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习心得
此篇文章大学生实习心得(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大学生实习心得 篇1
这周回学校了,拍了很多照片。想给我们班孩子看看大学是什么样,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初三了,还有一个月就中考,我没有放弃他们,希望他们不要放弃自己,希望他们能在象牙塔中多待几年,不要那么早的出去工作。一个科目每天进步一分,就能增加210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周回去最大的收获就是听课学术泰斗王宁先生的讲座: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通过讲座,我加深了对课标的理解,明白了教学的侧重点。可惜时间仓促,意犹未尽,只听了一部分就要离开。
因为周六下午四点四十开始要给孩子们补课。我到学校之前就安排好了离开的.时间。十点半回宿舍收拾东西,十一点出发到xx。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无妨,拉着行李箱在雨中奔跑,接到司机电话,说车上人已满了,要我做下午两点的车。我拒绝了,我必须赶回去给孩子补课,不能为了自己舒适,耽误他们学习。司机说,可以搬个马扎坐在过道,于是,我就一路颠簸回了xx中学。
晚上,下起了暴雨,我没有带伞,下了晚自习,一个孩子把伞塞给我说她跟同学和撑一把伞,然后就跑远了,留下了感动得说不出话来的我。孩子们,老师期待每天进步的你们,比昨天更优秀的你们。
大学生实习心得 篇2
我觉得自己成熟了,因为我要照顾比我更小的学生,看到他们纯真的眼神,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担负起教育他们传授给他们只是得责任。目前各大高校都有着各自与学校专业相互挂钩的教学实习基地,这更有利于针对性地将学生所学专业与实际生产相联系。当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能只是在实习中观察老师前辈们怎么做,的是要亲身尝试。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还要定期书写实习报告或心得,这样才能很好的总结实习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我应该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观察了解班级,了解学生,毕竟我面对的还是学生,这也是对我的一个考验。接下来我就通过班干了解了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以及班委的一些工作。其次,我再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为了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交流。除了上课时间,我一直是跟班的'。刚开始几天,学生都不怎么和我说话,都非常被动。我发现自己好象很难融入这个班级,原因是彼此不了解,这时我采取主动,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和他们交流。通过自己的主动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学生也逐渐放开来了,都愿意主动找我交流了。
师生之间就应该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我能在朱老师的指导下,辅助她主持日常工作并组织了一次班级活动。在这短短的几个星期,我是以监督学生的学习、纪律以及卫生为主。在监督的同时,不忘教一些道理给他们,能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比如作业上交,很多同学每次过来不是说自己忘了做作业就是说不会做的理由来拖欠作业。通过自己对他们的监督及必要的思想教育,一部分同学能很好的改掉不写作业的坏习惯。
开展活动,学生是主体,因此开展的活动就应该迎合学生的兴趣。在一开始,我就询问他们喜欢开展什么体育活动,以及什么班会。通过收集学生的意见,我组织很多游戏。我想通过这些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大学生实习心得 篇3
导入技能的提高: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导入的好坏会吸引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火花,使学生用心思维勇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我常用的导入方法:多媒体导入法、直接导入,趣味导入法和游戏导入法。
在讲解《亲切的使者》这课时,展示北京福娃的布偶形象,同学们都见过哪些吉祥物,学生们纷纷抢着回答,气氛热烈。此外还有悬念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常言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运用各种导入方法,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技能的提高,提问时要求教师的问题有针对性启发性,选取适当的时机速度适中,注意学生反馈。学生回答后给予分析和引导。我一般用的是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比如色彩三原色是什么?红、黄、蓝这是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你对这幅画的感受?这没有标准的答案。对在学生对问题做出回答时,教师应马上做出反应给予肯定,对错误答案应给予纠正或请另一位同学进行补充。
板书技能的提高:粉笔字过关,但是书写速度略慢.努力练字,向老师请教,如何精简板书,使其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后来我的极书书写有大幅度提高。
课堂强化技能的提高:我在教学中学用的强化技能是语言强化,在课上教师对学生反应和表现以口头语客形式做出针对性的确认表扬或批评以达到强化目的',书面语言也就是批语,还有其它强化方法:动作强化,标志强化,活动强化。
课堂结束技能:我一般用的是总结归纳式,总结扼要,概括主要内容,语言简练生动等,也会用拓展延伸式,在总结时一般后会联系以后学到的内容和实际生活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新知识的兴趣。以后也要尝试运用巩固练习式,分析比较式,展开活动式等。经过实习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会投入更多热情。
大学生实习心得 篇4
《礼记·学记》记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由此我们得来“教学相长”一词。这句话也概述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辩证关系,反映出古代人对教育教学中教学相长理念的深刻见解。实际上,从古至今对于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从3500年前的商朝宰辅傅说的“学学半”,唐朝韩愈的《师说》,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甚至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教育方法上提出的“双边型”等等,都是对教与学关系的多角度分析。原来我也只是明白它所表达的字面意思,但是经过了顶岗实习之后,才确确实实的体会到了其中的内涵。
相比教,我更有体会的是学,因此我在这里想说一说教师的学习。
老师常说自己“忙得不学习”,我们不学习真的是因为没有时间吗?许多老师总是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事务性工作,有空还要批评学生,往往忽视了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反思。教师的学习应该是渗透在各个方面的,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我们在平时的备课、上课、听课或者一些学科教研活动中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说我所教的英语课程,虽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但是有一些最基础的东西,由于长时间的不使用,就慢慢忽视了,造成了自己在写作或者学习过程中的疏漏。初中阶段的知识点虽然简单,但是却把我的许多漏洞给补上了。在教学生的'同时,也激活了自己的部分知识记忆板块。再比如说,当我开始准备一节课的时候,除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还会根据这一单元的语言背景,为学生拓展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讲到了马丁·路德·金被刺杀和美国的911事件,有的学生不知道这两件事件的背景和事实经过,如果不解释清楚,文章就无法透彻的学习和理解,于是老师就要仔细的搜查资料,把前因后果给学生介绍出来,这个时候老师是不是也对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更加清楚了呢?第六单元讲到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老师是不是在授课的同时对其中的道理捂得更透彻了呢?还有第七单元的世界著名山脉和河流,第八单元的名著等等。我想在教学过程中这样做除了能够扩大教师的知识面,还能获得学生的敬佩,学生不单单会被老师丰富的知识所折服,也会被老师的学习态度所感染和带动。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照亮学生,也照亮自己”,当今世界知识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能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有“教了学,学了教”的态度。让学生成长,也让自己成长。
大学生实习心得 篇5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价值。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无用”,就很难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众所周知,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历史又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注重联系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知识用处很大,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唐朝历史时,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带给我们的启示,教师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重视人才建设和制度建设,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大力发展社会经济,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要推向前进,也需要处理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这样分析,学生就感到学历史很有用处,从而,就对学好这门课程有了积极的认识,学习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其次,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历史课堂提问应该摒弃那些只做“是”或“不是”这种简单判断的缺乏思维性的问题,多设置思维含量高的有效问题。一是要设置揭示教材隐性知识的问题。所谓隐性知识就是教材中隐含的、并非一目了然的知识点,如知识的实质、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等,将这些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有一定的深度,既能提高学生的`探求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举例来说,讲授唐朝晚期的历史时,让学生分析“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就是小切口,深分析的题目,思维含量相当高。通过这么一个问题的剖析,就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唐朝灭亡的原因,并很好地锻炼了其历史思维能力。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时期,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简单地、机械地记忆历史知识,而是渴求利用历史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
“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讲重点,学生划重点,考试考重点,一味的“满堂灌”自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现在,各学校电化教学手段都比较齐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先进教学方式,适时播放一些历史或考古记录片,展示一些图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上,可以采取自由辩论、小品表演、论文答辩等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走进历史遗迹,走进历史博物馆,搞社会调查,让学生体验“走进历史”的真切感受。
大学生实习心得 篇6
经过这次实训让我认清了自我的很多不足和缺点。
第一个就是缺乏工作经验。因为缺乏经验,很多问题而不能分清主次,还有些培训或是学习不能找到重点,随着实训工作的进行,我想我会逐渐积累经验的。
第二是工作态度仍不够积极。在工作中仅仅能够完成布置的工作,在没有工作任务时不能主动要求布置工作,若没有工作做时就会松懈,不能做到主动学习,这主要还是因为懒惰在作怪,在今后我要努力克服惰性,没有工作任务时主动要求布置工作,没有布置工作时作到自主学习。
第三是工作时仍需追求完美,在工作中,不允许丝毫的马虎,严谨认真是时刻要牢记的。
第四是学术上不够钻研。这是由工作性质决定的,也是我选择的,因为在我看来,仅有被市场认可的技术才有价值,同时我也认为自己更适合做与人沟通的工作。但我毕竟是一名专科生,需要作一些基本的实际工作,这就需要我个人多关注科研的进展,同时,这也对我的工作有促进作用。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提高工作水平的坚实基础。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时,可能感觉枯燥无味,但当工作以后,才会发现专业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如我学的电控技术,机械原理,液压与制动,汽车构造这些是必须明白的,因为在日常工作中要处处用到。但我要想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这些知识只是明白是远远不行的,而是要精通。
我坚信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训,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使我终身受益,并会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得到印证,我会继续理解和体会实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期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充分展示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我的梦想和光明的前程而努力。
十几年的学生生活,即将划上一个句号。在公司实训的这段时间,我懂了不少东西。大人们都说刚毕业的学生身上总存在着许多让公司老板头痛的“特点”,此刻我最终亲身体会到了。以前作为一名学生,主要的工作是学习;此刻即将踏上社会,显然,我的身份就有所变化,自然重心也随之而改变,此刻我的主要任务应从学习逐步转移到工作上。
这xx周,好比是一个过渡期――从学生过渡到上班族,是十分关键的阶段。回想我在这期间的工作情景,不尽如意。对此我思考过,学习经验自然是一个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没有做到位。此刻发现了这个不足之处,应当还算是及时吧,因为我明白了何谓工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我相信我能够把那些不该再存在的“特点”抹掉。
感激学校给我们这次宝贵的实训经验,同时也要感激教师对我们的细心指导。本次实训所学到的这些知识很多是我个人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在实际的学习与工作中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经过本次实训我不但积累了许多经验,还使我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这段经历使我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正含义——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