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中班活动教案

2025/10/14教案

此篇文章中班活动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中班活动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皇后的水果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根据水果的某些特征猜简单的谜语,体验猜谜的乐趣。

2.能根据水果的特征进行分类,加深对各种水果的印象。

活动准备:

1.各种水果实物。

2.香蕉、西瓜、桔子图片。

3.水果胸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戴上皇冠扮成皇后,讲述故事。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猜我是谁?我是水果皇后,有一次,我举办了一场水果餐会,邀请大臣们一起来参加。看看,我为大臣们准备了什么水果?

2.出示各种水果。

3.哇!有那么多的水果啊!你们都认识吗?(请幼儿讲讲水果的名称)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讲到“皇后说‘圆圆的’”时,请幼儿将圆圆的水果找出来。

5.教师讲到“皇后说‘红色’时,请幼儿把既是圆圆的又是红色的水果找出来。

6.教师讲到“皇后说‘粗粗刺刺的`’时,请幼儿到小组上用手摸一摸这四种水果,并找出皇后要的水果。

7.你们觉得我要吃的水果是什么?为什么?

8.继续听故事。大臣们最后猜出我想吃的水果了吗?为什么他们可以猜出来呢?(因为他们知道了水果的特征,所以能猜出来)

中班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开展本主题活动所进行的三个以上的活动。

2.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进步,能积极参与嘉奖会并接受表扬。

3.为小朋友的进步感到高兴,愿意向小朋友学习。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美工》

2.活动前做好“勇敢宝宝”奖章。

活动过程

1.复习mp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儿歌《勇敢是什么》。

呈现幼儿画的勇敢火车,由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mp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儿歌。

2.活动回顾

呈现一些活动照片,引导幼儿看照片,回忆进行过的活动。

提问:你们喜欢这些活动?为什么喜欢?

3.说说勇敢小宝贝的'故事。

每个小朋友在这两个星期的学习中都有很多进步,都变得更勇敢了。你们能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变得更勇敢了吗?(请幼儿说自己的进步,教师及其他幼儿可以补充)

4.颁发勇敢宝宝奖章。

每个小朋友都变得更勇敢了,我们都是勇敢小宝贝,老师今天有给小朋友颁发“勇敢宝宝”的奖章。(教师给幼儿逐一佩戴,佩戴时说:“×××你是勇敢小宝贝,因为你……)

中班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穿袜子的方法,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3.掌握袜子的特征,给袜子配对

活动准备:

1. 每人一双袜子

2. 录音机,磁带

3. 筷子一双、手套一双

活动过程:

(一) 观察袜子的特征。

1. 儿歌游戏,引出活动。

2. 老师出示袜子请幼儿观察(颜色、图案)。

3. 小朋友拿出袜子,说说自己手里的袜子的特征。(与同伴交流)

4. 区分袜口、袜跟、袜头。

(二) 尝试活动。自己找袜子配对,积累经验。

我们的脚宝宝有两个,可袜子娃娃只有一个,原来另一个藏起来了,请你帮你的袜子娃娃找到它的好朋友。(自由寻找、配对)

(三) 交流讨论,了解一双的.概念。

1.讨论:你找到的两只袜子一样吗?

2.如果颜色、图案都一样,还要比比大小、。介绍比大小的方法:两个娃娃口对口、跟对跟、头碰头,放在一起比一比。

(四) 自我纠正,巩固知识和经验。

1. 两只袜子的颜色、图案、大小都应该是一模一样的,这样才是一双袜子。请你自己比一比,如果错了,重新去找一找。(自己纠正)

2. 讨论: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一双的。

(五) 学穿袜子,提高自理能力。

1.现在袜子娃娃要和我们的小脚做朋友了。(示范穿袜子的正确方法:袜跟朝下张开口,小脚匝匝往里伸,袜头套住脚指头,袜跟套住脚后跟,轻轻一拉穿好了)

2.小朋友练习自己穿袜子,老师指导。

活动结束:

简短谈话。懂得要天天洗脚换袜子,自己穿袜子。

中班活动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一、教养方面

感受对称与不对称的美感形式,掌握“撕、剪、粘、贴”技能。

二、教育方面

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学会与人合作、共享成果。

三、发展方面

在“摆、拼”活动中,发展设计思维。

教学重点:小彩旗“形与色”的.设计与剪裁制作。

教学难点:旗面色彩对比的搭配,运用对称与不对称的形式装饰旗面。

教学准备:制作范例,彩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播放课件,欣赏不同的彩旗,增加对彩旗的认识

二、尝试与感觉

1.摸一摸:感觉不同纸材(软、硬、粗糙、光滑——)。

2.看一看:色彩与挂历纸有什么不同?(单一色彩、丰富色彩。)

3.撕一撕:哪些纸可以撕?(随意撕一个大的基本形,感觉直线撕、弧线撕、对折撕。)

4.剪一剪:哪些纸可以剪?(随意剪一个对称的具象形,感觉对称的折剪法。)

5.比一比:剪与撕的效果。(撕:风格粗犷、自然、生动;剪:边缘光滑、细腻、生动。)

三、发挥主体

1、出示基本形,师示范几种在基本形上加以变化,要学生自己尝试剪一剪。

2、示范制作步骤,要学生摆一摆什么颜色搭配最好看。装饰什么图案?

3、学生学会做一做:运用“剪、折、粘、贴”的制作技能;运用对称与不对称的设计方法。

四、发展主体

1、运用一连串的小彩旗装扮教室,感受“节日庆典”的气氛。

2、评一评:选出我最喜欢的一面小彩旗进行自评:外形美、色彩美、装饰美;运用点、线、面、色和对称、不对称的审美原则。

教学总结:小节本节课学习情况。

中班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房屋基本结构,大胆想象,表现房屋各不相同的特征。

2、进一步掌握涂色的方法,关注颜色配合,使画面色彩鲜明。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艺术大师克利的作品(有轮廓线,无颜色)、炫彩棒

活动过程

一、观察导入(环节意图:在观察中了解到房子的一些基本特征)

1、春天到了,花儿都开了,正是旅游的好时光,有一位旅行家拿着地图走呀走,来到一个地方,他看到了什么?

2、你们怎么知道是房子呢?(有房顶、有围墙)

3、门口还有一个R的标志,旅行家心里可高兴了,真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呀。有那么好看的房子,一定要进去走走。可是天黑了,旅行家走走走,房子有点看不清了,你能帮他找到房子吗?(请3—4名幼儿上来点画)

4、小结:天黑了,只要找到了房顶、找到了围墙,我们一定能发现房子的。

5、过渡:我们一起来看看,旅行家找的房子和你们一样吗?

二、寻找房子(环节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各种房子的造型、颜色的不同。)

1、蓝房子

旅行家找到一幢怎么样的房子?屋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引导幼儿用颜色和形状来为房子命名。)

2、紫房子

这幢房子和火箭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像什么?(引导孩子将之前蓝色火箭房子的命名进行迁移。)

3、橘黄房子

又找到了一幢什么房子?有许多什么变的?可以叫它什么名字。(这里将命名进行了提升,原来很多房子可以在一起而且很好看。同时颜色也可想象成水果的名字来命名。)

4、绿房子

引导幼儿关注房子可以往旁边、往上面找。

5、小结:旅行家真高兴啊,这里的房子有的高高的、有的矮矮的、有的还是连体别墅呢。

6、小区里间的人为了欢迎旅行家还点上了漂亮的灯。

为什么蓝火箭不点上蓝色的灯呢?

7、小结:灯的`颜色要和房顶、围墙的颜色不一样,灯才会特别亮。

三、尝试操作(环节意图:自己动手设计不同的房子形象,进一步感受房子的色彩美)

1、教师示范

旅行家用亮眼睛找到了那么多漂亮的房子呀,我也想来试一试,(拿出画稿)

我请炫彩棒帮帮忙,也来刷出好看的房子。

围墙:刷刷刷,刷刷刷,请出绿笔刷一刷——(小心围墙可不能倒呀)(留扇窗开灯哦)

房顶:我还是用绿笔刷刷刷好吗?刷刷刷,刷刷刷,请出深绿笔刷一刷——(房顶不能漏呀)

点灯:选一个和围墙、房顶不一样的颜色。

2、幼儿作画

1)按自己的想象寻找画面上的家,确定房屋的屋顶、墙面、门窗等部位。

2)在房屋的轮廓线内涂色,边思考边涂色使画面色彩鲜明。

3)在“家”的周围继续寻找各种房屋,并注意色彩的配合。

四、交流分享(环节意图:在欣赏作品中发现房子的各不相同及评选出自己喜欢的房子)

1、沿着小桥走一走,朋友朋友快进来。

2、共同欣赏作品,互相交流介绍,哪张图上刷的房子最多?

3、你喜欢哪幢房子?

延伸:

你们还能找到更多的房屋吗?

中班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知道水粉颜料会在水中溶解,

知道两种不同颜色的水混合会出现另一种颜色

愿意参加实验活动,体验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次性杯子若干,红黄蓝颜料

活动过程:

1、观察活动

出示颜料,说说分别是什么颜色?

提问:把颜料放在水里会怎么样?

教师将颜料放入水中,幼儿观察它的.变化(颜料会在水中溶解)

2、操作

提问:两种颜色的水倒在一起会产生什么现象?

幼儿讨论

教师操作将其中的两种颜色水混合,幼儿观察其中的变化

幼儿操作,尝试颜色的变化,

3、交流

说说自己操作时出现了什么颜色,和同伴交流操作过程

第二次操作,选择与第一次不同的颜色水。

用不同比例的颜色水操作

4、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