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篇1
设计初衷:
孩子面临毕业,即将离开幼儿园,迈进小学的大门对孩子来说,小学毕竟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无论是课的设置,还是环境及作息时间等各方面都与幼儿园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让孩子解除忧虑,实现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我们开展了“学做小学生”活动,让孩子体验小学生的生活,做好入学的准备。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和活动,以愉快的心情准备人学。
2. 了解如何爱护和正确使用学习用品,逐步习惯独立整理和保管自己的用品。
3.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 组织谈话,激发幼儿产生高高兴兴上小学的愿望。
2.与王下乡中心学校联系,明确参观内容。准备好幼儿接送车。
活动过程
(一)了解王下乡中心小学的特征(分班进行)
1. 林:小朋友,你们是来自哪所幼儿园的小朋友?
幼:我们是王下乡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
2. 林:谁知道我们学校为什么叫王下乡中心小学?
幼:因为学校在王下乡。林:是的。我们学校是寄宿制的。小朋友们都是住在学校里的,很多老师和同学生活在一起,就像在自己家一样。为了让同学们和家长们更好地区别宿舍和教学楼,我们还用方向进行了区分。西边是教学楼,是学习的地方;南边是寝室。
3. 林:小朋友还有什么问题吗?幼:老师,学校里的黑板为什么这么大,而且还有两块?林:因为班级的学生很多,小学生要学习很多本领,老师在大黑板「写的字要大,画的.图也要大。所以,我们需要的黑板也要大。另一块黑板是用来出黑板报的,等你们上了小学就会更明白
(二)体验小学课堂生活一一 明确上课的注意事项
1 韩:你们知道小学生上课时要注意什么?幼:要认真听讲,举手发言;别人说话要认真。韩:小朋友说得很对。
2.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3.讨论小学课堂月幼儿园课堂活动的区别。林:觉得在这里上课和在幼儿园上课有什么不同?幼:有男老师给我们上课,幼儿园没有;老师上课都是站着的,我们的老师会和我们坐在一起;这里上课时坐凳子,幼儿园是坐椅子……韩:是的,小学的学习方式与幼儿园会有很多区别。平时,小学生上课时,都是两人一小组,有自己的桌凳和放书包的等会我们可以去看看他们的教室。
(三)参观(教室、操场、教师办公室、学生寝室等)。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并对小学和幼儿园做简单比较。
1.教室。小学:桌椅摆满教室,但整齐、干净,有专门放书包的抽屉,还有教师的讲台,课间有值日生打扫教室卫生 幼儿园:会根据活动情况随时调整桌椅,教师没有讲台,有保育员打扫卫生。
2.操场。小学:宽大,同学们正在自由、快乐地参加各种活动。幼儿园:并不大,有丰富的器械、玩具,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引导下玩耍。
3.教师办公室。小学:同一年级的老师在一个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幼儿园:就在活动室内,而且总有一位老师时刻陪伴幼儿。
4.寝室。小学:4-8人一个房间,能独立睡觉。幼儿园:-个班的小朋友都在一起午睡,而且有老师时刻陪同。
(四)体验小学的体育活动在男老师的组织下,让孩子们感受小学的体育运动项目。
(五)与小学生共进午餐。了解小学生进餐的常规。
1、韩:你们在幼儿园里是怎样用餐的?幼:坐在教室里用餐,由老师分,韩:我们学校里的所有同学都是在食食堂用餐的。因为人多,我们要求同学们做到相互礼让;用餐时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你们等会儿进去用餐时能做到这几点吗?幼:能。韩:看看谁最像小学生。
2. 幼儿开始用餐。
(六)学校为幼儿分发礼物,韩:小朋友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幼:喜欢。韩:欢迎你们来我们学校就读。
(七)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回园相互交流参观小学后的感想。
活动反思
第一次带着孩子参观小学,孩子们非常兴奋。学校的每一个地方对他们来说都是那么地新奇:宽敞明亮的教室、比幼儿园得多的操场、集体用餐的食堂等等,无不吸引着他们的眼球。与小学老师的交流互动中,与小学环境的交融中,孩子们切身了做小学生的感觉,减少了对小学的陌生感,被小学生活深深地吸引着……想做小学生的欲望愈加强烈,对于自己即将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小百科: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幼儿园。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为6年(少数地方仍是5年)。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熟悉物品的分类,并尝试对同一类的物品进行分类。
2、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记忆力和协商的能力。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骰子一个,上面标有红、绿两种颜色
2、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图片若干
3、纪录板和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为“超市”补充具体的物品
玩法:教师投骰子,红点表示超市的经理,绿点表示由教师做经理。游戏中“经理”必须先说出自己超市里有四样商品,然后让其他幼儿补充送货。
规则:幼儿补充送来的“货”必须超市里的商品,而且所送的商品不能重复。
二、学习对熟悉物品进行分类
玩法:教师提供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图片(每张图片上都有编号),让幼儿做经理,每人拿好记录板和笔,根据自己所开的超市,各自挑选商品,并记下商品的编号,最后集体验货,看商品进的货是否正确。
规则:你选择自己开什么超市就选什么的商品。
三、初步尝试对同一类物品加以分类
玩法:两个幼儿为一组合开一个小超市,先要协商开什么超市,然后根据需要进货,选择“商品”(图片),最后将“商品”贴在“货架”上,形成一条商品购物街。
规则:两个经理还必须商量好,对所进的商品要根据他们的特征进行分类,分别放入两个货架上。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遵守规则。
2.感受遵守规则的快乐。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时的ppt课件 。
2.贴有交通标示的活动场地一块。
活动过程:
一、 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游戏时没遵守规则的图片,图片中小朋友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应该怎样做?
2.出示喝水时没遵守规则的图片,图片中小朋友为什么没有喝上水?应该怎样做?在幼儿园要遵守规则,那生活中是不是也要遵守社会规则?
3.出示生活中人们没遵守社会规则的图片“小区怎么了”,如果你生活在这样的小区,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做?
4.教师小结:规则无处不在,无论在幼儿园还是生活中都需要遵守许许多多的规则,只有这样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二、做一做,玩一玩
1.游戏——安全过马路,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和老师一起做游戏,感受遵守游戏规则带来的快乐。
活动反思: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规则意识首先是在家庭中萌芽发展的。让家长懂得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掌握方法,家园一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规则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长期、反复的引导,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一定能使幼儿将各种规则,化为心中自主的、自觉的、习惯性的良好行为,使我们的孩子,将来顺利地融入社会。
小百科;规则,是运行、运作规律所遵循的法则。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篇4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热】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⒈了解各种各样的寻宝探险方式,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寻宝想法。
⒉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接纳他人的建议。
⒊积极参与制定寻宝计划活动,体验与同伴分工、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⒈经验准备:有玩拼图或寻宝游戏的经验。
⒉物质准备:水彩笔,空白纸若干、橡皮,相关主题课件及多媒体视频资料;幼儿园户外各个场地照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寻宝兴趣。
⒈组织幼儿谈话讨论:你都知道或者玩过哪些寻宝游戏,是怎么玩的?
⒉鼓励幼儿大胆分享、交流自己的生活经验。
二、播放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寻宝探险方式。
⒈提问:除了你自己玩过的寻宝游戏,你在电视上看到过哪些不一样的寻宝游戏呀?
⒉播放寻宝游戏视频,带领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寻宝探险游戏。
⒊出示幼儿园寻宝图,激发幼儿参与寻宝计划的兴趣。
三、鼓励幼儿能够尝试根据幼儿园户外场地,与伙伴共同制定寻宝计划。
⒈出示幼儿园户外各个场地图片,引导幼儿探讨对各个场地的`寻宝安排。
⒉幼儿自由分组,尝试根据幼儿园的环境和身边可以利用的物品,共同商讨制定寻宝计划。
⒊重点关注幼儿的分工以及能否共同商讨计划,当意见不一致时是如何解决的方法。
⒋各组展示自己的计划:鼓励他组提出质疑,各自都能清楚陈述自己的理由。
四、再此讨论,启发幼儿再次修改自己的寻宝计划。
⒈幼儿分组,根据大家的建议修改各组的寻宝计划。
⒉集体分享:各组陈述自己修改后的计划。
⒊教师小结,肯定幼儿的想法。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篇6
背景分析:
活动以滑梯的自述引发了幼儿的一系列回忆,这正是幼儿园三年成长的掠影,听着这个故事,幼儿会回想起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学习片段,从而使自己对幼儿园的留恋情感体验更具体、更清晰。在日常活动中玩滑梯,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设问:小班的时候你是怎么玩的?中班的时候,你在这里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回忆、联想、体验幼儿园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给自己带来过的乐趣。
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从滑梯的回忆中感受到自己在成长,萌发对幼儿园的留念;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滑梯的感激之情。
活动实录及分析:
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滑滑梯吗?
幼:玩过。
师:你们还记得在小班的时候是怎样玩滑梯的?
幼:坐在上面一个个滑下来。
幼:要排好队,不推不挤。
师:现在你们又是怎样玩滑梯的?
幼:还是和以前一样。
幼:更懂得了谦让。
分析:通过问题:“你们玩过滑滑梯吗?小班时是怎样玩滑梯的?现在又是怎样玩滑梯的?”让幼儿回忆自己在小班和现在玩滑梯时的不同情景。
师:小朋友们都记得自己在小班、大班是怎样玩滑梯的,滑梯也记得你们,滑梯还有很多话要对你们说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故事中的小不点,在小班时是怎样玩滑梯的?
幼:一步一步爬上来,往下一看,那么高,小不点儿哭起来。
幼:小不点儿的妈妈上了滑梯,把小不点儿抱在怀里“忽悠悠”滑下来。
师:故事中的小不点成了中班的孩子,又是怎样玩滑梯的?
幼:每天“蹬蹬蹬”,爬上滑梯,“哧溜”一下滑到底。不滑到满头大汗,他不肯回去。
师:到了大班,小不点玩出了什么花样?
幼:他说滑梯是直升飞机,一下子就从空中飞下来,他把滑梯当飞船,自己当外星人。
师:今天大班的孩子和滑梯怎样说的,滑梯又是怎么想的?
幼:滑梯,滑梯,我舍不得你。我要去上小学了。我会非常非常想你。
幼:我也会想你。你来滑滑梯,我很快活。滑着、滑着,你从害怕变得大胆。滑着、滑着,你从小不点儿变成大班的孩子。可是,我是滑滑梯,我要留在幼儿园里。这里还有那么多孩子喜欢我。欢迎你以后常回来看我。
分析:通过故事《滑梯的回忆》,让幼儿再次回忆起三年中自己与滑梯间发生的趣事,从害怕、胆怯的小不点到胆大、勇敢的大孩子,滑梯陪伴他们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师:滑梯真好,你们从害怕变得胆大,从小不点变成大班的孩子,它一直陪伴着你们,给了你们那么多的快乐,你们想怎样感谢滑梯?
幼:为滑梯清理身上的灰尘。
幼:给他画一幅画,作为纪念。
师小结:“小朋友们想出了那么多感谢滑梯的办法,有的要给滑梯写信,有的要给滑梯画相,有的要给滑梯送花,有的要给滑梯折东西,有的要对滑梯说祝福的话,有的还要把滑梯打扮的很漂亮……为了实现小朋友的这些愿望,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白纸和彩笔,你们想好了要为滑梯做什么后,就自己去画,可以自己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画。”
小朋友做的时候可要抓紧时间啊,现在长针指到几,当指到几的时候要做完。
老师观察幼儿的操作,帮助遇到困难的孩子,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帮助同伴。
3、打扮滑梯。
师:“小朋友为滑梯做了那么多的事情,那我们怎样让滑梯知道?
分析:用“感谢滑梯”的方式让幼儿大胆给滑梯装扮,以表达对滑梯的'感激之情。
案例分析:
活动《滑梯的回忆》旨在让孩子们从滑梯的回忆中感受到自己在成长,萌发对幼儿园的留恋。我想,这样的题材一定得结合孩子的切身感受。滑梯是孩子十分喜欢玩的一种大型玩具,发生在孩子与滑梯之间的故事一定有很多,孩子们一定会有很多话想说的。怎样抓住情感主线让他们有话想说,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是我这堂课要抓住的点。主要通过让幼儿回忆在滑梯上曾经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孩子们兴奋了,他们说起了以前的故事:和某某小朋友怎样怎样玩这个滑梯,玩得怎样开心等等。看他们迫不及待想说的样子,我就让他们说给边上的同伴听听。从孩子们的交流、表达中听出他们对滑梯有着较深的感情,例如在交流自己怎样感谢滑梯时,有的孩子说“我会永远爱你”,有的说“到了小学,我还会来看你的。”有的说“我会想你的”,有的说“你脏了,我会帮你擦干净。”从这也看出孩子理解、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课后,我让孩子们分组去亲近滑梯,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一本正经地奔向滑梯,表达了对滑梯的喜爱之情。回来后,他们向我汇报,有的说:“我去亲了亲滑梯。”有的说:“我去对滑梯说悄悄话了。”
孩子就是孩子,在他们心中也有很深的情感,他们可以对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纯真的感情,这就是孩子们可爱的地方。给孩子们上课,如果带着情感去上,那么这就是一种享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