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六年级学生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2025/10/11读后感

此篇文章六年级学生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六年级学生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1

把不幸放在哪里,决定了你生命的高度。——题记

有的人不务正业、好吃懒做,他们把这些归结于他们的出身与不幸的遭遇。以前我也是这样的吧。可自从我读了这样一本书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这一本书是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所著的《绿山墙的安妮》,它讲述了一个孤儿成大成人的故事,读来引人入胜,故事中的许多描写都很有趣、很感人。

安妮是个身世凄凉的小女孩,出世不久就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好心的邻居把她养到6岁。她开始到一户人家看孩子,后来又被送到孤儿院。11岁的时候,住在绿山墙岛上的马修和玛莉拉收养了她。安妮天性活泼乐观,她因为天真和爱幻想闹了不少笑话,又因为善良和直率赢得了友谊和真挚的爱。她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但是为了照顾生病的玛莉拉,她又放弃了学业,留在家乡当小学教师。这部文学作品动情地歌颂了安妮的美好心灵。

读了这部文学作品,我才深深感受到了我的心灵的狭隘。为什么同样的人生,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影响却截然不同?毕淑敏说,苦的力量比甜的力量要强大得多。不要把黄连掰碎,不要让它嵌入我们的生活。

安妮是智慧的,她没有掰碎生活的黄连,只是将自己的不幸踩在脚下,铸成一级一级登天的阶梯,最终看到了人生顶峰的美丽,摆脱了幼年时成长的阴霾。我反思自己,自己只会把种种挫折与不幸背负在身上,在踽踽独行的人生路上渐渐滑向无底的深渊。因为背负,我忘记了抬头仰望天空的蔚蓝、云的纯净,看到的只是脚下的泥泞与生活的不堪。

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这苦痛和艰辛,那种博大的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须经过漫长的跋涉坎坷的积累,才能达到风光迷人的峰顶。而那峰顶,也只有经历期待和坎坷,才会更加美丽迷人。当苦难来临时,勇敢地把它垫在脚下!

做一棵匍匐的草,还是努力向上的树,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六年级学生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2

书,如同一只蜜蜂,花采百家,才能酿出甜甜的蜜;书,如同一条小溪,一年四季,欢快的奔向大海;书,如同一位老师,教给我们无限的知识。是书让我明白了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就一定能发现生活中充满着快乐,充满着阳光,充满着希望。

读书已成了我的乐趣,我的习惯。今天,我又读了《绿山墙的安妮》,那么书中的安妮真的能快乐的生活下去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安妮从小就是一个可怜的孤儿,一直都在孤儿院长大。后来,安妮几经辗转,被善良的马修带回了家。马修有一个妹妹叫玛丽拉,她从不喜欢安妮,说她是一个女孩子,不能帮马修干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安妮的表现,玛丽拉渐渐地对安妮产生了浓浓的爱意。马丽拉还送安妮上了学校。在学校安妮刻苦认真的读书,品学兼优,在她不懈的努力下,还考上了最好的大学。因为玛丽拉生病了,安妮只好放弃学业,选择在绿山墙当教师。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生病的玛丽拉。读到这里,我多次为安妮放弃学业而感到可惜,可又想想玛丽拉对安妮,就像亲生母亲一样照顾她,安妮又怎么能不理睬她呢?读《绿山墙的安妮》让我懂得只有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只要你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在生活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只要用一颗善良和幻想的心去面对就一定可以克服困难。在现实生活中,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去面对吗?不应该有这份善良和幻想去面对困难吗?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就一定有美好的明天。

书是老师,常常给你带来新知识;书是一个知识的家,带给你幸福和快乐;书是一盏灯,照亮你的心。让我们一起去阅读,一起去体会书的世界吧!

六年级学生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3

亲爱的朋友,最近我一直在读《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现在我来介绍你认识她吧!

安妮,一个长着红头发,满脸雀斑的孤儿,被绿山墙农舍的兄妹俩意外收养,她那神奇的想象,常常让我也陷入漫无边际的幻想当中。

该书的内容基本是安妮的语言,作者没有用太多的技巧,只是简单的描述,但是描述当中安妮的生活在我们眼前展开,让我们跟着安妮去哭去笑,去为安妮犯的错误而自责。在安妮的眼中,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紫罗兰溪谷""情人的小径""森林女神的水泡"这些都是安妮奇特的想象给周围的环境起的名字,多么富有诗意啊!常常让我也留恋其间。还有"闹鬼的森林"真是独创啊,这只是她那想象力犯的一个小小的错误,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被小姑娘的天真可爱所吸引。

这本书可以说是安妮的成长记录本,记录着安妮由天真的小女孩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少女,最终成为一名教师。马修算是慈父,常常宠溺着安妮,为她买来时髦的衣服,不善言辞的他却认真倾听安妮说的每一句话。玛丽拉算是严母了,是她精心培养着安妮,教给安妮基本的礼貌,生活的技能,是她常常为安妮犯的错误承担责任。

黛安娜,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人物,安妮的知己,一辈子的好朋友,是她陪伴着安妮成长,安妮的生活有了她的参与更加多姿多彩。这对朋友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绿山墙农舍,温馨的家园,安妮,善良的孩子,在马修去世后,毅然放弃奖学金,放弃自己上大学的目标,和玛丽拉相依为命守护着绿山墙农舍,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人间的真情!

随着安妮的成长,我畅然若失,比起长大成熟的安妮,我更喜欢儿时的安妮吧,她的生活是那样的充实,让我也沉浸在安妮儿时的生活当中,但我同时也相信安妮长大以后的生活会更加精彩,她和死对头吉尔伯特的和好不就是一个好的开头吗?

来吧,我和安妮在绿山墙农舍等着你。

六年级学生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4

我看了一本叫《绿山墙的安妮》的书,是加拿大一位十分出色的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玛利写的。《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甜蜜的描述儿童生活的小说,已经在全世界风靡了近一百年了,它征服了五千万个天真、善良的心灵。然而今日,它也深深征服了我的心灵。

马修与玛丽拉兄妹俩在绿山墙过着平淡从容的生活。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个帮手,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竟是一个喋喋不休的十一岁红发女孩——安妮。

安妮是个孤儿,但她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乐观地对待。女孩能够不漂亮,但得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安妮就是这样一个女孩。不错,她并不美,但她善良有爱心,这正是她赢得友谊的原因。安妮为了收养她的马修和玛丽拉,也为了她自我开始奋力地读书,即使她再厌恶的几何也要去学。可是,她为了照顾失去哥哥马修的玛丽拉,而选择放弃了自我的梦想。

安妮纯洁正直,感情充沛,喜欢说话,善于想象。在她所有鲜明的个性中,最感染我的还是她对于大自然美的敏锐的感受力,而这正造就了她丰富的幻想。她把身边的一切,重新染上色彩,想象成自我期望拥有的东西或是已经拥有的东西。她的生活所以变得多姿多彩,充满趣味。幻想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必要的美德。有了幻想,就有了目标,才有了动力,有了追求,才会奋斗。能够说所有人类的成功与提高,都源于最初的幻想与追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幻想有时候是人类最大的安慰。幻想,不是空想,不是没有依凭。再完美的幻想,也要有现实作为支持。以前总是以为,脑子里奇怪的幻想都是幼稚的表现,而绿山墙的安妮告诉了我什么是真正的幻想。她教会了我,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困境,教会了我如何感受自然,热爱生活。安妮的身影带领我又一次的体会人间的真、善、美。

感激安妮,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努力的方向,点亮了我的心灵!

六年级学生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5

幻想是什么?它又有什么用处?幻想是人的一种思想,但它为什么会被人们的长大所丧失呢?

在《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中,马修和玛丽拉想领养一个小男孩来帮她们分担家务,可却阴阳差错的领来了一位小女孩,她就是——安妮。她好似一阵清风,吹进了日复一日的绿山墙,也带来了读者心中的“红头发的安妮”。

安妮她保存着孩子独有的天真无邪,并没有被世俗所磨掉了棱角,敢爱敢恨。对于雷切尔太太的残酷评论,大多数人都会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但她却决然的说“我恨你,恨你,恨你!”

安妮她聪明而努力,凭着自己的坚持不懈终于考上了女王学院,一年后就拿到了一级教师证书,获得了大学奖学金。但他不愿离开生活已久的绿山墙,也挂念着操劳一生孤苦伶仃的玛丽拉,毅然放弃了去大学深造的好机会。

安妮的心里充满了与常人不同的“奇思妙想”。一条绿荫道,被称之为“欢乐的雪白之路”;一个湖泊,也要被叫做“闪光的湖”;一颗开满花的树,也可以被叫做“白雪皇后”……

在现实生活往往是越大的人,越不容易幻想。对于小孩子的天马行空的幻想,往往就是一句话:“小孩子年纪轻轻不学好,乱想什么?一边去!”大人的阅历已经使他们习惯了生活的按班就部,不会像小孩一样觉得“这一片云好像一个人的头,这儿是鼻子……”,而是会觉得“这一片云洁白无瑕,好漂亮啊!”最终,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句“好漂亮啊”。这就是丧失了幻想的悲哀。

你拥有着幻想,重拾了幻想,还是失去了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