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讲述活动的教案
此篇文章看图讲述活动的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看图讲述活动的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近年来,独生子女现象,造成不少家长走入家教误区:溺爱。无形中让不少孩子养成了自我中心,尤其小班年龄幼儿,更是自我中心,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并组织了如下活动,萌发幼儿关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情感。
活动名称:
小班看图讲述《分果果》
活动目标:
1、观察理解画面内容,尝试用简单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2初步懂得尊敬长辈,礼貌待人。
活动准备:
《分果果》PPT课件 角色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红头饰,大、苹果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屏幕图片后提问:
1、这幅图中有些谁?
2、他们在干什么?
3、小红给奶奶吃苹果时会对奶奶说什么?(这个苹果给您吃)
4、奶奶会对小红说什么?小红会说什么?
小结:小红从盘子里拿来一个苹果走到奶奶面前说:奶奶,这个苹果给您好吃,奶奶高兴地说:谢谢你,好孩子,小红说:不客气。
5、看看还发现了什么?(星星、月亮)
6、有星星、月亮的时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小结:老师完整讲述故事:一天晚上,小红的.爸爸在看报纸,奶奶在休息,小红从盘子里拿来一个苹果走到奶奶面前对奶奶说:奶奶,这个苹果给您吃,奶奶高兴地说:谢谢你,好孩子,小红说:不客气。
二、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提问:
1、小红把第一个苹果人了奶奶,然后她还会送给谁?(爸爸、妈妈)
2、给爸爸、妈妈吃苹果时,她会说什么呢?爸爸、妈妈会说什么呢?小红又会说什么?
小结:我们平时在家里有好吃的时,一定要和家人分享,先送给老人、父母,就是先给长辈吃,先别人,后自己。要关心和尊重长辈。
三、教师领着幼儿较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感受关心长辈的快乐。幼儿能完整地说出:这个苹果给您吃,不客气等短句。
看图讲述活动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简单讲述图片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脸”、“自己吃饭”等,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3.通过叠被子比赛,初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能做的事,鼓励幼儿自己做。
2.环境准备: 把活动室布置成娃娃家。
3.材料准备:小猪拉拉手偶 图文传送器、图片。幼儿人手一套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偶,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她叫小猪拉拉,她可能干了。看,她来了。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中说的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有谁?她在做什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二)让幼儿根据问题仔细观察图片的内容,并说一说。
1.出示图片一、二:“拉拉在干什么呢?”(穿衣服)“看,她好像在说些
什么,我们猜一猜。”(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叠被子)(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勇敢地说出来)。
2.出示图片三:“拉拉可讲卫生了,你看,她在干什么?”(自己刷牙、自己洗脸)
3.出示图片四:拉拉去哪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你是怎么知道的?
4.出示图片五:“拉拉多能干,会自己做这么多的事情。看,她现在在干什么?”(自己吃早餐)“她自己吃饭吃得真干净!”
(三)引入新的讲述经验,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四)小朋友各自操作学具,自由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五)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小猪拉拉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上幼儿园等,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游戏:“叠被子比赛”。
“原来小班的小朋友也这么能干。好,现在我们来比赛叠被子,看谁叠得又快又好。
四、各领域渗透
健康:通过理解图片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形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艺术:通过儿歌表演《小小手》,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五、生活中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幼儿自己做。
六、环境中渗透 在活动区放置布娃娃、衣服、鞋子等,在分区活动时,进行游戏“帮布娃娃穿衣比赛”。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配合,幼儿在家时,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中设红花表,由家长给予表扬
看图讲述活动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序地讲述画面情节,知道晚上的一些基本特征。
2、培养幼儿连贯讲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晚上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一、图片质疑,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1、先把图片用报纸遮起来,露出室外的半部分图片。
提问:
这是白天还是晚上?晚上,天黑了,小朋友看,天空有什么呀?(晚上,月亮出来了。)
2、对了,晚上,月亮出来了。
晚上,月亮出来了,再看看什么也出来了?(晚上,月亮出来了,星星也出来了。)
3、天黑了,小朋友看马路上的什么亮了?
(马路上的灯亮了。)
教师在出示另一半图片。
4、这儿有个小女孩,她叫小红,晚上,马路上的灯亮了,什么地方的灯也亮了?
(马路上的灯亮了,小红家的灯也亮了。)
5、晚上,天黑了,谁也睡觉了?
(小红睡觉了)。
对了,小红睡觉了。
6、除了小红睡觉了,还有谁也睡觉了?
小鸟也睡觉了。
二、完整讲述:
1、教师完整的.讲述图片。
晚上,天黑了,月亮出来了,星星也出来了。马路上的灯亮了,小红家的灯也亮了,小红睡觉了,小鸟也睡觉了。
2、跟着老师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幅图。
晚上,天黑了,月亮出来了,星星也出来了。马路上的灯亮了,小红家的灯也亮了,小红睡觉了,小鸟也睡觉了。
3、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一遍。
三、引导幼儿进行仿编
晚上的时候,除了图上的小朋友睡觉了,我们也要睡觉,那还有什么小动物睡觉呢?我们一起把自己想到的内容编到这个图片里。看看谁编的好?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创编。
可以说说小动物谁睡觉了,还有把我们自己的名字也编进去。
活动延伸:
回家把这个图片讲述给爸爸妈妈听。
友看马路上的什么亮了? 马路上的灯亮了。 教师在出示另一半图片。
4、这儿有个小女孩,她叫小红,晚上,马路上的灯亮了,什么地方的灯也亮了? 马路上的灯亮了,小红家的灯也亮了。
5、晚上,天黑了,谁也睡觉了?...
看图讲述活动的教案 篇4
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并大胆讲述自己的理解。
2、引导幼儿把话说完整,初步尝试给故事结尾创编。
3、能有顺序安静看书,认真倾听同伴发言。
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苏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
二、介绍看书的顺序
看书时,我们首先要找到“前门”,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封面”;接着,是参观里面的每一个“小房间”,到底有几个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数房间)参观完后,别忘了轻轻关上“后门”,它也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封底”。
三、看书
1、现在我们来看封面。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完整说话。)(点评)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小兔子的表情,它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来?请你学一学小兔子的表情。
3、小兔子到底在想什么?谁来猜一猜?(幼儿猜测)
过渡:到底是不是这样?让我们到书里去找答案。
4、看书时小朋友要做到:一、仔细观察;二、保持安静能做到吗?
5、幼儿看书
6、和你一桌的朋友说说你看懂的地方。(个别交流)
7、小朋友通过仔细观察能看懂书了,还能把书上的内容讲出来,真了不起。书上有没有小朋友看不懂的地方?(幼儿提问)
8、老师有个地方没看懂,请你们帮我解决这个难题。(老师翻书第四页)小兔子蹲在那里到底在干什么?(孵蛋)
四、完整欣赏故事
愿意和老师一起把这个故事连起来讲一遍吗?(师生边看书边讲述)
五、创编结尾
原来,这个蛋是乌龟妈妈丢的'。乌龟妈妈心里可着急了:“我的蛋宝宝呢!我的蛋宝宝怎么不见了?谁看见了我的蛋宝宝?”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做?
结束活动:
小朋友,刚刚你们想了很多好办法,我们来画下来,装订成一本自己的书。好吗?
看图讲述活动的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画面,了解画面内容。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合理的办法营救小动物,并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意见。
3、培养幼儿对讲述活动的兴趣养成安静倾听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与内容相应的4幅图片。
图1、小动物在船上一起出去旅游。
图2、小动物在船上又蹦又跳,小船开始摇晃。
图3、小船翻了,小动物们都落水了。
图4、小熊手拿2个救生圈站在船头,考虑讲救生圈扔给谁。
2、幼儿围成半圆形就坐。
三、重点难点:
1、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合理的.解决办法。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完整的讲述,激发幼儿与同伴积极交流的欲望。
四、活动过程:
1、游戏情节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出去划船旅游吧!(带领幼儿做韵律活动《划船》)。
2、师生共同观察画面,了解画面内容。
(1)教师出示图1。
师:瞧,谁也来了?他们想去干什么?
(2)出示图3
师:哎呀,小动物乘船出去旅游,发生了什么事?猜猜看,小动物为什么会在水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3)出示图2
师:小动物们一起出去旅游,心理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他们心理很高兴,在船上干什么?
(这时可以让幼儿学学小动物在船上时的高兴样子)
师:小朋友你们说在船上蹦蹦跳跳,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师:原来是小动物们一起乘船出去旅游,他们心里高兴极了。小鸭乐的大喊大叫,小狗乐的蹦蹦跳跳,大家吵吵闹闹。小船一斜,小动物们都掉到了水里。
师:呀!小动物们掉在水里会怎么样?那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他们?
(3)出示图4
师: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好办法,真了不起。那小动物是怎样做的?(丰富词汇:救生圈)
师:那想一想小动物看见小熊拿了救生圈,他们会怎么对小熊说?
师:这么多小动物都掉到了水里,可救生圈只有2个。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师:小朋友想的真周到。
3、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帮助了小熊和小动物,把小动物都救上了岸。他们说:“谢谢小朋友。”现在小动物又高高兴兴的开着船出去旅游了。小朋友,你们帮助了小动物,高兴吗?我们划着船也出发吧!(带着幼儿做韵律活动《划船》)。
看图讲述活动的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生病,每个孩子都经历过,孩子们对此有切身的感受。生病时的所感所想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但同时又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的。大班看图讲述活动《小猫生病了》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借助“信”的形式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想像和讲述,同时让幼儿感受朋友在自己生病时的关心,使他们树立一种正确对待病痛的健康心理,感受相互关心的乐趣,让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下丰富经验、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品德行为。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初步了解信的格式,较清楚、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
2、学习词汇:孤单、惦记
3、知道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帮助。
二、活动重点:
较清楚、连贯讲述图片内容,渗透良好品德教育。
三、活动难点:
能够大胆、合理地想象。
四、活动准备:
1、教师课前向幼儿简单介绍信的基本格式。
2、教学挂图;信封;小猫、小鸟、小刺猬、小兔、小鸭头饰;小猫、小兔图片;一张小床、一束花、一本故事书等。
五、活动过程:
(一)创设“小猫的信”的情境引入。
师(出示小猫):“小猫生病了,整天躺在床上,它非常想让好朋友小兔来看它,可是小兔离得太远了,小猫会用什么办法告诉小兔呢?(教师打开信,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1、以“读信”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一)
(1)小猫信中的三幅画说的是什么呢?小猫为什么哭?小猫心里会想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合理地想象和讲述。学习词汇:孤单)
(2)小猫的信要怎么读呢?(教师运用“我”的口气读信,让幼儿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3)教师有表情地完整讲述。
2、以小兔的口吻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二)
(1)教师出示小兔,引导幼儿讨论:小兔收到信会怎么样?(鼓励幼儿大胆、合理地想象。学习词汇:惦记)
(2)小兔把小猫生病的事告诉哪些好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