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假如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假如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对比写法作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理念:
学生要了解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同时,学生应懂得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受到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请同学们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注意字的读音。
1、指名轮流读课文。
2、正音:模样(mú ) 尘埃(āi ) 直径(jìng ) 削弱(xuē)
散射(sǎn) 朝晖(zhāo) 干涸(hé) 可恶(wù) 恶劣(liè)
三、理清课文思路,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填表)
灰尘虽然令人讨厌,但人类却离不开它
小小的灰尘主要来自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
2、看表默读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灰尘令人讨厌,人类却离不开它。
第二段(2 )小小的灰尘来自土壤和岩石。
第三段(3—6节)灰尘的作用很大。
第四段(7)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向我们介绍了灰尘的有关知识及其作用。)
四、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 狼狈bèi 擦拭shì 请勿打扰wù 尘埃āi 削弱xuē 朝晖huī 循环xún 厌恶wù 裂开liè 讨厌tǎo
环境jìng 气候hòu 飘荡piāo
2 重点指导候晖境裂
3 多音字
wù (可恶)
xiāo (削皮)
恶
è (恶狠狠)
削
ě (恶心)
xuē(削弱)
五、学习课文学习说明方法
(一)第一段
1 齐读分层两层间是什么关系?(转折) 假如没有灰尘目录
2 再读体会开头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二)第二段
1 指名读划出文中写灰尘的句子
2 生字比较:
①灰尘很小很小。
②灰尘的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已称
得上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了;细小灰尘只有再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A 能用①代替②句吗?
B ②句是怎样写出灰尘“小”的?(指出说明方法)
“直径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列举数字说明方法)
人眼看到的是庞然大物;高倍显微镜才能看见(对比的`说明方法)
C 体会说明的好处:
更具体真实地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可信度
D 练习朗读背诵
(三)第三段
1 默读3—6自然段,画出第三段和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话联系课文内容,想想这两个意思是怎样写明白的
2 小组讨论交流
3 指名回答师适当点拔
①()灰尘()吸收太阳的光线,()反射太阳的光线,(),太阳的强度削弱了
②因为大气中有了灰尘,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自然段采用对比方法写出灰尘能使太阳光变柔和这一作用
4小组讨论学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把最后一句写明白的。
5自学第四,六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作用
6指明朗读第三段
(四)学习第三段
1齐读
2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什么?
六、练习和拓展。
1填空
如果没有灰尘,阳光将_________,天空将________大自然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将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_________,被人们称为“废物”的东西,往往有_________。灰尘虽然________,但_____。然而,如果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_______,则又令_______。这对当今世界来说,是个____________。
2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重面性,举例说明
①如鸟粪、电视、网络……
②练习说话
③试着写话
④交流、师点拔 假如没有灰尘目录
假如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展开个性化的阅读,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并能拓展课文内容,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
设计理念: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充分展开师生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延伸课文内涵,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假如》
2、假如老师给你四组词语,你能快速的读出他们吗?(课件)
假如 神笔 寻找
缩小 游戏 食物
快活 操场 奔跑
谷粒 等待 健康
你会用假如这个词与底下的任意一个或两个词语交朋友,说一句话吗?
3、过渡:哇,一个假如引来同学们这么多暇想和希望啊!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到处都很美好,还有许多不幸需要我们去关心,需要我们去帮助。
请看:(课件呈现三幅图)
图1:一棵光秃秃的小树在寒风中独立。(树上不能有树叶)
图2:树枝上鸟窝中的两只小鸟神情悲伤,滴着眼泪。
图3:一个孩子坐在轮椅上,透过窗户望外面的世界。
4、静静地看,你想说什么?(可以选择说其中的一幅。)
5、作者和你们一样对小树、小鸟、小女孩充满了同情与爱心,他希望能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用它来帮助那些碰到困难的人们。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有哪些美好的愿望?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小声地自由地读课文。
2、学生回答:你看出了作者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呢?
A、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B、鸟妈妈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寻食,让小鸟不再苦苦等待,不再饿得哭泣。
C、还西西一个健康的身体。
第一个假如
1、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愿望(课件)听老师读读,大家想想:课文中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冬天啊?(寒冷的冬天)
2、在寒冷的冬天里,小树怎么啦?
3、你会演一演在寒冷北风里站立的小树吗?。
4、呼呼呼,北风猛烈地吹着,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
5、所以作者就想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就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课件)
这个词语写得真好,太阳的前面加上红红的一词,这太阳就显得特别温暖了。注意看看,这里的“的”是什么“的”?瞧瞧,课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词语,请你用横线画出来。
6、读读说说:(课件)
读读: 红红的太阳 寒冷的北风 好吃的谷粒
遥远的地方 不幸的朋友 健康的身体
我会说:( )的小草
( )的( )
7、在红红的太阳照耀下,小树快活地成长,瞧,长得多茂盛。这是一件多高兴的事啊!让我们捧起书本一起来高兴地读读这一节吧!
8、多优美的小诗啊!你愿意背一背这一节吗?
9、学生背诗
10、我们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来背。其他同学也一起跟着他们背吧!
第二个假如
1、 谈话:假如你的爸爸妈妈去了遥远的地方出差,好久才能回来,你会怎么样呢?鸟妈妈因为寻找食物要飞到遥远的地方,小鸟们会像你们一样伤心难过,想念妈妈吗?
2、读第二小节,从课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苦苦等待 饿得哭泣)(课件)
(1)假如你是那只等待妈妈的小鸟,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伤心)老师请你象小鸟一样伤心的读这两个词。
(2)小鸟很伤心、难过,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好,我想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同的理解,那就请你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这两个词。
(3)全班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词。
3、别难过了,也别伤心了!现在好了,有了马良的'神笔小鸟们还需要苦苦等待,饿的哭泣吗?为什么呢?(学生边回答师板书)
4、小鸟们在妈妈的陪伴下,吃着好吃的谷粒,现在它们的心情又是怎么样呢?
5、我们男生女生就来比赛读一读这一小节,看看哪一群小鸟们读的最快乐!
第三个假如
1、看见小鸟又快活了,我们的心里也跟着美滋滋的。假如看见好朋友变得不幸,你又会怎么样呢?(课件)
2、学生回答,如果回答(帮助西西)让我们跟着这位同学来一起帮助西西吧。
3、现在老师为大家读课文,请你想一想:假如西西又能重新拥有一双健全的双腿,他可以做些什么?
4、有了健康的身体,真好啊!
当我们在操场上奔跑的时候,西西也可以和我们——
当我们在草地上游戏的时候,西西也可以——
当我们在野外尽情玩耍时,西西也可以——
5、多么高兴的一件事呀!让我们一起高兴地读读这一节吧!
6、学到这里,我真想说:引读出示课后句子(课件:句子)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个健康的身体。
7、小结:有了马良的神笔真好,小树能快活地成长,小鸟不再哭泣,不幸的朋友重新站
起来,让我们双手捧书,带着美好的祝福读一读全文吧。
三、拓展:
一个人的心里,当有了美好的愿望与美好的祝福,就会变成最幸福的人。你的愿望是什么呢?你会象课文这样说一说自己的愿望吗?(课件)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
四、指导写字:良、食
1、同学们的美好愿望可真多,想知道老师的愿望吗?假如老师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想写出一手好字,还想在同学们的写字本上轻轻一划,同学们的字都变得好看起来。你想拥有这支能使字变好看的神笔吗?那就先来看看这两个字:食、良 请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2、师示范写
3、下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神笔吧,在你们书后的田字格内,认认真真的写这两个字。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腰直、脚放平。一拳、一尺、一寸高,大家做到没有?
五、回家之后把这首小诗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假如教学设计 篇3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会认6个生字,规范书写8个汉字。
3、能展开个性化的阅读,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并能拓展课文内容,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会认6个生字,规范书写8个汉字。
教学难点能展开个性化的阅读。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知道那枝神笔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吗?
学生简单讲述。
2、师:是啊!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心中的愿望。你们想拥有这样的神笔吗?
3、师:有一位小朋友也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做许多许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诗,想听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23课《假如》。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师:请同学们听配乐朗诵,比比看谁听得最认真。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
2、师:听完朗诵,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答。
3、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小作者用神笔画了些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答。
三、识记生字
1、师:你喜欢这篇课文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顺,并画出生字。
2、四人小组自学生字
(1)读一读,相互提醒易错的生字。
(2)想办法记住这些字。
3、汇报交流
(1)抽读卡片,检查自学。
(2)提出难记生字。
(3)学生针对难记生字,谈个性化识记方法。
(4)在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
师:同学们,如果我把这些生字放在句子中你还能认识吗?(出示句子)
①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②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③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④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huán]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⑤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 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而是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5)指名读。
四、细读感悟
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读完后学生评价。
2、指导停顿。
师:今天咱们学的是一首小诗,和课文不一样,要能读出音乐美、节奏感。比如,第一行后虽没标点,但也要稍稍停顿。
3、自己练习,体会。
4、理解内容,指导感情。
师:感觉一下小作者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画这样一个太阳?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叙述:冬天到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冻得瑟瑟发抖。正在这时,天空出现一轮红红的太阳,温暖的阳光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温暖如春,小树不冷了,在阳光下快活地成长。
如果你是这棵小树,你会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生想象,回答。
师:你觉得这一小节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23、
提示:兴奋。
5、试着练练。
6、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评价。
2、师:小鸟在苦苦等待什么?鸟妈妈飞呀飞,会飞到哪些遥远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在想象说话中理解“遥远”的意思。
3、师:鸟妈妈为了给小鸟寻食,多么辛苦,而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的哭泣,此刻,小鸟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答,谷粒、米饭、面碎等。
4、师:善良的`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
生:谷粒。
师:有了小女孩画的谷粒,小鸟吃的饱饱的,再也不挨饿,无忧无虑的生活,小女孩和我们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喜悦……
5、男女生比赛有感情的朗读。
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评价。
2、师:西西是不幸的,你能想象一下没有一双好腿给西西的生活带来多少不便、痛苦?
引导学生在想象说话中感悟“不幸”一词。
3、师:此时,西西如果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不幸的西西说什么?
学生想象、说话。
4、师:西西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因为有许多像小作者那样善良的人在关心她。我们相信,不久,西西一定能站起来,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在球场上玩球、在……
指名说。
5、师:这时的西西是多么开心,我们也一样开心,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西西。
指名读,师生评议。
四、深入探究
1、师:小女孩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引导感悟文末的省略号。
2、师: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神笔吗?小女孩的愿望能不能实现呢?
指名答。
师:是啊,生活中没有那样的神笔,小女孩的愿望也不一定实现,所以小女孩说——假如。但是小女孩和我们都有如马良一样的爱心,这是最可贵的。让我们齐读全文,一同来享受小女孩带给我们的美好。
师生齐读。
假如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3.有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以及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内蕴(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马良的神笔知道吗?假如你现在手里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打算画些什么?(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板书:假如)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发挥美好的想象学习第23课《假如》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课文中的小作者,要用这马良的神笔实现自己的许多美好的愿望,请大家打开课93页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文章中读不准字音的生字。
2、孩子们,读完了吗?你关注生字朋友了吗?书上的小树叶、小苹果可以帮助你准确认识生字呢,快和同桌一起读读吧!
3、看,我用马良的神笔将这些生字写下了,你认识吗?谁先来试一试?学着他的样子,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吧。
4、开列小火车吧。哪列火车开起来?
5、看,这些词语,他们从课文里走出来,站成了一排,谁来读呢?假如你会读你就站起来抢着读!
(出示词语)
1、缩着身子轻轻叹息遥远,寻食,饿得哭泣
读着这些词语,你的心情怎样?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吧。
2、快活地成长,操场上奔跑,草地上游戏
师:感觉怎样?好了,这些生字、词语你们都会读了!
孩子们,你能告诉老师,比如:你在哪见过寻、良、体、场?(交流识字方法)你们可真细心,老师相信你们将会认识更多的生字的!
三、品读呤诵,感悟全文
师:孩子们,词语回到诗歌里去了。那我们就能正确、流利地读读课文了!读一读、想一想,小作者要用马良的神笔画什么?
1、课件出示:你看到了什么?光秃秃的小树在寒冷的北风中叹息。两只小鸟在鸟窝里,悲伤,还流着眼泪。
一个孩子坐在轮椅上,透过窗户望外面的世界,他们多么需要帮助!看到这画面,小女孩便画下了——(太阳、谷粒、好腿,板书)
师:看到这画面,我很想读读这首诗了,孩子们,就让我读读第一节吧!我刚才读得时候,你为什么还缩着身子,你把自己当成了一棵小树吗?
2、情感共鸣,角色对话: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小树,你为什么要轻轻叹息?小树,你的美好心愿是什么?
小树,小作者用马良的神笔给你画下了红红的太阳,你温暖了吗,你想说点什么?
师: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小树不寒冷了,再也不害怕冬天。小树快乐了,那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读读呢?谁来读?(表情动作朗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孩子们,小作者想给小树画下了红红的太阳,她还想为小鸟画什么?谁来深情读读第二节?请男生读读,女生请闭上眼睛,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说话练习。我仿佛看到——————————,仿佛听到————— —————————。
4、鸟妈妈为了给小鸟寻食,多么辛苦,而小鸟(生读)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此刻,小鸟哭诉什么呢?小鸟最需要的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善良的小作者知道了,所以她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谷粒)(课件出示第二节诗)。师:看,小鸟他们欢快地在树林里唱歌了!(女生读)
读着这节,你感受到了什么?假如是你,你想给小鸟们画点什么?出示句子:我想给小鸟画上———————。指导朗读,突出小鸟的天真与急切之情。
6、读悟第三节:
1)师:善良的小作者,又想到了自己的朋友——西西。她要为他画什么呢?(画面导入,西西的出现,令孩子们投注目光。)读“西西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感受西西难受的心情,想想表达)
西西真不幸,一场事故让他失去了好腿,他伤心极了,因为他再也不能奔跑、游戏。
2)此时此刻,看着孤单的西西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不幸的西西说些什么?3)看着这么孤单难过的西西,让我们把美好的祝愿送给他吧!(出示第三节诗)
四、拓展
1.小作者就只有这三个愿望吗?你从哪里看出还有很多愿望来的?
引导学生找出文章最后的六个点。(讲解这六个点的标点符号叫做省略号,认识省略号的作用。)
2.老师和小作者一样愿意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相信大家和老师一样,愿意付出自己的爱心吗?
3.引导学生逐步补充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失明的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汶川灾区的孩子们()。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妈妈()。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一步一步放手,充分发挥想象,认识到爱心无处不在。)
4.充满爱心的通读全文,达到背诵。
六、小结
孩子们,虽然我们没有马良那样的神笔,但是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爱心,孩子们,让我们心中的爱溢满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吧!
七、板书设计
假
小树
太阳
快活地成长
小鸟
谷粒
不用去遥远的`地方寻食
如
西西
好腿
奔跑、游戏
省略号
教后反思:
《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诗歌,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显示了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环境,关爱动物,关爱他人。
最后一小节以“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结尾,耐人寻味,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思考空间与说话、写话练习的平台,加上全诗语言简炼,大量运用短语的形式,处处都是充满美好幻想的语言,为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所以在学习这篇诗歌的时候,我抓住课后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画什么?”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其中不乏精彩,但美中不足的就是给大家展示的时间有点短了,而且没有让孩子按照课文的格式来练习。
在这节课上我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指导朗读的时候语言不够具体,因而学生没有很好的把握住诗歌主要的感情基调。比如“苦苦等待”这一个词语,学生在读的时候只明白小鸟是很可怜,但是还没有想到小鸟是很无助,很孤单的。再加上读的时间不多,学生就很难体会小树、小鸟和西西的心情。课堂上留给孩子读书的时间太少,使得学生没有办法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感情,与文本达成共鸣。
假如教学设计 篇5
【说教材】
本次习作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的习作。要求写想象内容,围绕“假如我会变”,展示学生的童心、童趣和梦想。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孩子们的想象是他们聪明才智的表现。中年级的学生习作就是要不拘形式,自由表达。习作要求是:
1、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
(要求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
2、在故事里,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
(自由表达,大胆想象)
3、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改一改。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2、初步掌握写想象作文的方法,并能通过一定的课外阅读来丰富课堂写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指导学生在想象中能够编一个故事。
【说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是想象作文,但是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想象作文的过程无疑是创造思维的过程。因而,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幻想,善于联系,敢于质疑。要重视学生的创造劳动;在想象作文的过程中,对有突破性见解的学生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
【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以及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说过程】
(教学思路、教学策略、板书设计)
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同学们,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指名回答。
2、师:我的心愿可多了。我想穿越时空去会古人,揭开古老的历史的谜底”;我想登上时光穿梭机,到未来去看一看;我真想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钻到他的脑子里瞧一瞧,我更想拯救在死亡线上挣扎绝症病人……
(学生作文的运思过程已不再是审题──立意──选材──组材的习惯套路,而变成了发现问题(表达心愿)──联想──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同时,本课的教学理念,即让孩子说自己关注的问题并展开想象,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不约束学生。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3、同桌说说自己的心愿。
4、这么多心愿能实现吗?(不能)谁说不行,看看,谁来了。大屏幕出示《西游记》动画剪辑片断:
同学们,还记得《西游记》中孙悟空和二郎神斗法的故事吗?现在就让我们重温这个精彩的场面吧!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二、学生自由想象,教师引导学生口头作文
1、想想:
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和孙悟空一比高下呢!咱们也来变一变呢?想一想,你也在变,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只鸟,一条鱼,一只老鹰,一粒药丸,福尔摩斯……为了实现我们心中的美好愿望,你变成了什么?(拓宽写作的思路)
2、指名说说:
我的愿望是什么?我变成了什么?
教师随机点拨:变的人可以是现实中的风云人物(国家领导、运动员、歌星等)、身边的人(亲人、同学)社会上的(清洁工)、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历史的(伽利略、毛泽东)科幻人物(蓝猫、外星人)、动物、植物等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食品卫生、穷人、自然灾害等等。
(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一双想象的翅膀。写想象习作,就是鼓励学生大胆合理的想象、联想甚至是幻想。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善于想象和幻想,是小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大千世界在他们眼中将变得斑斓多彩,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不受任何限制,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想想:
我变成了以后,干了什么事情。
(加深立意的深度)
4、请4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你们在小组中交流交流,自己变成了什么?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清之后,你也可以给他提问题,来帮助他把变了后干了什么事情的过程丰富起来,好吗?
(小组合作学习,在交流中拓宽思维的深度,丰富“变”的过程。在口语交际中使学生感悟到习作的思路。“说清楚”,为“写明白”奠定基础。)
5、小组选代表交流:
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愉快,谁愿意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呀?
6、其他同学倾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教师注意点评:学生思维的广度及深度。
7、教师小结:
其实,说出你的心愿,你变成了什么,然后干了什么,把这些连起来就是一篇很生动的想象作文了。
(渗透习作思路。)
三、写作
(学生在乐曲中完全放松,展开想象,沉浸其中。)
同学们,大家想象丰富多彩,各有千秋。拿起笔来,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灵感稍纵即逝,把你想到的快写下来吧!你可以给文章,自己加个小题目。
四、写完后,读给爸爸或妈妈听,听听他们的意见,修改一下
(改和写同样重要,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板书】
(教师根据学生的述说,随机板书)
我想变
想象丰富
假如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寒、袭、击、觅、饿、泣”六个生字,会写“击、叹、泣、粒、腿、幸、哭”7个字。学习积累词语:叹息、哭泣、不幸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小节。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仿写小诗。
过程与方法
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语。
2.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找准读写结合点,进行仿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自然,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仿写小诗,进行思维训练以及语言的积累。
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法:
1.老师在引导学生在读通、读懂课文后,让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在理解读熟课文后背诵。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假如——”来进行创造性想象说话,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鼓励学生积极说话,感受写话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师讲《神笔马良》的故事。从前,有个孩子叫马良,他特别喜欢画画,可是家里很穷很穷,买不起笔。怎么办呢?他就用树枝在沙地上画画,天天练,天天画。一位神仙老爷爷知道了,特别感动,就送给他一支笔。这支笔可神奇啦!要什么就可以画什么,画什么就会有什么。马良用这支神笔帮穷人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他看见村子里的人没有鱼吃,就画了许多鱼,鱼就活了,大家就有可口的鱼美食了。他看见一位老爷爷穿得很破旧,就画了一套新衣服。老爷爷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可高兴了!他还为人们画水车、耕牛、粮食……他的这支笔真是太神了!
2.师:同学们,如果你拥有一支这样的神笔,你会画什么呢?
3.师:有个小朋友叫白冰也特别渴望自己拥有这支神笔。他将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小诗,题目叫《假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小诗。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老师板书,学生书空。
4.学习“假”。(1)字形。(2)读音。
5.齐读课题,读准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师:请同学们读白冰的这首小诗,这是我们第一遍读,大家要边读边圈出生字,划下你想积累的词语,还要标上小节号。
生自由读文,圈生字,划词语,标小节号。
2.师:同学们,大屏幕上的词语都是我们需要积累的,小声读读,谁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
3.师引导学生学习字词。
(神笔、寒风、袭击、觅食、哭泣、饥饿、谷粒、不幸、叹息、遥远)
(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会写字:比较“泣”、“粒”。会写“哭”“幸”(多媒体分解),会组词,用“哭泣”、“幸福”等词语说话。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刚才我们认识生字,读了词语,也懂得了词语的意思。现在我们把所学的词语带到文中,把课文再读一遍。相信这一遍你们一定会读得很流利,很通顺。
学生自由地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小作者想用马良的神笔画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3.师:同学们都很会读书。现在请大家再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给小树画太阳和云朵、给小鸟画谷粒、给西西画一双好腿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四.品读课文,积累语言。
1.师:同学们都在用心地读书,认真地思考,真会学习!这四个小节都写得很美,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小节,美美地读一读。待会我们就来看,谁读得最有感情?学生选择喜欢的小节品读。老师随机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喜欢的小节。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1)师: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2)师:假如你现在就拥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的心情会怎样?生答。
师:请你读一读,读出你的心情。
(3)师:读得不错!要是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会这样读。
老师范读。
(4)师:孩子,要是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怎样读?
指名读。
(5)师:同学们,假如我们都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们会这样读。
齐读。
3.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师过渡:同学们,咱们就这样一遍一遍地读,课文就越读越美了。还有谁来美美地读一读其他的小节?
(1)指名读。
(2)(多媒体播放)听,马良的神笔让鸟儿的叫声多么欢快!谁再将这份欢乐送给可爱的'小鸟?
(3)指名读。
(4)还有谁愿意将这份快乐送给小鸟?
(5)指名读。
4.指导朗读第三小节:
师过渡:真好,不仅动听,还读出了诗歌的节奏美。还有谁愿意读读第三小节?
(1)指名读。
(2)师:孩子,谢谢你为西西画了一双好腿。西西的腿好了,他又可以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还可以和我们一起学习玩耍……。是啊,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脸上,马良的神笔让西西如此幸福。让我们一起将这份祝福送给她!
(3)齐读。
5指导背诵课文。
师过渡:同学们的朗读给老师一种享受。这么美的诗,要是我们能印在脑海里,那该多好啊!老师给大家一点点提示,每一小节都有像这样的句子,(多媒体出示: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__________,画_________。让_____________。)
学生自由背诵。 《假如》公开课教学设计
五.回读课文,扩展延伸。
1.师:让我们一起伴着音乐,背一背这首美丽的小诗。
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小作者希望用神笔给小树画上太阳、云朵,为小鸟送去谷粒,给不幸的朋友画上一双好腿。他只有这三个愿望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省略号)
学生回答。
3.师: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什么呢?
生自由说话,师引导拓展说话思路,出示图片:缺水的村庄、荒凉的山坡、破旧的学校、流浪的小猫。
4.师:同学们的愿望都很美好!如果把我们刚才说的、心里想的写下来,不就是一首小诗吗?快,拿出你的笔写下你的愿望!
生自由写话。
5.师:谁想读读自己写的小诗?
学生朗读自己写的诗,老师随机评点。
老师和学生一起写,展示老师写的小诗。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从你们这些美好的愿望中,老师可以感受到你们和马良和白冰小朋友一样都是善良的好孩子。老师祝愿你们的愿望能成为现实!也希望你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别人带来更多更多的快乐与幸福!
附:1、板书设计:10.假如
小树 太阳云朵
小鸟 谷粒
西西 一双好腿
…… ……
2、练习设计:
(1)背诵课文。
(2)仿写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