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2025/10/17教案

此篇文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各数位都能被整除的)的除法。

2. 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进行有个性的学习。

教学重点:

笔算两、三位除以一位数的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笔算两、三位除以一位数的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

出示信息窗2——领材料

真实的`画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布匹、线轮、竹条。通过工人师傅的对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解决“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鹰风筝”,“72个线轮是多少盒”等一系列问题,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引导学生融入情境,看到工人师傅领的材

料能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把学习新知贯穿在帮助工人师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学生合作探索

1、探索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

“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鹰风筝?

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可先让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学生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口算或估算的方法。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以上方法加以肯定。对于用竖式计算的学生,教师要抓住机会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解决第二个红点提出的“72个线轮是多少盒?”这一问题时,可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在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第一次商后余下的1怎么办”等问题,教师可以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学具来理解算理,加以解决。教学第一个绿点标示的问题“86米绿布能做多少只孔雀风筝?”时,要充分的放手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然后通过汇报交流具体算法,进一步巩固笔算的方法。教学第二个绿点标示的问题“438根竹条能做多少只风筝?”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会发现两次商后都有余数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然后独立解决。

三、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2题小船靠岸:练习时学生可以笔算,也可以估算,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第3题为学生呈现了有关大天鹅的一些真实信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巩固了除法的口算和估算,又让学生了解了大天鹅的一些常识。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月饼装盒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谈话导入(时间2分钟)

师:刚过春节,谁愿意给大家说说你在春节期间的一些好玩、好吃的事。(指名1-2人回答)

师:说得挺好,我们知道了像春节这样的节日有放鞭炮、吃饺子的习俗,谁还知道哪些节日习俗?

师:对,八月十五吃月饼。看,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有关月饼的问题,看大家有没有办法解决。

(出示书上的月饼图)

二、探索新知

⑴明确题意(时间1.5分钟)

师:你从这副图上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需要我们解决哪些数学问题?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指名1-2人回答)

⑵学生试做,师巡视。(时间3分钟)

师:好,根据要求自己试着算一算吧。算完之后再用自己的方法验算。

⑶小组讨论(时间3分钟)

师:把你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跟你的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

⑷全班交流,集体汇报。(时间8分钟)

●解决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即商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余数6表示什么?)

师:谁愿意给大家说说你的算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追问:商36和余数6在问题中分别表示什么?

师:谁愿意把你的计算过程再在实物投影上给大家展示一下?

(指名1人到实物投影上展示)

●解决验算时367的积为什么加6?

强调有余数和无余数除法的演算的区别(即有余数的除法演算方法:商除数+余数)

师:大家都会计算了,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演算过程?

(指名2-3人展示演算过程,说加6的原因,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解决需要装多少个盒子的问题(即需要37个盒子)

师:(手指板书提问)258除以7商36余6,那多出的6块,在装盒时怎么办?

(指名回答)

师:对,就像这位学生说得多出的6块还要再装一个盒子。那你就说说怎样写答吧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答:每7块装一盒,需要37个盒子。)

三、看书质疑

(时间1.5分钟)

师:每7块装一盒,我们知道怎样装了,如果每8块装一盒怎么办呢?

(时间2分钟)

(出示课件:每8块装一盒,需要多少个盒子?)

师:同学们自己先算一算,再演算演算吧。

师巡视,完后集体汇报。

(展示一名学生的计算过程及演算过程。

四、巩固练习

1、(时间3.5分钟)

师:现在想把这些月饼送给敬老院的老人,每人5块,那么够分给多少位老人?大家帮忙分分吧。

(出示课件:如果把上面这些月饼送给敬老院的老人,每人5块,那么够分给多少位老人呢?)

●指名读题。

●学生自己做,师巡视。

●全班交流,(重点解决余下的3块不够分给一位老人,所以只能分给51位老人。)

师:来,把你的答案展示给大家。说说为什么够分给51位老人?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师:说说你的理由。

2、(时间17分钟)

师:我们帮敬老院的老人分好了月饼,再来看看是谁正在吃竹子?

(出示书上11页的第1题)

●指名读题并说图意。

●学生自己独立解答。

●指名订正。

师:我们知道了熊猫妈妈的体重大约是熊猫宝宝的几倍,再来看下面几道计算题,比比看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出示书上11页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关注计算的正确率并提醒学生注意验算。

●集体订正。

师:你想说哪道题到就说哪道题。

师:学校要为同学们更新课桌,在木器厂订做了一批新课桌,看大屏幕。

(出示书上11页练一练的第3题)

由学生自己看题意,自己解答,指名说说答案或在小组中订正也可。

五、小结

由师生对传统习俗的谈话引出把258块月饼装盒的事情,比较亲切自然,而且使学生感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知道图中所给的两个条件及所求问题。

①在上节课刚学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以及过去已学过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更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验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同时在平等交流的环境中互相学习。

老师要参与到小组中重点关注学生计算中的商的首位和验算的方法。

以上学生试做、小组讨论两个环节实现教学目标: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知道①百位不够商1,看前两位:25个十除以7商3个十,所以3写在十位上;②6比7小,不够7除,所以6是余数。

这个环节实现教学目标: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再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

板书是让学生看到算式的结果与单位名称,等下面讲解完答案后再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算式的结果与答话的不同。

明确单位名称:36表示36个盒和还余6块,所以36的后面跟单位“个”,6的后面跟单位块。

看看学生是否写对了单位名称。

实现教学目标: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让学生知道实际生活中多出的也要再装一盒。实现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

让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再一次梳理除法算式、竖式的书写;余数要比除数小;演算的方法;单位名称以及答语

这个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体会余数不管是几都要再装一个盒子。

①巩固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②让学生了解具体问题还要具体解决,不能一概而论,明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

有准确答案的就说准确结果,有余数不是准确的倍数时才用到“大约”。

①巩固计算的正确率。

②任选题回答,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这节课的例题都是“包含除”,现在出示的是一道“平均分”的应用题。

老师不做任何说明,继续培养学生会看题意并能独立解答的习惯。

学生会说出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月饼等等

如果此环节学生说不好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一些风俗习惯。不要在此环节时浪费时间。

说数学信息时,学生会说出有一堆月饼共258块,有两种月饼盒子,要我们解决:每7块装一盒,需要多少个盒子?

当看到学生大部分验算完之后才说“把你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跟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不要让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流于形式。

(学生可能的回答:①我在十位上写3,在个位上写6,商就是36,还多出6块,余数就是6;

②因为百位不够商1,所以我在十位上商3,还余着6块是余数)

让学生说自己的算法时,很有可能会说出3写在十位上的原因,如果这样老师就不再问“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如果学生没有说到,老师一定要问一问。

学生可能出现的演算方法:①分步验算:

36252

×7+6

252258

②整体验算

36

×7

252

+6

258

学生可能的回答:多出6块要再用一个盒子,或者是不知道怎么办。

如果学生不知道多出的6块也要再用一个盒子,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问::“如果你在装盒时,还剩着6块你准备怎样处理这6块月饼?如果学生说买一赠一或与其他月饼挤在一个盒子里,老师要肯定在实际生活中有这种现象但不合题意。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答案:分给51位老人、分给52位老人)

学生可能为了好区分两只小熊猫,为他们起名:团团、圆圆。

如果怕时间不够可以让左边的学生做第一横行,右边的学生做第二横行。

如果老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只做了一问,还是要提醒学生这道题有两个问题,不要丢了。

如果有时间就小结一下,如果没有时间就直接下课。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9-100页期末复习第8-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知识回顾整理过程,进一步掌握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2.通过口算、复习笔算,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能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注意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检查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整理过程,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笔算。

教学难点:会独立梳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要点。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小学阶段数学计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才能具有自主进行知识迁移,探索多位数除法笔算方法的基础和学习经验。所以,教学时要尽量避免教师枯燥地讲解、机械地训练,而要引导学生自主整理、自由交流、自觉反思,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除法笔算的一般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理清知识脉络

1.谈话,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乘法计算,有了许多收获。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除法计算。(板书课题: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2.设疑,唤醒思维。

看了这个课题,你能想到要复习除法里的哪些知识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口算、笔算、验算、相关实际问题)

3.交流,激活潜能。

课前,同学们已经做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的整理,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作业纸,在小组里交流前两个内容:口算和笔算,重点说清你的例子以及每一个例子你要提醒同学们的地方。(时间5分钟)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发现有创意的“作品”。

【评析:前置练习,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课前学习提供“话题”,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后继的交流研究提供充分的准备。课始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困惑,一方面可以从同伴那儿学到好方法,丰富完善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可以从同伴中获得交流与分享的快乐。】

二、展示汇报,达成认知共识

1.提出要求,自主汇报。

下面我们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小组长要选好人、分好工,把每种情况中你们小组认为最优秀的例子展现给大家。某个小组发言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果有想法或问题可以简单作下记录,等他们小组讲完再进行补充、提问、质疑或给出建议。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

我的例子

我的提醒

口算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笔算

首位能整除

首位不能整除

首位不够除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我的补充

我的练习

2.补充完善,建构模型。

(1)小组之间相互进行补充完善、质疑评论,教师即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适当地点拨、拓展。

(2)根据交流情况,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两位;

②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③每次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④求出商的最高位后,哪一位不够除,要在这一位写0占位。

【评析:小组交流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题目,并就解题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生生、师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敏锐地捕捉学生发言中需要进一步强化以使全班学生认识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有效的点拨与引领,以达成共识。】

三、活化练习提升思维能力

1.互考互查

同桌“石头、剪刀、布”,胜者出三道“用竖式计算并验算”的题,做完后交换检查。

同桌互评互议,重点指出同伴的优、缺点,并根据同桌的答题情况对全班同学进行友情提醒。

【评析:同桌游戏,胜者出题。一方面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提高练习的广度和深度。同桌互评互议,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有一箭双雕之效。】

2.拓展提升

(1)讨论交流

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我们还有哪些想法呢?在练习纸上还有一栏“我的补充”,下面请大家先在小组里交流下,然后在小组中选出最有价值的补充题,等会儿我们来分享,并说说你们选择这道题的理由。时间3分钟。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推荐欣赏

小组推荐好题,全班欣赏评议。

(3)有益补充

①()÷9=30……8

②把43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根?小红通过竖式计算得到了答案,计算过程如下:略

③要使64÷4的商末尾是0,且余数是3,里可以填()

④老师想了一个数,这个数与3相乘得数在380和400之间,这个数可能是()。(选做)

【评析: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设计有练习梯度的弹性,既能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消,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愉悦学生的课堂学习心情。】

四、梳理总结,完善知识建构。

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如何?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想给老师或同学提出什么建议?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篇4

(必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数形结合,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被除数首位够除),提高计算能力。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验算意识,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地进行三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随着沿海经济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我们盐都来投资办厂。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菜篮子工程”始终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

瞧(课件出示书上的情境图)盐都的张大伯就看准了这条致富之路,办起了自己的养鸡场。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探索口算方法。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大屏幕一起去张大伯的养鸡场看看,好吗?

(1):看了这幅图,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2):要求平均每层有多少只?怎样列式呢?

(3):随即在刚才题目下(课件出示)出现600÷3的算式。

(4):这道题你会口算吗?

你是怎样口算的呢?在小组里和其他同学说一说。学生小组讨论交流600÷3的口算方法。

全班交流600÷3口算方法,(课件)及时显示相应算法的分块文字内容,师适时给予评价。

(5)仔细观察不论运用哪种方法,你都会想到哪个算式?小结:同学们,你们在口算的时候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就可以了。现在,老师来考考你口算水平如何?

(课件出示)“算一算”。

6÷2= 8÷4= 7÷7= 9÷3= 60÷2= 80÷4= 70÷7= 90÷3= 600÷2= 800÷4= 700÷7= 900÷3=让生分别口算每组算式,课件及时出现每组题目答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商也扩大10倍;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0倍,商也扩大100倍

老师再考考你的口算水平,谁来“说一说”。(课件出示)说出下面的结果是多少。

①400人平均排成2个方队,每个方队()人。 ②600本书平均放入3个书架,每个书架()本。生回答,师及时给予评价你能“估一估”吗?

700米的路走了3分钟,估计一下,平均每份大约走几百多米?(课件出示)

生回答,师及时给予评价

2、教学例2,探索笔算方法。

(1):同学们,刚才我们口算了养鸡场平均每层有200只鸡。(课件出示情境图)现在又告诉我们这样的信息:(课件出示)这些鸡2天共产蛋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你会列式吗?

(2):986÷2。师板书“÷”

师随即在刚才题目下(课件出示)出现986÷2的算式。

(3)你能估计一下,平均每天产蛋多少个吗?

(4):那么要知道究竟每天产多少个还必须进行笔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写出除法竖式。

(5)、那么“4”应该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呢?板书:“4”用红粉笔为什么呢?小组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师巡视可与生交流。

9个百除以2商是4个百,4个百乘2得多少?师边与学生对话交流边板书竖式。你能接着算下去吗?

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接着算。

其他学生在作业纸上计算,师巡视选择一对一错答题纸。

(6)、先用谁除以2?4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百位上的1和十位上的8合起来表示18个?18个十除以2,商是9个?

生一边回答,师一边对照黑板学生书写的竖式。书写竖式时,要数位对齐,书写工整。

(7)、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做题,让学生找错在哪里。

(8)、算出的493是否正确?怎样检验?学生口答验算过程,教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第1题:“计算我能行!”

现在我们来进行计算小游戏。在自己的作业纸上算一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

1、2生练习,师巡视。

选择两张作业纸展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做题方法。有余数的要把后一位移下来继续除。第2题:“病题我来医”。有二个小朋友因为马虎,在计算时都犯了错,请帮他们找一找看错在哪里?(课件出示)

2 1 4 1 1 1 2)4 2 8 8)9 8 8 4 2 8 8 8 8 8 0 8 8

0生找错误,师适时课件出示,并及时给予评价。第3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

860÷4 513÷2

师:大家在计算时要注意,书写工整,数位对齐,还要注意除的顺序。学生做题。实物投影展示,集体纠正。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第1题:

下面我们运用今天学习的计算本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课件出示)要求“平均每个书架上放多少本?”(课件出示)你会列式吗?学生独立做题,集体核对。师:你做对了吗(课件出示)第2题:

师:从这幅图上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怎样思考?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试着做一做。生讨论做题,师巡视与生交流。生回答,师适时(课件出示)

(1)130×4=520(节)(2)540÷4=135(盒)520 130答:130个盒子不够装。答:130个盒子不够装。师:这两种解法都对,你是用哪种解法思考的呢?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课堂作业:P2第3题第一行。

课后作业:P2第3题第二行。

七、板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600÷3= 200(只)986÷2=493(个) 4 9 3 2)9 8 6 8 4 9 3 1 8验算:× 2 1 8 9 8 6 6 6 0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是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由于本学期同学们都有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知识作为铺垫,所以学生学起来还是较容易的,尤其在口算上,不需要过多的去理解,所有同学都能很好的掌握。

在笔算环节中,基本的一些计算方法已经能掌握,大部分学生能灵活的将以前的计算方法运用到本次练习中,所以练习起来也比较轻松。在教学第2个例题“986÷2”时,先让学生估算出商是四百多,由估算引出“4”应该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呢?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呢?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大部分学生很容易理解其中的算理。

在练习环节中,紧紧抓住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了闯关游戏。这样,有助于学生从例题的学习运用到练习中去,有利于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但是最后一题有些同学还是弄不清楚求出来的是电池还是盒子?因为有2种方法:540÷4求出来的是需要多少个盒子,而130×4求出来的是130个盒子能装多少节电池。看起来,学生分析能力还需加强训练。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教材例3、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的时候,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2.通过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来判断商是几位数。

教学法:合作探究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笔算下列各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28÷2= 85÷5=提问: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新知

1.谈话:通过刚才的复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2.教学例3。

出示主题图。同学们喜欢拍照吗?小红和小花也喜欢,他们有很多照片,这天想要整理一下,数了数,一共有256张照片,用两本这样的相册正好插完,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列式:256÷2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如果列竖式计算该怎样算呢?你会吗?

打开书17页,根据表格试着把竖式填完整。同桌之间合作完成。

师板书,生说师写。强调:我们在进行除法运算时,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要和除数比一比,你会发现什么?余数小于除数。做完之后要验算,应该怎么验算呢?除数乘商,看是否等于被除数,师板书。

3.教学例4.小红和小花整理照片的时候,她们的哥哥给了一本新的相册,每页可插8张照片,把256张照片插到这本相册里,可插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提问:这个问题又该怎么解决?256÷6笔算中,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为什么商的十位上是4而不是别的数?余下的“1”表示多少?结合题目,说说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提问:有余数的除法又应该如何笔算?除数乘商加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4.观察对比

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发现:今天学习的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378÷2是首位够商,378÷6是首位不够商。一定要注意除到哪位,商到哪位,每一位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5.回顾总结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怎样计算?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知识运用

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576÷3=386÷4=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3.我问你答。

456÷3 546÷6 784÷8 656÷4商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几?4.填一填。

(1)678÷()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大应填()。(2)678÷()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19页练习四,第5题;

第20页练习四,第6题、第8题、第10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其复杂之处在于:一是,被除数的位数增加;二是,试商的难度增加了,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可是今天这节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于除法笔算的计算法则没有完全理解,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直接影响到了课堂时间的合理运用,以后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