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的家访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小学教师的家访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学教师的家访心得体会 篇1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爱心家访”活动,在我走访的学生中有一名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走访中我发现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较好的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同时,家庭破裂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真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还需要我们用爱心为他们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因为这些“娇嫩花朵”更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
孙xx,一个比较多动的学生,长得比较小,上课时也不能认真听讲,课后作业更是一塌糊涂。通过和他母亲的`交谈,得知其父亲也在xx,但是从来不过来探望母子二人,从孩子7岁到现在孩子就没有见过爸爸。母亲靠每月xx元的工资维持二人的生计。
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我从他的家庭情况入手,和他谈“感恩”,要感恩自己的妈妈,是妈妈每天的辛苦付出,才有他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的机会。但凡他有一点进步就表扬他,一个星期过去了,我发现他再也没有拖欠过作业,上课听讲也比以前认真了许多。
家访让我受益匪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无论怎样的一个孩子,他的成长都离不开“爱”,这种爱既要来自家庭,也要来自于教师。只有播进学生心灵深处的真挚的无私的绵延无尽的爱,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单亲家庭的孩子,是一只受惊、受伤的小鸟,情感有时很脆弱,教师应该多方面的关心他们,照顾他们,既要做他们的老师,又要做他们的父母。多给他们生活上的温暖照顾,多给他们精神上的坚强支持,也可以说应该成为他们生命的支柱。
有机会多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和孩子的家庭。多进行家访。即做孩子的教育工作,又应该做单亲家庭孩子的父母的知心朋友,多体贴他们,也要倾听他们的苦衷。多在他们面前表扬他们的孩子,切忌告状式的家访。把老师教育孩子的构想,多讲给他们听,和单亲父母共同作培育孩子的规划。
单亲家庭的孩子,如同一棵幼苗,我们老师、家长、社会多给他们充足的阳光,适量的水分,适度的肥料,让他们茁壮地成长吧!
小学教师的家访心得体会 篇2
一次家访了解一个家庭,一次家访走进一个心灵,一次家访震撼一次心灵。
家访给予我们双方充裕的时间来交流,我可以及时反映孩子在校内的各种表现和进步,家长可以提出各种建议和看法。通过讨论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通过家访老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有利于今后更好的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家访工作中,我们可敬的老师教师也不甘落后!
家访正如涓涓溪流,流淌进每个家庭,滋润着美丽的花朵悄悄绽放。
小学教师的家访心得体会 篇3
爱在路上,情在心间。家访,一场美好的遇见。遇见纯真的孩子,纯真的心灵,纯真的.笑容,家访,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多面”,我们经常说老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其实孩子对老师的爱更是无条件的;遇见殷殷期盼的家长,一个孩子,一个家庭,对孩子来说,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行动总比语言更深刻,好的教育,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深入家庭,感触更深,陪伴才是家长给孩子的爱!
小学教师的家访心得体会 篇4
一、统一思想,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通过切实开展工作,家访成果显着
1、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学教师的家访心得体会 篇5
去之前我先给她家里打了个电话,是她父亲接的,听得出来他对我的家访感到很意外。农村人朴素的念头认为只有孩子犯了错误,才需要找家长。
现在是农忙时间,选择这个时间家访,我当然是希望能和她的父母交流一下。到她家的时候,只有她父女两个人在家,妈妈去买东西了。他们热情地请我进屋坐。鹿芬家房屋虽说有些陈旧,但家具及摆设让人看了很舒服,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虽不是很阔气,也算是很温馨了。
当我说到她在校的优秀表现时,她的父亲丝毫不掩饰对女儿的骄傲之情。说她是个从小就很让人省心的孩子。鹿芬又是倒水又是拿水果,做事情很是得体。在没有父亲嘱咐,也没有别人提示的情况下,鹿芬待人接物表现出的落落大方,足以看出这些已经成为良好的习惯。在学习上鹿芬向我反映了一个问题,她说一天下来学习很累,好像没有时间休息,永远是做不完的作业。我建议她统筹安排时间,先做急需上交的作业,课间一定要休息,这并不是浪费时间,只有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我问她父母不在身边会不会想念他们,希望父母留在身边吗。还没等她回答,她的父亲就抢先说开了。他说上年他们大年初四就离开家去北京打工了。她只好跟奶奶一起生活。直到八月份他们才回家一趟。在外打工的时候妈妈由于思念女儿,担心她吃不好,怕女儿受委屈,有时候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今年他们不打算出远门了她的父亲说过几天就和孩子的`妈妈一起在附近干建筑队,这样可以多照顾照顾家,多关心关心孩子。我没有多说什么,我想这对父母的决定是明智的。我只是说她以后要享福了。我看见她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小学教师的家访心得体会 篇6
为了解学生们的家庭状况,我们学校也开展了教师的家访活动。寒假中我走访了我们班的七名学生。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我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的感受颇深。学生刘某性格内向,不和同学交流,但成绩很稳定。这次家访主要想了解孩子在家的性格是不是这样,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向她的妈妈简要介绍了孩子在校的表现,面对面促膝长谈,通过了解才知道刘某是单亲家庭,父亲出车祸不幸离世,就剩下妈妈和年迈的奶奶,自从父亲离世,性格就变得孤僻。刘妈妈说:“再难也要把孩子培养好,一定配合老师工作,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同时在学校我会更关注孩子的成长的。
这次家访让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学生李琳儒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匪浅,既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