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给予树》教学设计

2025/10/19教案

此篇文章《给予树》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能说出文章大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练习上下文,分析母亲的心情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

2、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尾的意思。金吉娅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出示图片(音乐圣诞树、圣诞歌曲)同学们,由此你想到什么?

(由此,我想到了圣诞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期间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给予树》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分段朗读,大家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

把握文章大意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这个故事讲的是“我”家里并不宽裕,给每个孩子20美元到商场里去给大家选购圣诞礼物,金吉娅却买了50美分的棒棒糖。我很生气,金吉娅告诉我,她把大部分的钱给一个陌生女孩买了洋娃娃,我激动的拥抱了她。

2、文中的“我”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圈出相关的词语。

3、指名交流:

“我”先是担心,继而生气,最后激动。

三、细读课文,寻求答案

1、面对“我”这样的心情变化,你们有什么问题产生?

(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寻找答案,划出相关的词句,写简单批注。

3、同学交流、汇报:

⑴ 关于“我”担心的原因:根据学生的理解,出示文字课件:

我只攒了100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① 学生结合具体词句,体会到“我”担心自己没有经济能力让孩子们买到好的礼物,她真是一个好妈妈。

② 比较句子,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他们不可能买到好的礼物。)

出示:

我只攒了100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不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

你们读读这两句话,体会那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学生在品读、思考后认识到反问句更能将妈妈的担心表现出来,继而有效指导朗读。

③ 你能把这种担心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⑴ 关于“生气”:我担心孩子买不到好的礼物,可当孩子买到礼物时,她为什么又生气了?

① 学生交流:

因为她看到金吉娅只买了50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又疑惑又生气。

② 金吉娅辜负了妈妈的`一片好心,看来,她不是一个好孩子,你们同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文字课件2:

“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金吉娅的声音很低,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

③ 指导朗读时让学生注意到她是“声音很低,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把她的内疚、难过读清楚。

④ 此时此刻,你们就是金吉娅,在给予树前看到这张卡片时,你会想到什么呢?

进行口语交际1教师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来语学生交流、对话,从而做到师生与文本对话,让孩子体会到这个小姑娘的善良、仁慈。

⑤ 金吉娅,当你怀抱着洋娃娃,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陌生的女孩说,就请写出来吧。(音频:秋日的私语。)

当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时,教师故意以他们没有写自己的名字为问题,进一步教育、启迪孩子们“做善事不必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

⑥ 我多想做你们的妈妈,您能不能再向我倾诉你的心声呢?指导朗读:

“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金吉娅的声音很低,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我的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⑴ 听到你的诉说,我多想紧紧地拥抱你呀!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如此激动吗?

随即出示:

我激动地紧紧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① 指导朗读后,请学生用“不但……还……以及……”把我激动的原因说清楚。

② 指导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口语交际2:

圣诞的钟声敲响了,金吉亚带着礼物来到我们中间,作为她的哥哥姐姐,这时,你最想对她说什么呀?

将课后思考题:你认为金吉亚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有机融入口语交际,既亲切又自然。

2、老师版画,把板书连成一课圣诞树:

孩子们,这个故事学完了,你们知道给予树到底想让人们送出什么呀?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给予树》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以点带面,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金吉娅那一颗金子般的心灵。

2、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前游戏:

1、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猜猜这是什么节日?

(出示相应节日的图片):春节———儿童节———圣诞节

2、师:喜欢过节吗?为什么?

老师发现一提起过节你们就特别开心。今天我们就上一课关于圣诞节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一、激情导入,通读全文。

1、(板书课题)师:在我们身边,生活着一些非常渴望得到别人帮助的人,他们的世界里缺少亲人的关爱,一颗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架起了爱的桥梁。(师画圣诞树,贴上心愿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给予树》这篇课文,一起来重温这感人的爱的故事。

2、同学们的课文一定读得很好。边听边想,课文都写到了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一)学习1—3自然段。

1、师:好,我们一起走入课文,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

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拿出笔画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

2、师:什么是“沉默不语”?

自由读1—3自然段,学生交流:金吉娅究竟在想着什么?

3、通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带着这样的体会,再读这句话。(表演兴高采烈、沉默不语,突出兴高采烈与沉默不语的对比,)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想金吉娅为什么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划出相关的句子。

2、师巡视指导,指名读相应句子。

3、出示:“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师:孩子们最想过圣诞节,孩子们唱呀,跳呀,沉浸在幸福快乐之种,可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想想她可能是一个孤儿,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礼物,没有圣诞节的快乐……;可能是……,没有……

指导朗读这句话,读出对小女孩的同情。

4、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金吉娅来到这棵挂满心愿卡的树前,小女孩的心愿卡深深地吸引了她。(指名读心愿卡)

生:快乐的圣诞节又到了,可是我总想哭,我一直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我要做她的妈妈,不让她孤单,请好心人帮我实现这个愿望吧!(配乐)

师:噢,小女孩一直在盼望一个洋娃娃呀!白天,她一个人孤零零时候,一直盼望着——(生答);晚上,面对着黑漆漆的屋子,她一直盼望着————(生答);甚至连做梦啊,小女孩都在想着洋娃娃。(配乐)

5、师: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在圣诞节她只想要她一直盼望的布娃娃。她的愿望触动了年仅8岁的金吉娅的心。带上我们的感受再读金吉娅说的话。

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为金吉娅有一颗……

生:善良的心。

生:仁爱之心。

生:同情心。

生:体贴的心。

师:是啊,因为金吉娅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才能感受到那个可怜的小女孩的那一颗孤独的、无助的、需要关爱的心。

师:我们把金吉娅的这一颗心送到句子中,把她对小女孩的.这一份爱融入到她说的话中。再读金吉娅说的话。(配乐朗读)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只是一个漂亮的布娃娃吗?她送去的是什么?

生:是一份善良,一份关爱,一份同情……

师:是的,是对陌生女孩的一份无私的爱。(板书无私的爱)

2、师:听,圣诞的乐意奏响了,给予树上有一个小女孩的梦想,另一个叫金吉娅的只有八岁的小女孩,帮她实现了梦想。如果我现在就是金吉娅的妈妈,我曾担心过,生气过。可是现在,我高兴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3、出示课文“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地笑脸。”谁来读读?(齐读)

4、师: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实现了吗?(理解“如愿以偿”)

三、深入解读,适度拓展。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师:同学们,现在如果请你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呢?

例:愿望树感情树

爱心树友谊树

师:那么,这样的一棵给予树到底应该种在哪呢?

师:每个人都有一座心灵的花园。让我们用爱心做水,用善良做土,用同情和仁慈做阳光,精心地栽培给予树,让它在我们的心田里永远垂着绿茵,开着芬芳的花,结着丰硕的果。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3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议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⑵ 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读书情况:

⑴ 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

⑵ 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⑶ 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⑷ 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两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4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走进《给予树》的故事,用心去感受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一份最可贵的真情与感动。

2、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生字。出示生字,认读。

3、我们再来个性地关注一下这个词:如愿以偿(板书),什么意思生活中,你有哪些事情如愿以偿了课文中,又是谁如愿以偿了

二、感受愿望

1、小女孩有个什么愿望呢我们打开她的心愿卡看一看。

2、出示:我一向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读一读,在这份心愿卡里,你听出了什么哦,你听出了一颗期盼以久的心,你真是小女孩的知己!让我们一齐读出小女孩这种日思夜盼的情绪。

3、在你们的朗读里,我听出了小女孩深深地渴望。这个圣诞节,如果能得到一个洋娃娃,她必须会欣喜万分。之后,她真的如愿以偿了,明白是谁帮忙她吗

三、感悟“陌生”

1、金吉娅是谁呀她的好朋友吗不是,你是从课文哪个词语明白的`板书:陌生,什么意思(不熟悉)金吉娅不熟悉小女孩的哪些事情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2、出示:之后,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很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向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去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齐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从这段话中,你又捕捉到了哪些信息评:你们真是一些个性会读书的孩子!从你们的理解中,我感受到金吉娅和小女孩真的是陌生的。可正是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金吉娅都能送她洋娃娃,帮忙她如愿以偿。这个圣诞节,她送给小女孩的仅仅是洋娃娃吗

3、是呀,洋娃娃里传递的还有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板书)

4、就让我们用声音来表达对这份善良的赞赏。出示:这个圣诞节,金吉娅不但送给这个陌生的小女孩洋娃娃,还送给她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四、理解“并不宽裕”

1、金吉娅能把洋娃娃送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那她必须很富有吧不是,你从课文哪几个小节明白同桌合作读1―2小节,圈一圈哪些词语能看出金吉娅不富有

2、“并不宽裕”什么意思就是不富有,家里条件不好,还有哪些字眼能看出金吉娅的家里并不宽裕

3、评:你真了不起!能从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一百美元、五个孩子、二十美元、四份礼物这几个平常的数字中感悟到金吉娅家庭的贫困。

4、可正是这个自已也不宽裕的金吉娅,却能送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洋娃娃,帮忙她如愿以偿。让我们再一次透过朗读,送去我们对这份爱心的感动!出示:这个圣诞节,金吉娅不但送给这个陌生的小女孩洋娃娃,还送给她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五、升华朗读

出示:我(极了,紧紧地拥抱着紧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1、应对金吉娅的举动,如果你是***妈,此时,你会是什么情绪带上你的感受,读――

2、作为金吉娅的哥哥,你的情绪又怎样呢把你的感情送到句子中,读――

3、假如你是她的姐姐呢也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中。

出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1、这个圣诞节,妈妈比以往任何一个圣诞节都要激动,因为――

2、这个圣诞节,哥哥、姐姐们比以往任何一个圣诞节都要过得有好处,因为――

六、小结

一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用她最朴实的行为告诉我们,只有扎根在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土壤里,这棵给予树才会长得更加枝繁叶茂!才会把更多的快乐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七、小练笔

1、当圣诞的钟声敲响,小女孩收到了金吉娅送给她的洋娃娃。她激动极了,她很想写一封信感谢金吉娅,你们能给予他们帮忙吗你们也是有爱心的孩子!如果你还能用上黑板上的“如愿以偿、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等一些词语,老师能够给你加分。

八、总结提升

1、从你们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谢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永远愉快地多给予别人,远比向别人索取更快乐!(出示)

那给予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诗歌接力。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第31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给予、担心、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

2、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获得美的精神享受。

3、学习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体会人物形象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陌生女孩的信、心形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品词入境,对比激趣

1、了解圣诞节,揭示课题

①(出示圣诞老人图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圣诞节),认识“圣诞”,说说对圣诞的了解(师相机简笔画圣诞树)

②师简介圣诞节(见课后资料):12月25日是西方的春节,人们把它称为圣诞节。在圣诞节这天,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还有人会穿上红衣服,戴上白胡子,扮成圣诞老人,给孩子们分发礼物。在那天,孩子们可以体会到送礼物和收礼物的快乐,而穷人的孩子则将自己的愿望写在卡片上,挂上圣诞树(贴卡片)

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故事——《给予树》

2、检查预习效果

①同桌互查(你指我认)

圣诞 分享 仁爱 宽裕 盼望 援助 棒棒糖 如愿以偿

②抽查词语

a、圣诞 分享 仁爱 宽裕 盼望 援助 棒棒糖 如愿以偿

重点认:援助,理解援助中心?

b、对比读词语

热烈地讨论 诚挚地祝福 甜蜜的笑容 兴高采烈

(圣诞来了,开心地读)

担心 生气 沉默不语

3、过渡:如此开心的日子,却有如此不协调的音符,到底发生了什么,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明意,理清思路

1、5人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人边听边想,找找,文中写了谁?谁给你的印象最深?

2、指名读

3、交流,师补充板书

4、质疑:金吉娅把50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送给了家人,却将贵重的洋娃娃送给了陌生女孩,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走近金吉娅,感悟给予

过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看看吧!学习第3、4段

(出示)在小组内找到描写金吉娅语言和动作神态的句子,用“------”画出来

1、抓“沉默不语”感悟

a、金吉娅怎么了?(沉默不语)理解沉默不语。

b、此时的她在想什么呢?那我们把答案在脑袋里修正一下,自读1—3段后回答

c、体会读:一齐读,沉默不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并不开心的金吉娅;

女生读,金吉娅担心妈妈生气,怕妈妈难过,心事重重。

对比读,此时的哥哥姐姐呢?可能买了什么?说了什么?再读。

2、过渡:一个沉默不语让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对家人的关心、体贴,但她却把相比昂贵的棒棒糖送给了陌生女孩,这又是为什么呢?

3、用金吉娅的话来感悟

①读金吉娅说的.话

②出示“可是妈妈,……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③多可怜的孩子,圣诞节来了,她却什么也没有,当你来到商场,摘下小女孩的心愿卡(请人读)体会“一直盼望”

④师生对话:你就是金吉娅,“金吉娅,你在想什么?”“你送了这么贵重的礼物给小女孩,还能送更多更好的礼物吗?”

4、总结:多善良的孩子啊,当爱需要选择的时候,她选择了把更多的爱给更需要帮助的小女孩,这是一种大爱,一起读(出示最后一节)

四、情感升华,拓展结束

1、学习第5段

“咚咚咚”,圣诞节的钟声敲响了,8岁的金吉娅让小女孩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自己的礼物,她带给小女孩的仅仅是一个洋娃娃吗?还带给了她……(一起来读)

2、如果你是妈妈,你想说:“……”(读)

你是哥哥姐姐,你想说:“……”(再读)

这还仅仅是一棵圣诞树吗?它还是一棵……(学生取名字)(希望、同情、快乐、爱心、友谊、美满、体贴、高兴、热心、愿望……)

3、收到了礼物,小女孩的脸上露出了快乐、幸福的笑脸,此时,她心中有千言万语,让我们把它化成对金吉娅深深地祝福和感谢吧!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也可以写你自己对曾帮助过你的人的那份感激之情。

4、学生在心形卡片上写话后交流

5、总结:让我们也记住:给予也是一种快乐!给予也能收获幸福!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6

《给予树》是小学九年义务教育第五册(三年级)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处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渡的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段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感悟语言的潜力,在重点句子中体悟人物的思想感情。并且进行语言方面的积累。

一、设计理念

《给予树》是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八组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爱”为线索,突出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抓住“爱”进行教学。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透过重点语句表现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利用感悟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但是,三年级上学期学生的语言表达潜力和概括潜力有限,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的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读书方法是这节课一个训练项目。并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事情正确的情感态度也是这节课的一个训练项目。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的读写生词。

2、读懂课文,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感情。

3、初步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

三、教学重难点

透过文章中人物的感情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完美品质。

四、教学方法

抓住重点语句和引领性的问题,让学生感悟体会。

五、时间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了解课外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1、师:还有一段时间就要过春节了,你们听到“春节”两个字情绪怎样样?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2、师:春节是我们东方人的新年,你们明白西方人的新年是什么吗?(圣诞节)。你对圣诞节有了解吗?(学生自由汇报自己课外了解到的关于圣诞节的资料)。

3、教师随机出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

4、出示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读课题。

(二)审题激趣,初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教师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予圣诞享默糖逛援仁偿(学生自由读,齐读,教师指导疑难,指名读,同桌互读。)

3、教师出示要求会认又会写的生字:予担宽裕买猜糖即卡盼仁贴(学生质疑难字,自由读,小组内竞赛读。突出“担”和“卡”的多音读音,并指导学生扩词。)

4、指导书写,着重字有“予”“裕”“买”“盼”。

5、出示本课的生词,学生认读并在练习本上书写。

6、实物投影出示生词写的整齐正确的练习。(教师给与肯定和表扬)

(三)精读课文,读悟其情。

1、自由读课文,在文中认识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3、我来动脑:故事中的人物都是有谁?他们的情绪各是怎样的?

4、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自己或小组合作体会这两个问题。

5、汇报交流,朗读感悟。

汇报兄弟姐妹的情绪(高兴)。

相关语句:“孩子们热烈的讨论这个话题,互相试探对方的心意,期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学生谈体会,重点理解词语“热烈”“诚挚”“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