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2025/10/11教案

此篇文章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表格图像化阅读策略,体会了解鲁宾孙在荒岛上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鲁宾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习他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战胜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

运用表格图像化阅读策略对课文进行阅读,体会主人公形象特点,学习他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提取、归纳关键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表格卡片。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学习的自觉性、组织纪律性都有所增强,感知能力得到发展,能初步看到问题的实质,并已学习运用、演绎、类化的思维方法。能通过有效阅读文本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设计理念:

本文节选自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文中的“我”就是小说的主人公鲁滨孙·克鲁索。课文以日记的'形式反映了最初鲁滨孙一个人漂流到荒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的故事。纵观全文,文章属“日记体”,按时间顺序记叙了前三个月荒岛生活的事件,篇幅较长,行文较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容易提炼内容,理清层次,这需要掌握方法,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图像化”是一种很实用的阅读策略,其中利用表格梳理、提取、归纳信息是很适用于本文的一种方法。学生在从前的学习过程中曾初步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图像法,本课重在学习并尝试运用。提炼出主要事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要准确概括、归纳却有一定的难度。

方法策略:

以“图像化”策略为主,朗读法、讨论法、谈话法为辅完成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通过创设情境“遇到下面几种情况,你会有什么感受?”外面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你独自在家时;漆黑的夜晚,你需要一个人回家时;当学习遇到难题时;从而引出当独自处在荒无人烟的小岛时,我们会感到无助绝望,而鲁滨孙却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图像化”阅读感悟

1、回顾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浏览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3、完成三个表格,感悟课文。

4、表达想法,深入感悟。

通过朗读感悟,你认为鲁滨孙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回到情境,学习人物品质

再次出示导入环节中的几个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现在你会怎样做?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退缩,敢于去战胜困难的品质。

(四)、总结拓展

通过总结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能按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和文中的重点语句,有目的地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方式。

2、结合语言环境,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部分词句在表达意思及反映人物思想感情方面的意义。

3、积累课后习题中指定掌握的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6节——9节。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等描写的分析,帮助学生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幸福的明天,宁愿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及课文中心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后习题,抄写词语,家默。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述:每当晚霞渐渐隐褪,带走最后一抹阳光时,意味着夜幕已悄然降临了。每逢此时,人们有的在灯光下欢聚一堂,叙说亲情;有的在灯光下愉快地作一次书中散步;还有的则徜徉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的人流中,尽情地享受着休闲时光……灯光是人们夜色中的明珠,更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十三课《灯光》中讲述了一个在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憧憬灯光并为之献身的感人故事。

3.出示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朗读

三、观察插图,理解课文2-5节

1.请同学看插图,默读课文,找到文中描写插图的相应内容。

2.指名读文:

生:大约一切准备……憧憬里去了。

3.自由朗读,图文对照,请你谈谈你看懂了读懂了什么?

师抓要点,有机点拨。

(郝副营长正深情地憧憬着)

“憧憬”是什么意思?他憧憬什么?为什么郝副营长对灯光的憧憬是深情的?

(“憧憬”是向往的意思。他向往着未来美好的生活,希望革命胜利后,大家都能用上电灯,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电灯下学习。)

4.文中哪些地方要读出深情的语气?自读,指名读。

5.引读,第二节中的第1、2句向我们交代了郝副营长是——(著名……经验),他今晚的战斗任务是——(由他……道路)

6.齐读第2-5节,注意读出深情的语气。

四、默读训练,理解课文6-10节

1.过渡:郝副营长美好的憧憬实现了吗?快速默读第6-10节,哪一节中直接告诉了我们?

2.齐读第10节。

3.师述,这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祖国下一代能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自己却没来得及看到憧憬已久的电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4.默读回答问题:

郝副营长从深情美好的憧憬到献出22岁的年轻生命而未见成电灯,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呢?分小组自学课文

出示:默读回答问题。

(1)突击连的任务是什么?

(2)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为什么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3)郝副营长是怎样牺牲的?

出示:答题的方法与步骤。

(1)理解题意

(2)找出内容

(3)摘取要点

(4)组句答题

5.交流自学情况:

第一题:突击连的任务就是突破守军的围墙,为大部队打开前进的'道路。

第二题:战斗打响后,因为突破口沉寂了,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而与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第三题: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高举起用火柴点燃了的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敌人被歼灭,他却因暴露而牺牲。

6.师述:是啊,我们年轻的战斗英雄的壮举令人钦佩不已。他用壮烈地牺牲换来了围歼战的胜利,自始至终没有考虑个人的安危。他认为自己为革命的胜利而牺牲是毫无遗憾的。

7.选择文章的中心

出示小黑板,选择文章中心,并说明理由:

①歌颂了他热爱生活的好品质。(舍主取次)

②刻画了他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为大部队燃书照明自己牺牲的感人事迹。(主要内容)

③歌颂了他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幸福的明天而不惜献身的崇高品质。(√)

8.指导朗读第6-8节

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令人敬仰,现在老师和同学们-起配合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八节。

(1)以记者的视角出发。

第6节:

半小时以后,记者刚回到——(团指挥部……打响了),他看到了——(三发……天空),又听到了——(震天……爆炸声),知道——(围墙……突破口)。正在这时,记者突然发现——(突破口沉寂了),原来是(后续……联系)。

第7节:

在这危急的时刻,记者和整个团指挥所有的人都——(焦急……望着),突然,记者看到——(黑暗……过去)。他又听到(突破口……喊杀声)。

第8节:后来记者才知道——(在这……打中了)。

(2)从郝副营长的视角出发。

第6节:

半个小时以后,战斗打响了,郝副营长带领部队冲出了交通沟。随着——(三发……突破口)。正在这时,郝副营长突然发现——(后续……联系)。

第7节:

在这危急的时刻,郝副营长所处的那片黑暗里——(腾起……喊杀声)。

第8节:

原来是他突然想起了口袋里的书,便——(划着……的路)。也因为这光亮,他——(暴露……打中了)。

五、总结

郝副营长为了心目中美好而神圣的憧憬,不惜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贯的生命,却没来得及看到一眼他一直深情憧憬的灯光,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啊。可他为革命胜利,不惜壮烈牺牲而又感到毫无遗憾,表现他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每当夜幕降临,我们都能在灯下学习生活,又怎能忘记那些诸如本文主人公那样的英雄们,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并为之发愤图强!

六、完成课后题3,背诵6-9节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篇3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3、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揭题

1、谈话:灯光,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事物了,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却有着一段感人的经历。今天我们走进王愿坚笔下的《灯光》。

2、王愿坚在解放战争期间,当过战地记者,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过渡:预习是考验自学能力最好的途径。昨天,己经布置同学们进行了预习,相信你们都有认真的去完成,现在老师检查一下谁的自学能力最优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以下词语:郝副营长、挺进、突击、战地、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千钧一发、焦急、璀璨。(个别读全班读)

2、这篇文章,作者以什么事物的描写为线索?(灯光)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作者以“灯光”的描写为线索,那他又是从哪里的“灯光”入手呢?

三、品读感悟

1、(出示天安门广场灯光图片)请看,这就是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

师:天安门广场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1949年10月1日,那永生难忘、举国欢庆的日子,那激动人心、举世瞩目的时刻,会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定格。

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多好啊!)

2、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3、同桌讨论。

4、汇报、交流。

(1)、第一次出现是: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这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引出“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相机板书:千万盏灯(温暖)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①一句“多好啊!”说出了心中的什么感受?(指名读,谈感悟)

相机板书:吊着的电灯(羡慕)

②齐读。

(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师范读,生读

采用个性演读的方式:

郝副营长眯着眼睛,望着远方说——

郝副营长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兴奋地说——

郝副营长一边抚摸着图画,一边深情地说——

郝副营长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深情地说——

师引读: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

生齐读:“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师: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憧憬”是什么意思?(希望愿望梦想)

师:此时此刻,郝副营长会憧憬些什么呢?(师板书:憧憬)

过渡:郝副营长美好的愿望实现了吗?他见到电灯了吗?

5、“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1)他为什么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牺牲了。)

(2)找出文中语句,再读一读。(相机板书:火光指路)

过渡:无论岁月怎样流逝,无论过去多少时间,革命先烈永远在我们心中。

6、“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相机版书:华灯璀璨)

(1)读、悟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引导习作中运用。(副板书:首尾呼应)

(2)体会倒叙的手法。(副板书:倒叙)

小结过渡:同学们,像郝副营长这样,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壮烈牺牲的英雄还有很多。正是这千千万万的革命者用生命和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你们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容易吗?

板书: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2、拓展: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你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说些什么?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

如:郝副营长,我想对您说:___________

(郝副营长,您虽然没有见过电灯,但您的一颗心却照耀着千千万万的人,您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您真勇敢,我敬佩您!)

过渡:同学们写得多好啊!看来收获不小。

五、畅谈收获,总结全文

1、引导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上畅谈收获。

2、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说说你对“灯光”有什么新的认识。

(灯光象征了幸福生活。)

六、布置作业

1、阅读王愿坚的革命题材小说《小游击队员》,或观看王愿坚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2、写读后感。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课文中三次出现的“多好啊”这一线索。让学生细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分别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把相关语句画出来,深入思考,他们在说话时,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多好仅仅是指在灯光下看书吗?让学生从中体会思考,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与同学交流。

细读三处“多好啊”,学生明白,这里“多好啊”不仅仅指孩子能在灯光下学习,而是郝副营长憧憬战争取得胜利后,孩子们有更优越的学习环境,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祖国能繁荣富强。正是对未来的这种美好憧憬,郝副营长才会在后续部队找不到突破口的危机关头,冒着生命危险,点燃书本,为后续部队找到前进的方向才取得战斗胜利的勇气。此时,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已在学生心中树立。

不足的是讲解过多,学习词语花太多的时间。在往后的略读课文中,会放手给学生自学、自悟。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四个栏目,有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以及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学习在生活中学语文;认识几种野生动物;学习修改一段话。

2.写好字右边带有撇和捺的钢笔字,掌握小诀窍。

3.读背成语和诗歌,丰富语言积累。

4.口语交际:学会感谢。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修改一段话,成语的识记,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懂得生活中处处要留心。

2.学会一些修改的`方法。修改一段话。

教学过程:

处处留心

一、指导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说说小芳学到了什么?

小结:语文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练习实际谈谈体会。

二、认识动物标牌。

1.生自己认一认。

2.抽生读。

3.说说对几种动物的认识。

三、修改作文

1.自读小芳写的日记,看看有哪些地方要修改?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4.共同修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写好汉字右边带有撇和捺的钢笔字

2.熟记8个成语与李峤的古诗《风》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观察所写的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点?

2.读小提示。

3.练习书写。

二、读读背背

1.自读成语。

2.抽读。

3.理解成语的意思。

4.背诵。

5.读《风》这首诗。

6.体会诗中的意境。

7.背诵。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能说说曾得过谁的帮助,应怎样向她表示感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刚才有个同学悄悄地在我的桌子上放了一个苹果,老师要感谢感谢他,谁来替老师对他表示感谢?

采访被感谢的同学:你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一个小小的感谢会让我们感到甜蜜和温暖,让我们学会感谢吧!

二、设置不同场景练习。

1.父母踏着晨钟送你上学;

2.同学为你解决了学习疑难;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一册:《dtnl》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声母dtn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dt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学习读带调音节和拼音词。

教学重点

1、学会4个声母dtn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dt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学习带调拼读音节,练习直呼音节。

教学难点

1、掌握dtnl的音和形,尤其是n和l的读音要区别开来,通过文中的表音表形图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图文对照,强化记忆。

2、练习了dtnl与aeiuü拼音,指导学生练习直呼音节。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拼音卡片若干3课时

生活中有哪些字是带这些声母的?你能用这几个声母拼出哪些音自主学习思考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dt两个声母,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d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一备预设二备调整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bpmf,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声母)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的最前面。

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为什么?(单韵母)

3、复习带调音节

二、揭示新课内容

1、引导看情景图。

(1)出示幻灯片。

(2)讨论

①图上画了什么地方?

②图上有谁和谁?

③他们正在干什么?

④孙悟空的表情怎么样?

⑤哪吒心里会想些什么?

(3)小结图意。

哪吒和孙悟空战了几个回合后,哪吒敌不过孙悟空,败下阵来。哪吒心里想:他的本领特别大!悟空见哪吒逃跑了,乐得哈哈大笑。

2、引导语境歌。

(1)悟空本领特别大,天兵天将都不怕,打败哪吒三太子,乐得悟空笑哈哈。

(2)边学语境歌,边出示拼音卡片:dtnl

(3)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这4个声母。

三、教学声母d和t

(1)教学d的读音。

①出示座钟笔筒。

讨论:图上有什么和什么?

②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字母的样子,就有点像连到一起的座钟和笔筒。出示声母d。

③教师范读三遍。

④领读,齐读,指名读。

(2)教学d的书写。

①d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母有点像?

与b区别。指名说说不同的地方。

(b半圆在右下,d半圆在左下)

②谁能想个顺口溜记住d?

(座钟笔筒ddd或反写6字ddd或b字反写ddd)

③请小朋友看看书上d的写法。

谁来说说d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指导笔画。

④d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有头向上升,有尾向下拖,没头没尾中间坐”的顺口溜)

⑤学生在书上描红。

2、教学声母t。

(1)教学t的读音。

①出示模特图,指名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出示声母t。告诉学生:它和模特的“特”的读音有点像。

③教师范读t。

④指名说说读t时要注意什么?

⑤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2)教学t的字形和写法。

①指名观察图画,说说怎样借助图画记忆。

(t的竖像模特的身子,弯部像模特拖在地上的裙子,一横就像摸特的首饰)

②t和f比较。

③启发学生自编顺口溜。

④自学t的写法。

⑤检查自学情况:t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t有两笔,先写竖右弯,再写短横)

⑥我们在四线格中怎样写t?

⑦学生在书上描红。

四、教学dt与aoeiu相拼的'音节

1、出示:dadedidu

tatetitu

指名逐个拼读,直呼,教师注意纠正读错的音。

2、学生自由试读,标出有困难的音节。

按顺序读,指名读。

五、课堂巩固

1、幻灯出示:

d—a→t—a→

d—e→t—e→

d—i→t—i→

d—u→t—u→

同桌之间互相拼读

2、练写dt,老师再次提示正确的书写笔顺

六、板书设计

dt

dadedidu

tatetitu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2个声母n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一备预设二备调整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字母卡,小组竞赛,比比哪组学生掌握得好。

2、接读顺口溜:(说得好的奖小红旗。)

座钟笔筒ddd

时装模特ttt

二、教学声母n和l

1、教学声母n。

(1)教学声母n的读音。

①出示哪吒出关图。

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②出示“n”。告诉学生:这个字母和哪吒的“哪”读音有些相像。

③教师范读。(师边走边读,以便让所有学生都有个初步印象。)

④教师再次范读,学生体会。

⑤领读,齐读,指名读。

(2)教学n的字形及书写。

①谁来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n?

②自学书写方法。

③指名到黑板前写n,师生共同评议。

④学生在书上描红。

2、教学声母l。

(1)教学l的读音。

①出示小丑表演图。

图上画了什么?这位演员表演时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②出示声母l,告诉学生这个字母的读音和快乐的乐有点像。

③教师范读l。

④范读,领读,“开火车”读。

⑤比较n和l的发音方法。

(2)教学l的字形和写法。

①启发学生说说l的记忆方法。

②要求学生自编顺口溜:一根小棒lll;心情快乐lll。

③讨论:在四线格中,l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④学生在书上描红。

三、教学nl与单韵母aei相拼的音

1、出示:nanenilaleli

2、学生自由拼读。指名逐个拼读。

3、要求学生用支架法练习拼读。

4、自由练习拼读,指名按顺序拼读,打乱顺序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