开发质量怎样?只有在应用中见分晓。因此,新的.学期要强化微课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发挥微课对自主学习活动的支持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不足,并修订与完善,制作更贴合教学需求的微课。
4。强化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指导。除组织区域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外,加强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出发,而不是单纯的应对学业水平测试,引导教师做好基础性教学工作,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组织有关师生竞赛活动。学生层面:组织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作品竞赛初赛,参加苏州市小学生应用技能竞赛(包括LOGO程序设计和SCRATCH作品展示);教师层面:“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制作比赛等。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3
根据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验方案制订的实验教学目标和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在上学期的实验基础上,进一步锻炼、提高学生的网上学习能力。结合本学期的实验教学目标,以及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学期的实验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要实现的实验目标:
1、提高学生现有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充分利用主题资源库、百度搜索、教师博客和电子邮件等平台开展实验.
3、结合具体的实验课例,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整合实验的参与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力,更好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二、具体实验课例:
1、第二单元 《晨》
本课从从四年级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以“晨”为情景主题,编排了二声部歌曲《清晨》、管弦乐曲《晨》的听赏以及听赏与跟唱歌曲《早晨的歌》等内容,其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生活的美好,并从中懂得“一日之计在于晨”的道理。通过网络感知清晨静谧清新的抒情画面,利用网络的直观特点,去体验和感受音乐作品 中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多方位的让学生体验早晨的美。通过百度等手段力求全体孩子充分地参与进来,从而更深地去理解音乐,体验生活的美好,激发孩子们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情感。
2、第四单元 《雨中乐》
“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艺术作品中乐于表现的形象。本课以教材安排了歌曲《踩雨》、《大雨和小雨》和乐曲欣赏《电闪雷鸣波尔卡》、《雨打芭蕉》以及音乐活动《找邻居》等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演唱和听赏,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雨中情景,激发学生对雨水声响的兴趣和模仿欲望,体验雨中的乐趣,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愉快、美好的生活。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先让学生在网络上欣赏不同的听雨、唱雨、说雨、戏雨、踩雨等情景作品,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文字、图像相结合而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深厚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3、第五单元 《藏族的歌》
《藏族的歌》是本册教材中唯一以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课,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中弘扬民族音乐的教育理念。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极富韵律感的二声部合唱曲,两段体结构,歌词简单明了,旋律活泼欢快,尤其是第五、六小节,旋律节奏拉宽,在高音区回旋,犹如高山的呐喊,之后旋律又恢复到活 泼欢快之中,给人感觉歌曲虽简短却富有变化,很是好听,在配合藏族的踢踏舞,呈现出藏民们载歌载舞、热闹欢快的生活场景。
本课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百度和教师博客让学生看看西藏的风光,教学生说说藏语,并用藏语中的“你真棒”等对学生的行为语言及时地进行鼓励性评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直观性强、信息面广的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西藏之旅的情境,用西藏的民族风情之美、自然风光之美、音乐艺术之美吸引学生,展开认识西藏——走进西藏——歌唱西藏——赞美西藏4个环节的教学。
第六单元 五环旗下你我他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湘教版新编教材第七册《五环旗下你我他》单元中的一节音乐课,我整合了这个单元中的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学唱歌曲《奥运会金牌多》,这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儿童歌曲。它给孩子们勾勒了一幅20xx年的奥运赛场上健将奋勇拼搏的激烈场面,而这些健将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第二个内 容是欣赏《运动员进行曲》,让学生感受乐曲雄壮、激昂的情绪。第三个内容是“运动场上”的音乐游戏活动。我把这三个内容完整的穿插在一起,在一节音乐课上完成。。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主题资源网站,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运动赛场比赛”的环 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的学习,感受音乐的美,针对儿童好动,爱玩,喜欢获得奖品的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一系列游戏活动,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具体 的时间安排如下:
时间 课题
九月上旬 第二单元 《晨》
十月下旬 第四单元 《雨中乐》
十一月 第五单元 《藏族的歌》
十二月: 第六单元 《五环旗下你我他》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下称《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技术课程标准》为参照,在充分体现《指导纲要》各项要求的基础上,给合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把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面向现代社会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意识层面、技术层面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展示信息,以及协作学习。
二、学生基本情况
三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高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掌握水平的参差不齐,对键盘指法的掌握不可能完全应用于实际,故加强引导学生做到“即学即用”。
三、教材特点
1、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不强求掌握知识与操作技能;
2、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体验、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3、活动过程是学生尝试、实践的动手过程;
4、动手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自主探究;
5、以学科整合为平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其他学科,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四、教学目标
1、信息技术常识、指法练习、汉字输入及“WPS”文字编辑;学会画图,对图形进行修饰;
2、了解桌面与“窗口”并学会整理“桌面”;
3、会启动应用程序,掌握对文件的复制、剪切、粘贴的.操作;懂得建立文件和建立文件夹,学会移动单个文件和多个文件的方法;
4、学会分类存放文件,删除不用的文件,会用不同的方式查看文件等操作;
5、能上网浏览网页,下载图片、文字、网页下载简单的软件,播放音视频。
五、时间安排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教学工作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确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四年级了解信息的传递方式、信息设备、计算机如何呈现信息;学会使用照相机、扫描信仪、电脑录音机、录音笔等采集图像及录制声音,能用画图软件设计标志;了解因特网的几种接入方式,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并能搜索信息、保存信息;能够用资源管理器查看文件,能够对文件进行分类并设计文件管理结构框架,能对文件夹进行各种操作。
2、五年级掌握电子邮箱地址的组成,能够辨别发邮件、回复邮件与转发邮件的异同;了解网络论坛、QQ通讯工具及博客的用途;了解计算机病毒,掌握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学会使用PowerPoint软件;学习WORD软件的操作使用,对文件系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会正确保存自己的文件,并能再次找到。会制作简单的电子报刊。
3、六年级学生主要学习Logo语言,掌握一些logo的基本命令,重点掌握重复命令及重复嵌套的方法,能够用Logo语言绘制一些基本的图形与图案;熟练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熟练使用“画图”程序或金山画王绘图,熟练使用因特网基础知识搜索、下载、传递信息。综合应用Word文字处理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完成作品。
二、教学工作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科学知识,要想使我校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时间。
3、对每个班都培养一名信息技术学生代表,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
4、加强复习与巩固,培养学生兴趣。
本学期主要采取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学生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三、月份工作重点:
三月份: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信息传递方式、信息设备、计算机如何呈现信息,照相机、扫描信仪、电脑录音机、录音笔的使用等方面进行教学。对五年级学生进行申请邮箱、收发电子邮件、网络论坛、即时通讯工具、博客、计算机病毒等方面的教学。对六年级学生进行Logo方面的教学。
四月份:对四年级学生进行因特网的接入、浏览网页、搜索引擎等方面进行教学。对五年级学生进正确认识网络游戏、PowerPoint等方面的教学。对六年级学生进行Logo方面的教学。
五月份: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信息的搜索与存储、文件夹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教学。对五年级学生进PowerPoint方面的教学。对六年级学生进行熟练Windows操作系统、熟练绘图软件方面的教学。
六月份:对四年级学生进行文件夹的管理方面进行的教学。对五年级学生进Word表格方面的教学。对六年级学生进行综合应用Word文字处理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完成作品方面的教学。
七月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