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

2025/10/13教案

此篇文章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4个字,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随文学习本课的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

1、识记8个生字及掌握多音字“给”;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教学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励学生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出示一份班级公约。

2、揭示课题:儿童和平条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鼓励学生读题质疑,部分解疑。儿童和平条约不用强制别人执行,它表达的是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带着我们的好奇心一起走进课文吧!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自己认为难懂的词句做上记号,联系实际想一想。

3、同桌互帮互学,交流自学情况。

4、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

三、入情入境,细读感悟

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条约,细细品味儿童维护和平的那份决心吧!

读第一句话,指名汇报

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播放课件,渲染战争场面

(1)理解“无家可归”什么是“无家可归”?(没有家,不能回家了。)你知道哪些人无家可归?指导理解:是啊,那些可怜的孩子不仅无家可归,还没有饭吃,面临饥饿,生病了不能去看,面临疾病。所以―――――

(2)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过渡:只要我们消灭一切与和平对立的事物,这个世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1)闭眼听读4—6句,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2)交流汇报

(3)指导读句子,感受和平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教师适时板书:珍爱)

过渡:和平给我们带来了幸福而舒适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珍爱和平。为了和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自由读七、八句。思考: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为了现在的和平,为了永久的和平我们能怎样做呢?为了大家的和平,我们又该如何做呢?齐读最后一句话。

四、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过渡: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创造和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1、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儿童,你打算怎样做?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

2、朗诵诗歌《放飞和平》。

作业布置:

1、给父母读《儿童和平条约》,和父母交流感想。

2、你想像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画一画。

板书设计:

儿童和平条约

向往珍爱

和平创造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北京话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北京话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京话的喜爱的。

二、重难点。

1、感受北京话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北京话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京话的喜爱的。

三、乐学善思办法。

1、通过让学生听大师侯宝林的相声《北京话》激发学生去探究北京话的魅力的兴趣。

2、让学生听北京话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北京话的魅力。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听相声吧,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相声大师侯宝林的相声《北京话》请同学们欣赏。听了这段相声你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北京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对北京话的喜爱之情。)

(三)精读品味,体会情感。

1、自读勾画:从哪些地方你感到作者很喜爱北京话?用“——”勾画。

2、汇报点拨:

(1)体会“我在北京话的'诱惑中,改变着自己”一句的深刻含义。

(2)抓住“诱惑”追问:北京话的诱惑在哪里?(相机播放北京导游讲话、北京老人聊天、北京小贩吆喝的课件,让学生体会北京话的诱惑,与作者一起感受。)

(3)重点指导朗读句子:“我像一滴方言的水珠,融入北京话的汪洋大海之中”。

3、自读讨论:作者分别写了谁学说北京话?你有什么体会?抓住句子或词语说一说

(1)体会北京话很重要的句子:“北京话也是一种汉语方言——不过是最接近普通话的方言”。

(2)在第3自然段中找出作者写朋友学说北京话失败的心情的句子,说说朋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这体现出北京话在朋友的心中怎么样?

(3)最能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哪句话?为什么北京话是不朽的?

(四)揣摩写法,拉近距离。

1、回顾全文:作者喜爱北京话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

2、小结,梳理写作方法。

3、指名交流:我们的家乡话与普通话有哪些不同?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勇敢战斗,执著前行和精神。

3.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重难点:体会渔民不怕艰险的精神。

教具:多媒体

教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课文前的.导语,揭示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在课文中进行批注。

二、朗读精彩段落,体会课文内涵。

1.学生选自己喜欢玩的段落,自由的朗读。

2.学生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三、讨论:是什么使渔民们战胜了困难,顺利归航。

四、积累内化。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日记里。

五、积累好词好句。

六、作业:朗读课文。

板书:

渔民们黑夜归航

归航接近海岸浪涌船颠

渔民勇站波涛

平安脱险无比快乐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 篇4

【预习提示】

1、从文中找出课后生字,给它们注上音。

2、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3、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宣告、共享、恐惧”三个词语。

4、查阅资料结合课后注解,了解《儿童和平条约》,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想想自己能为和平做些什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儿童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点难点】

1、认识注释,并能够借助注释帮助了解《儿童和平条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诗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诗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认识注释,知道注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一、观看画面,谈话导入

近年来,中东地区战火不断,我们随着画面到那里去看看。(出示课件)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想法?

二、揭示课题,认识注释

1、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观察课题和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同?(课题右上方有符号)

3、教师引导:这是什么意思呢?那位同学在预习中弄明白了?打开课本55页,看“金钥匙”,自己读读看这是什么意思。

4、读读《儿童和平条约》的注释,看看它说明了什么?

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我国石家庄市的刘玲同学代表我们中国儿童在纽约法拉兴草坪公园举行的《儿童和平条约》签字仪式上签了字。这个和平条约到底说了什么呢?

三、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想想“宣告”是什么意思?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2、四人一组相互交流、评价,推荐一名代表发言。

3、各组代表发言、同学评价。

(总结:这首诗主要内容是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4、学生集体读全文。

四、自学生字,交流释疑

1、和同桌交流一下,预习中你发现的这些生字的注意要点,提出问题,两人探讨。

2、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根据反馈进行生字读音和书写的再强调。

重点理解:疾(1、病2、快)恐惧(极度害怕)意思和字形。

强调“给予”的读音(jiyu)和“予”的字形。

五、课堂检测

1、根据拼音写词语

xuān ɡào jí bìnɡ chóu hèn wú jiā kě ɡuī

jì yǔ tàn suǒ kǒnɡ jù bēi shānɡ

wǔqì gònɡxiǎnɡ

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余学生在白板上写出来,一同批改黑板上的,然后同桌对改白板上的。

六、巩固拓展

1、学生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和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2、教师:环境优美,没有战争,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团结友爱,那该有多么好呀,可是当前的世界战争四起,天灾人祸,疾病肆虐,多少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3、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有关战争、死亡、疾病方面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想想我们能为和平做些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诗歌,反馈收集的资料,了解当前世界的不安定,增强学生对正受着苦难的人民的同情以及迫切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感情。

2、 总结延伸,让学生说说自己可以为世界和平做什么,让他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创造未来世界的和平。

3、有感情朗读诗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明读课文,说说儿童和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呼吁共建一个和平、和谐、美丽的地球。)

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全世界的人都渴望和平,人们希望未来的世界里没有战争、没有疾病、没有悲痛,那是因为当前世界,不少地方的人民正忍受着战争的痛苦,疾病的折磨……

二、结合资料,理解课文

1、四人一组,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世界那些地方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怎样的疾苦。

2、出示课件,边看边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毁灭和伤害。

3、谈谈自己的心里感受。

4、教师引导:这是如此,所以世界各国的`人民渴望和平,他们一起在纽约签订了《儿童和平条约》我们一起再来读条约的内容。

5、男女同学互读。

6、以宣告的口气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总结全文,畅谈感想

1、说说从这个条约你想到了什么?(结合自己从电视、报纸和教师播放的课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同学们感受到世界和平要靠大家的共同维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条约是国家和国家签订的有关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权利和义务的文书,我们少年儿童能为世界和平做些什么呢?

小组讨论,拟出来。

3,小组推荐代表交流

(1、做一个维护和平的小天使,和同学、朋友、邻舍友好相处。

2、做维护和平的宣传员。

3、组织人们签订和平公约。

4、刻苦学习,将来为世界和平做更大的贡献。)

四、课外拓展(任选一题)

1、给父母读《儿童和平条约》,和父母交流感想。

2、你想想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画一画。

【板书设计】

没有战争和武器

没有破坏和疾病

世界和平——没有仇恨和饥饿——共同努力

共同游戏、欢笑

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重点句入手,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

2、指导学生读出人物在特定场合说话的语气。

3、指导学生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引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我们知道,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生接答),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昨天我们大伙儿跟着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得知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抽生展示)(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骗取老百姓的钱财,使得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还有一个原因是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师:你读书读得很仔细。那么,如果我们说得更简洁些,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板书:天灾人祸)

2.确定研究主题师:看来同学们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了吗?(生答:明白了)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板书:除害)我们作这样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该官员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说,怎么做?(生回答)师:老师也在想西门豹权力不是很大吗?派兵把巫婆、官绅抓起来不就行了嘛!西门豹是这样做的吗?西门豹为什么不这么做?(既要达到惩治巫婆、官绅,又要让老百姓破除迷信你觉得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课件出示主问题: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二、探讨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究

1、抓重点句体会西门豹做法的巧妙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应着重研究谁?你赶紧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重点描写了西门豹的哪些特征?(着重研究西门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师:接下去就请孩子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西门豹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句子,多读一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与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学生朗读,画有关的句子,小组合作学习)

2、抓句子交流体会

师: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生:巧妙)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根据回答随机出示句子)“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一语双关,送新娘实际是救新娘,送巫婆上西天。)“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将计就计,惩治巫婆)“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假戏真做,惩治官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过了一会,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区别对待,让老百姓破除迷信)

3、指导朗读

师:老师发现大多数孩子是抓住西门豹的话来体会他做法的巧妙的。的确,西门豹的话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吻说这些话的`呢?请孩子们试着读读这些句子,然后再在这些句子中选一句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好好读读,读出西门豹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学生挑选句子,反复地练习朗读)

师:你们想先读哪一句?a.“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生朗读)

师: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为什么?(西门豹说这话时是带着讽刺的口气,其实他并不认为河伯灵。而且他说这话时已经想好了怎么做,是胸有成竹的,所以“送送新娘”这几个字要读得慢些。)

师:我觉得你体会得非常好,再试一次一定会读得更好。

师:果然不负所望,你读出了西门豹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

b.继续交流,重点指导:“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把三个“不”读得特别坚决,因为这是西门豹将计就计,为救新娘而找的借口,要让大家信以为真。)(朗读训练:指名读——全班学生读)

c.“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能试试吗?(客气)(生读——师生评价——齐读)

三、拓展训练

师:西门豹不仅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官绅,还教育了老百姓,使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河伯娶亲这天,岸上站满了人,请孩子们设想一下他们看了这件事的经过会怎么想、怎么说?出示课件请你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小孩、农民、书生、官绅)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几句。

师:有选择地请学生汇报

师:大家说的是同一个意思,都在赞扬西门豹,只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

师:看来西门豹的做法的确巧妙呀,(板书:妙)这以后为官的好好做官,老百姓呢不再相信迷信,人祸解决了,那么天灾呢?课文写到了吗?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总结

孩子们,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什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语言)是呀,作者通过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再加上说这话时的动作、神态把一个遇事沉着、讲究策略的好官展现在我们面前。

下来孩子们可以用这种写法写一写你最喜欢的人。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 篇6

【教学与学法设计】

一、彩用从整体到部分,先粗后细的教学方法,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不露退迹、不动声

色的绝妙办法。

二、教给学生找关键词语的方法:(一)是找与前后内容不相一致的词;(二)是找表

面看似乎多余的词;(三)是找描写人物异常表现的词。

三、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当时当时的实景,学习利用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1、自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读书——展示

3、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生字学习,并汇报

三、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

小组交流——集体讨论

1、(1——9)调查情况了解原因

2、(10——13)惩治首恶教育百姓

3、(14)开渠引水兴修水利

四、重点词语朗读并讲解

荒芜——田地因无人看管而长满野草。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提心吊胆——心和胆都好像悬着没有着落。形容很害怕。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五、探究学习

分段学习1—9自然段。

出示:西门豹向老大爷问了哪几个问题?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了哪几个问题呢?

1、学生读懂题意

2、读课文1—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边用笔画一画,小组讨论

3、汇报

了解了“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与真相。

⑴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

⑵首恶分子是巫婆和地方官绅

⑶给河伯送的媳妇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⑷漳河没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旱灾。

4、指名读1—9段,记住内容的先后顺序。

5、思考: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六、学习10——13自然段

1、西门豹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呢?

请你们读10——13自然段,从中找到答案。

2、默读、边读边思考。

交流——汇报

①西门豹先以姑娘不漂亮,麻烦巫婆去说一声为由,把巫婆投进了漳河。

②又以巫婆怎么不回来,让官绅去催一催为由,把官绅头子投进了漳河。

③当西门豹又要让其他官绅们去催时,那些官绅们知道根本没有河伯,把他们投进漳河是死路一条,跪下来求饶。周围的百姓看得清清楚楚,也明白了官绅和巫婆都是骗钱害人的。从此,谁也不敢载体河伯娶媳妇,这一大害就铲除了。

3、朗读10——13自然段

4、练习复述这部分内容

组内练习、评议

指名复述、评议

小结:这部分记叙了西门豹在给河伯娶媳妇那天,将计就计,巧妙的揭露了巫婆官绅的鬼把戏,惩治了首恶分子,教育了百姓。

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渠、引水、灌溉浇田地,邺这个地方变得怎么样呢?

学习第14自然段

默读思考——讨论——汇报

由于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渠引水、灌溉田地,邺这个地方每年的收成都很好。

学生朗读——练习复述

七、朗读全文,练习看板书复述。

八、板书设计

西门豹

巫婆官绅为民除害严惩首恶

给河伯娶媳妇破除迷信

年年闹旱灾为民造福兴修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