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花田半亩有感

2025/10/19读后感

此篇文章读花田半亩有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花田半亩有感 篇1

我曾经历与感受两个离去的年轻生命,一个是你,一个是我尚未握紧的。你笔下的文字,我知道你有多克制自己的悲伤与无助,那不是无病呻吟,因为,你真的病了。你说,有时候,我渴望看到你们老去的模样。只这一句,已足够我悲伤。那是对生命的挽留,对生活的热爱,而我正在年轻着,却把时间木然的交给回忆与妄想。我也病了,差点错过了治疗。

我始终记着那个画面,我望着你,透过冰冷的玻璃。我不知我怎么开始哭泣,因为你漂亮的容颜已全非。我呆立了几秒,想着她刚看到你的模样时是什么样的反应,我突然哭了出来,我们都还在,怎么就没有你了?不公平,躺着的一定不是你,我想要那个喜欢漂亮的你,回来好吗,我在哭泣你又看见了吗?我差点晕厥过去,但你的父亲来了,他答谢我们的交情,还能特地来看你,这让我回到现实,现实是要感谢的。我又怎能不来呢,我曾深爱的,一直在心里的。

从悲伤走出来的我又像从没遇见过悲伤一样,我没改变什么,只是你真的走了,有时候望着阳光,会想多替你感受一会阳光的温度。你也喜欢阳光,田,允许我这么叫你,你说的对,在还没有文字陪伴的我们,阳光就已照耀在我们头顶。我突然羡慕你们,羡慕你们在最年轻的时候离开,带着还美的梦,带着还温热的心。我也想在最年轻的时候离开,带着我还愿意微笑的脸,带着我还愿意歌唱的心。

我不会自行结束我正年轻的生命,我会努力让自己一直年轻。那是你们眷恋的生命,眷念的生活,我会替你们走的更美一点。我还会偶尔哭泣,我还会偶尔气愤,但我会努力让自己更多的微笑。

悲伤的故事,不公平的故事,会一直上演,可我再不能教自己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一朵花有一朵花的命运。老头子的一句话很对,每个人都有一个命运,我只会是我,一个愿意在最年轻的时候离开的我。

读花田半亩有感 篇2

她有世上最美的笑脸,也有最无情的伤痛;她有最充实的知识,也有最短暂的生命;她生命的最后一段独舞,“找回了我们这一代那渐渐沦丧的高贵”。

题记一篇好文章可以激励无数人,甚至是一句话,也可以给人无限的灵感与动力。《花田半亩》是一本日记,记载着一个身患绝症的女孩最后几年的点点滴滴,有对大自然的留恋,有对自己内心的描写,对死亡的态度;有对一件小事的描写、对这个世界的惜别……有时真的相信人是一种很坚强的动物,有着这世上最顽强的生命,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会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世间的印迹,弥补所留下的遗憾。田维就是这样一个坚强的女孩。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她的笑脸。一张张她的照片上,都有着纯真而甜美的笑容。有谁会相信这竟属于一个身患绝症的女孩?病痛的折磨,内心的痛苦,对死亡的恐惧,这需要有多大的成熟力才能让这天真的笑脸保留?我从不以为世上有比死亡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比起死亡,现在的挫折和失败又算什么?可有时却渐渐发现我没有田维坚强,一点点小小的失败,就会让我一次次的彷徨,自己连笑容也开始吝啬。原本认为“神马都是浮云”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然而田维让我明白:“神马都不是浮云,但神马都需要乐观!”

乐观下,田维在“一花一世界”中感悟自然。例如雨。曾经多次想要写雨写它的“润物细无声”,写“秋雨爱夜”,却终究放弃了,自己的笨笔是在无法描绘出她的美然而却深深折服在田维的笔下:“有时簌簌地独自黯然神伤,有时静默地思索,有时奔腾咆哮,纵情宣泄着情感……”,“雨落本无声,听到的只是云里坐落的灵魂在呜咽。”如此多情的雨,背后却透着一点悲哀。也许因为田维将自己的心情融入了雨中,内心再呐喊却发不出身心,在貌似的平静中苏醒重生。

乐观下,田维在“一点一乾坤”中体味人生。例如孤独。有时总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别人都呼朋引伴,自己却独自前行。田维说:“孤独在门外徘徊,我不让它进来。而人始终是孤独的。”对于孤独,我渐渐明白,孤独并不可怕,小时候,孤独也许会让你黑。长大了,我们都会渐渐不怕黑。田维说:“那是因为孤独植入了我们的心。”

乐观下,田维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乐观下,田维留下了最后一段印迹。生命长与短,范围究竟在哪,我不知道。是谁说过,生命是一片纯白的空地,孤独的人们反复徘徊,一点点明白人世所谓的道理,生命随浮华远去,最终得到的将是安宁。

评语:文章能结合自己个人的所思所想而谈,写出了从《花田半亩》中的看出的乐观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思考,颇具韵味。

读花田半亩有感 篇3

《花田半亩》是偶然之时在书店一个小角落里翻出来的,最初的原因是因为喜欢它那淡蓝色的外包装,那国画特有的优美的图案和那引人遐想的美丽的标题《花田半亩》。

这书摆在书桌上很久,都没有看过,我似乎是已经把它当做装饰品的一部分了,将它遗忘在了那个时间的角落里。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却又寒冷刺骨的黄昏,无所事事的我便拿起了这本被遗忘了的书,却不知这是一次如此动人的与文学与生命的邂逅,这本日记一样的文集记叙了作者的生命历程和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田维15岁时身患绝症,开始书写博客,追问生命与青春的意义。20xx年考入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20xx年8月13日田维离开人间,去世前一天,仍在写作……

书前面有田维照片的插图,那是一个有着一张干净的娃娃脸和大眼睛的女孩。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有一种相识很久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她温暖的感觉,更是因为她的文字,就像她给人的感觉一样平静、温馨,丝毫没有绝症患者对生命的恐惧,甚至只是每天平静地记录一天的感悟,没有抱怨,只有感激,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

田维的文字像是一汪深不见底的潭水一样,外表平静,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但在那不见底的水平之下却是那充满对生命、青春的渴望和炽热的感情。没有华丽的词藻的堆砌,没有空虚的感悟,田维的文字就像一剂治伤的良药却又像撒向伤口的盐,读着她的文字会被她的坚强和泰然所感动,但却又因为她的泰然和坚强而难过;她为什么不呻吟,为什么不抱怨生命的不公,为什么她平静的文字这么地让人心痛?那是一种让人窒息、让人掉泪的美。

你说过:“心存感激地生活吧。我们来自偶然,生命是最宝贵的礼物。爱你所爱的人,温柔地对待一切,不要因为不幸而抱怨和悲戚。无论前途怎样凶险,都要微笑着站定,因为有爱,我们不论恐惧。”你说:“我愿意幸福,我只愿幸福。”我赞同你对生命的纯粹与执着,“好好生活”这四个字并不慈悲,我现在知道,这样四个字是这么艰难、深邃。让人迷惑,让人痛苦,甚至让人绝望,你对我说,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日子纷落,竟让我无处躲藏。

田维的文字就像一把刀,一刀一刀让人心痛,于是我开始痛恨起那些被荒废的日子,那些无所事事、胡思乱想的日子。生命如此脆弱,却又如此美丽。看着一个21岁的柔弱女孩,面对死亡的那份宁静,让人感叹生命是这个宇宙间最美丽的东西,同时生命也是如此的让人敬畏。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命的不公呢?

倘若,这世上从来未有我

那么又有什么遗憾

什么悲伤

生命是跌撞得曲折

死亡时宁静的星

归于尘土

归于雨露

这世上不再有我

那又无处不是我

想必临终的田维,总有许多的不舍罢。那么多未曾实现的梦想,那么多想要去爱的人,想要去经历的事。你说,想在山脚砌屋,红砖的花坛,种上蔷薇、雏菊与硕大的葵花。还有亲手漆上天青色的木门。你希望有一位安静的爱人,在寒冬与你共饮一炉,或者,一同去往山坳,寻一树红梅灿烂。这些人间如此卑微的愿望,却是你毕生难以企及的梦想。那些用泪水筑成的文字,教我学会了如何无悔地生活,生命弥足珍贵,青春如此疼痛。

欣赏田维的老师写给所有读《花田半亩》读者的一句话:一个故事尚未开展就突然结束,一首乐曲刚刚奏响便嘎然而终止,这意味的并不是什么短暂,而恰恰是永恒,因为永恒根本不是时间的漫长延续,而正是那一瞬间对于时间无限锁链的毅然挣脱。

迎接所有安排,而无所怨恨和悲戚,从容淡定。

这样的生命,将是骄傲而尊贵的。

我于是拒绝狼狈,拒绝一切忧伤。

虽然,我落下了眼泪。

那是因为切肤般感同身受的疼痛,因为太多的深爱。

我要记得

我要遗忘。

我合上书,夕阳落到了地平线之处,看着漫天的红霞如生命的晚唱般喷涌而出,但我却不再害怕夕阳西下后的黑暗,因为我知道,短暂的沉默之后,迎接我的将是华烟初上的光芒,正如田维短暂的一生。

读花田半亩有感 篇4

倘若,这世上从未有我

那么,又有什么遗憾

什么悲伤

生命是跌撞的曲折

死亡是宁静的星

归于尘土 归于雨露

这世上不再有我

却又无处不是我 ——田维

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子,真诚、善良、纯洁、灵秀。

她爱这个世界,用一颗清水做的心,纯粹地爱着,虔诚地写着。

她用明亮的双眸捕捉了生活中所有细微的美好,种在她的心里。

温暖,缤纷,芳香,感动,淡然,幸福,多情,忧伤,痛苦……是她的情怀,灿烂地,在她的心田里,生长出来。很生动,很鲜艳,似一片蕴含了无限深意的风景。

就像她说的那样,把她的满腔情怀,比作花田吧!她在春天里从容地播种,在夏天里热切地期盼成长,在秋天里快乐地收获,在冬天里安然地沉默。她的花田里,枝桠摇曳,清香朵朵。

可惜,这美丽的花田,只有半亩。因为,在一个宁静的夏天的夜晚,这美好的女孩化作翩翩的蝴蝶,飞到了另一个世界,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她所钟爱的这个珍贵的人间。只留下她的花田半亩,继续明亮记忆的星空,延续着感情的溪流,延续着对生命的思考和珍重。

两年来的期待,一直希望看到田唯的书能够出版。当书送到家里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打开,水蓝的封面,冷暖交织,像极了简贞的风格。在我心里,田唯是和简贞一样的文学女子。田唯的文字脱尽了生活琐碎的柴米油烟味,正如她自己所说,花田里的文字,不是生活真实的热闹,是飘在半空的寂寞。

紫色龙胆花的背景,和田工整的手迹,以及明媚的笑。蓝格子,齐刘海,在春日的阳光下和光线一起飞舞,精灵般。在田微笑的身后,旺盛着生的气息,北京植物园的桃花含苞待绽。

还未仔细去读,彩页都是花,各种花,色彩通透。早时从苏那里得知,田唯最喜龙胆花,花语是爱上忧伤的你。苏总会去温泉墓园看田田,带去的都是龙胆花。

花田比我想象中的要厚重,没有过多的装饰,满满的是五十多万字的作品,可见田在离开前的生命岁月中,心里怀着怎样的眷恋和不舍。细腻的心思,想要把遇见的一切生活和周遭的人事都用一颗不然尘滓的诗心去雕琢成文字,雕刻成灵魂深处的记忆。花田里,我看到田田对生活之爱,生命之爱,又看到“死亡的悲泣里”,摇曳着“生命的欢颜”。

事实正如田维所述,或许太过聪明、美丽、乖巧,她从小就是一个受宠的天使,父母之爱,友情关怀,恋人牵手,田维平生所给予他人的爱,在她生病后,一样不落地回报给她。看得出来,她很想把每一次感动和关爱付诸文字,但天堂使者迫不及待地收回了这个仙子。在生命最后几天,她不止一次地鼓励自己,战胜疼痛,战胜恐惧。她说:“心存感激地生活吧,我们来自偶然,生命是最宝贵的礼物。爱你所爱的人,温柔地对待一切,不要因不幸而怨恨和悲戚。无论前途怎样凶险,都要微笑着站定,因为有爱,我们不该恐惧。”

可是,人生就像一个有许多缺口的圆,这些缺口就是遗憾。人的一生,不管长短,不可能不留下遗憾,田维也一样。如果你认真品读《花田半亩》,你就会发现,这个花季少女在那些忧伤的文字后面,藏起了无数带往天国的遗憾:比如,妈妈不顾一切地要自费为她出书,比如,妈妈无尽的眼泪、哀思和孤寂,比如,父亲的沉默和醉酒,再比如,她多么想在去往天堂之前披上洁白洁白的婚纱……

如今,在北京西山脚下,有一块安静的墓园,一块小小的墓碑上,刻着田维小小的名字,在名字下面,常年都放着一束含苞欲放的龙胆花儿……

未意识到生命珍贵之时,我常带着不解去看此类文字。

坐在透着阳光的屋内呼吸着温热的风,读着另一个世界中,一个女孩的忧伤与惆怅,那是一只美丽的蝶,在最后的生命中,也不忘留下最美的舞蹈。

那个爱龙胆花的女子。

那个如龙胆花般的女子。

谁能读懂,她的寂寞与忧伤?

读花田半亩有感 篇5

考完试之后,一直没有上网。我想我需要时间去感动,去看看纸质的东西。于是读了一个逝去女孩写的关于生命的书!

——题记一个美丽女孩,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了自己在生命最后的独舞。在此之前,我不认识田维——这个花儿一样美的姑娘。

如果她还与我同在这个世上,我想,我会很乖巧的叫她姐姐。然而她走了,带着她美丽的文字,青春的面庞,离开了。在二十一岁这个美好的年龄。让我如何叫她姐姐…。看她写的生命的独白与生命热爱我看了两天,两遍。晚上静寞晚上我看她美丽文字。我只想热爱生命,田维是一个如此热爱生命的孩子、女子。她喜欢写字,写下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田维。我就叫你田维吧!正如你在日记中自己对“田”的理解,我也喜欢维字,它给人立体感——好像从名字总就可以透露出你大概有男子的坚强。我想,你的生命、思想的维度也是很特别的吧!

在书的扉页上我看到了作者田维的照片——在北京动物园拍的,那是如此甜美的孩子,像娃娃,很纯。她大大的眼睛似乎在和我无声的对话,那般灵异。这女孩一定是上天派到凡间的天使。很迷恋你,我想我们一定是知心的朋友。很多东西和你有一样的感受。殊不知,你已离开我。总是有心痛,却又对于痛无可奈何。你说:每一次的睡眠都是一次死亡,当我们醒来便是全新的生命。你说:生命的本质是悲观,因此,我只有乐观的态度。你说:有时,我宁愿坦承自己是脆弱的,却又不得不坚强。

20xx年8月12日你还在写字,你说你想隐藏。

隐藏——

想把自己隐藏,

好多事情力不从心,

没情绪,毫无情绪

混沌

20xx年8月13日可爱的田维,花一样的少女,带着美好的憧憬离开了,毫无征兆…

一个故事尚未展开,就突然结束;

一首乐曲刚刚奏响,便戛然而止;

这意味着不是短暂,而恰恰是永恒。在你活着的时候经历了太多的痛,针管无数次扎进你血管,直至你身体里没有足够的血气让你保持青春红润的脸蛋。走了,你的年龄会在定格在永恒。

许多朋友仓促的经过,又仓促的消失。

相信你不会寂寞,田维,灭一次我默念你的名字,每一次你想起我,我们的心魂会有一次相逢。对吗?

读花田半亩有感 篇6

心存感激地生活吧。

我们来自偶然,

生命是最宝贵的礼物。

爱你所爱的人,

温柔地对待一切,

不要因不幸而怨恨或悲戚。

无论前途怎样凶险,

都要微笑着站定,

因为有爱,

我们不该恐惧。

——田维

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善良,安静,纯净,灵秀。

她热爱生命,爱龙胆,爱写作。

她不惧死亡,不怕疼痛,小小的身躯中满载着爱与感恩。疾病在她面前变得卑微,清秀淡雅的笔墨里却仍掩饰不住着哀伤。

温暖,缤纷,芳香,感动,淡然,幸福,多情,忧伤,痛苦……是她的情怀,灿烂地,在她的心田里,生长出来。生动,鲜艳,似一片蕴含了无限深意的风景。

她叫田维。

《花田半亩》是她的日记。

在她自己的世界里,她热情、天真,似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然而命运不公,她在初中时患了一种免疫性低弱的疾病,备受病痛折磨。她却仍坚持上学,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

爱最终没能挽留住她。在那个冰凉的夏天,她带着对生的痴心、对这个世界的恋恋不舍,安静从容地离开了,只留下一段段带着她气息的文字,给我们无限的感慨与感动。

青春、童年,每个人最美好的记忆,她用她如水的心灵诠释着,独自地絮着,念着,哼着,笑着,感伤着……

“在死亡的悲泣里,我终于看到生命的欢颜。”

她的力量已超越死亡,穿透文字,沟通着两个冷漠的世界。

我不知道,当她还未脱离稚气时,那种死亡的威胁对她来说是什么感觉?她又是如何鼓足勇气,从容淡定的面对死亡?在她的文字里,为什么没有求助的呻吟?如果是我……

我嗫嚅着,发抖着喘息以求片刻的宁静。不敢再想。死亡,这无尽的深渊,会将人带到何处啊。我这种平凡的人,又如何求得灵魂的永存。恐惧蔓延着,无边无际……

而她却不同,她的文字就是她的灵魂。告别了吗?我到现在一直觉得她不曾离去,她带给我太多的感动和震撼。小小的女子竟有如此强大的力量,逐渐融化着我们冰冷的尘封的心,并带给我勇气。手握这本书,明显感觉到了力量的存在,更加坚定了。

暗自庆幸我没有早早地发现她,否则当我知道她离开的消息之后,心中又要生出多少的感慨与悲凉。

当我决定要为这花田写一篇以后,竟有些退缩,害怕会打扰这一片寂寞的宁静。我并无吟诗作赋的才华,有的只是一颗爱她的心,这样也可以吗?我想,她会原谅我的,也许他知道我要的是什么。就像我一直认为的那样,有精神的文字就像是有内涵的人一样,不张扬,不浮躁,简单而安静。

其实,曾经的我怨恨过,悲戚过。

曾经的我,轻狂,张扬,浮躁。

曾经的我,只爱小说。

……

然这一切为她而改变,她教我从容与微笑,教我淡然与惆怅。

手握花田,阳光斜射入窗,发现这些文字无法握在手里,它们正漫天飞舞,向我诉说着田的惆怅与哀伤。

而她,仿佛正在微笑。

那个爱龙胆花的女子。那个如龙胆花般的女子。谁能读懂她的幸福与忧伤?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