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马良的教案
此篇文章神笔马良的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神笔马良的教案 篇1
一、课前谈话。
你喜欢故事吗?你读过或听过哪些故事?
二、谈话导入
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故事《神笔马良》,这个故事的作者是洪汛涛。(读到一个好故事,最该感谢的就是作者了,以后读书可要关注一下)板书课题。神笔马良——齐读
三、初读、整体感知(要不要默读)
这篇课文很长,课前,大家都已认真地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再快速地读一遍,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多读读。
1.检查认读难读的词语:
耕地往颈上一套干旱监牢桅杆咆哮
拉着犁吆喝疙瘩衙门(小老师领读)
衙门指哪里?旧时官员办公的机关。
2、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用心画画得到神笔帮助穷人惩治大官
学生回答第一部分内容之后教师适时提醒:你刚才说的这么长长的一段话老师可以用这么四个字来概括,出示“用心画画”,谁能学着老师的样也用四个字概括着往下说。
词卡全部贴好后,告知学生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把故事写清楚的。副板书:有序
能用上这几个词再来简单地说说吗?
你们真能干,这么长的.一篇课文你们用一句话就说清楚了主要内容。(边说边大括号标注)
四、神笔之神
师:我们来看课题,顾名思义,神笔就是……?神奇的,有灵性的笔。
师:马良的神笔神在哪儿呢?文中有一句关键的句子,就告诉了我们神笔的神奇,你找到了吗?
1.找出总起句:“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你们可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到了)指导朗读。
2.感受神笔“画什么有什么”之神:
师:马良都用神笔画了些什么?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用圆圈圈画出来。(生圈画,师巡视,提醒:细心的同学把数量词也一起圈起来了)
能用“画就有”的句式来回答吗?(师示范时神奇的语气强烈些)
(学着老师的样读出神奇的感觉来)
马良用神笔画了很多很多,出示“……”,难怪课文里说是——引读“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
这些神奇的画,给了穷人哪些帮助呢?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课文,用横线划出来。
画公鸡就有公鸡,公鸡喔喔地叫起来,给人们报晓。课文没讲的的内容你做了补充。说出了公鸡的作用。
画耕牛就有耕牛,耕牛下地拉犁了。
你从哪个小节看出来的,请生读该小节。
(师:你看,穷人需要什么,马良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作者按这样的顺序把马良用神笔帮助穷人的事写得清清楚楚,这不,画了大耕牛,就能帮老人和小孩——下地拉犁了。)
画牢门就有牢门,监牢里的穷人都跟着马良逃出去了。(大家不用再受牢狱之灾了!)
画快马就有快马,马良骑上马跑远了,官兵们哪里还追得着。(神笔帮马良成功逃脱了)
画水车就有水车,农民们有了水车,都很高兴,农民就不用用木桶背水了。
(水车可帮了农民们一个大忙啊。)
师:这真是——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板书:画什么有什么。)这马良的神笔真是出神入化啊!
3.感受神笔“画什么没有什么”之神。
师:神笔在马良手上是如此的神奇,那在大官手上呢?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大官欢喜得很,急忙跑过去摇,不料头撞在墙上,额角上起了个大疙瘩,画仍旧是画,没变成真的摇钱树。”(引读)看,大官的画——画仍旧是画,没变成真的摇钱树(板书:画什么没什么)
师:(指板书)为什么马良“画什么就有什么”,而大官却“画什么没什么”呢?
师:哦,原来大官是用神笔为己谋利,而马良是用神笔为民造福啊!(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为民造福为己谋利)这笔还能辨别好坏,这又是神笔的另一大神奇之处呀!
那马良是怎样用神笔惩治大官,为民造福的呢?这可是故事最精彩的地方,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20—28小节,想想马良是怎样一步一步用神笔惩治大官的。(巡视时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做记号,这个读书习惯可真好。)
五、惩治大官”
师:马良是怎样一步一步用神笔惩治大官的呢?
根据回答,幻灯相机出示:
1、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个无边无际的大海。
2、马良用笔点了几点,海中央出现了一座金山,金光闪闪,满山是金子。
3、马良就画了一只大船。
4、马良画了几笔风。
5、马良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
6、马良不理他,还是画风。
7、大船翻了,大官他们沉到海底去了。
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把马良一步一步惩治大官的过程写清楚的。
马良画什么就有什么,画风就有风,出示幻灯:
1、马良画了几笔风,桅杆上的帆鼓起来,船直向海中央驶去。
2、马良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大海涌起滚滚的波涛,大船有点儿倾斜了。
3、马良不理他,还是画风。风更猛了,海水咆哮起来,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驶去。
引读:有了风……(直:直向海中央驶去,分明是说船——行驶得很快。可大官还嫌船慢)于是,马良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这下大官害怕了,可马良不理他,还是画风……咆哮(关注两个口)的意思就是——课文里是指——(海水发出了猛兽怒吼般的声音)是啊,我们听到了海水的咆哮,我们还看到了——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驶去。
神奇的三笔风带来了神奇的变化,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第一组、二三组、四组)……
听你们的朗读,老师知道这风已经画到你们心里去了。
引导背诵。出示前半句,生背后半句。
读着读着,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马良啊?(聪明、善良、勇敢、为民造福、智谋超群……)
是的,用大官自己要的东西来惩治大官,这是多么巧妙地惩治,这又是多么聪明的马良啊,想不想当一回这样的马良。
师(大官)生(马良)20—27小节分角色朗读。
六、看连环画讲故事总结全文
师:大船翻了,大官他们沉到海底去了。马良又回到村里,给穷人画画了。
马良又会为穷人们画哪些他们需要的东西,带来哪些帮助呢?请动笔写一写。写在书本空白处。
是啊,马良就一直用手中的神笔为穷人们画画,为他们造福,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读课题。
布置作业:按照“用心画画、得到神笔、帮助穷人、惩治大官”的顺序给父母讲一讲这个神奇的故事。
神笔马良
{用心画画
马良画什么有什么为民造福得到神笔
大官画什么没什么为己谋利帮助穷人
神笔马良的教案 篇2
神笔马良的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神笔马良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神笔马良的教案 篇3
原文:
孤儿马良,从小喜欢学画。他没有钱买笔,就用树枝、草根在地上、石壁上练画。
一天,一位白胡子老爷爷送给他一支神笔。他用神笔画了一只鸟,鸟飞了;画了一条鱼,鱼游了。马良高兴极了。从此,他用神笔为村里的穷人画画。谁家没有耕牛,就给谁家画耕牛;谁家没有水车,就给谁家画水车……
村里的财主知道了,就把马良抓来给他画金元宝。马良不肯画,财主把他关在了马棚里。夜里,马良画了一个梯子和一匹骏马,翻墙骑马跑了。财主发现了,骑着马追来。马良不慌不忙,用神笔画了一张弓,一支箭,把财主射死了。
皇帝知道了,让马良给他画一棵摇钱树。马良画了大海,在海中的小岛上画了一棵摇钱树。当皇帝乘船到小岛上去的时候,他又画起了大风。大风吹翻了小船,皇帝掉进大海淹死了。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讲这个神话故事。
3、通过阅读课文,体会和学习神笔马良的聪慧、善良、正直和勇敢。并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讲这个故事,感悟课文内容,用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策略:
读中感悟,读中表达。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用手中的笔记录着你们成长的足迹。假如今天你手中的笔变成了一支神笔,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神话故事《神笔马良》中的主人公马良就用他手中的神笔做了他想做的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拼音汉字对照着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有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重点指导学困生)。
三、品读感悟,个性表达,训练语言。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2自然段,读后思考:马良
怎样用神笔帮助穷人?画出相关词句,然后练说。(要求:语言简洁、明了。)
马良用神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良用神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良用神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课文,说说马良是个怎样的人?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读后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随机板书:善良,聪慧,正直,勇敢。
3、试讲这个故事。
先在小组内讲,再选出代表在全班讲。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如果你也拥有这样一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
(充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注: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和价值观的不同,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此时,教师要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和评价)
五、总结收获。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练笔本上
(参考题目:1、马良,我想对你说……2、假如我有这样一只神笔……)
教学反思:
《神笔马良》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脍炙人口的故事。讲述了贫苦人家的孩子马良历经坎坷,最后用自己的画笔战胜邪恶,得到穷苦人民爱戴的故事。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全文故事情节生动,通过设计自由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走近主人公马良。问:“你们读了这个故事认为马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的回答是多元的,从不同角度出发的。看来之前的'发散思维训练对学生来说奏效了。
学生能够抓住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想法,如通过马良不直接给官员画金山,而是先画汪洋大海能够体会到马良是个聪明智慧的孩子。他在牢里等看守睡熟后在墙上画门解救无辜百姓、官兵追击,马良迅速在岩石上画马机智逃脱,这些都能表现他的聪明和智慧。学生抓住马良没有笔在沙地上画画,在河滩上画画体会到马良做事执着,热爱绘画,持之以恒。通过他只为穷人画画,毫不考虑自己体会他的大公无私和善良,以及诚实守信。
神笔马良的教案 篇4
为了让更多的幼师轻松上课、备课无忧,一直努力致力于整理、收集名师课程,优质教案,将打造全网最具特色和实力的幼教资源网。通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引导幼儿学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的句式,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晰、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喜欢倾听《神笔马良》的故事,学习马良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设计意图:
一天在家,和五岁的儿子一起听了《神笔马良》的故事。儿子感叹:我要是有一支神笔就好啦!那我想要啥就画啥。是呀!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支神笔那可太棒啦!如果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班幼儿听,假如每个孩子都有一支神笔,假如有神笔的孩子们看见了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口齿伶俐,想象丰富的精灵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因此而产生了一节大班语言活动《神笔马良》。
活动目标:
1、学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的句式。
2、大胆想象,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晰、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3、喜欢倾听《神笔马良》的故事,学习马良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重点难点:
重点:学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的句式。
难点:大胆想象,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晰、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活动准备:PPT课件(《神笔马良》故事图片,雨中没有伞的人,找不到妈妈的小男孩,失去双手的残疾人,干涸土地上找水的人们,衣衫褴褛的流浪老爷爷等图片),毛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听故事,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幼儿异口同声的说:想)那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二、倾听故事,认识神笔
1、观看PPT4-11听老师讲故事
2、、故事好听吗?我检验一下,你们听懂了没有?(听懂啦)敢不敢回答我几个问题?(敢)
教师:我们刚才听到的故事叫什么名字?(神笔马良)故事中会画画的小朋友叫什么?(马良)他有一支什么样的笔?(神笔)为什么叫它神笔?(这支笔画什么东西都能变成真的)
3、教师:马良用这支神笔给穷人画了好多有用的东西,帮助了许多人。让我们给这个善良、有爱心的马良鼓鼓掌吧!小朋友看这支笔神奇不神奇?(神奇)这么好的神笔你想不想要?(幼儿迫不及待的说:想)
三、仔细观察,初步想象
(一)、初识神笔,说一说
教师:假如你也有一支这样的神笔,你要画什么?(幼儿回答积极,内容丰富)
(二)设置情景,说一说
1、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片中的情景,想一想,假如你也有一支这样的神笔,看到这种情景,你要为图中的人们画什么?(播放PPT13-17)
教师 :小朋友们,图中这个人在干什么?(这个人在跑步)天气怎样?(天下雨啦。)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雨伞,雨衣。)(PPT13雨中没有伞的人)
教师:这个小朋友一个人在街边哭,大家猜一猜他可能遇到什么事了?(他可能找不到妈妈了)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电话。)(PPT14找不到妈妈的小男孩)
教师:咦?这个人怎么用脚写字呀?(他没有手)噢!原来他是残疾人。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一双手。)(PPT15失去双手的残疾人)
教师:大家看看这片土地怎么没有一棵植物,地上还有那么多裂缝?(因为这里缺水)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一条河。)(PPT16干涸土地上找水的人们)
教师:大家看看这位老爷爷,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衣服,画好多钱,画金币,画金元宝……)(PPT17衣衫褴褛的流浪老爷爷)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很有爱心,像马良一样帮助了好多人。我为善良的你们点赞。
2、情景再现,正确引导(播放PPT15-17)
边出示图片边说:在这个干涸的土地上,你给他们再多的钱,他们可能也很难买到很多的水,那在这干涸的土地上有比钱更重要更实用的是什么呢?(水,很多很多的水)对呀,我们给了他们很多的水,这个土地上的禾苗呀,庄稼呀,就可以生长了,人们也不用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了。所以在这里水比钱实用。残疾的孩子,你给他再多的钱,他能买到手吗?”(买不到)是的,再多的钱都买不来手。我们给他画上一双手,然后再让神笔把它变成真的,这样,他就能像我们一样,用手吃饭,用手画画、写字了。对吧?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知道,钱可以买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东西是钱买不来的。所以在我们的生命里,还有很多东西比钱更重要,小朋友们,你们说对不对呀?”(小朋友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对)
(三)联系愿望,说一说
教师:小朋友们有没有愿望?假如你有了这样的神笔,你想不想把你的愿望画出来,让他变成真的?
四、神笔接力,说说愿望
教师(出示毛笔):当当当,这就是马良的那支神笔,神笔交到谁的手中,就请完整、快速的说出你的愿望,说不定愿望真的会实现呦!
五、课外延伸,结束活动
我们回教室去把我们刚才说的画出来吧!
活动总结:
在幼儿的语言活动教学中,师幼互动是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语言是在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它是互动的主要媒介和载体,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是这节语言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因此,我设计了三个互动环节:活动开始,幼儿看着漂亮的图片,听老师声情并茂的讲《神笔马良》的故事,然后说一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这时候,幼儿的说话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孩子们争着举手说自己的想法,幼儿有种一吐为快的感觉。接下来设置情境,让幼儿说一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为图中的人物,画什么?”最后请小朋友画出自己的愿望,“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什么干什么”。这样由易而难,循循善诱,让孩子能够轻松的,完成本次活动的三个目标。
虽然在活动设计中,没有设计对幼儿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渗透这个目标,但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幼儿发展中存在的个体差异,互动内容也不能以封闭化的知识传授为主,既然孩子都说出了想画钱,想要很多钱的这种愿望,我就觉得,很有必要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而这个教育结合活动中所选择的几张图片来进行,是非常恰当的。雨中没有伞的孩子,找不到妈妈的男孩,失去双手的残疾人,干涸土地上找水的人们。这些情景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用钱解决不了的,或者说是用钱,不能够很快或者是直接解决的。所以,我请幼儿看图,然后进行引导,让幼儿自己来区别,钱和他们所急需的物品来比较,可能那个才是他们最需要的?让幼儿自主探究,最终得到结论:虽然钱可以买来很多东西,但是还有很多事情是再多的钱也解决不了的。从而对幼儿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渗透。我觉得和其他三个目标相比,这才是孩子们本次语言活动最大而且最意外的的收获。
通过这节语言活动,我的收获不亚于孩子们!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家庭环境影响下,我们肩负着幼儿健康全面成长教育的第一站的重要使命,而在我们幼儿教育中尤为重要的的语言活动要尊重个体差异、注重情感交流、倡导多元化教学,要做好课前预设,发掘教育资源,精心准备,注意问题设计,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神笔马良的教案 篇5
目标:
1、 通过看动画、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欣赏民间文学作品。
2、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积极体验小主人公的行为与情感。
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作画纸、笔人手一份。
过程:
一、出示“马良”形象,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是什么时候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他的名字叫马良,你们看马良在干什么?用什么画画?真奇怪,画画不是应该用笔吗,怎么用树枝呢? 二、边看动画边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一)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故事《神笔马良》。
“从前……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看动画)
1、马良喜欢干什么?他想向大官和画师要什么?结果怎么样?马良有没有放弃?他是怎么做的?
2、对于马良的做法,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马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3、小结:马良他不管别人怎么说,坚持画画,真是个有毅力的好孩子,相信总有一天他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对吗? (二)继续讲故事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原来老爷爷给他的是一支神笔。”
1、马良终于有了一支笔,这个愿望是怎么实现的?
2、这是一支什么笔?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3、马良有了这样一支神笔,他要去给谁画画?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三)边提问边讲述,引导幼儿大胆猜测,积极体验看场景、设疑——大胆猜测、讲述——看结果、证实
1、(画小羊)发生了什么事?猜猜马良会怎么做?
2、(画耕牛)同上
3、(画水车)同上
4、马良用神笔帮助了谁?你觉得马良做得怎么样?
5、小结:马良用自己的.本领和神笔帮助了有困难的人,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四)幼儿画画续编故事结局 1、大官听说马良有一支神笔,带着官兵来抓他,还抢走了马良的神笔,逼他画很多很多的金银财宝,你们说气人不气人?如果要把这么多的金银财宝白白地给了大官,那多可惜啊。如果你是马良,请你用这支神笔来对付这个可恶的大官,你会画什么东西呢?
2、幼儿作画
现在请你们把自己刚才想的东西,像马良一样,把它画下来,让大家看看你都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3、幼儿讲述
三、迁移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1、你们看,马良坚持画画,结果不仅练好了本领还得到了神笔,但他并不骄傲,能用自己画画的本领帮助大家。你们愿意用自己的本领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吗?
2、好,现在老师请你们想一想,你们都有那些本领,可以用它怎样帮助别人呢?
3、让我们一起出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吧!民间传说欣赏——《神笔马良》
神笔马良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把本故事讲给别人听
★过程与方法:学习6——11自然段知道马良做了哪些事并知道马良画画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马良爱憎分明,为穷人造福,为穷人除害的品质,教学生做一个善良的人。
教学难点
★学习6——11自然段知道马良做了哪些事并知道马良画画的目的。
★学习马良爱憎分明,为穷人造福,为穷人除害的品质,教学生做一个善良的人。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音乐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特别热爱画画的孩子叫马良,但他和咱们同学们不一样,他没有一只笔,但热爱画画的热情丝豪没有减弱,而是更加爱画画了,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马良是怎样刻苦学画画的?(他到山上去打柴,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天上的鸟,他到河边去割草,用草根在河滩上画水中的鱼,他见什么就画什么)所以他有一个愿望就是(自己能拥有一只笔)也就是(盼笔),他的愿望实现了吗?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神笔马良)
1、复习生字
2、到底马良的愿望实没实现呢?请同学们和老师共同翻开语文书97页。
二、 学习课文
1、找同学读第6自然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马良得到一支笔,而且是一只神笔,他用这支笔画一头耕牛帮助农民耕地)用两个字来概括(得笔、用笔——第一次画画:画一头耕牛帮助农民耕地)那么马良得到一支笔特别高兴,后还发现是一只神笔,此时他是什么心情?谁来读一读。
2、很快马良得到神笔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每个人的耳朵,变成了从皆之,自然而然也传到了大官那里,那么大官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读第7、8自然段,(大官带兵把马良捉去要他画金元宝)那么马良是不是得到了笔就随便给别人画画,那马良是怎么做的呢?也就是马良画了第二次画(画门和马帮助牢里的穷人逃跑)
3、大官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大官就此罢手了吗?请同学读第9、10自然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想:这段讲了什么内容?(马良用神笔帮助农民画水车,又被官兵抓去了,马良用神笔惩罚了大官)在这两段中,马良又画了哪几次画(为农民画水车帮助他们汲水灌溉,为大官画金子大海和风,使大官沉入海底去了)那么在马良画第四次画时,文中是怎样描述金子的,(海中央出现了一座金山,满山都是金子)如果这么多金子你看到会有什么感受,(诱惑人)表现出大官非常贪心为下文惩罚大官作了铺垫。那同学们再在文中找一找描写大海的句子。也是为惩罚大官作了铺垫,下面有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马良是怎样用神笔惩罚大官的?
4、大官铲除了,他又回到村里,又开始为穷人们画画,穷人们更加爱戴他了。为什么穷人们更加爱戴他了呢?(爱憎分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善良淳朴)
5、同学们看马良为人们做的这4件事,有哪几件是帮助穷人的,哪件事是惩罚大官的?下面有哪位同学能用马良画(什么)帮助(谁)(做什么)句式简单地把马良画画这几件事说清楚?出示小黑板:1马良用神笔画了一头耕牛,帮助老农耕地。2马良在监牢里画展了一扇门和马帮助穷人们逃跑。3马良画水车,帮助农民浇地。4马良画海、画风、把大官们的.船弄到海里去了帮助穷人们除了害。
6、质疑:学到这里你认为你还有哪里不懂或新的看法提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7、带着对马良的敬佩我找一位同学再来读一遍课文,我们再重新感受一下马良的善良和马良惩罚大官后的快感。
8、下面有哪位同学能为大家讲一讲神笔马良这个故事
9、那么此时你想对神笔马良说些什么呢?
三、拓展如果你是神笔马良你会拿着神笔做些什么呢?
四、小结
同学们一个个不是马良,却胜似马良,老师相信你们美好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让我们把马良的言行牢记在心间,去给身边的一切要帮助的人带去关怀和帮助,有一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五、作业
1、把马良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把马良这个故事设计好表情和动作表演
3、课下准备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白雪公主、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灰姑娘,这些故事,下节课我们来一个讲故事比赛。并评选出表演之星和故事大王。
三年级上册语文神笔马良教学反思
《神笔马良》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深受读者喜欢。课文讲了马良用自己偶然得来的笔为穷苦人作画,并且画什么有什么。只要穷人有需要,马良都竭力帮助人们 -----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但是,贪婪的大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便威胁马良,马良用神笔和智慧与大官斗争,最后把大官送上断头台。
我设计的这节课由“神”字导入课,以读为主。从读中感悟马良的善良与淳朴;从读中体会大官的贪婪;从读中领会马良为穷苦人民画画、为穷苦人民服务的美好心灵。在马良与大官的对话中我指导同学要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边读边思考边用笔画出马良画了几次画,都为谁画的?为什么?他当时是怎样想的?并且指导学生用 “画——帮----做----”的句式把每件事说清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朗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非常有利于渗透教学目标。
我还适时地引导小组讨论:马良为什么开始的时候不为大官画,后来又画了?是他怕大官吗?有的回答:“是的。”有的反应快说:“不是的。”并从书中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到依据。他当时的心里是怎样想的?抓住马良为大官画金山、画海、画船、画风的那一段引导学生理清层次并结合课件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这样的句式复述故事片断,达到重点段重点理解的目的。
在课的结尾,我又回归到“神”字上来。变相的总结课文:马良的笔“神”在哪里?不仅要引导学生答出“画什么有什么”,还要结合实际说出马良是通过对画画的执着、刻苦的锻炼才得到的能力。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还要抓住这个机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假如你也有一支神笔”,你想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当然,在教学中个别学生对讨论的问题积极性不够高;对马良的这些做法是体现马良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渗透的还不够完善;在板书的设计上还需精炼!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