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此篇文章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四个班的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 “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
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
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9、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不足之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有的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1、《工具和机械》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形状和结构》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3、《能量》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让学生知道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三、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5、增强学生法制意识,培养学生学法、懂法和用法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1
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科学概念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五、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六、教学进度表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求方针上看,突出了知道体系和平衡,从进程与办法上看,注重拓宽与使用,从探求水平看,以辅导性探求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求过渡,六年级英语上册教育计划。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一起的家乡》、《奇特的能量》、《拓宽与使用》。
榜首单元《咱们长大了》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杰出世活习气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改变进程(“植物的终身”、“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子孙(“我是怎样出世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本身——从出世到现在以致将来的生长改变进行深入探求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辅导学生知道和了解人体终身的改变,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对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辅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构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衍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榜首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国际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衍、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知道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根据(化石通知咱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计)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天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体系的介绍,而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沟通、推理和解释。一起,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进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构成天然选择这终身物进化的根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联系的理解,为后边继续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一起的家乡》根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习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知道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联系。从寻觅生物的家乡入手,去知道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习气环境在形态和习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知道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物要习气环境,一起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体系,只有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才干共生共长。一起,使学生知道到人类是天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计。
第五单元《奇特的能量》是根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化”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习物质国际内容的最终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榜首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阐明能量能够进行转化;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议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宽与使用》主要是根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求进程中习得的常识、进程与办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宽、使用。拓宽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常识和技术,解释现象,拓宽所学。使用是拓宽的操作方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进程。
二、意图要求
通过本册教育,使学生通过观察、试验、考虑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根据的推测。
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求的一般办法。
开始学会知道事物的相互联系。
开始学会知道动物的周期性改变。
开始学会通过查询收集根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开展改变做出推论。
三、重难点
培育学生进行科学探求,领会科学探求的全进程。
培育学生猜测收和收集根据的才能。
培育学生设计试验的才能。
四、学生本质分析
六年级共有2个教育班,130多名学生,作业计划《六年级英语上册教育计划》。通过半年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领会到了科学探求的趣味,把握了必定的科学探求的办法。学生对大天然,特别是对身边的天然事物、天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爱问个为什么,喜爱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求。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适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气不好,依赖性强,不肯动手,这些都给教育带来了必定的影响。
五、方针指数
平均分:85分,及格率:90%,优异:80%,稳固率:100%……
六、教育措施
1、用足每一分钟,上好每一节课,坚定在40分钟内完结教育方针的决心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求,领会科学探求的全进程。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求试验。培育学生杰出的学习习气。
纵观本册教材,有六个单元,共20课,应该说是科学课八册教材中内容比较多的了,再与以往第十二册天然比较,课时数也比较多。而再看这个学期是一个短学期,其间还包括五一长假以及学生的期中测验,而本册教材教育总课时则需求29~33课时,也就是说每一节科学课都得实打实地最大效率地提高教育效果。时刻之短,密度之大,要求科学教师向讲堂40分钟要质量,要充分利用讲堂上的每一分钟,最大限度地发挥讲堂每一分钟的价值。要求科学教师课前仔细备课,仔细和学生一起安排教育材料,精心肠安排讲堂上的每一个活动,活动要求少而精,任务要求小而实。少做或不做那些大而空的,泛泛而谈的活动。
2、科学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需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自己得有一桶水。新课程虽不必要求教师面面俱到,虽不必要求教师要有“一桶水”的`量,但广博的常识、丰富的内涵关于教育学生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科学课上特别如此。关于本册教材中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以及《奇特的能量》中的一些常识点,由于在老的人教版教材中涉及的不多或者说有的根本就没有涉及,所以咱们的科学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阅读学习,不能依托自己的老底子,须知不断学习的教师才会跟上形势的开展,科学教师绝不能在科学讲堂上犯科学性的错误。咱们能够一知不解,但不能将一知半解的东西教给学生。
3、相信学生,建立大活动观
在科学课程刚刚起步时,出于对科学的理解,学生不会做,往往由教师带着领着,所以咱们称这一阶断为引导性探求。现在四年的科学课程学完了,假如咱们还这样不放心,还是想手把手的搀着学生,这样明显不符合学生开展的脚步了。本册教材主要的是以教师的辅导性探求为主,适当地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求,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建立一个大活动观。要求给学生大段的科学探求时刻,要求提供给学生必要时的帮助,至于在科学探求进程中碰到的问题,要相信孩子们自己有才能去处理,要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去处理实际问题,这也是本册“拓宽与使用”的一个训练侧重点。
4、多种点评手段相结合,对学生四年来的科学学习作一个点评
本学年江都市一切的科学课程都到了六年级,也就是江都市一切的小学生都进行了四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至于他们的学习效果到底如何,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到底发生了哪些改变,他们会不会进行科学的思想,会不会把科学学习的进程与办法运用到他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去,有必要对学生四年来的科学素养作一个检测,一方面查验咱们四年来的教育成果,另一方面也为咱们下面的教育积累一个数据资料及从中进行反思的根据。所以要做好点评作业,要做到进程点评与结果点评相结合,要做到自主点评与别人点评相结合,要做到常识点评与技术点评相结合,要做到定量点评到定性点评相结合,要做到片面点评与全面点评相结合。为学生四年来的学习划上一个满意的句号,为江都市的四年科学课程的改革作一个阶段性的汇报。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篇4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荐】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篇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探究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有了提高,他们能独立完成一些探究活动、科技制作、观察活动、科学实验、搜集资料等,愿意与他人合作,进行合作探究,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实地考察、现场采访、种植养殖等活动,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而且能按照制定的研究方案对锁定的课题进行课外探究,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主动从自然界、社会中获取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探索宇宙”、“研究与实践”等研究主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进行构建,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整合,引领学生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及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重点难点
重点:空间维度方面,从认识身边事物、周围物体的基础上,扩展到微观和宏观两个世界,探索微生物和无限宇宙的科学奥秘;时间维度方面,以时间轴为认知线索,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和“未来世界”的变化;结构维度方面,在认识事物外部特征的基础上,以“解暗箱”的形式探究事物的内部构造。在科学探究上,以自主性探究为重点,重视探究方法的培养,以“认识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为探究重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科书整体结构,设置了“对信息的搜寻、理解和判断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探究能力的逐步提高奠定基础。
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向权威挑战,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挥主导作用但不包办代替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5.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7.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辅助教学。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备注
第一周1、细胞1课时
第二种2、我从哪里来3、人的一生1课时1课时
第三周4、我像谁5、让身体热起来1课时1课时
第四周6、摆的秘密7、钻木取火1课时1课时
第五周8、通电的线圈(一)9、通电的线圈(二)1课时1课时
第六周10、无处不在的能量11、开发新能源1课时1课时
第七周12、地球的面纱13、风从哪里来1课时1课时
第八周复习、期中考试2课时
第九周14、降落伞15、小帆船1课时1课时
第十周16、来自大自然的信息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1课时1课时
第十一周18、电脑与网络19、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1课时1课时
第十二周20、太阳家族21、神秘星空1课时1课时
第十三周22、探索宇宙23、未来家园1课时1课时
第十四周研究与实践2课时
第十五周复习2课时
第十六周期末检测2课时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宗旨。
二、学生情况的分析:
本期本人担任六年级C209和C210两班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的来说,两个班的学生都很喜欢上科学课,上课发言积极,特别喜欢实验操作、制作比赛和室外实践活动。两个班比较,C210班的学生在准备材料、完成作业方面更认真,而C209班的学生思维敏捷,课堂纪律虽欠佳但常有惊人之语。
三、本册教材分析:
1、教学的总目标
A、科学探究
●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能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推.和判断,能将推.判断的思维过程转化成语言并能有条.地叙述。能够及时修订、完善自己的假设和计划,比较熟练地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并能用于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科学模型和科技作品。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C、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月球表面、能量的表现形式与转化的有关知识。
2、教材内容概述和学习方法
本册教材以“生存和环境”为主题,以训练学生推.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2个单元、7课书;“物质世界”有1个单元、5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1)“生物与环境”—— 此单元包括“一棵顽强的小树”、“从‘南橘北枳’说起”、“走进池塘”、“假如大树都倒下”4课书,主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生物的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法是实验、观察、调查、阅读科技史等。
(2)“营养与健康”——此单元包括“食物中的营养”、“消化与吸收”、“饮食与健康”3课书,围绕人的生存逐层递进地展开研究,主要的学习方法是问题驱动、实验、调查、测量等。
(3)“地表变化的奥秘”——此单元包括“地表在变化”、 “地震”、“火山”、“岩石也变化”、“走近矿产”以及“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6课书,重点介绍了引起地表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材提供的事实或数据进行判断和推.。如: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发生的变化,推想喷发过后的火山山体外形,推测煤的形成等。
(4)“能量”—— 此单元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编排了“能量家族”、“热能变、变、变”、“电表转呀转”、“太阳能的利用”、“打开能源宝.”5课书,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科技史、调查、制作、设计等方法,指导学生认识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
(5)“月球”——此单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秘密”和“月有阴晴圆缺”2课书,旨在通过观察、猜想、阅读科技史、模拟实验等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月球的奥秘,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推.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
(6)“我们怎样做判断”——此单元是先通过案例及本期回忆..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出进行推.判断的方法,然后引领学生将总结的方法理论进行又一次的运用。
四、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解`方.#文...-.^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开展科技兴趣小组,开展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五、本册教学所需活动器材及课时安排
单元 —— 课时安排 —— 课题 —— 活动器材准备
(一)、生物与环境——(共7~8课时)
1、一棵“顽强”的小树: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培养皿、一盆植物苗等。
2、从“南橘北枳”说起: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对应的生物图片
3、走进池塘:池塘群落挂图、制作生态瓶的材料
4、假如大树都倒下:森林被砍伐、沙尘暴等挂图、绳子、温度计、表面没有任何覆盖物的木板、表面只有砂土覆盖的木板、表面有植被覆盖的木板、水盆、洒水壶等。
(二)、营养与健康——(共6~7课时)
1、食物中的营养:酒精灯、镊子、碘酒、纸、馒头、米饭、肉、煮熟的鸡蛋清、生(熟)土豆块、生(熟)胡萝卜、花生米、瓜子等。
2、消化与吸收:可以食用的馒头、米饭等淀粉含量多的食品,约90厘米长的线绳一根。
3、饮食与健康:身高体重计、有安全隐患的食物调查表。
(三)、地表变化的奥秘 ——(共8~9课时)
1、地表在变化:因自然原因导致地表变化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反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文字资料。
2、地震: 地震发生时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筷子、白纸、侯风地动仪挂图、震前预兆的挂图或录像资料。
3、火山: 火山喷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土豆泥、番茄酱、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等。
4、岩石也变化:酒精灯、石头(最好选用风化程度比较大的页岩)、铁丝、布条、烧杯、冷水、稀盐酸、滴管、石灰岩、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5、走进矿产:矿物及其提炼物标本、当地矿石标本、无釉瓷片、刻刀、铜钥匙、铁钉、磁铁、放大镜等,介绍煤的形成及开.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课前布置学生..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
(四)、能量家族——(共7~8课时)
1、能量家族:上发条的小闹钟、玩具唧筒、不同的能量表现形式的物体图片、厨房工作的场景图、瓦特改进蒸汽机的科技史资料、介绍生活的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等。
2、热能变、变、变:关于探究热能奥秘的历史资料、纸风车在燃烧的蜡烛上方转动的演示实验装置、橡皮筋、一端闭合另一端带有胶塞的钢管、绳子、水等。
3、电表转呀转:法拉第发电机模型图、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的全景图、几种不同规格的电能表(实物或图片)、家庭用电情况的调查记录表等。
4、太阳能的利用: 关于介绍太阳能的针对性比较强的资料、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
5、打开能源宝.: 日常的能源使用调查表
(五)、月球——(共2~3课时)
1、探索月球的秘密:有关“阿波罗”登月的图像资料、大塑料盆、细沙、小石子等。
2、月有阴晴圆缺: 月相变化的图像资料、篮球、明暗球(将1个较大的球一面涂成黑色,一面涂成白色)、粉笔、记录纸、笔等。
(六)、我们怎样做判断——(共2课时)
1、我们怎样做判断: 关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资料、研究昆虫时的过程性资料、..记录表。
2、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不同年龄的树干的横切面图、能够凸现环境影响树木生长的完整年轮图、记录纸等。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