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荷花教学设计

2025/10/19教案

此篇文章荷花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荷花教学设计 篇1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荷花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并学习了第一段,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荷花》,板题,齐读。

指名读第一段,问“一……就……”说明了什么?“赶紧“说明了什么?用急切的心情再齐读。

二、学习第二段:

过度:同学们,一阵清香迎面扑来,你们想去看吗?我们随着小姑娘向荷花池边跑去,看到了什么呢?

1、播放视频。看完后引导学生说话:放眼你觉得这池荷花怎么样?你能用优美的词句把你看到的说具体吗?

2、作者是怎样把看到的美景写下来的呢?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二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主要写了什么?

3、谁来读读写荷花的句子?(出示句子)

(1)理解“挨挤挨挤”(师画荷叶)说明荷叶长得多而密。

(2)“碧绿”写出了荷叶的什么?“大圆盘”指的是什么?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荷叶美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写荷花的句子,说说共有几句话?(出示句子)

(1)出示写荷花的第一句话,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理解冒字,演示荷花冒的过程)说说好在哪里?引导说话训练:白荷花在这些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

(2)看幻灯读后三句话(师画荷花图)这三种荷花的姿态是用哪个关联词联系起来的?

(3)假如用我们的双手当荷花,手指头当花瓣,你能表现这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吗?谁来试试?老师读学生表演。全体同学边做动作边读这三句话。

5、这段话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荷花的美丽?(板书:姿态诱人色彩迷人)

6、碧绿的。荷花衬着雪白的荷花,这么迷人的景色我们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三、学习第三段

过度:看着这一池雪白的荷花,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齐读)

1、师指黑板问:这画美吗?要是活的画就更漂亮了。想不想看看活的画?放光盘。美吗?可惜老师画不出来,画家也难以体现出来,那么谁能画出来呢?(大自然)这是作者对荷花的赞美,更是对大自然的赞美。

2、这么美的画,虽然我们画不出来,但可以通过我们的朗读在脑海里显示出来,谁愿意读读,读得美吗?谁还来试试?

四、学习第四段

过度:同学们,当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在阳光下微笑时,作者陶醉了,老师陶醉了,那么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呢?

1、指名读四段(师画蜻蜓、小鱼图)

2、作者为什么会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呢?(因为太美了,作者看入神了)

3、假如你是蜻蜓,你会跟荷花说什么悄悄话?假如你是小鱼,你会告诉荷花作夜做了一个什么好梦?(省略了什么?可能会告诉我什么?)

4、这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作者有如此美的感受。同学们想不想去感受一下,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变成荷花时的美妙情境(配乐播放荷花组图)

5、作者是否真的变成了一朵荷花了?请读读第5段。原来作者是通过想象,把荷花、蜻蜓、小鱼当人来写,这种写法叫拟人写法。

五、总结全文

1、回顾全文,完成练习。

这篇课文(按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观察顺序,描写了荷花的(姿态美、色彩美),以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把一池荷花写活了,表达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我们要学习叶圣陶爷爷细致观察事物,展开合理想象把文章写具体、生动的方法。

2、这么美的文章,你最喜欢哪段?先自由读读,再背给老师听,好吗?

3、结束语:

荷花是很美的,其实只你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大自然还有许许多多更美的东西。我们珠海就是一座环境优美的旅游城市,青青的草坪、艳丽的花朵、无边无际的大海无不体现大自然的神奇,希望同学们以后多观察周围的事物,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这美丽的祖国。

板书设计:一幅简笔画

荷花教学设计 篇2

【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育点

1、 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2、 欣赏孙犁小说中的语言艺术。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分角色诵读和想象能力。

2、感受孙犁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

(三)、德育渗透点

整体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重、难点】

体味孙犁小说诗化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侃侃文化的个性、社会的个性和作家创作的个性。导入到孙犁的介绍。

讨论一下《西游记》,唐僧带领几个徒弟到西天取经,假设唐僧在路途上得了重病,病治不好,因为没有什么药,你说他会选谁当接班人,去完成西天取经的重任?

中国文化是讲究共性的文化,太个性化的人,哪怕你能力再强,不受欢迎。你说这种文化是不是不好?不能那么讲。讲究共性的文化有它的好处,讲究个性的文化也有它的好处。

孙犁的小说笔调明丽流畅,风格秀雅隽永。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塑造了丰富的劳动者形象,他的解放前和解放初期作品集结为《白洋淀纪事》,“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荷花淀》故事情节分析。

送夫参军==寻夫遇敌==助夫歼敌

本文描写的是战争题材,那文中的“战争”是不是显得很悲壮呢? 正好相反,本文用诗意的笔法写战争,表现出作者的创作个性。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诗意表现在:诗意的景物描写。细腻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二、景物描写分析

学生找出本文中重点景物描写片段。

1、齐读“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段。

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讨论明确: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问: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谐和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2.“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象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荷叶象铜墙铁壁——暗寓抗日根据地象铜墙铁壁。

粉色荷花箭是哨兵——暗寓白洋淀的妇女们成长为抗日游击战士。

三、本文塑造人物形象主要运用什么方法——语言描写

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

找出最能表现水生嫂人物性格的语言,分析水生嫂的心理.

预设: :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四.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例如:“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讨论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五、总结 “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六、作业布置

《世纪金榜》、预习《装在套子里的人》。

荷花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学习,感受荷花荷叶的美丽。

2根据课文想象画面,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感受荷叶,荷花的各种美丽姿态,根据课文想象画面,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理解"把眼前的这一大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等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国家可是一个花卉大国,拥有成千上万种花卉,你都知道有哪些花你最喜欢哪一种(引出荷花)

还有喜欢荷花的吗的确,荷花从古至今都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的文章《荷花》。(板书课题)

情境激趣,触发语感

同学们想看看荷花吗老师满足你们的要求,一会儿在看荷花时,你可以指指点点,还可以与身边的伙伴小声的交流,讨论。

播放课件,学生欣赏荷花图片

交流观后感受:大家看得都入迷了,怎么样有什么感受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刚才看到的荷花吗

说得太好了,荷花的确千姿百态,今天我们单看白荷花

充分诵读,自学探究,激活语感

叶圣陶爷爷看到的白荷花是怎样的还是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或词语,多读几遍。

小组交流讨论: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一定有了不少收获,不妨先与你的朋友一起分享吧,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你勾画出的最美的句子或词语读给小组成员听,并说说你的体会。

品读,交流,领悟语感,积淀语感,丰富语感

谁把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或词语读给我们听一听,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交流汇报(要点):

(1)荷叶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a通过理解"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体会荷叶的多,绿,大圆,根据体会出的特点进行朗读指导,学生互评。

b体会比喻句的用法:你能给荷叶再打一个比方吗

(2)"冒"字句

a怎样长叫冒

b如果你来写,你准备在这里用什么字c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干什么

(3)"有的……有的……有的"句

a课件欣赏图中三种荷花姿态,要求学生在画面出现时配以书中相应的文字介绍,指导朗读,比赛。

b除了书上介绍的这几种荷花的姿态,还会有其他姿态的荷花吗用词来形容一下这不同姿态的荷花吧(板书:姿态美)

(4)荷花的魅力真令人陶醉,于是面对满池的荷花,叶圣陶爷爷早已应接不暇了,并发出了赞叹,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这位画家是谁你想对他说什么

(5)第四段

a学生汇报,交流,朗读,播放荷花录像,感受有风时荷花舞动的样子,学生练读,指名读,评价。

b翩翩起舞的荷花把蜻蜓和小鱼也吸引来了(出示课件),如果你是池中一朵荷花,蜻蜓小鱼会对你说什么呢

c又有什么小动物会来,他们又来对你说什么

感情升华,课外拓展

大自然不用笔不用纸就为我们描绘出这么美的画卷,让我们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其实,大自然鬼斧神工,不仅仅孕育出了荷花,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大自然的其他杰作吧!(播放课件)

你又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大自然是神奇的,是伟大的,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画一画大自然创造的杰作。

古人写了许多赞美荷花的诗,找一找,记在采蜜集上。

板书设计:

荷花

荷叶:多绿大圆

荷花教学设计 篇4

板书:

荷花

有的……

冒有的……千姿百态

(多、美)有的……

课题3、荷花

教学过程(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讲读第一节。

1、读课题。

2、配乐,导入新课。

3、齐读第一节。

问:你从“一……就……”知道什么?所以就把我们吸引到荷花池去欣赏荷花。

二、学习第二节。

1、(出幻灯图)指导看图。

①大家仔细看,上面有许多的什么?

②荷叶是什么样儿的?

③荷花又是什么样儿的?

2、课文是描写的?(出幻灯

问题:荷叶、荷花都是什么样儿的?)

①分别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②指名回答。

3、现在我们来欣赏荷花的美。(出幻灯句)

1、荷花很多很大。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①齐读。问:这两句都写了什么?

②哪句写得好?第二句好在多写了哪些词语?

③A。“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你从“挨挨挤挤”这个词语知道什么?还有哪个词写出了荷叶长得多?

B、“碧绿”写出了什么?

C、这句话把荷叶比作什么?从“大圆盘”我们知道荷叶的形状是怎样的?

D、齐读。问:谁连起来说说多写这些词语写出了什么?

E、导读。(指名读,齐读)。

4、而白荷花就在这迷人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了。

①给“冒出来”换个词。

②体会用“冒”的好处。

“冒”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白荷花在这挨挨挤挤的荷花中都能硬挤出来,说明什么?

③导读。(开火车读、齐读,在前边加个“啊”来读)

5、你们看,冒出来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非常美丽。(揭示三幅图画)

①看图说说这些冒出来的荷花是怎么样的?

②这些冒出来的荷花有哪几种姿态?

③课文是怎样将这三种姿态描绘出来的?(出幻灯句,齐读)

5、引导想象,激发感情,指导朗读。

①看,这半开半合的多像……齐读第一句,读出喜欢。

②咦,藏在里面的小莲蓬探出头来了,真像……齐读第二句,读出喜欢。

③(做动作)你们看,这是怎样的花骨朵?就要开了,我们高兴极了。齐读第三句。

④导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引读、个别做动作读)

三、学习第三节

(出幻灯图)看着这一池的荷花,我们陶醉了,觉得眼前这池荷花简直就像是一大幅——活的'画。(出幻灯句)

1、你从这个“画”知道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美)

2、你从这个“活”知道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充满活力)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池荷花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呢?请带着问题看录像。

4、请大家联系刚才看的录像和第二节的内容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池荷花是充满生机的?

5、问:是谁画了这一大幅活的画,画家是谁?

6、(出幻灯句)一齐读这句话,赞美大自然的美景。

四、学习第四节

1、听配乐范读课文。

2、导语引入情境。

3、①什么是翩翩起舞?现在我们也变成一朵荷花,当风吹来时,我们轻快地舞蹈,好不好?(全班一起随风起舞)

②问:看着这池荷花,你为什么会翩翩起舞?

4、看着,看着,人和花已经融为一体了,开始一起舞蹈,一同欢乐了。这时——(出幻句“不光……好梦……”,齐读)

①问:蜻蜓在荷花上空飞行,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②问:小鱼在这么美丽的荷花池中游过,它会梦见什么?

5、指名配乐读第四节,分角色再现课文情境。

6、让我们满怀爱的感情来配乐读第四节。(配乐齐读)

五、学习第五节

我们迷醉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一齐读第五节。

六、总结课文

附板书设计

荷花

(清香)

叶:挨挨挤挤像大圆盘}活的画

花:有的……有的……有的……

荷花教学设计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质地的纸的不同吸水性

2、尝试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记录环境创设若干不同质地的纸做成的荷花

重点与难点

感知不同质地的纸的`不同吸水性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荷花

1、你们见过荷花吗?它长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时候开花的?

2、欣赏荷花图片

3、荷花生活在哪里?

二、实验:荷花开

1、老师这里准备了好多纸做的荷花,看,它们还在睡觉呢。现在我们要叫醒它们,一起玩个荷花开的游戏,好不好?不过,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这两朵荷花在水里开放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将两朵用不同纸做的荷花同时放在透明的水盆里,让幼儿观察。

3、你们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不同纸做的荷花开放的顺序不同)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做一做,看看哪种花最先开,并且把这花开放的顺序用数字卡标记出来,好不好?

4、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套用不同纸制的荷花、一个盛有水的水盆和数字卡片。开始实验,让幼儿同时把荷花放进水里,进行观察,然后根据花开放的顺序依次在花朵上放上对应顺序的数字卡片。

三、交流

1、哪种荷花开得最早?哪种荷花最晚开放?开放数序是怎样的?

2、为什么有些荷花开得早些,有的开得晚?

3、小结:有的纸吸水性强,吸水速度快,花开得快,有的吸水性弱,吸水速度慢,所以花开得慢。

价值分析:

通过这环节,让幼儿对荷花的已有经验得到重现,知道荷花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为后面的实验做铺垫。

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感知不同质地的纸的不同吸水性是不同的,在这过程中,让孩子尝试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记录。为目标服务。

在交流中,让孩子知道不同的纸吸水速度的快慢。

荷花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冒”字,能联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挨挨挤挤”、“冒出来”等词语在句中表达的意思,并学会运用。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荷花、荷叶特点的一般写法,感受荷花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荷花》一课,荷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荷花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清香)评价:荷花的姿态令你难忘。荷花很香,还没看到花就先闻到了香味,荷花是洁白无瑕的。你关注到了荷花的颜色……

总结过渡: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荷花很美,同学们,叶老是怎样具体描写荷花的美的?让我们深入走进文本,再次欣赏叶老笔下的荷花。

二、品读感悟

请大家在小组内共同学习课文。请看学习要求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2.自己画出描写荷花美的词语或句子,在旁边写下感受。

3,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交流分享。

预设一: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说说你的感受。我找到的句子是(),从挨挨挤挤这个词看出荷叶很多,一个挨着一个。

出示图片,读词语:关于这一点谁有其他的感受:生:荷叶很茂密

生:荷叶像亲密无间的朋友一样。

总结:像亲密无间的朋友!理解得多好哇!在叶圣陶的眼里荷叶是有生命,有感情的,真好,你读读这个词。

c,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场面或者事物是挨挨挤挤地呢?联系生活中挨挨挤挤的场面,学以致用。

关于这一句谁有补充?

我从“碧绿”这个词感受到荷叶特别绿,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借机指导朗读。

我从大圆盘这个词感受到荷叶很圆,很漂亮,你;来读一读?

预设二: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说说你的感受。引出“冒”字。讲“冒”的的写法,范写。

根据字典上“冒”的意思,选择在本句中“冒”的意思;“冒”字可以换成什么字?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体会怎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在对比中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预设三:有的才展开两三片……马上要破裂似的。

说说你的感受,品读荷花的不同姿态。

预设四: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从这一句我知道了荷花的姿态是千姿百态,特别美。带着感受读一读,

在这里作者把每一朵荷花的姿态都进行详细描写了吗?为什么?

小结:大家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仿照叶老的写法,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内容详细描写,其他略写。

既然荷花是千姿百态的,你还能想象出荷花的其他不同姿态吗?

拓展练习

生:我能想象到荷花从荷叶中长出来,歪着脑袋的.样子!

生:我还知道荷花翘着嘴巴的样子!

小结: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预设五: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

预设一:大自然。

a,大自然确实是伟大画家,鬼斧神工,看……图画,

b,看了大自然画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画,有什么想说的呢?

大自然真了不起呀!齐读第三自然段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在学生结束读书后,教师立即播放音乐,配乐范读第四自然段

2、我感觉大家都陶醉了,谁来做我们第一朵荷花!谁来做第二朵荷花?第三朵在哪里?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3、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现在,谁又会来告诉你,他有什么快乐呢?请写在练习纸上。

生:(音乐响起,学生独立写话。)

会有蝌蚪游过来,告诉我他找到妈妈了。

会有小蜜蜂飞过来,对我说:“荷花姐姐,你们真好看,真香。”

会有小鸟飞过来,告诉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会有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告诉我他捉害虫的故事。

师:总结:人成了花,花成了人。真是如痴如醉呀!

齐读第四自然段

其实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描写荷花。看……出示爱莲说。等

作业:任选其一

1、我要把文中精彩的语句摘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2、我要继续搜集关于荷花的美文、故事,传说,歌曲……,进一步了解荷花。

3、我要模仿《荷花》的写法,写写我喜欢的一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