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识字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识字教学设计 篇1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词语:碧峰倒影象鼻骆驼笔架画廊月饼
(1)带拼音读。
(2)去拼音读。
2.开火车读。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2》。
二、指导诵读,读中感梧
1.整个漓江,好像一条百里画廊,充满着诗情画意,老师很想读一读。(教师示范读,并介绍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
2.学生边看图,边读词,读出美感。多种读法交替,读后师生评价。
三、看图贴词卡,练习说话
1.愉快的旅行结束了,你都见到了什么?小组先说一说。
2.小组合作将这些词语贴在对应的图下面,贴好后,轻声读一读。
3.把学生完成的情境图贴在黑板上,再次齐读。
4.根据图意,用卡片上的词语练习说话。
四、字形分析,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碧、峰、影、鼻、骆、驼、架、廊。
(1)读一读。
(2)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记住。
2.学习写字。
(1)观察、讨论: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提出来讨论、交流。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重点抓住“鼻”这个字指导。)学生描红。
(3)教师行间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五、课间延伸,实践活动
水如碧玉,清澈见底;山是奇峰,挺拔秀丽,不去旅游真是可惜。请小组互相合作设计一幅广告画和相应的广告词,把桂林的美景好好夸一夸,让别人听了见了就想去,看哪个小组设计得好。
(小组合作,设计广告画和广告词,并进行介绍。)
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会了字音并不意味着他能把握言语作品的声音形态,所以教师的示范和教会学生诵读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识字2》犹如一首潺潺流淌的小诗,权富美感,是语言美的典型。其一,声音美,琅琅上口,声声悦耳,具有音乐性;其二,情意美,言语的形式如同桂林山水的美景一一展现。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多诵读好听的韵文,不仅能让他们在言语声音的世界中充分感受汉语言形式的魅力,还能使他们更喜欢学习语文。
这个环节的设计将枯燥的识字融入游戏中,通过贴词,将所学的词语和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再一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这一环节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了学生的不同想法。通过交流、讨论,把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变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阵地,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识字写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激发了识字写字兴趣,写好字成了他们主动的愿望。
延伸性学习将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运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性地设计广告画和广告词。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又、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识字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认识“欠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重点:
1.“欠字旁”的认识。
2.“舞”“柳”两个笔画较多的字的识记。
教学难点:
“万”字的笔顺是“一” “一”、“一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
2.生自由畅谈,师给予肯定。当生谈到春天的时候,师引导学生多谈谈喜欢春天的理由。
3.师:春姑娘来了,昨晚,她给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寄来了一封邀请信,邀请我们班最聪明最细心的孩子一块去她的春天乐园里找春天,还有礼物呢!老师可想去亲眼看一看那美丽的春天,你们想去吗?
4.多媒体课件播放《春天在哪里》,让生在动画和歌曲中感受春天。
5.师:看了这么美的画面,听了这么动听的歌,你想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呢?
8.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小朋友能说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词语,真棒。春姑娘给小朋友们准备的礼物也是一些描写春天的词语,看谁认得最多,谁得到的礼物就是最多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板书课题。
二、看图学词,感受春天。
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
2.师:在春天的乐园里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能用完整的句子告诉大家吗?
3.师:图中有什么鸟?它们各自在做什么?
师引导学生说出黄莺在唱歌,我们可以用“莺歌”来表示;燕子在跳舞,我们可以用“燕舞”来表示。师相机出示词卡──莺歌燕舞,并指导学生通过看图观察黄莺和燕子的表情来学会朗读这个词语。
4.师:细心的你还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根据生的回答,师相机教学“柳绿花红”、“冰雪融化”、“百花齐放”。出示词卡,并指导学生“柳绿花红”读出色彩美,“百”是重音。
5.师:聪明的你能从无声的图中听到些什么?
根据生回答,师相机出示“泉水丁冬”、“百鸟争鸣”。师提示“泉水丁冬”要读出流水声的清脆;“百鸟争鸣”要读出许多鸟儿都在啼叫,“百”是重音。
6.开火车读上述六个词语:“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7.师:这些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表示动物们、植物们都醒了,这便是──(师出示词卡“万物复苏”,让生齐读),这让我们感到──(师出示词卡“春回大地”,再让生齐读)。
生自然而然就明白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不需师太多解释。
8.朗读词语,抒发情感。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文中词语描绘的图画,生以四字词语抢答。
三、自主交流,识记生字。
1.识生字。
(1)师:在这8个词语里有今天要学习的13个生字。课件呈现8个词语,让生找出1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你会认吗?生圈出生字,并尝试自我认读。
(2)同桌互读,交流认字方法;互考,互相辨音,看谁读得准。
a. 你读我听,评价指导。
b.你读我找(找词卡,找字卡)。
(3)小组汇报。
师:你认识了哪个就读哪个。
(4)师: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哪些字的音,为什么?师引导生当小老师指导大家易读错的字并正音。如:“冰、丁、争、鸣”是后鼻音。“苏”是平舌音,“争”是翘舌音。
(5)游戏:小鸡啄米。
出示多媒体课件,随机出现刻在小米粒上的生字宝宝,让生帮助“小鸡”,只要正确读出生字,这些刻有生字宝宝的米粒就会掉进小鸡的嘴里。
2.记生字。
(1)师:你觉得哪些字笔画多很难记的,可以提出来。着重引导生提出“舞”“柳”二字。
a. 动作记“舞”,“舞”就像一个在跳舞的人,最长的一横像伸展的手臂,下面的横撇像抬起的右脚,最后一竖像站立的左脚。
b. 简笔画理解“柳”,相机扩词:柳树、柳枝、柳叶。
(2)师:你还记住了哪些字?用的什么方法?
(3)生谈自己记生字的方法,师指导。
如:加一加:百(一+白)、歌(哥+欠)。
减一减:万(方-`)。
偏旁识记:“冰”、“泉”与水有关;“鸣”是叫的意思,与“口”有关。
(4)当生说到“歌”字时,师重点指导生认识“欠”字旁。
a. 师:这是一个新的偏旁,你认识它吗?
b. 师:你还认识哪个字是有“欠”字旁的?
c. 生可以谈“吹”“饮”等字,师给予表扬,并让生感悟“欠”字旁一般位于字的右边。它和“夂”有点相似,要注意区别。
(5)联系生活识字,这些生字你以前见过吗?在哪见过?
3.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百、万”。
师:这两个字都是数学中必不可少的单位,小朋友们可要好好学习写这两个字,还要写得漂漂亮亮的。
(2)多媒体课件出示这两个字,让生观察两个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注意关键笔画。
师:你发现了什么?师引导学生汇报。
“百”字的横写得长一点。
“万”字注意笔顺是“一、、丿”;“丿”在竖中线上起笔。
教师具体范写“万”字,着重强调笔顺及“”运笔过程的轻重和笔势的变化。
(3)男女生比赛书空写“万”字,杜绝先写“丿”再写“”的现象发生。
(4)多媒体课件出示“丁、冬、齐”三个字。
师:你想先学写哪个字?
(5)生汇报,师按照生提出的顺序分别学写这三个字。
a.“丁”的“亅”要写在竖中线上。
b.“冬”和“齐”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撇笔和捺笔要舒展开。注意“夂”头和“文”字头的区别。
c. 师范写,生书空。
(6)学生在轻音乐中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7)把优秀的学生作品用投影的方式在全班展示。
四、课外拓展。
1.师:今天,老师真是太高兴了,这次我们接受春姑娘的邀请在春天的乐园里游玩,可真是收获不少。这么多字宝宝,小朋友们不仅学会了认,还学会了写,你们已经得到了春姑娘最好的礼物。那在我们离开春天乐园的'时候,你们有什么礼物想要送给春姑娘吗?
2.生自由畅谈自己想送的礼物。
3.师:老师提议,可爱的孩子们,你们就把你们今天学会的生字宝宝做成各种各样的生字卡片,送给我们的春姑娘吧!她一定会很喜欢的。
4.生讨论自己想做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生字卡片送给春姑娘。
五、总结。
师:春天真是太棒了!所有的植物又重新开始生长,所有的动物都开始了新的生活,所有的孩子也都长大了。多神奇的春天呀!在这美丽的春天里,老师也想对你们说一句话:快快长大吧!亲爱的孩子们!
识字
我设计在春姑娘的带领下,在《春天在哪里》的歌曲中,让学生满怀激情地走入课文。
因为是一堂识字写字课,所以,在学生视觉,听觉都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后,我就切入正题,通过8句话的学习,马上就把重点转到了13个字的认识及5个字的书写上。
学本课生字时,我没有急于教学生统一认读,而是问:“认识哪个就读哪个。”部分学生兴奋地跃跃欲试,纷纷起来读自己认识的字,并说出了自己的识记办法及提醒大家要注意的地方。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识字多的孩子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自豪、得意之情洋溢在脸上,识字少的孩子也不同程度受到触动。
我还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这些生字你以前见过吗?在哪里见过?”我的话音刚落,学生就忍不住站起来举起了手,积极性特别高。这些常见的字,他们或多或少以前都接触过几个,让他们说出来,让他们了解在生活中识字的乐趣,让他们充满自豪感,这样教识字,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是把识字当作任务,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课的开始,我就告诉孩子们,春姑娘送给你们的礼物就是这些字宝宝,谁认得多谁得的礼物就最多。让孩子们知道,他们不是在学生字,而是在得到春姑娘的礼物。而课的结尾,我又引导孩子们制作生字卡片送给春姑娘,让孩子们课堂学的生字,课后又能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巩固和消化。这样的设计首尾呼应,让整堂课流程更紧凑,更清晰。
一堂课下来,我竟不觉得累,而学生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学习热情高涨,在愉快的玩中不知不觉认识了这些生字。教学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倍感欣慰。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我竟突然有了一种幻觉:其实,我就是春姑娘,和孩子们交朋友。以后,我还会是夏妹妹,秋大哥,冬小弟,永远做孩子们的朋友!
识字教学设计 篇3
本课是形声类识字分为课文、插图、课后练习三大部分。其中课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组形声字几这些形声字分别组成的词语;第二部分是一首儿歌。
1.学会本课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包字头和食字旁。
2.认学生了解行声字的结构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声旁“包”
1.出示书包,学生回答,引出“包”。
2.板书;包
二、学习4个行声字
1.看图启发
2.学习“炮、包、饱、泡”4个字
3.齐读生字、词语。
三、指导练习写字
1.出示范字,认学生仔细观察“炮、包、饱、泡”。
2.分别指导:后3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注意两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书写示范。
4.学生练习书空、描红、仿写。
四、作业
1.抄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2.练习读儿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给“包”找朋友。
2.读生字新词。
二、学习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2.教师师范。
3.指名读,正音后再练读。
4.观察插图,认学生说说看到的景色。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练习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范字:满、吐、嘴
2.重点指导:
满:左窄右宽,右上部是“草”的上面,下边是“两”。
嘴:左窄右宽,右上部是“此”,下边是“角”。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仿写。
四、课堂练习
1.扩词
2.加边旁组词
识字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3、培养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对5条谚语的理解
教学关键:
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理解每一句谚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图片、筷子、绳
教学过程:
一、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5′)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出示课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来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来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识字5》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15′)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范读课文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师: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赶紧读给同桌的`同学听吧!
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18′)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语的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总结(2′)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留给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齐,泰山移”等,它常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识字教学设计 篇5
识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识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识字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回忆和想象,凸显个性,力求创新。
2.梦的色彩情感体验及画面布局和形象的塑造。
一、导入
同学们好!昨晚睡得好吗?有没有做梦?谁来讲讲你的梦?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学习诗歌
1.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彩色的梦是用彩色铅笔画出来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自由回答)
2.出示第一小节。(指名朗读)
(1)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学生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句子)
(2)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想一想:他们会聊些什么?“在白纸上跳蹦”写得多生动,他们会在白纸做些什么呢?)
3.同学们真聪明,彩色铅笔们在白纸上画上了绿的草坪,红的野花,蓝的'天空,这是多美的画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第二小节)
(1)小组轮读。全班齐读。(比赛)
(2)天空蓝得透明是一种什么样子?(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理解)
4.彩色铅笔还画了什么?(出示第三小节)没错,还有葱郁的森林、雪松、小鸟、小屋、烟囱和太阳。 (1)指名学生朗读。
(2)出示图片,理解“葱郁”一词。
(3)“雪松们拉着手”是什么意思?
(4)仿照句子说一说: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
又()又() (学生填词)
5.如果给你一把彩色的铅笔,你还想画上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6.同学们想画的东西可真不少,那么我们接下来看看作者还给大森林画上了什么吧。(出示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水果、季节、紫葡萄、溪水)
(3)“紫葡萄的叮咛”是什么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形旁表意的角度理解“叮咛”二字)
(4)你现在能理解“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这句话的意思了吗?什么是“精灵”?
三、拓展延伸
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试着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你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