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我家乡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我家乡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36页第6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方法与过程: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正确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湖北省地图。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动机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欢乐的笑声。让我们走进家乡,拥抱家乡吧。在幅员辽阔的祖国版图上,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启发感染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6页,看看书上的同学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
2、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湖北省 荆门市)
提示:位置、 物产、风俗、英雄人物、历史故事。
3、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家乡,并给家乡涂上颜色。
4、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家乡在哪里?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请同学们阅读第37页左下角一段话。
5、小组讨论:家乡的产物 英雄人物
6、教师小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腹地中心,主产小麦和水稻,是“鱼米之乡”,宇航员聂海胜是家乡人,运动员杨威、李小双、程飞都是家乡人。名人(刘华清、李先念、董必武、孟浩然)。
三、演绎深化
活动:认识地图方位。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一张较大的中国地图及湖北行政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出地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今天,我们再认识四个方位。
西北、东北、西南、东南。
2、说一说我们的邻居是谁?家乡湖北与哪些省市相邻?
这些省市在家乡的哪些方位?
3、小组讨论。
4、小组代表发言。
5、班级抢答题,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1)湖北的东面是________,北面是________,南面是_______,西面是________,西北面是_________,东南面是_________。
四、行为指导
1、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了解家乡,明天我们将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知识创造财富。
2、学生交流。(保护环境、努力学习、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绿化家乡等。)
3、教师小结: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我们炎黄子孙共同的家乡,一个深爱祖国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养育自己的家乡的,同学们,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行动吧!
4、作业
我的家乡所在市_______________
它在湖北省的方位---_____________
我家乡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9个字。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1个生字。
教学难点:
用带点词造句,把句子说完整,并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自己读课文,注意把字读正确、读流利。注意11个生字的读音。
二、出示生字
1、偏 辟 涎 扛 侦 敏 捷 战 熟 翼 谢
给这些生字注音,熟,有两个音,shu 和 shou
2、用多种方法记住11个字,边说边组词
熟字加偏旁,两部分合起来,按笔划记,结合字义
用“敏捷”说一句话,
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地爬上一棵大松树。同桌说一个句子。
你能用“小心翼翼”说一个句子吗?
吃完晚饭,刘燕小心翼翼的帮妈妈把碗端到厨房。这是老师想到的,你能说一个句子吗?
3、检查,师说字,生书空写。
4、重点指导书写:
僻 涎 熟 馋 唇 捷 翼
三、认真书写字词,并造句。
作业:给10个字组词,看谁组的多。
课后反思:“涎”字的书写是一个必须要讲的知识点,对于半包围结构的“延”字先写里面,再写外面,学生都不知道,还有“翼”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这个字的原意是“翅膀”的意思。很多知识如果老师在他第一次接触的时候不讲清楚,可能孩子会一辈子都不会知道。所以我们在备课、讲课时还是要仔细一点。
第二课时
一、回顾知识点:
1、 多音字:
成熟(shú) 熟透(shóu) 夹紧(jiā) 夹袄(jiá)
2、 形近字
偏( ) 僻( ) 战( )
篇( ) 避( ) 站( )
扛( ) 唇( ) 敏( )
杠( ) 辱( ) 海( )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文
秋天的脚步近了,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丰收的气息?这时,你最喜欢家乡的什么?有一个作者叫李卫华,他最喜欢家乡的柿子,还写了一篇文章来表达这种喜爱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三、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喜爱家乡的大柿子?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从两方面看出:
柿子树开花、结果、丰收的景象。
摘柿子、吃柿子带来的欢乐。
精读课文,学习写法,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课文2——4自然段,体会作者描写柿子树开花、结果的写作方法。
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看看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描写柿子树开花、结果、丰收的景象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边读边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悟、体会,指导有感情朗读
花:那花儿小巧精致,犹如童话王国中的金色皇冠。(比喻)
学生读句子,边读边想象柿子花的样子。
“犹如”可以换成什么词?(好像、仿佛)
读了这句话,你眼前出现柿子花的.样子了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抓住柿子花颜色、形状等特点描写的方法。
果:碧绿的树叶间一下子冒出许许多多青里透亮的小生命。
“小生命”指的是什么?怎么不直接说小柿子?从这你体会出什么?
把“冒出”换成“长出”好不好?为什么?
你认为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用得好?(青里透亮)
什么叫“垂涎欲滴”?写出了什么?
过渡:闪闪发亮的柿子真是令人垂涎欲滴呀!于是小伙伴们就去摘柿子了。
3、默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小伙伴们是怎样摘柿子的?
引导学生圈画出有关语句,细细品味,体会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词汇及短语。
如:( 敏捷)的小猴子地摘柿子
(高高)的树杈 (不慌不忙)地举起
(悠闲自得)的样子 (小心翼翼)地拉
运用“敏捷”、“小心翼翼”说句子
敏捷:翠鸟敏捷地叼起一条小鱼往远处飞走了。
小心翼翼:我小心翼翼地端来一杯热茶递给妈妈。
轻声读,画出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想一想,围绕“快乐”写了哪些内容?
(分工合作、有人侦察;有人上树;柿子采摘下来,大家十分高兴。)
过渡:柿子摘下来了,大家多高兴呀!快让我们一起分享这胜利的果实吧!
4、读6段,边读边想像小伙伴们分享胜利的果实的场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四、小结
同学们,家乡是美丽的,童年是快乐的,趁着这美好的时光好好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我家乡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风光好》选自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哺育我成长的家乡》的第二课。本单元的设计主旨在于施行爱国主义教育,爱祖国要从爱家乡开始。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我国幅员广阔,每个人的家乡名字的来历不同,并能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不同地方有着不同自然风光,通过了解、展示家乡美丽的风光从而增强学生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秀美山川的热爱。
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主题活动:
1、说说家乡的山和水。
2、我做家乡的小导游。在本课的设计上,我紧扣《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原则,设计目的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广泛搜集家乡风光美景的资料图片,通过捕捉鲜活的家乡美景,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了解家乡美景、宣传家乡,从而树立热家乡、推介家乡、建设家乡的理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交流了解家乡的山和水;
2、我做家乡的小导游,宣传展示家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能力;主动参入的'实践能力;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课前要求学生对家乡的风光美景资料收集入手,充分地做好调查工作,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扩充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家乡的美,学习合作与分享,充分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风景名胜、风土人情,描述风景区的特点,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会写导游词,推介家乡的美景,从而树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运用观察、访问、调查等方式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充分开展学生的合作与分享,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了解家乡的风光美景。
【课前准备】
1、太白县旅游宣传片、太白县自然景观(太白山、药王谷、黄柏塬、青峰峡、蔬菜种植园等)图片、资料。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让学生收集家乡风光美景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景,激发情感
1、欣赏祖国美景:课件展示欣赏青海湖、西藏雪山、湖南张家界、安徽黄山、长江三峡、吉林长白山、海南等著名景点图片,简介风景名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新课。师:这些地方确实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不过,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个地方是非常美丽的,那就是咱们家乡陕西太白县。课件展示欣赏太白县美景图片。(黄柏塬红叶图;青峰峡飞瀑;太白山云雾;蔬菜种植园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家乡的山和水。(随机揭示课题《我的家乡风光好》)
二、走进家乡,了解美景
1、课件展示家乡美景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是哪里。(主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美景,感受家乡美丽风光。)
景区系列展示,展示中进行景区的简单介绍。(太白山、青峰峡、黄柏塬、药王谷、褒斜古栈道、蔬菜种植园等)
2、畅谈家乡美景。通过课件展示进和学生课前的资料收集,开展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认为家乡美的地方。
学生小组自由交流。(我认为……最美,这里……)
3、画笔展示。通过交流,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家乡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说一说家乡的周围有哪些美丽的自然风景,然后拿出自己的彩笔去画一画家乡美丽的一角。
学生描绘家乡的美景,教师点评。
三、展示美景,宣传家乡
1、课堂展示。学生把自己调查收集的景点图片、资料或绘画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鼓励学生课后办好“美丽的太白”专题板报,展示太白美丽的自然风光。
2、“我做家乡小导游”
(1)师:假如有游人来我们太白旅游,让你做导游,你该怎么做呢?
根据学生回答,要求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家乡的旅游景点的材料、图片或绘画作品整理一下,为游人安排好三日游的行程。
媒体展示太白县旅游宣传片。
教师介绍旅游日程安排要求,推荐几个示例。(课件展示:第一天太白山;第二天药王谷、褒斜古道、县城翠矶山、蔬菜种植园等民俗游;第三天黄柏塬)
(2)小组合作完成导游词。按照教材第10页的导游情景图来编好导游词。(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来到我们的家乡……这里是景区……)
(3)小组汇报:推选出三位导游上台演示。(学生在演示的同时教师相机出示家乡风光图片)教师进行点拨,并指导导游编制注意事项。
四、升华感情,建设家乡
师:通过同学们的相互交流和展示,我们对家乡的美景已经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相信大家也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努力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太白县旅游发展的巨大变化吗?
教师简介太白县“生态立县、特色富民”的发展战略和近年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生活的巨大改变。启发学生从文明旅游、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方面,努力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结束语:家乡的美丽风光让我们自豪,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们骄傲。祖国的山川美丽富饶,是我们所有人的家乡,所以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家乡,更要热爱我们的祖国!
五、布置作业赞美家乡
通过讲故事、编童谣、写一段话、画一幅画等方式来赞美我们可爱的家乡。
【板书设计】
我的家乡风光好
看家乡→说家乡→赞家乡→爱家乡
爱家乡→爱祖国
教后反思:
《品德与社会》作为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我的家乡风光好》这一课旨在通过了解、展示家乡美丽的风光从而增强学生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充分考虑班级学生外出旅游少,且对全县的自然风光了解较少的现状的基础上,在教学的设计上,我力求做到学生课前收集家乡风光资料准备多,教师备课图片展示多,通过创设生活中有趣的活动情境,捕捉鲜活的内容,并在教学中力求视频、图片、音乐以及学生文本交流的教学手段多样化,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在诸多的视觉感受中,不断提升对家乡自然风光的了解,达到自如描述家乡风光,树立热爱家乡的深厚情感。
多媒体课件音像并茂,操作性强,很符合儿童对事物的认知规律,非常适合于进行情感熏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对思品课教学的标准及教学方法把握不够,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学生出外旅游机会少,实地调查搜集资料的动手能力欠缺,使这节课少了一份生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并积极创设贴近生活的教育情境,努力提高思品课程的教学成效。
我家乡教学设计 篇4
设计理念
1.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交际;
2.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观察顺序去描述自己的家乡; 3.引导学生通过定向阅读,让学生领悟写话的策略; 4.采用扶放结合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5.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家乡,试图做到把话说完整;
2.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学习恰当评价别人的话;
3.通过交际活动,感受家乡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口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学难点
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家乡的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观看家乡风光,播放《家乡美》的MP3音乐,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怎么样赞美自己的家乡的?
师: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热爱自己的家乡吗?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乡介绍给大家?
师:是啊,我相信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的心情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家乡却是各不相同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家乡,介绍自己的家乡,让其他同学了解自己的家乡。(板书课题:我的家乡)
(设计意图:充满家乡特色的图片加上富有节奏感的歌曲,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感受到亲临家乡的感觉,并激发学生想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其他同学的欲望。)
二、指导写作方法,范文引路
1、明确写作的顺序有几种
(1)、按时间顺序(春、夏、秋、冬,早晨、中午、傍晚、晚上)
(2)、按空间顺序(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地点变换、游览顺序)
(3)、按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
2、范文引路
师:同学们,现在让老师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 家乡的四季
我的家乡可美丽、可漂亮了。
春天,一棵棵桂花树开花了,一阵阵清香飘荡在家旁,只要一走出家门就能闻到桂花的.清香。桂花还可以做茶叶,在树上,把它一朵又一朵的摘下来,在炎热的天气里晒上几天再把它放在瓶子里放上五六个月,就可以泡茶了。
夏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知了在树上叫着:“热死了!热死了!”这时,到湖边走走,散散步是你的最佳选择。一阵阵清凉的风迎面吹来,使人感到心情舒畅。
秋天,一棵一棵的果树结果子了,有橘子、橙子……那橙子又大又黄,而且还很甜。 最美的就是冬天了,雪花空中飘荡,到了中午,伙伴们在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等。
你们看,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 (1)、说说老师是围绕哪一句话来介绍家乡的?(2)、老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3)、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老师很喜欢我的家乡?
(设计意图:先指导学生用什么样的顺序方法去介绍自己的的家乡,为后一环节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家乡做铺垫。)
三、展示资料,自由资料。
1. 同学们今天也带来了自己家乡的照片,现在就把你家乡的照片介绍给大家,和大家一起介绍吧!
2. 指名学生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自己的照片,能用不同的观察顺序介绍自己的家乡。 3. 用“我的家乡真()”的句式开头。
4.指名介绍自己的家乡。同桌互说,指名上台说。 5.指名评价其他人介绍的家乡具体从哪些方面讲的?
(设计意图:运用句式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引导学生观察的顺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四.指导写话,表达真情
1、同学们都介绍了自己的家乡。现在能不能写下来呢?
2、在写话时,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些好词,看你能不能用上。 春:山清水秀,郁郁葱葱,青山绿水,繁华似水,鸟语花香 夏:牛羊满山,骄阳似火,辛勤农作,挥汗如雨,炊烟缭绕 秋:金风送爽,硕果累累,忙忙碌碌,丰收满颜,五谷丰登 冬:松柏交翠,皑皑白雪,银装素裹,冰天雪地,天寒地冻
梦里水乡,人杰地灵,英才倍出,山肥水瘦,古木参天,杨柳依依,花团锦簇,绿草茵茵
(设计意图:写话时提供写话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五、习作评价,分享心得体会
1、同学们,谁愿意把你写好的话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2、指名说自己的习作,投影。
3、总结:这节课我们写了自己喜爱的玩具,请同学们课后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分享,并且养成修改自己的作文的习惯。)
六、布置作业
修改自己的习作,把作文抄写到作文本上;并把我的家乡画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并把自己的感受形象化,用自己的笔画下来,增强对自己作文的印象。)
板书设计:
我的家乡
写作顺序: (1)、按时间顺序(春、夏、秋、冬,早晨、中午、傍晚、晚上)
(2)、按空间顺序(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地点变换、游览顺序)
(3)、按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
我家乡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1、唱《我爱我的家乡》
2、创 以自己的家乡为主题创编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家乡》,学生用悠长的气息、深情、舒展地表达歌曲情感。
2、通过快乐的创编活动,加强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3、通过欣赏梨园戏、南音、提线木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学生在演唱中深情、舒展地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
在乐句中有十六分休止符,注意歌曲中休止符的唱法。
教前准备:
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
2、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材分析:
《我爱我的家乡》为一段体歌曲,由四个乐句和一个补充句组成,一、三、四乐句都是四小节,旋律简单易唱,第二句由六小节构成,演唱时不太容易换气,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在补充句中有两个十六分休止符,演唱时应该用“声断气连”的演唱方法,另外,学唱歌词时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是中年级阶段,情感上更为丰富细腻,对于本课歌曲中蕴含的深意已能够体会。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能够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并从中领悟歌曲的主题 “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乡”。
设计理念:
《我爱我的家乡》是小学艺术第六册第五单元歌曲,本课从歌唱我们祖国大家乡,到歌唱自己的小家乡为线索,让学生会用悠长的气息,自然地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家乡》,并在此基础上夸一夸自己家乡风光特色,其目的是更进一步地唤起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背景音乐:《我爱我的家乡》伴奏音乐。)
播放课件:祖国的名胜古迹及美丽风光。
(师生问好)
二、新歌教学
1、说一说
师:同学们,暑假你们都去了哪些好地方旅游?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
师: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几个同学的家乡去参观。
播放课件:珠穆朗玛峰、广阔的海洋、最大的宫殿、最长的城墙。(背景音乐《我爱我的家乡》)
师: 看!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米,在我国西藏境内。
师: 世界上最长的城墙是什么?
生:中国的万里长城!
师:这是什么?
生:故宫。
师: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规模宏大,占地72平方米,建筑面积15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师:同学们,我国除了具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长的城墙、最古老的宫殿外,还有宽阔的海洋,它们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同学们请看。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壮观的景象后,你们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我们的祖国真美丽,我爱我们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乡。)
【设计理念:本环节多媒体的展示和教师的介绍,既是对本课教学的铺垫,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图片和音乐的结合,不仅让学生感受了歌曲旋律,还给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听一听
(1)出示课题《我爱我的家乡》,听教师范唱。
(播放课件)珠穆朗玛峰、广阔的海洋、最大的宫殿、最长的城墙。
师:刚才我们去了哪些地方啊?
生:珠穆朗玛峰……
(2)复听歌曲《我爱我的`家乡》。
师:我们中国真是个好地方啊,当你看到我们的祖国有这么多世界之最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啊?
(3)再听歌曲,体会速度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打一打拍子,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速度。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欣赏为主线,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在感受歌曲《我爱我的家乡》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更多祖国文化,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3、唱一唱
(1)学生跟老师一起轻轻地哼唱旋律!
(2)学生自主学习歌曲。
(学生尝试演唱一些乐句,老师引导纠正不正确的地方。)
(3)跟琴完整演唱
教师要求:第一第二句连起来时注意“方”字唱2拍,要唱完整。第三句注意“那里有”有切分音符注意时值。演唱时注意有休止符号的句子,要有“声断气不断”的感觉。
(4)巩固练唱
a.学生跟伴奏演唱歌曲
师:这么美丽的国家,我们都很热爱她!故宫、长城...........我们生长在这样的国家,是多么的自豪啊!让我们带着自豪的心情来唱一唱我们家乡!
b.分小组接龙唱。
c.请个别同学领唱前四句,后2句同学们齐唱。
d.学生有感情演唱《我爱我的家乡》。
【设计理念: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歌曲学唱主要采用听唱法。课堂设计从感受歌曲旋律开始,首先让学生在倾听与感受中体验音乐给自己带来的美,唤起学生对祖国对家乡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感。再通过多种演唱形式练唱,为拓展环节打下坚实基础。】
三、夸家乡
播放课件:泉州十八景、提线木偶和南音的视频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的家乡,学学家乡话...........
1. 师先夸自己的家乡
2. 生夸自己的家乡
3. 学说家乡话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欣赏为主线,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学生的参与、师生互动。使学生认识更多家乡文化,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更进一步地唤起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美好情感。】
四、拓展延伸
1、 幻灯片展示在泉州各大景点的相片
2、 生自己介绍
3、 师:其实我们都是泉州人,因为你们的爸妈参与的大泉州建设,为泉州做贡献,你们是泉州人是新泉州人。(小结)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自豪感。】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唱了中国的美,说了家乡的美。老师希望大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明天,把我们的祖国、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我家乡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
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向他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制作课堂小调查表格;
2.给每位同学打印一张中国政区地图。
3.给每位同学准备一张16白纸。
4.学生准备彩色笔。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能跟大家一起度过这快乐的40分钟,真是一种缘分呀!为了和大家交个朋友,老师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肖,大家可以叫我肖老师。(板书:肖)我的家乡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福全镇。(板书: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福全镇)同学们,下面轮到你们介绍自己啦!你们叫什么名字,家乡在哪里呀?(生答)(板书学生回答的地址)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学习《我的家乡在哪里》这一课,大家把书本翻到第27页。(板书课题:我的家乡在哪里)
二、看地图找家乡
1.下面老师给大家看一张地图,大家猜猜地图上画的是哪个地方?(PPT出示杨汛桥地图)
2.杨汛桥是一个小镇,那么比小镇再大一点儿的行政区叫什么呢?
3.比柯桥区再大一点儿呢?比绍兴市再大一点儿呢?比浙江省再大一点儿是什么呢?(PPT依次出示柯桥区、绍兴市、浙江省、中国政区图)
4.请大家拿出手中的中国地图,拿出彩色笔,给家乡所在的省份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5.大家看手中的中国地图,说一说家乡的'名称是什么?家乡的位置在祖国的哪个位置呢?(提醒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标注:东南西北)家乡周围有哪些邻居?
6.小游戏:请一个学生上台指出大屏幕上中国地图里家乡的位置。在寻找家乡的过程中,全班同学先喊:一二三四五六七,你的家乡在哪里?上台的同学喊: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浙江)。
三、爱我家乡
1.现在老师要做一个小调查,老师特别想知道,同学们的家乡都有哪些特产呀?名胜古迹呀?名人呀?
2.学生拿出《课堂小调查》表格填写。
《我的家乡在哪里》课堂小调查
姓名: 班级:
我的家乡在( )省(市、自治区)。
家乡所在的城市名字 。
家乡相邻的省(市、自治区)有 。
家乡的特产有 : 。
家乡的名胜有: 。
家乡的名人有: 。
3.填写好后,学生朗读展示。老师给予肯定和赞美。
四、画家乡
1.家乡真美呀!我们来画画家乡吧!把家乡涂上你喜欢的颜色,想像一下它像什么?
2.教师展示别的同学画的图片,并问同学们画得好不好。
(预设:如果学生回答说好,那么老师就说,你们有信心超过这位同学吗?如果学生回答说不好,那么老师就说,同学们画得一定比这位同学美多了,老师特别想看看。)
3.学生一边看中国地图,一边在白纸上作画。
4.画好之后,学生上台展示美丽的家乡。
例:我画的是( ),它像( )。
我画的是( ),那里有( )。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体会到了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家乡十分美丽,有特产、名胜、名人,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无论走到哪儿,我们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下节课,老师将带大家了解书信的一些基本常识。这节课就到这儿,下课!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