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教案

2025/10/19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教案 篇1

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想象和讲述富有情趣的内容。

2、初步培养自学和歌曲的能力

3、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自编能力

准备:

图四幅,小老鼠指偶人手一个,小猫头饰一个

过程:

一、理解内容

1、出示图一、提问:①小朋友猜猜这是谁的`家?它们家里有什么高兴的事?猜猜是谁过生日

②鼠妈妈过生日老鼠全家怎样庆祝呢?

③小老鼠还会对妈妈说什么祝贺的话呢?

2、出示图二,图三、提问:

①鼠妈妈带着全家去什么地方,你觉得喜欢看戏吗?从哪里看出来、

②忽然听见有谁在打呼噜,猜猜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时老鼠们会说什么呢?

③老鼠一看是小猫、会怎么样呢?(图三)

3、出示图四

①老鼠全家还看戏吗?为什么不看了呢?

②从哪里可以看出它们又急又怕呢?

③边逃老鼠可能还会发出什么声音来?

二、引导幼儿学编

1、幼儿自己自由编,教师提醒幼儿编的语言要简单读起来要顺口、

2、共同编,并大声朗诵

三、尝试演唱歌曲

1、教师带来小朋友熟悉的音乐,请小朋友把配入音乐中轻轻的演唱。

2、幼儿大声演唱、

四、活动

交待规则,进行。

幼儿园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幼儿动手操作初步感受溶解现象,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2、乐意参与科学活动,能够用语言完整地把自己的发现表述出来。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秩序操作的好习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每人一个水杯、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

3、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变魔术吸引幼儿注意

1、老师讲故事:“小朋友们好,我们是糖宝宝和和勺子宝宝,你们想不想听我们的`故事呀?”

糖宝宝和勺子宝宝是一对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做游戏,有一天他们到草地上做迷藏,糖宝宝要藏了,糖宝宝想:我藏到哪儿好了?忽然,糖宝宝看见一杯水,赶紧跳下去。勺子宝宝说:我一定能找到你。勺子宝宝找呀找呀,勺子宝宝找到糖宝宝了吗?

2、老师拿出白糖和一杯水,请幼儿猜猜把白糖放入水中,勺子还能找得到么?

3、把幼儿的猜测用笑脸和哭脸表示,找到的用笑脸表示,找不到的用哭脸表示。

4、幼儿操作实验,讨论:发现了什么?白糖去哪里了?

二、幼儿做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1、幼儿自由进行水的溶解实验。步骤如下:

(1)想一想:需要放多少糖(一勺糖)

(2)看一看:白糖还在吗?

(3)搅一搅:用勺子搅拌。

(4)再次看一看:白糖还在吗?

2、自由进行探究实验,教师观察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孩子做实验记录。

3、提出问题:糖跑到哪里去了?

4、师生交流实验结果,根据猜想更换卡片。

三、总结

1、向幼儿介绍这一现象叫做溶解。

2、向幼儿解释什么事溶解,提出问题:白糖溶解到水里,水变成了什么味道?

3、幼儿品尝糖水。老师:糖很甜,你们可不可以多吃呢?

四、教学延伸:

1、还有其它的哪些物质能够被水溶解?

2、请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

老师:小朋友们太能干了,要奖励能干的宝宝们,我们来用溶解的现象自己做一杯饮料吧,大胆的宝宝可以把你的饮料送给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3、在背景音乐下,幼儿能够大胆地把饮料送给老师,并告诉老师是用什么做的,提高幼儿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品尝自制饮料。

幼儿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小树叶探索的兴趣。

2、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初步发展幼儿的对比观察能力。

3、认识树叶的基本特征,了解树叶的多样性。

二、活动准备

1、Ppt:树叶的作用

2、课件:树叶粘贴昆虫

3、幼儿采集各种树叶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讲述活动《我采集的树叶》

讨论:你采集的是什么树叶?它是什么样子的?

(二)、展开

1、观察感知树叶的多样性。

(1)提问:这些叶子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2)小结:叶子的颜色很丰富,有黄色、红色、绿色等;形状也各种各样,有手掌形、扇形、针形、椭圆形等;大小也不一样,但每片叶子都有叶肉、叶脉、叶柄。

2、引导幼儿按意愿给树叶分类。

(1)同时出示绿色针形树叶和黄色手掌形树叶,启发幼儿找出不同。

(2)幼儿自主给树叶分类,并介绍分类依据。

(如大小、颜色、形状;通过自主分类巩固对已有经验的掌握)

3、树叶的种类

1)心形:形如心脏,基部宽圆而微凹,先端渐尖,如甘薯、牵牛、紫荆、麻的叶。

(如果是心形倒转,叫做倒心形,如酢浆草的小叶。)

2)掌形:叶片三裂或五裂,形成深缺刻,全形如手掌,如棉花、蓖麻、葡萄、槭树、梧桐的叶。

3)扇形:形如展开的折扇,顶端宽而圆,向基部渐狭,如银杏的叶。

4)菱形:叶片成等边的叙方形,如菱、乌桕的叶。

5)披针形:也叫枪锋形,叶基较宽,先端尖细,如桃、柳、竹的`叶,(如果是披针形倒转,叫做倒披针形,如小蘖的叶。)

6)卵形:形如鸡卵,下部圆阔,上部稍狭,如桑、向日葵、的叶。

7)圆形:形如圆盘,长宽接近相等,如,旱金莲的叶

8)针形:叶片细长如针,如油松,马尾松,白皮松,仙人掌的叶。

9)鳞形:形如鳞片,如侧柏的叶。

4、引导幼儿了解树叶的作用

课件演示:树叶的作用

5、欣赏树叶画

课件:树叶画昆虫

三、延伸活动

了解特殊公用的树叶(如可以吃的树叶、有特殊本领的叶子等)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画地球记住歌词,学唱歌曲《画地球》。

2、通过创作画创编歌词,并唱唱自己创编的新歌。

3、体验热爱美丽的地球。

活动准备:

一张大的纸 粗笔一支 歌词的图谱一份 人手一份纸,笔 小棒

活动过程:

1、游戏:丹尼的画笔

“小朋友你们看过电视里少儿频道的一档节目《丹尼的画笔》吗?是怎么玩的?我们现在就来玩这个游戏。”(老师画出 让幼儿猜出画的什么?边画边说出“画上一个圈圈”“画上六条线线”)

2、小朋友都猜对了,我们轻松一下,欣赏一首歌《画地球》

“画上一个圈圈”“画上六条线线”之后就画成一个地球,在地球上我们又画画了什么?你听歌里唱了什么?

3、根据回答相应出示图谱

4、“检查画的`顺序对吗?让我们来检查一下”(在老师或小朋友的歌声中检查)

5、一起来唱唱这首新歌,(提出有表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分男女声唱,男生唱,女生作动作,反之。)

6、“在地球上除了画上大树、小丘、绿水、青山,还可以画什么呢?”

(也可以让幼儿画出来,看时间来定)“一起唱唱小朋友画的地球。”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①学会唱歌曲《小树叶》,准确把握节奏。

②了解春秋两个季节树叶的变化,对大自然季节变化有初步的了解。

③感受小树叶打扮树妈妈的喜悦,秋天离开树妈妈的悲伤,增加情绪情感体验。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小树叶》。

活动难点:

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变化。

活动准备:

春、秋两季大树的图片、歌曲《小树叶》简谱。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树叶的变化

教师展示两幅不同季节的大树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发现不同之处。

师:我们看到了两幅图片,哪一幅是春天,哪一幅是秋天呢?你是通过什么发现的?

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春天小树叶是绿色的,到了秋天小树叶成了黄色的,掉落在地上。

二、教师范唱,幼儿欣赏歌曲

教师弹唱歌曲,让幼儿继续停留在春秋小树叶变化之中。从上一环节的看到这一环节的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三、熟记歌词内容,理解歌曲情感

我们的小树叶啊,春天就冒出小嫩芽,越长越大,她们开开心心的长满了整个大树,把树妈妈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可是小树叶长啊长啊,长到秋天她就从绿色慢慢变成了黄色,变成黄色的时候,小树叶就要离开树妈妈了,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她会被风婆婆带到很远的地方……

在了解了树叶的四季变化之后,歌词内容则相对,只要教师与幼儿互动,反复练习则很快就能记住歌词

四、学唱歌曲,反复练习

学唱歌曲,逐句学唱,反复练习,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练习歌曲

五、表演唱

表演唱不仅是学习成效的检测,更是幼儿学习成果的展示!

歌曲《小树叶》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生动地表现了小树叶积极乐观的形象。歌曲把大树比作妈妈,树叶比作,充满了童趣,也洋溢着人间的温情。歌曲要求孩子唱出了树叶宝宝对大树妈妈的不舍和期盼来年春天归来的乐观。由于歌曲的两段歌词表达两种不同的情绪,因此歌曲的学习是采用分段教方法。段表现了小树叶离开妈妈后的不舍与害怕,段表现了小树叶春天归来时的乐观情绪,为了让孩子们体验这种情感,我采用到方法配合曲调进行肢体动作表演和歌曲内容展现丰富的表情,在我的带动下,幼儿表现积极,以热情饱满的情绪表演“小树叶”。本节课是学唱歌曲,我并没有刻意以教唱为主,而是在幼儿亲身体验,直观感知、创设情境中去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爱,让孩子们在表演唱中获得了最直观的。歌曲中有一个难点:“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这句话孩子们不好理解,我没有特意去解释,而是以一种欢快的情绪带动幼儿情绪,来促使孩子对歌曲的理解。这首歌曲唱起来很美,孩子们很喜欢,只要一吹风,孩子们听到树叶在响,就会情不自禁的唱起《小树叶》这首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了解各种水果的不同食用方法。

学会运用排、叠、围等方法搭配与造型。

感受水果拼盘的艺术美,体验创造的快乐。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各种水果不同食用方法。

难点:在制作水果拼盘过程中,注意审美与造型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1)各种水果;切刀。案板、塑料盘。

(2)收集水果拼盘的图案,事先做好的水果拼盘1—2个。

(3)教育幼儿注意用刀安全。

活动过程

一、观察欣赏

1、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水果拼盘,以游戏的口吻与幼儿交流,请幼儿想一想为什么要把水果做成拼盘呢?引导幼儿从拼盘的色彩,造型上感受水果拼盘的艺术美。

2、请幼儿欣赏《幼儿图书》第44页的水果拼盘图片,来了解各种水果的颜色、形状巧妙制作的不同,食用方法及营养。

二、演示、拼制

1、教师向幼儿介绍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水果和辅助材料,并讲解水果拼盘的方法。

排:将水果切成条、块、片并列成行排在盘内。

叠:把切成片的水果,按设计的图案跌摆。

围:将切好的水果,按盘子的`形状围城圆形、椭圆形或环形。

堆:把切好的水果,按一定的形状堆放在盘中。

2、指导幼儿学习用排、围、围、堆等方法进行水果拼盘的创作,提醒幼儿注意从水果的色彩、形状等方面来表现拼盘的造型特点(对遇到困难的幼儿及时帮助与指导),并让幼儿给自己创造的水果拼盘起个好听的名字。

三、展示分享

1、展示全班幼儿的水果拼盘作品,请幼儿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相互介绍自己的拼盘过程,对有创意的幼儿及时鼓励表扬。

2、教师和幼儿共同品尝水果拼盘,共同品尝劳动成果,体验创作的快乐。

四、指导幼儿把制作好的水果拼盘画下来,进一步感受水果拼盘的艺术美。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制作水果拼盘时,情绪高涨,制作认真,构思巧妙,从而培养了孩子的创造能力、大胆创新意识,进而激发了幼儿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