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教学心得体会 篇1
通过一段时间的对参与式教学理论的学习,对参与式教学我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把这些知识实施于课堂教学。现在我就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来。
新课改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如果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民主气氛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会逐渐成为具有大胆创新﹑个性丰富的人。因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学校要提倡“微笑教育”,教师要用自己的神韵、语调等表达对学生的爱,创新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中,我们力求采用多种方式表扬鼓励学生,和他们一起讨论,共同学习,走进孩子们的世界,让孩子们在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中参与教学。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参与”环境
学生学习本来就应当是个能动的过程,可是很长时间以来,旧的观念传统看法以及某些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都使得学生学习很被动。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顺利的获取新知识。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有效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的确,自己发现的东西印象最深刻,也最易弄懂其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那种生怕学生少学了点什么,生怕忽视了某一点而不厌其烦地讲或重复的办法绝对是难以培养出创造性人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就应该改变以往的那种“一种脸、一张嘴、一个调、一支笔”的旧的呆板教学模式。要精心的备课,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情况,考虑教法学法;教师由过去的“讲演者”变为“表演者”,学生由以前的“听众”转为“发言人”,教师成了学生的组织者、监督者和帮手。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参与意识极浓的氛围中情绪高涨,自己吸收消化知识,运用自如,不是能很有效的增强记忆力吗?师生双方不是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吗?我们作老师的又何苦唾沫飞溅、苦口哑嗓的一堂课“填鸭”呢?为什么不做个可爱的导演去组织引导学生自己活动呢?
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保证从容参与
在课堂40分钟内,要交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那么就要切切实实的把教师的活动时间压下来,最大限度的安排学生参与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谈、思、议、说、写。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重效果。一般的说,一堂课上每个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应当占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保证学生能从容参与。
三、营造和谐的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1、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乐学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启发导入,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发人深思的巧妙提问,短小精悍的故事趣谈及形式多样的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都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设出乐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乐于参与。
2、运用激励机制,创设自信的课堂氛围
正确的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产生“主体意识”的重要环节。激励是升华学生情绪的一种驱动力,学生在参与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形成强烈的学习初因,创造自信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奋发参与。
3、加强情感交流,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极大的影响着教学的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走进课堂时面带微笑,用和蔼有神的目光看着学生,学生就都能从目光中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学习的欢乐,从而以良好的心境参与到学习中去。
4、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课堂讨论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所以课堂讨论能极大地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日常教学中,我往往是准备一些材料或提出一些热点问题,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有三人为一组的讨论或六人为一组的讨论,遇到焦点问题还可以进行辩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例如,学习关于刘翔的文章时,组织学生讨论“刘翔是体育明星还是体育英雄”时,学生们发生了争执。有些人认为他是一个明星,并没有做出像董存瑞、黄继光那样英雄壮举。因此,不是一个英雄。对于这些同学的回答和讨论,既要适当肯定,又要结合本文的学习,讨论英雄的含义,从而确定刘翔不仅是一个体育明星,更是一个体育英雄。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英语知识,而且还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课堂对话、短剧表演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表明,课堂教学要从多方面给他们刺激,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对话短剧表演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画面解放出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优势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每节课前五分钟,我要求学生轮流做值日汇报,形式不限。可以对话、短剧表演,可以背诵,可以唱英文歌曲等等。一部分学生非常感兴趣,表演时准备了道具。这样一来,马上就搞活了课堂气氛,把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起来。
(3)课堂竞赛
学生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好胜心,通过知识竞赛或其他内容的竞赛能使学生忘记学习内容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例如在教完一个模块时,我就进行背诵单词、课文比赛,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比赛等。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参与能力,是一种“双赢”。使学生在既有竞争又有娱乐的气氛下学习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在课堂上,我们最大限度地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同时这方面的课外延伸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课堂内通过自主地学习获得了知识,在课外还应通过实践加以巩固和发展。加强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多渠道、多方面地加强学生自主的进行英语实践活动。
教学心得体会 篇2
“万事贵乎始”,“良好的开端乃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别致的高超导课艺术,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不得不听,整个教学气氛活跃起来,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高超的导课艺术是一种创造,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是一堂优质课的基础。
演示导入技能就必须根据导入技能的要求设计自已的导入思路、导入语,导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导入内容要有科学性;导入要有关联性和衔接性;要有直观性和启发性;要有趣味性和艺术性;要有简捷性和概括性,要充分利用导入契机抓住学生。
体育与健康第一节室内理论课,要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将养成教育融入教学之中,通过对生命、健康的理解,促进学生更加重视对生命的呵护,对体育锻炼的热爱。我设计的导语最简单但也最富吸引力:“人的'一生最伟大的一件事是什么?”我的回答很简单:活下去。虽然简单,但是要能完善的表达还是不容易的,答案有许多种,从而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师根据学生各种各样表达的内容,从生命的起源展开,引伸出爱生命、爱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的思想观念,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增强对自己的信心;通过对提高生命质量的讨论,阐述体育锻炼对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热爱体育锻炼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喜欢体育与健康学科,喜欢与老师合作,使学生记住老师,记住老师的经典语言。
通过健康的讨论,延伸生命的价值,这是教育、教学的目标,这是教育的终端责任。生命、健康、成才、成功,体现生命的价值,这就是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以及所有学科教育、教学的价值体现。
丰富的教学导入具有强烈的生命力,教学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必须重视教学导入这个过程。
教学心得体会 篇3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作了如下归纳。
一、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时明明是a想法,上课时却变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汗颜。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有人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课堂学习为核心,主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教学心得体会 篇4
教孩子学拼音要让孩子感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是老师把握的一个重点,例:单纯教孩子读写,这样很枯燥孩子会越学越烦。可以带着孩子用儿歌的形式从儿歌中传授单韵母,让幼儿越学越开心。为了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老师和孩子一起跟着磁带学一边听一边读,老师以便加以辅导孩子,学起来也有趣。
我认为这样的趣味教学比一天定下来上课效果要好得多,将心比让你坐下来在课堂上一动不动的学习会很难受,那对于一个刚要走出大班的孩子来讲就太小学化了。
在学拼音的过程中千万不可逼迫,一定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处,哪怕是极细微的'进步都不要失时机地盲目的加以夸奖和表扬。每天在课外活动时是和孩子互相了解的最好时机,做为老师的我哟内个问话的方式让孩子读出你所学的拼音的正确拼音。[1][2][3]
当然,孩子有时出现不正确的拼音书写,会给其他的孩子带来笑声,我和孩子就在这种相互交流中让孩子的拼音学习一天天进步!
教学心得体会 篇5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才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所以,我一直是怀着一颗爱心来做好所有的工作的。
首先,用爱心对待孩子。要把幼儿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因为他们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我们要充分展现自己的爱心,像父母般的照顾他们,使孩子有在园如在家的感觉。从孩子进入校园的那一刻以及我们从家长的手中接过孩子的那一刻起,就要对孩子负起所有的责任,这也是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我所带的班级是小班来的都是新生,大家都知道当孩子不适应一个环境时,往往会采取一种最为直接的抗议方式,哭,没完没了的哭,刚开始,我还耐心的烘哄他,用玩具哄陪他玩,可他依然无休止的哭闹,还又踢又抓,天天如此,我都有些失去耐心了。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那个家长对我的信任,便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绝对不能放弃,要坚持。到了园里,我依然是轻言细语,给孩子更是多了几分关爱。渐渐的,他们不再哭了,也开始和我说话了,只是声音很小,但我每次都会微笑着听他讲完。有一天,当妈妈送他们进园时,竟然主动向我说老师早,而且还破天荒地的给妈妈再见。当时一种强烈的感动从我心底油然而生,在内心激荡,久久难以平静。
其次,用爱教育孩子。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面对一张张童稚的面孔,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难道只要教会他们知识就足够了吗?错了,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有这样一位老师,班里的一个小朋友因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教室里马上布满了难闻的气味,孩子们也捂住鼻子,有的还说,臭死了,臭死了,可是老师并没有批评他们,也没有露出厌烦得表情,而是拿来笤帚、簸箕,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到老师默默地打扫,孩子们的小手都放了下来,一个孩子小声地和旁边的孩子说,我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听了孩子的`话,老师由衷地感到高兴,更令老师欣慰的是,几天后,又有一位小朋友生病吐了,孩子们不再乱叫了,又几个懂事的孩子还拿来了纸巾递给那个呕吐的孩子。这就是老师,用自己的爱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孩子,用自己的爱,感悟着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
最后,用爱心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们都有机会接受老师的爱,所以我们不能对孩子们有偏爱。不能说我喜欢某某孩子,就对其多加关心,使其处处享受优厚的待遇,时间一长,就会使其他的孩子感觉老师只爱别人,而不爱自己了。因此,我们要创造一个公爱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感觉老师是爱他们的,老师对任何孩子都是一样的。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老师以家长的地位及背景或是以孩子的漂亮与否、衣着来有分别的爱孩子,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这会让孩子们从小就有了划分等级,甚至嫌贫爱富、嫌丑爱美的不良思想,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从自身做好,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做孩子们的楷模。再者,爱孩子,不可以溺爱,也不可以包揽。
要适当的锻炼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不会做的时候,老师教,可学会了,就要自己做,不能让孩子养成事事都是别人为自己做的不良习惯。在这一点上,更需要家长多做些努力,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启蒙老师,孩子们在幼儿园所养成的好习惯还需要长时间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