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火烧云教学设计

2025/10/19教案

此篇文章火烧云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火烧云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课文先讲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着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最后讲火烧云下去了。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设计理念:

《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采用韵文的形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老师要创设师生合作互动、生生之间互助互学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在师生合作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理解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1、同学们,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 的景象,引动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 绘它们,赞美它们。这节课,我们来学 习第2课《火烧云》。

2、指名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检查你同桌是否读 得正确、流利。

3、指生朗读课文。

三、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 云的`?

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 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 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4、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 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 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

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 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

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

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 像出有哪些颜色?

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 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 起去看一看吧!

10、让学生说出天空中火烧云的样 子,并试着表演出来。

11、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

四、想想说说,课外延伸

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 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五、总结作业

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段话。

火烧云教学设计 篇2

火烧云教学设计集锦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火烧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火烧云教学设计 篇3

1. 教材分析

《火烧云》是一篇很优美的写景之作。课文写了火烧云上来和下去的过程。重点写了“上来”部分。先写火烧云上来时,大地在霞光中,万物都改变了自己原有的颜色。作者用7个“……了”的句子向我们展示了栩栩如生的景象。因此,本段教学要着重引导学生抓住颜色以及颜色的变化感受火烧云的颜色的多、美和变化的特点。后来又写了火烧云各种奇妙的形态,向我们勾勒出了三幅动态的画面: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最后写它们不见了的变幻过程。这部分教学要引导学生感受火烧云现状变化之快,之美,之幻,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展开联想,感受火烧云变幻的特点。

2. 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好。学生对直观的,所见的东西有浓厚的兴趣和认知基础。对色彩和形状比较敏锐,有较好的感知能力。但对于抽象思维就较欠缺,还有就是平常很少认真观察,在脑海中缺乏已有的形象,这是阻碍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最大障碍。

2. 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掌握本课知识,能够更好自主学习,我在上本课的几天前就布置学生认真观察朝霞或晚霞,并做下记录。这样在学习本课时,学生不仅热情高涨,积极性高,而且学得比较轻松,较好的达标了。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积累11个词语,会用“必须”造句及写“ABB”式的词语。

2.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4.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如何表达,着重训练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现状变化的。

教学难点:体会和感悟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变化。

4.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激趣引思。(2—3分钟)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初读课文,畅谈感受。(8—10分钟)

先弄清观察顺序,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合作探究,深入理解。(23—25分钟)

边读边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现状变化。

对照梳理,积累运用。(2—3分钟)

梳理知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5.板书设计

4 * 火烧云

颜色

---多 变化 快

现状

火烧云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第二、三段,了解火烧云变化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品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语段,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接受美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火烧云在变,课文讲什么和什么在变?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第3小节。

2、哪个词在变?

(一会儿)

⑴ 引读并出示:

(变化多而快)

红彤彤 半紫半黄 葡萄灰

金灿灿 半灰半百合 梨 黄

茄子紫

⑵ 你是怎么理解“半”的?

(是左右,百分之五十的关系吗?)

⑶ 第三组的三个词有什么特点?

(前边是物体,后面是物体特有的颜色。)

你能再说几个吗?

⑷ 这么多的颜色都包括在里的词有──

3、谁能美美地读第3小节:

⑴ 指名读。

⑵ 评价后再读。

⑶ 齐读。

⑷ 师引背。

4、火烧云形状变化也有两个特点

(快、多)

自由说表变化快而多的词。

⑴ 师问生读第四小节:

师问:

① 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什么?

② 是什么样子的?

③ 是怎样变化的?

⑵ 指名问答(读)第5小节。

⑶ 同桌问读第6小节。

5、共同讨论:

⑴ 提了三个问题,答了三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这三小节的写法一样?出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变化的?)

⑵ 这些同学善于找规律,背诵时就利用规律背诵。

6、指名读4、5、6小节,其余同学看投影片。

作者为什么不写了?

7、按刚才的规律口头叙述一段话:

⑴ 师:这时天空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子的?怎么变化的?

⑵ 指名口述。

⑶ 后面你还希望变成什么?

这哪里还像天空,分明就是──(动物园)

四、引读最后一小节

1、师引读

2、火烧云下去了,人们是什么心情?

(惋惜、留恋)

上来时,人们是什么心情?

(又惊又喜)

3、指名前后对读两句话。

4、自由读读。

五、总结全文

1、教师小结完成板书:

师:火烧云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这一变就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是大自然变得更神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_________

2、讨论作品的成功之处:

想想,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做到哪几点?

(① 观察有序、细致;② 想象丰富。)

观察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六、作业

1、带着神奇、美好的情感读课文并背诵。

2、积累20个描写颜色第亿词。

3、按一定的顺序写一段话(100多字):

“这时,天空出现了……”

【板书设计】

上来了 霞光

颜色 变

火烧云 变化着 形状(快、多)生活美好(自然现象 ) 自然神奇

下去了 恍恍惚惚

火烧云教学设计 篇5

(一)揭题,引起兴趣。

1、师出示火烧云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揭示课题:火烧云

提问: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内容。

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开火车读课文。

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

(三)精读,积累语言。

A、学习课文第3小节

1、读第3小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

2、说说自己见到的某种颜色的事物,加深对颜色的理解。

3、火烧云有这么多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烂多彩、色彩镔纷……)

4、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5、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谁已经把它记住了吗?按课文内容填空。

B、我们再来看4、5、6小节,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

1、分组自学4、5、6节,要求:a、你认为哪一节写得好,为什么?b、你能把它读好吗?

2、交流,小组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3、这么多的形状,你也想用哪个词来概括?

4、这三小节写得都好,因为作者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老师要让大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想象,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有趣。

5、学生看图想象。(先自己说,再小组说,最后比赛谁想得妙。)

(四)熟读,理清脉络。

1、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

2、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下来了……

3、反复诵读全文。

(五)想象,知识升华。

把刚才的.想象用一段话写下来。

另外,我觉得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下列教学资源,以帮助学生理解:

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

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人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做火烧云,又叫早霞和晚霞。有时候,没有云,天边也会出现火红的颜色,这叫火烧天。

那么,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合成的。这几种颜色的光中,红光穿过空气层的本领最大,橙、黄、绿光次之,青、蓝、紫光最差。天上没有云的时候,悬在空中的雨滴少;中午空气层较薄,太阳光里的红、橙、黄、绿几种色光几乎全部通过,只把青、蓝、紫几种色光拦住,而这几种光中,又数蓝色光反射的最多,所以把整个天空染成了蓝色。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太阳光射到地面上,穿过的空气层要比中午太阳当顶的时候厚一些。太阳光中的黄、绿、青、蓝、紫几种光,在空气层里行走没有多远就已经筋疲力尽,不能穿过空气层。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将天边染成红色。

火烧云可以预测天气,民间流传的谚语“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就是说,火烧云或火烧天如果出现在早晨,天气可能会变坏;出现在傍晚,第二天准是个好天气。

火烧云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积累不同构词方法描写颜色的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神奇美妙,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运用联想的方法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解题引入,明内容

1、齐读课题。用“烧”字组词。

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叫“火烧云”。

3、播放课件:展示火烧云图片。

火烧云ppt课件1.ppt

(二)走进文本,抓特点

1、听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可小声跟读,读顺。

课文情景朗读(四)《火烧云》.flv

2、默读课文,你觉得火烧云怎么样?一句话回答。

3、讨论交流: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了火烧云的`什么特点呢?(颜色多、形状多)

(三)走进文本,谈理解

1、再读课文,理出层次。

(1)学生接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交流理清层次:发生——发展变化——消失

2、学习火烧云“发生”部分(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播放配乐画面。

(2)默读课文,感受霞光的美丽和神奇。

(3)想想作者是运用怎么样的语言为我们展示这美妙画卷的?

3、学习火烧云“变化”的部分(第2—6自然段)

(1)看看作者是怎么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透过这些词语,你看到了什么?

(2)火烧云的颜色千变万化,形状更是神奇莫测。画出描写火烧云变化的句子,再具体说说作者怎么把火烧云写活的。

(3)仿照课文4、5、6自然段,也用比喻句的方法把自己想象出的火烧云形状变化说一说。

4、学习火烧云“消失”部分(第7自然段)

火烧云消失了,你的眼前、心里留下了什么?

(四)走出文本、促发展

小结:生活中,大自然里还有许多这样神奇的美景,只要你用心,你能听到花开的声音,你能看到雪花飘落的韵律。所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去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美丽。

(五)板书设计:

霞光 —— 映红万物

总述

整体渲染

天空 —— 像着了火

火烧云 自然奇观

颜色 —— 丰富多彩

分述 具体描写

形状 —— 变幻万千

六、课后反思

本篇课文的语言准确,生动,描写出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莫测。教学过程中力图通过读,以及想象让学生感受到火烧云的美,通过想象、说话,引读等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收到预期效果。不足之处在于大部分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建议同学们平时生活中养成观察周围景物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