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理念】
1、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阶段目标”第二学段(3~4年级)中,对“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在老师创设的轻松愉快的课堂交际活动中,树立信心,学习口语交际,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人交流的一般方法。
2、期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与人交流是生活的需要,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体会交流在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目标】
1、能清楚明白地向别人讲述自己的奇思妙想。
2、在交流中能认真倾听,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他人请教,提出不同意见与他人商讨,养 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3、小组成员共同合作,清楚明白地讲述本组的设计。
4、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清楚明白地讲述本组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揭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小物品,猜猜看他有什么用处?
师演示。
2、评价:
你觉得怎么样?
师板书总结:
便利、多功能
3、揭题:
我们的奇思妙想。
二、指导交流,激发思维
1、图片导入:
鞋、灯、背包、笔。
2、围绕出示的图片谈想法。
你有什么奇妙的想法?
3、指名交流。
4、师出示有关伞的发展史:
新一代的伞,也许就由你们来发明创造了。
5、自己设计产品(动手写写、画画)突出特点。
6、交流反馈。
三、合作设计
1、生产同一产品的学生组成一组(鞋子、伞……):
发下印好的纸,要求写好:
产品名称:___________
特点、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价格:___________
生产厂方: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
2、交流反馈。
3、广告词设计:
⑴ 师出示某品牌广告词,指导写广告词。
⑵ 学生设计广告词。
⑶ 交流反馈。
四、总结
同学们的奇思妙想真是十分精彩。也许这些设计十分幼稚,也许还有很多不完善,但谁又能说今天的这些设计不是明天的伟大创造?在我们身边也会出现真正的设计师、发明家,用我们的知识与智慧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板书设计】
我们的奇思妙想
便利
多功能
【教学反思】
“我们的奇思妙想”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的一堂口语交际课。开展这堂口语交际课的目的,一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既能言之有序地表达自己所设计产品的特点功用,又能进行行之有效的交流、讨论。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上好口语交际课:
一、创设和谐氛围,进行快乐交际
上课伊始我通过一个小物件的出示,猜猜它有什么功用,使学生回归现实生活,为学生进行交际训练创设愉快和谐的氛围,为交际创设一个良好开端。为了让学生说得自如,我力求以一个参与者投入到学生交流中去,并不断鼓励他们发言,让学生交流起来会更加无拘无束,更加快乐。
二、注重学生的交流合作
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学生的说非常的关键,那其中就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为了让交流能更加地行之有效,我安排了“生产厂商”这一环节,让有相同想法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在交流倾听的过程中,学生的设计得到了完善,学会了在交流中获取资源的共享。
整个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学生在介绍自己产品的过程中,他们的语言还未能有一个层次的提高,那就是把自己的产品所具有的特点功用等清晰完整地说出来。在学生表述能力的指导上,我做得还不够。另外,在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这一环节上也存在商榷的地方。大范围的分组讨论,动作是否过大,在时间的安排上是否合理?
口语交际灵活性较强,课堂上要把握的还有许多。我还将在此下大力度、大功夫,力求在今后的口语交际课中得以展示、提高和创新。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篇2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课教师要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我在设计中采用课前思考题、观看录象、小组合作、小小记者招待会等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着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着力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采访形式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交流中能认真倾听,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他人请教,提出不同意见与他人商讨。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做到说话清楚,要有条理,要具体。
【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
多媒体课件。
2、学生方面:
准备设想。
【教学过程】
一、课前思考题
把你认为有关联的两样事物用线连起来,并在括号里说说理由:
芝麻开门 神舟五号( )
孙悟空拔毫毛变小猢狲 电脑密码( )
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 三峡大坝( )
高峡出平湖 克隆技术( )
1、指生回答,重在理由。
2、针对理由,学生谈感受。
二、导入新课
1、师导入:
同学们,嫦娥奔月、高峡出平湖……这些古老的传说、人类的梦想随着科技的发展都已变成现实。我们了解到已经过去的100年真可以称得上是科技呼风唤雨的世纪,请看屏幕──(人类科技成就录像)。
生观看录像。
2、师:然而你可知道,世界上许多的发明创造,实际上就来源于各种奇思妙想。
板书:
奇思妙想
谁能说说什么是“奇思妙想”?简略地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
生自由畅谈。
3、师:“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引发奇思妙想,发明了著名的牛顿定律;瓦特呢,看到水壶里的水烧开了,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了,想到了水蒸汽的力量,发明了蒸汽机……”所以,爱因斯坦说:“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这节课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自由的空间中翱翔,一起来畅谈“我们的奇思妙想”。
板书课题:
我们的奇思妙想
三、指导想象
1师:同学们,假如你有一对翅膀,你想做些什么?
生自由畅谈。
2师针对回答板书(大胆、新奇、丰富)
师过渡:既然大家想象的翅膀已张开,将会给你一个展示的空间。
㈢准备设想
师:在20世纪,人类的许多幻想变成了现实,让我们来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各自的奇思妙想,说说未来的衣服、未来的食品、未来的住宅、未来的交通……
形式:小组合作
要求:①自由选取感兴趣的一方面讨论。
②采取边画边讲、边演示边讲等多种讨论方法
③组内分工(如记录员、设计师、汇报员等。)
④给各自的'设计起一个新颖、贴切的名称。
小组成员活动(各抒己见----综合意见)
㈣交流设想
1各组以喜欢的方式汇报本组设计,如果有需要,小组成员可以补充。(指名多组)
2开个小小记者招待会。
方式:以个人或小组名义选择感兴趣的设计提问或者提出建议。
内容:为什么喜欢?为什么这么设计?我们建议……
受采访小组随时准备应答。
㈤总结升华
师: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奇思妙想真是十分精彩。也许这些设计十分幼稚,也许还有很多不完善,但谁又能说今天的这些设计不是明天的伟大创造?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同学中会成为未来的“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
㈥课外延伸:
1笔下生辉,介绍自己的一项发明
2搜集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把词语填在适当的句子中。
4、引导学生产生写话的欲望,鼓励学生写真心话。
5、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反复读生字,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小泡中的话,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交流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5、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一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呀!”乌鸦说“小芽上长蚜虫呢!”
一、看看说说
学生自己观察,指名说反义词。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自己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读准字音)
2、各自选择词语造句,全班交流。
二、我会选
1、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
2、自己选词填空,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交流检查
三、我会写
1、激趣谈话:
⑴ 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想告诉大家吗?
⑵ 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吃的食物吗?
⑶ 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游戏吗?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
⑷ 你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你看见了什么?
⑸ 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长得什么样?……
2、指名说话,老师相机指导。
3、同座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
4、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
5、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写话。
四、我会读
1、学生小声读故事。
2、同座互读,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
3、全班交流。
4、你认为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课前准备
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分头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
学生自由准备讲稿。
二、有趣的动物、植物
1、激趣谈话:课余时间大家通过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许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今天就请大家介绍有趣的动物、植物。
2、示范引导: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中华鲟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一家保护中华鲟的专业科研机构,有许多同学到那里参观过。今天我们就请中华鲟做一个自我介绍。
我叫中华鲟,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活化石。我是江海洄游性鱼类,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一般可以活30余年。我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酷似披甲武士,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一张大嘴又尖又长,身上有五行银白色的菱形骨板,背部一行,身体两侧和腹部两行。
3、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练习讲解,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4、各组推选最佳解说员在全班进行交流。
〖展示台〗
1、日记:
将自己的日记本,或打印成册的日记在班级、年级进行展示。
择自己最满意的一篇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中华鲟等资料:
收集到中华鲟研究所参观的照片及其他资料、图片进行展示。
3、到市内鸟语林、爬行动物展览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地参观,并收集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试表达。
2、引导学生正确区别同音形近字,积累比喻句、名言警句。
重点难点:
1、发现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
2、正确区分同音形近字,积累比喻句、名言警句。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语文就像一个大乐园,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语文园地八”,在那里,一定会使你有很多收获。
二、学习“我的发现”。
1、同学一个意思,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去表达。不信,请读一读“我的.发现”里面的句子!
2、学生轻声读“我的发现”。
3、读了这三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4、汇报交流。
5、赛读这三个句子,看谁把不同的语气表达得最好。
6、师生共同再找几个句子让大家来变一变。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学习“选选认认”。
(1)自读字词,看看谁能明白这项练习的要求及训练目的。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
(3)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你是怎样区别这几组形近字的?
(4)哪些字容易读错?注意“址、趾、帐、账”的读音。
(5)老师出字卡,学生组词。看谁组得快,组得对。
2、习“我会读”。
、(1)自读句子,发现句子的共同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2)同桌互读句子,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3)知识宝典。为了把一个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往往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如,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繁星比成宝石)
(4)你知道课本中的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吗?请说给大家听。
(5)你也仿照书中句子说一个句子。
3、学习“读读背背”。
(1)读名言,想含义。
(2)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3)比赛背诵名言。
(4)你还知道哪些名言警句,跟同学们交流交流。
四、小结本课。
作业设计:找一找,你还收集到哪些名言警句,挑一句你最喜欢的,抄下来。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合一合”的识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自学生字。
2.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能把短文读正确,了解意思。
3.能根据情境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能清楚讲解自己的设计,评议出谁的设计好。
课前准备
结合《兰兰过桥》的学习,自己设计“未来的桥”。
第 一 课 时
我的发现
1.自读韵文,发现规律。
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如:“千”与“口”合在一起就是“舌”;
“土”与“里”合在一起就是“埋”;
……
3.生识记生字:甘、埋、闯、掰、跌。
4.师检查识字情况。
5.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识记汉字。
如:(明)日月齐照,大放光明。
(泪)眼睛流水,泪水汪汪。
日积月累
1.找找每组字的异同点。(音、形、意)
2.选字填空,填完后读一读。
3.拓展练习。
声 生 身 远 圆 园 做 坐 座
笑( ) ( )方 ( )好
学( ) 花( ) 请( )
( )体 团( ) ( )位
我会读
1.自读短文,不懂的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2.把短文读给同学听,说说自己的感受。
第 二 课 时
口语交际:未来的桥
创设情境,导入 话题
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做客。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大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船,也没有其他的方法能帮助小猴过河。请大家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
现在,把你们设计的大桥图拿出来,向小猴子推荐自己设计的桥。
想想,怎样向小猴子介绍自己的设计,才能让他采用自己的设计方案。
分小组交流
介绍自己设计的桥。
小猴子选出自己满意的桥,并说出选中的理由
拓展创新
1.引导设计具有特殊用途的桥。
2.鼓励学生讲出其设计理由和使用特点。
3.评选出最好的.桥。
第 三 课 时
展示台
1.认真看图,了解第三幅图缺的是什么。(缺了把球捞上来的方法)
2.自己想出最好的打捞方法。
启发:可以从图上提供的大树、石子、树枝……设想捞球的方法。
3.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
4.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
5.试着把第三幅图画出来。
6.把故事完整地讲一讲。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身边的科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创造条件,使学生收集的资料得到展示,帮助学生养成查找资料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养成查找资料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学生自己收集有关科学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学习“口语交际”。
1、语言情境。
老师描述文中给出的身边科学的例子,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图片情境。
多媒体展示身边科学的图片,给学生以启发。
3、进行交际。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作介绍。
(3)“科学博士”答“记者”问。
(4)小组根据所听到的材料,合作办一张“身边的科学”小报。
4、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向同学推荐有关科学常识的书,要对书的.内容和特点作简要介绍。听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2)拿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交换时可对书的内容作简单介绍。
二、写一写
这次“写一写”提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自己这学期的收获;二是写暑假里的打算。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根据提示,想想自己写哪方面的内容,先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再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并向大家展示、作简单介绍。
三、登上“展示台”。
开展“我们爱科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各种科学知识。
1、科普读物展示会。
(1)学生交流自己从科普读物中了解到的科学知识。
(2)学生交换科普读物,拓宽知识面。
2、“身边的科学”手抄报展。
(1)小组交流各自手抄报上最有兴趣的科学知识。
(2)学生在班级报上粘贴自己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学生走下座位,互相欣赏。
四、查询“宽带网”。
1、自由阅读短文。
2、小组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
3、师生共同交流。
(1)我国古今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
(2)你想了解哪些科学家或科学成就,应该从什么渠道去了解。
五、总结本课。
作业设计:
向爸爸、妈妈汇报你这学年的收获,再说说新学年的打算。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我的发现
我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
日积月累
区分形近字
比喻句
名言警句
口语交际
学科学爱科学
用科学
展示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