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 篇1
学了师德报告,我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要想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合格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始终要把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放在首位。
二、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爱和理解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和理解,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
三、培育教师人格魅力。
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他们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 篇2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快结束时,收到短信要求4:25到五楼参加师德报告会,我们以为肯定又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所以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但又考虑到纪律,遂决定早点放学去参加会议。到五楼,萍校长已经坐在主席台那边给大家讲要求了,我找到位置坐好后开始听讲,抬头一看拉幕前挂了“树师德,铸师魂,正师风”师德报告会,心里猜想:看样子,今天来的人还挺有派的嘛。正想着,就看到邱校长和一位五十来岁的男子走进了会场,步上了主席台。
林老师接好电脑,邱校长开始介绍:今天给我们做讲座的是市教育局原党工会书记田书记(姓名就不知道了,后查证得知叫田文瑞),他是军伍出身,是优秀的飞行员。接着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田书记的到来致以欢迎。这位田书记果然是军人出身,邱校长话一落地,他就站起来,很挺拔的那种。向我们做了比较详细的自我介绍,总的来说,他的介绍更多一些风趣幽默,也可能使我们听多了正襟危坐的那些报告,对他这样虽不够切题但别具一格的讲座倒也听得兴致盎然。他的讲座有着很浓的政治色彩,或者说有着浓浓地部队作风。
报告主题叫“铸师魂为人师表,立师德教书育人”,报告比较随性,从教育讲到国计民生,从师德讲到党员党性,从经济讲到国际国内形势。总而言之,可以用包罗万象来形容。他的讲座中有两点:教师要学会表扬,对于不同的学生要能平等相待,特别是那些差一点的学生美其名曰“学困生”更要多一些表扬,并给我们举了许多的事例,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这篇文章,也让我想起了“静待花开”这一个词语,我的心也被田书记朴实的言谈激励的暖暖的,觉得自己对有些学困生确实显得心急了些,我想通过今天的讲座,会有更多的老师受到触动吧!
第二小点就是他提出的“小手拉大手”这个话题,我也非常赞成。他说中国人现在虽然在国外能挺直腰杆说自己是中国人了,但离为中国人而骄傲还有很大距离,并举例说自己前两天从北京回来坐高铁,一路上感觉能坐高铁的人真的是有素质的人,但从徐州往回走就明显觉得乘客素质降低了,他的这些言论与我不谋而合。真的,我不是标榜自己,我在教书的过程中更大的功劳是育人,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学会理解与包容,对自然,对家长,对老师,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初期接受到这样的教育和约束,我想那将是我们教育者的一大功德。只可惜,有好多人在不该抓分数的年龄段只关注成绩,忽视了孩子的人格成长。想想这些,就觉得自己的肩上担子很重。
现在我们的教育力量虽然很是薄弱,但任重道远,据家长反映,孩子都愿意听老师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去约束自己的家长,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我们的大环境也能更加美好!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美好设想和愿望了。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 篇3
12月3日,我们学校教师培训活动,有幸聆听了师德报告,深受感动和启发。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无私的爱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空,金校长身上表现出的高尚的师德风范是任何溢美之词都无法形容的。他不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更是所有教师学习的楷模,行为的指南。
教师应具备积极的事业心。事业心来源于职业感,责任感,是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是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上升到伟大事业的高度来看待追求,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坚信自己的选择。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教师的事业心就是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崇高的事业,因而全身心地投入,这是热爱教育的集中体现,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一名优秀的教师对工作应该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在具体繁杂的工作面前他们努力工作,不辞辛苦,不怕劳累,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对工作不断进取,随着工作情况的不断变化,新的问题不断出现,需要去研究,去克服,去摸索,特别是来之学生中的情况,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让学生在我们的辛勤劳动工作之中,不断成长,若干年过后,一代新人走上社会,我们就会无比的欣慰。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教师要成为好的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这种事业心能使人有更高的境界,有更大的智慧,有更大的耐性,因此强烈的事业心是师德师风的重要条件。
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们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只知道教书而不知道育人。那么,只能称其为“教书匠”。由此看来,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依靠自己的师德标准去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位学生,从而在教书育人中感觉一份愉悦,一份成功。我要向师德标兵金校长学习,在我的教学中用我的优良的师德去爱护我的学生,体现我的自身价值,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月14日的下午,这是个给我印象深刻的下午。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十人到太平中学听师德报告会。静静听着台上那些师德先进教师讲述自己的事迹,也在静静地思考。他们做得伟大吗?似乎不觉得,每件事,似乎都是老师应该做的小事,甚至,似乎都见过。但是,当小事做成了无数件的时候,不就成了事业吗?记得有个伟人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台上发言的老师可能做得更多,但是,确确实实地感受,我身边有很多老师都这样努力着。如果用一个字来衡量模范同行的工作,那就是——爱。
王老师的《让爱在这里起航》讲述的很感人,为了救治流血不止的学生而忘记了自己的孩子,为了学生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的父母,真正做到了对学生的真爱。
张老师面对生活的艰难毫不退缩,依然做好本职工作,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体现了:“路漫漫,我用爱前行”。
说实话,我比较喜欢一高中杨老师的教学风格,他的一句话我记忆深刻,那就是:“不要因为怕我而遵守纪律,而是要自己觉得不好意思,对不起老师而去遵守”。
这次报告会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四高中的张老师,她帮助困难学生,帮学生煮鸡蛋,等等,都做的那么朴实,当听到她面对自己老公出车祸住院那段时,我特感动,记得有一句话,是她接到老公电话说要大便,来到医院的时候她老公说的:“秋啊,对不起,我实在是坚持不住了才给你打电话的。”听到这句话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当一个爱学生的老师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同时,能得到家属的支持就更加的不容易,张老师的老公也是个伟大的人,我向他致敬。
打这些文字的同时,我的心情一直很激动,几位老师的事迹一直在脑海里回放。自己要做一名好老师的信念也更加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任何事情,我都会大声的说出:“做老师真好!
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 篇5
9月14日,我非常高兴能够参加郑州市组织的师德巡回报告会。报告会上共有五位优秀教师的报告,五位优秀教师用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展示了人民教师伟大的人格魅力。他们用自己的教学实际诠释了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爱生如子。
首先是来自教工幼儿园的门少娟老师,十九岁登上讲台,又教了十九年,她给她的班级取名为“葵园”,她用爱和坚持守护者孩子。曾经,她遇到了一个爱哭爱闹的孩子,中午不喜欢睡觉,孩子的眼睛里充满着冷漠与怀疑。门老师耐心地守护者孩子,用了一个又一个方法来安抚孩子的情绪,刚开始她让孩子在教室里玩耍,接着又让孩子带着耳机听故事,最后门老师在中午守在孩子床边,唱着摇篮曲拉着孩子的手,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安抚孩子哭闹的习惯,孩子慢慢地就能睡一个很美好的午觉。从门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了她超乎寻常的耐心,她用耐心创造者属于她的教育故事。门老师对孩子有着一颗慈母般的爱心,这种爱心彻底地化解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她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仝允波教师寒来暑往,东去春来,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仝老师称孩子们是他心中永远的牵挂。面对离家千里的藏族孩子,他深深地知道孩子们想念家乡,所以仝老师就把他们全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每天教他们洗碗洗衣铺床叠被,常常与孩子们促膝长谈,他常说:“孩子们远离父母,老师就是孩子的父母。”对于中秋和春节不能够回家的藏族孩子,仝老师都会陪着他们一起过节。仝老师把时间给了学生们,却总是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儿子,因为儿子曾经说过:“爸爸,我想和你吃一次年夜饭。”
儿子和爸爸在过节的时候吃一顿饭都变成了奢侈,可见仝老师平时陪儿子的时间很少。仝老师差不多每次晚上回家都最早也是十点多,和儿子说话的机会极少。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执着令我感动。仝老师的付出学生们都知道,那天当老师送他们离开的时候,学生们喊了一声:“爸爸,再见!”多么真诚的呼喊,这就是老师最欣慰的事。看着学生们从懵懵懂懂到学有所成,仝爸爸的心里是幸福的。无论自己的学生走得有多远,学生都是老师心中永远的牵挂。
他们的故事,平凡中见伟大,简朴中见真情,他们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负责,都体现了他们高尚的道德。作为千百万教师中的一员,我深深地知道,在我们的肩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今天的我,虽然已不能像门老师、仝老师那样。但我有着一颗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心,能像门老师热爱教育、用耐心对待学生;能像仝老师那样关爱学生,在三尺讲台,求实创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他们为榜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投入,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安全工作。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学习!用我们博大的胸襟去关爱、理解、欣赏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事业与爱同行!相信我们会是最幸福的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