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2025/10/17教案

此篇文章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58、59页。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独立推理,分析的思维过程,体会画图是分析问题的一种策略,培养学生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给学生独立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获得解答对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运用讲解法、演示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重点

1、体会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利用分数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画图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生活中的图标:

师:请同学们分别向左右两侧的墙上看,最吸引你眼球的是什么?(请勿吸烟的图标)对,这个图标随时提醒人们,吸烟有害健康。

师: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类似的标志呢?

师:(课件出示)“交通标志、医院标志”等。生活中人们利用这些图标作为语言,指示某种事物显得通俗易懂。

2、引出数学图示:

师:在数学上,我们能不能也利用一些图形表示一定的'数量关系呢?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圆圈图、线段图、统计图,让学生根据这些图分析数量关系。

师:同学们,数学上利用这些图形能够清楚准确的表示一些数量关系,如果我们能够灵活合理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师:我们学校最近要举行运动会,这是我们共同期待的事情。我最近将去年和今年召开运动会的情况做了一些调查,发现:

1、出示例1:去年参加花环表演的同学有80人,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4,今年学校要准备多少个花环?

(1)估算: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可以估计大致范围。

(2)画图分析:线段图,统计图(图略)

(3)列式计算(板书)

先算今年增加多少个?先算今年是去年的几倍。

80+80×1/480+(1+1/4)

检验:100人与我们估算结果一致,说明是正确的,然后写出答案。

(4)对比发现

师:请你们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

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2、出示例2:

师:我们已经算出了学校要准备100个花环,为了培养大家动手能力,学校让我们自己动手扎花环,现在把这个机会给了五二班和咱们班,出示:

五二班和五三班共扎100个花环,五二班已经扎好了3/5,五三班要扎多少个?

(引导学生独立解决)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认真思考分析,解决了这两个实际问题,现在我们想一想,解答这样较复杂的分数问题时可以分几个步骤呢?(出示想一想)

出示解题步骤:

(1)读懂题意,合理估算;

(2)画图分析;

(3)列式计算、检验;

(4)写答案。

三巩固练习:

(1)抢答

17×5/6+17×1/620×(3-3/4)

5/6×1/7×2/52/3×(3/8×1/9)

(2)应用题:

某商店在运动会这几天第一天收入800元,第二天收入比第一天增加了1/5,第二天收入多少元?这两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六(上)P63/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9~1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清楚地理解数量关系,并联系用整数或小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用不同方法列式解答。

2、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在计算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使他们能根据具体数据选择合适的约分程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转化的算理

教学资源

本课建立在学生对混合运算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来教学分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数乘除法的能力。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明确: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时候,通常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成乘法,再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PPT

预习设计

1. 回忆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以及分数乘除的方法。

2. 2.5÷05×3.6 9.8×0.7÷4.9

3. 自己尝试出一道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并尝试解答。

4. 在自己尝试练习的过程中,你知道了哪些?还有 哪些疑问?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口算

÷÷11×6 ×÷÷

2.认定目标

1. 出示口算题

2. 导入揭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连乘、除法,学会了计算分数连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计算。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0分钟)

.出示例6中的三个条件,引导理解题目意思。

学习菜单:

1.(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

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添加要解决的问题:3盒果汁可以倒多少杯?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出来。

(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先算的是什么?

3.先分步列式,再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

4、组内交流算法算理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8分钟)

1、交流列式理由

2、交流具体计算过程方法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9分钟)

1.试一试

(1)出示:÷÷,这题是分数连除,怎么算?

(2)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后讨论算法

(3)讨论: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么计算?

(1)在小组中说一说。

(2)全班交流。

2.完成练一练

3.练习十二10、11

(1)画出各题中的关键句。

(2)说说每题中关键句中的分数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4.练习十二12

各自练习后,将计算的结果填在书上。

交流:你是分别根据什么计算出各个洲的面积的?

5.全课小结

1、出示学习菜单

2、巡视指导

3、选择不同解法的板书

①如果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怎么想?怎么算?

板书:=(升) ÷=8(杯)

②如果先求一盒能装几杯呢?

板书:÷=(杯)×3=8(杯)

4.这题如果列综合算式怎么列?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

÷×3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遇到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后,一起约分计算比较简便。

全班交流得出:通过练习得出分数连除先转化成分数乘法再计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有条理、按次序地分析解答。有的问题可以用分数乘法解决,有的问题要列方程或除法解决。

明确:计算分数连除或混合运算时,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计算。

作业

设计

三、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

《补充习题》P48页

第2题

第3、4、5题

四、家作

《一课一练》P51页

优生自主学习《走进数学王国》。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重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运算律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板演:5/8×18 1—3/4 4/5÷3/4 2/3+4/7

说说分数四则运算的方法。

2、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将数据改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5×18+3/5×18 (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1)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

学生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顺序

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

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3、引导:两个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绳多少米”。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反馈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你是怎么处理的?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通常是一次计算出一个得数,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以同时运算。

提问:你是怎么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的?

使学生重温检查的方法,养成习惯:

(1)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

(2)每一步的计算是否正确;

(3)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2、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

提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有什么特别之处?

小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常常是使用运算律凑成整十或整百、整千数再计算,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通常是凑成整数,或者观察是否有利于约分。计算步数较多的题时,要随时注意使运算简便。

3、练习十五

1、2题

独立完成

五、全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不足?

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你觉得你对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样的友情提醒?

六、练习设计:

1、填空:(1/9+5/6)×18=( × + ×)

4/7×1/6+4/7×5/6= ×( + )

2、下面四个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1/7+1/9)×10 (1/8+1/9)×10 (1/8+1/10)×10 (1/9+1/10)×10

3、用简便方法计算:

(4/5—3/4)×20 (5+4/5)×10 7/9×15/11—7/9×4/11 (9/4+9/7)÷9/28

4、解决问题:一块地,长1/2米,宽是长的4/5,这块地的周长是多少?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⑵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⑶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流程:

一、基本训练。

直接写出得数。

5/8÷5/12= 1÷3/7= 1/8×2= 4/5÷3/5=

11/4×2/11= 4/9÷3/5= 0÷2/3= 12×3/8=

独立完成,矫正答案。

二、提供情境,完成知识迁移。

⑴提供情境,呈现例题。

先出示图片的`左面部分,教师示意图片上画的是“中国结”,示意学生理解做一个小的“中国结”要2/5米彩绳,大的“中国结”要3/5米彩绳;再呈现图片的右面部分,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⑵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可能会呈现下面两种解法:

2/5×18+3/5×18 (2/5+3/5)×18

=36/5+54/5 =1×18

=18(米) =18(米)

发现有不同解答方法和不同书写形式的学生板书到黑板上。

⑵班级交流,揭示课题。

让学生交流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体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考方法;观察算式,揭示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⑶小组合作,整理运算顺序。

学生介绍计算上面两题的计算方法,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四则运算顺序;交流运算顺序:(板书)①同一级的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②含有二级的运算,先乘除,再加减。③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⑷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3/14÷15/28×5/8+1/4 2/3+5/9×3/2+3/2

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和这样算的理由,再计算,两名学生板演;矫正反馈,注意书写格式,养成即时检查的良好习惯,即做好一步马上检查一遍,然后再做下一步。

⑸两种方法比较,整理运算定律。

比较2/5×18+3/5×18和(2/5+3/5)×18两个算式,理解隐含了乘法分配律,体会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比较两个算式计算哪个简单,体会适当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运算定律;班级交流,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三、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⑴计算下面各题,注意使计算简便。

6/5×6/7-1/5÷7/6 12/7-(1/3÷7/15+4/5)

独立计算;再介绍可以怎样计算:可以用运算顺序完成计算,也可以运用运算律计算,感受何种方法简便,提醒能简便计算一般要用简便计算。

⑵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观察哪些题目可以简便计算,并说出理由。

⑶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2、4~5。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篇5

设计说明

1、重视对相关概念、性质以及一些相互关联的知识的复习。

教学过程中,把比的意义、性质,比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等知识作为重点复习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进行系统的复习,使学生对比的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

2、重视学习方法的积累。

在复习求比值和化简比的过程中,不但回顾了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而且将两者之间的区别进一步细化,加强了学生对比的认识和理解。在复习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的过程中,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3、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把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点复习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对比练习,更好地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归纳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1、归纳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分数混合运算和比的知识?请同学们先自行整理,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借鉴教材“独立思考”板块进行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构建知识网络。

师:怎样展示相关的知识才能叫人一目了然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吧!

引导学生有序地回顾,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示范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学生对所学的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会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从而学会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的方法。

⊙分类复习

1、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说一说: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巩固练习。

比一比,算一算。

+÷×÷×÷×

2、复习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1)复习各种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在小组内举例交流各种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然后全班汇报。

(2)巩固练习。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32×20÷+

3、复习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解决典型习题。

①一种服装原价120元,现在降价。现在的售价是多少元?

②一种服装降价后的价格是96元。这种服装的原价是多少元?

(2)对比两道题的异同。

相同点:题中的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同。

不同点:

①题单位“1”已知,用乘法解答。

②题单位“1”未知,用列方程法或除法解答。

(3)交流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注意事项。

学生相互交流,全班互相补充。

4、复习比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102页3题)

(1)引导学生找出隐含条件,写出比并求出比值。

(2)结合习题复习比的意义及比的各部分名称。

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叫作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作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作比的后项。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结谈话:同学们,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俗,大家在过年的时候都喜欢挂上红红的中国结,象征着平安和喜庆,老师这里有两种中国结,大家来看看。

2、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5、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5×18+3/5×18(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1)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学生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顺序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使学生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板书:2/5×18+3/5×18=(2/5+3/5)×18

3、引导:两个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绳多少米”。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反馈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你是怎么处理的?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通常是一次计算出一个得数,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以同时运算。

提问:你是怎么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的?使学生重温检查的方法,养成习惯:(1)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

(2)每一步的计算是否正确;

(3)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2、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提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小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常常是使用运算律凑成整十或整百、整千数再计算,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通常是凑成整数,或者观察是否有利于约分。计算步数较多的题时,要随时注意使运算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