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活化石》教学设计

2025/10/26教案

此篇文章《活化石》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活化石》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本课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改变教学模式,透过新奇的图文并茂的课件,生动地解说,刺激孩子的听觉、视觉,让他们产生“好奇”,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促导下,主动探究文本,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引发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激发学习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4、培养学生阅读的潜力和搜集信息的潜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有关化石的图文资料,并解说。

2、学生展示观看后的'收获。

3、师解释“化石”和他的作用

4、揭题——活化石(生思考“活化石”什么意思?)

二、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导向:

1、边读课文,边圈划生字,借助下文音节和字典识记汉字。

2、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3、说说你从课文了解到了什么?

三、展示自学效果

1、识记的汉字和识记方法(指导书写:博、悉、鳞)

2、谈自己读书的收获和疑虑?(板书:银杏树、熊猫、中华鲟)

四、研读课文感悟领会

1、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学

2、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习,培养自学潜力活化石时间样貌生活习性作用(疑虑)

五、生展示研读效果和释疑

六、拓展阅读培养搜集资料的兴趣

1、采用“拟人”手法自我介绍

2、发放有关“化石”的资料,生自己阅读,后再用上面方法介绍,学生在看、听中积累知识。

3、谈谈这天学习的收获(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查阅资料)

七、作业练习

指导书写汉字

《活化石》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透过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再到单个读生字的方式,在具体的词语中,认识“博、珍、孙、悉、绝、肉、史、核、缺、乏、稀”11个字,读正确“珍、肉、史”是翘舌音。

2、结合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完成课后“读读写写”的作业,帮忙学生积累重叠的词语。

3、透过跟老师书空、观察占位、描红书写等方式,逐步掌握“化”、“代”两个字的笔画笔顺。

4、正确、流利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抓住“叶子像扇子”、“长得慢极了”等词句,感悟银杏树的珍贵、独特和寿命长,从而激发保护珍稀生物的愿望。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书写“代、化”两个字。

教学难点:

抓住“叶子像扇子”、“长得慢极了”等词句,感悟银杏树的珍贵、独特和寿命长。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这天老师想带你们到古生物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想吗?你们瞧,这就是上海的古生物博物馆,咱们进去看看吧!(课件播放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三叶虫化石,始祖鸟化石)

2、谁能说说刚才你看到的这些古生物都能够称为什么呢?刚才我们看到的都叫“化石”。板书“化石”。

3、明白什么是化石吗?不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就有一句话向我们传达了有关化石的信息,赶紧打开课文读一读。

找到了吗?指名回答并课件出示“在博物馆里,我们观看一块块化石,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话,你明白化石是怎样样的呀?(很久很久以前的、动物和植物变成的。)

小结:是呀,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和植物,它们死后,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变,逐渐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这就是化石。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活到此刻,它们就成了特殊的化石,科学家称之为“活化石”板书“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呢?咱们赶紧打开书本来读一读吧,老师这有读书的提示。(生读师巡视)

2、指名回答并板书: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3、小朋友真了不起,第一次读课文就能把最重要的信息给整理出来。

那课文里的生字词能读好吗?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自己读一读,指名读)

重点正音“珍”(前鼻音)“熟悉、核桃”的轻声(直接告诉学生熟悉也要读轻声)

“孙”字的平舌音。

立刻自己再读一读

师:老师把拼音宝宝藏起来,看看火车还能不能开得又快又顺。

生:两列火车去掉拼音读。

4、师:恩,火车开得可真棒!老师就奖励你们一个游戏“青蛙跳伞“,请一位小朋友来玩一玩。

(课件出示青蛙跳伞,一只青蛙背着降落伞(伞上有生字)跳下来,学生读出一个,读错了换一位同学读)

三、朗读感悟银杏树

1、把这些生字词语放到课文中你还会读吗?请你再大声地读一读课文的2、3、4自然段,让生读。大熊猫是国宝,我们平时很难看到,而中华鲟生活在江河里,我们更是难以见到。只有一种活化石就在我们的身边,那就是银杏树。

这天我们就一齐走进最熟悉的'活化石——银杏树吧。(点击画面,请你们再读读这个句子,除了能明白银杏树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外,你还能读到些什么,自己读一读。)随机。

(1)白果树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它还叫白果树吗?(因为它的果子就叫白果)

(2)十分珍贵几亿年前的树种为什么就珍贵了呢?师补充银杏树资料

看到这样珍贵的树种,你们想不想赞一赞它啊,那就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吧!(指名读,读得不好的话,就引:有点珍贵,还不是十分珍贵,再读。)科学家透过银杏树明白许多以前地球上发生的事,银杏树很有科学研究的价值,所以就显得更加珍贵了。我们一齐来赞美一下这珍贵的银杏吧!(齐读)

2、咱们再到课文第二自然段里读读,你还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

3、交流:

(1)叶子很独特

(银杏树的叶子很容易辨认)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读一读吗?读句子。

那老师立刻来考考你,我那里有一大堆的树叶,你能找出哪一片是银杏树的叶子吗?课件出示各种叶子,生说

出示:“银杏树的样貌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银杏树的叶子真是与众不同呀!(指名读)

小朋友,你们看,夏天,叶子长成扇子的模样,坐在银杏树下读书,一阵风吹过,千万把小扇子就为我们带来了习习凉风。秋天,片片黄叶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多个性的美呀再出示句子,你能读出这种美吗?(指名读并评价)能够两到三个。

(2)长得慢(你还从哪句话里获得什么信息?)

出示:“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一向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假如先说“公孙树”,就问一句为什么呀?

哦,如过你此刻种下一棵银杏树,你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吃上它的果子啊?(等我当上爷爷)你呢?(等我当上奶奶)是呀,一棵你小时候种下的银杏树,要等到你七老八十岁的时候才能吃,银杏树长得真是(慢极了)难怪我们叫它“公孙树”(齐读)多搞笑呀,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指名读,点评:我听出来了,个性的有意思。再指名读,点评:是呀,长得可真够慢的。据学生的朗读适时点评。)

小朋友,刚才,我们透过朗读,明白了银杏树十分珍贵,它的叶子很独特,容易辨认,银杏树长得极慢,他有三个名字,分别是银杏树、白果树、公孙树。咱们再一齐来把这段课文读一读。(齐读)

4、银杏树还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呢,银杏树浑身是宝。它的木质是优良的建筑材料。它的银杏果能够做药用,能够治疗气喘病和肺病。它的叶子是一种很好的农药,能防治害虫。如果你用银杏树的叶子做书签,能够驱除书中的蛀虫,正因为如此,所以银杏树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小朋友,你想不想做做这珍贵而独特的银杏树呢?出示:我是一棵银杏树——

假如你此刻就是一棵银杏树,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自己呢?能够用上书本上的话,也能够把老师刚才课外了解到的放进去说说,看哪棵小银杏树把自己介绍得最全面。

准备——指名三到四个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老师推荐,课后,小朋友能够去了解更多的关于银杏的资料,给它做一张小名片,好吗?

五、指导写字:化、孙

1、生齐读两个字,并仔细观察在写这两个字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点什么

强调“化”字的笔顺,“代”字右边没有撇。

2、生写师巡视

《活化石》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博、珍”等11个生字,会写“代、化”2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知道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特点。

3、能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知道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师生一起收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一、课前导入

1、孩子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儿?(指名说)

2、看来同学们去过不少地方呢!知道这是哪儿吗?

【出示图片】博物馆

“博”还是一个生字,带拼音读2次。它的左边是十,在古代表示东西南北中各方面都有就是博。去过博物馆吗?(去过,追问:博物馆里有?)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博物馆看看。(出示博物馆各类图片)这就是:博物馆。

3、博物馆中有一类东西平时很少见到,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见见。(出示化石图片)

这些都是?化石。动物或植物埋在地下很久很久的,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就是化石。让我们把化石请到黑板上。(板书:化石。)

4、那化石到底要埋多久呢?谁来读一读,告诉大家。

【出示句子】在博物馆里,我们观看一块块化石,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

要埋多久?亿万年(板书:亿万年)365天是一年,亿万年就是有1000000000000个365天啊!

透过这个重要词语,我们知道化石居然有这么久远的历史呀,一起读。

那么,你看到过活的化石吗?(补全课题)赶紧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

1、打开课文,有滋有味地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课文写了几种活化石?

【出示】银杏树 大熊猫 中华鲟(板贴)

2 3 4

谁愿意把他们的名字响亮地介绍给大家?(指名读)

银杏树:前鼻音和后鼻音连在一起最难读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们?【出示】234 聪明的孩子用手指告诉我哦!

三、捕捉信息,感受历史久远。

1.那这些活化石是不是也有很久很久的历史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读读2、3、4自然段,你从哪儿发现它们有很久很久的历史,把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引导孩子把句子画完整)老师把他们请到屏幕上来了。

2.实物展示反馈【出示】

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

和它在同一时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早就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

中华鲟也是一种古生物,它有一亿多年的历史。

A、(出示第一句)先看第一句,谁愿意读一读?

这里的.“珍”是生字,既是前鼻音又是翘舌音,可难读了。(出示词卡,带拼音读2次)

课文中给它找了个朋友(出示词条:珍贵,指名读3-4个,送回到句子中,一起读。)

看,银杏树的历史很久很久了,你是从哪儿发现的呢?(几亿年)(生回答,教师圈词)(板书:几亿年前)

B、请你拿起笔,在另外两个句子中圈出你感受到很久很久的词?

第二句:一代一代 不着急,听老师读。(教师范读)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历史很久很久?(师圈,板贴)

许多早就灭绝了(出示:灭绝)读词。(链接)

看这个绝字,在古代它是表示用刀把丝砍断了,那这丝就连不下去了。在这儿说,许多早就灭绝了,就是说他们?(活不下去了)而这儿的大熊猫却?

看,这对大熊猫生下了它们的下一代宝宝,那一代一代就是指这样的两代吗?

告诉你们,大熊猫已经有800万年的历史了。

第三句:一亿多年 (师圈,板贴)

刚刚我们通过这几个重要词语(读词)读懂了活化石有很久很久的历史。

3.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称呼他们为活化石了吗?

他们不仅有着很久很久的历史,而且到现在还活着,所以称他们是活化石。

四、学习第二段

1.看,美丽的银杏树正在向我们招手呢,让我们赶紧去看看。

2.【出示第二段】

A、请四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银杏树,一人读一句。

B、这些句子读正确还不够,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小秘密,还能读得更好听呢!

【出示】样子 叶子 小扇子 慢极了 小时候 种下 当上 吃上

自己读读看,发现了什么?都是轻声。指名2个,齐读。

真有趣,一起把他们放回到课文中读读吧。

聪明的小朋友,猫头鹰博士可要考考你们了:“银杏树知多少?”不过,要到课文中找答案哦!

第一题:你知道银杏树还有别的名字吗?

第二题:我是银杏叶,你能找到我吗?别急,要到书中找理由。

交流: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拿好你的书把句子读完整。)

哦,原来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啊,一起读。

(出示银杏叶由少到多)这片叶子像一把小扇子,这片叶子也像一把小扇子。这样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你们真有眼力,老师还带来了一位大自然的朋友呢!它是:铃兰花。(出图)你看,铃兰花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朵朵铃兰花像?

铃兰花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朵朵的铃兰花像一( )_____。

牵牛花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朵朵的牵牛花像一( ) 。

(你真会想象,量词用得特别准确。)

我不禁想起,课文中银杏树的样子也很容易辨认(读)

第三题:猜一猜:种了十年的银杏树结果子了吗?别忘了哦,要到书中去找答案。

(同桌讨论、交流)

银杏树长得这么慢,怪不得大家还叫他:公孙树。

你们的回答,让大家对银杏树有了更多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变成美丽的银杏树,结合我们了解到的有关银杏树的知识,介绍一下自己吧!(谁最能干,能把银杏树的各个方面都介绍一下。)

出示:大家好,我是银杏树。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怪不得课文中这样介绍它:银杏树……!(出示段落读)

五、书写指导

1、你们读得真好听,银杏树爷爷很高兴,请树叶宝宝给我们送来了几个生字朋友呢! 【出示】 化 代

2、给它们组组词吧。

3、观察他们的右边,你觉得写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比较:关注后面竖弯钩和斜钩) 4、师范写,生书空

5、师巡视,个别指导

6、展评

板书: 活化石

亿万年前

银杏树(2) 大熊猫(3) 中华鲟(4)

几亿年前 一代一代 一亿多年

《活化石》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设计思路

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大熊猫比较熟悉。这篇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的同时,呼唤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查阅有关古生物资料,扩展自己的视野,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识字、阅读,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探究发现,引发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课前准备

1. 做课件和头饰。

2. 制作各种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

3. 师生一起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 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

1. 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 板书:化石。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师简述化石)

3. 板书: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 边读边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读,如借助拼音认读,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等。

2. 指名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 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相机给予指导。

4. 轮读,让五位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5. 选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6. 组内分工读,互听互评。读后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三、 识记生字。

1. 课件出示生字词,请小老师领读。

bó zhēnxī sūn jué ròu xún shǐ lín

博物馆 珍稀 公孙树 灭绝 食肉 中华鲟 历史 硬鳞

hé quēfá

核桃 缺乏

2. 出示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

3. 游戏:识字擂台赛。

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交流记字方法。

出示11个生字,举行识字擂台赛,选出擂主。

四、 指导写字。

1. 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2. 观察规律,指导书写。

(1) 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代孙植应该怎样写?

(2) 写灭克应该注意什么?

(3) 指导书写历和史中的竖撇。

4. 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五、 布置作业 。

把课外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准备在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游戏:识字采果。

出示一棵银杏树,树上结满了果子,果子上写了生字。认对一个字,采下一个果子。

二、质疑解疑。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想一想:你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

2. 集体反馈,师生共同讨论。

三 、整体感知 1 播放课件,在优美、活泼的音乐声中,一棵枝叶茂密的银杏树出现在屏幕上,随之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集体交流:介绍银杏树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

(3)如果这棵银杏树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它说什么?

2.学生任选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组自学(步骤同上)

3.每一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交流。

(1)播放课件: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一只大熊猫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着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看课件边介绍大熊猫。

(2)播放课件: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一尾中华鲟惬意地在江河里游动。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看边介绍中华鲟

四、情境说话

假如你是活化石银杏树或大熊猫、中华鲟,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好吗?(先组内练习自我介绍,再戴头饰到台上作自我介绍。介绍完毕,师生共同评议)

五、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知道了这三种古生物的样子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并知道了他们都是活化石。如今,这些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让我们撅起手来保护它们吧!

六、课后练习

1 出示课后读读写写习题,全班练读练写。

2 扩展练习

一本本 一座座 一朵朵 一双双 一位位

七 作业 展示

拿出上节课的作业 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不限制,可以是本课介绍的三种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是学生喜欢的其他动植物。)

《活化石》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文中的8个生字词。会认14个生字。

2、了解农业的巨大变化。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图、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画面并配解说。(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半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2、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知课文。

2、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发挥想像,自主或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可用水果形字卡做“摘水果”游戏,摘到水果的同学带领大家识记。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2、分段指名读。

3、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指导理解:⑴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⑵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生字认读2、听写。

3、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农业科技成就?

二、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1、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2、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后挂图,清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四、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我们该怎么做呢?

《活化石》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 学会写“化、孙、植”三个生字,理解“活化石、珍贵、辨认”等词语的意思。

2、 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活化石。

3、 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银杏树的名字公孙树、白果树的由来。能深刻地感受银杏树的珍贵,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

1、 学习第二自然段。从各个方面感受银杏树的珍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出示图片:仔细看看,它是谁?——化石

2、 指导书写“化”。看老师范写,临写一个。

3、 有一些远古时代的动、植物到现在还活着,我们叫它活化石。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告诉了我们哪些珍贵的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银杏树是活化石?(第二自然段)

2、把第二自然段读正确,流利。

3、认读词语:珍贵、辨认、公孙树

4、它怎么会那么珍贵呢?请你再读读课文,想想。

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

(1)、看地球在几亿年间的变化。

几亿年前就已经在了,真是古老啊!请你读出古老的感觉。

几亿年前到现在还活着,所以称它是活化石。

(2)、读读课外资料,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只留下一点点,都在我国)

这真是十分珍贵,请你有感情的再读这句话。

5、这么珍贵的银杏树到底长什么样子呢?老师这里有一些叶子,你能找到吗?

6、找对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句子: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7、 很多很多的叶子我们叫“一片片”,像很多小扇子我们叫“一把把”,这些小叶子多么的特别啊,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8、我们从那么多的树叶中找出银杏树的叶子就叫“辨认”。谁来辨认,送给你。(你小心一点哦,很珍贵的`。)

9、银杏树的叶子除了像扇子还像什么?说的好就送给你?

它的样子真特殊,当然十分容易辨认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10、你还从第二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公孙树)

11、这个公孙树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出示句子: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到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

12、银杏树长得可真慢啊!谁来读读着句话。

13、银杏树的果子叫什么啊?这个果子来的不容易,要等上五、六十年才能吃到,真是珍贵啊。想尝尝吗?

白果还可以救人呢?(读课外资料)

14、今天我们辨认了银杏树的叶子,尝了银杏树的果子感受到银杏树真是十分珍贵。让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

15、你们读的真棒,金老师准备了奖品奖励给你们。(欣赏银杏树的图片。)

四、作业

银杏树叫白果树,又叫公(孙)树,是(植)物中的活化石,非常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