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名著《西游记》读后感

2025/10/29读后感

此篇文章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名著《西游记》读后感 篇1

古典名著《西游记》家喻户晓,作者吴承恩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离奇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里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自称“美猴王”的孙行者了。它“乱蟠桃大圣偷丹”、“陷虎穴金星解厄”、“三打白骨精”等这些精彩的回合,让我感受到这齐天大圣聪明机智,善恶分明。他大闹天宫时的傲慢之心溢于言表,连各位神仙都拿这位大圣束手无策,可见这美猴王的志向远大极为狂妄。但是,这个顽皮的猴王,却有着赤胆忠心、护主的一面。

在孙悟空将两个土匪打死后,唐僧不顾孙悟空对自己的救命之恩,念及自己的慈悲之心却赶走了自己的徒儿。但孙悟空毫无怨言,怕师傅讨厌自己,无论怎么样也不敢回去见唐僧,不禁令人感叹:“真是一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猴子啊!”

这个团队的取经之路一波三折,他们经历了诸多磨难,坚持不懈,不畏艰辛,最终取得了成功。团队的使命之心和坚定的信念感动着我,仿佛自己也加入到他们的团队,踏上了取经之路,感受着与困难做斗争艰辛和取得成功的快乐。

《西游记》的玄妙尽在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丰富新奇、伟大的想象力,常读常新,每次阅读都能有新的收获,每次阅读都会被这取经团队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折服!

名著《西游记》读后感 篇2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小说,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每当我看《西游记》这本书时,都会不禁赞叹作者笔下生花,能写出如此经典的著作。

本书主要讲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兄弟一起保护师傅唐僧西天取真经的故事。他们一路上历尽了千辛万苦,战胜了无数个妖魔鬼怪,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功德圆满,修成正果,入道佛门。

其中,唐僧是三个人徒弟的师傅,也是最重要的人物。没有他就没有这次取经任务。他一路上遇险无数,但从不轻言放弃。他有着书生的文弱,和尚的慈悲和佛家的超脱;他以坚韧的意志和坚如磐石的信仰感化了三个徒弟的野心;他虽然手无寸铁,却在漫漫取经路上展现了钢铁般不屈的意志和灵魂。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经典的角色,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他天不怕地不怕,有着无穷的本领,不仅会腾云驾雾,有着火眼金睛,还会七十二变,降服各路妖魔鬼怪都不在话下。它生来就放荡不羁爱自由,被如来佛祖在五指山下压了五百年来磨练心性。他还是一个有勇有谋的英雄,就算是玉皇大帝惹怒了他,他也丝毫不退却,敢与之一斗。在取经途中,他用自己的勇敢,机智,曾多次救大家于水火中。孙悟空代表了我们广大民众一种希望,一种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一种充满正义的力量。

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心地单纯,一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猪八戒好吃懒做,油嘴滑舌,一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就想退缩,但在师傅唐僧的训诫和师兄的教导下,渐渐地懂得了责任和担当。

通过师徒四人的共同努力,最后终于求取了真经。这个故事让我掩卷沉思,想要做一件事,必须得齐心协力,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名著《西游记》读后感 篇3

说起《西游记》,那是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明代吴承恩所作。它惟妙惟肖地写出了石猴学习法术,大闹天宫,被如来收服,顺唐僧一同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最后修成正果的神妙故事。

下面,我们一起去酣畅《西游记》吧。

唐僧——佛家人,心地善良,最忌害人之事。哪怕是一只蚂蚁有难,都会尽力去相助!唐僧的悲悯情怀,无论是谁,都会心生怜惜。孙悟空——性格火爆,法力高强,衷心帮助师父。大闹天宫后的孙悟空,虽在行为上有所收敛,但,他的本性依旧未变!对于不平之事,无可置疑,孙悟空会去两肋插刀。

猪八戒——虽温和,但却爱耍小伎俩。那地地道道的忠诚着实让我喜爱。沙僧——任劳任怨,朴实无华,不怕苦不怕累。还有一直默默无闻的白龙马——原桀骜不驯,被收服后十分忠厚。

他们性格不一,但都为取得真经而不懈努力着。

在生活中,像他们一样坚持不懈的人比比皆是。例如:张海琴、霍金、司马迁、司马光……但我都未能他们跟随他们的脚步。我做任何事情都是马马虎虎,三心二意,最终半途而废。

我想,既然他们可以做到坚持不懈,那么,为什么我不可以呢?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拥有恒心,像他们一样认真做事,像他们一样走向成功的道路!既然他们行,那我一定行!

除此之外,唐僧的“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情怀也深深打动了我。

凝神屏息,我沉思。从本质上,我感悟到了,西游记中的人物都是鲜活的,拥有着鲜活的善良。其实,我们都需要满怀善良的人,因为只有善良的心才能温暖人心,帮助他人。

我从《西游记》中学到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西游记》指引着我,指引着我走向我的成长之路……

名著《西游记》读后感 篇4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去西天求取真经,在路上收了三个徒弟,分别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还有一只白龙马。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达到西天,求得真经的故事。

师徒四人路过一座高山时,被一只白骨精发现了。悟空去南山摘桃时,妖精变成了一位青春貌美的村姑,走到唐僧面前说是请他们用膳的。这时,悟空来了,看出这位村姑是个妖精,什么也没说,拿起金箍棒,当头就是一棒,那妖精在前一秒用法术脱了身,扔了一具假尸首,才得以脱身。唐僧看了十分生气,说;“你怎么能乱伤无辜。”悟空打开罐子,说:“你看这哪是什么斋饭?”说着从里面跳出了几只青蛙、癞蛤蟆,唐僧才有些相信。

唐僧四人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忽然从路边闪出一位老婆婆,说是找她女儿的,可是悟空一看这哪是什么老婆婆,还是那个妖精,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妖精又用法术脱了身,扔了一具假尸首。

唐僧气得从马上摔下来,一口气念了二十几遍紧箍咒,悟空痛得要命,连忙解释,过了一会儿才继续赶路。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化身一位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妻子和女儿,悟空见了又是那个妖精,把金箍棒藏在身旁,走上前笑着:“我认得你这个妖精,今天就让我来治一治你。”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着一首白骨,脊梁上写着“白骨夫人”。这就是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

还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才炼成的。

这本名著告诉我们,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蒙骗,要认真仔细地看清事物的真面目,这样你早晚会练出一双“火眼金睛”。

名著《西游记》读后感 篇5

看一本好书,如同认识一位良师益友。书在生活中必不可少,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更是精彩绝伦。《西游记》是明代大文学家吴承恩笔下的作品。本书大概讲的是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辅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师徒四人一路抢滩涉险,降妖伏怪,历经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修正果的故事。告诉世人磨难是成功的基石,尽管路上艰难险阻,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这部著作中,人物刻画的各有特点。师傅唐僧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诚心向佛、严守戒律,目标明确、意志顽强,不怕困难,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顽固执着,容易听信于别人,以至于他在取经路上吃了不少苦头。大师兄孙悟空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足智多谋,智慧卓绝,变化多端、敢于斗争,爱憎分明、自强不息,对唐僧更是知恩图报、忠心耿耿。二师兄猪八戒虽说他贪图安逸、偷懒散漫,也因为他的无知,致使师傅多次怀疑悟空,但是他身上也有闪光点,那就是他的那份纯朴天真,以及不畏艰难、勇敢坚强的精神。三师弟沙和尚是一位个性憨厚、稳重踏实、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人物。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章,师徒四人成功见到佛祖,完成八十难,九九八十一,还有最后一难,看到在绝望中寻求光明的师徒四人,我不禁鼻子一酸。为他们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的精神感动了,努力过的人,上天从来不会亏待。

西游记中的真经就犹如每个人的追求;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就犹如身边帮助你前行的父母、老师和朋友;八十一难可能很多,但也可能不多,困难虽然可怕,但只要有要有虔诚的信念,乐观的心情,成功每个人都能做到!

名著《西游记》读后感 篇6

我从小就佩服孙悟空,他是我心目中的“保护神”。不管在电视上、图书、VCD、听讲故事时都津津有味。现在我读了《西游记》后,更被故事里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

师徒四人性格各有不同,唐僧善良,喜欢啰啰嗦嗦,对所有事物都阿弥陀佛。猪八戒又懒又贪吃,更爱睡懒觉。沙和尚老老实实,一心向佛。但我最喜欢齐天大圣孙悟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英雄,拥有七十二变,神通广大,手拿可大可小的金箍棒,为人正直、勇敢、足智多谋,一心护送唐僧西天取真经。

《西游记》中有许多与妖怪斗智、斗勇、离奇精彩的故事,如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等。但我最喜欢是“三打白骨精”中精彩片段,白骨精狡猾、多变、善于伪装,为了长生不老,千方百计想吃到唐僧肉,三次变为年轻姑娘、老婆婆、老翁,用花言巧语哄骗唐僧、猪八戒、沙和尚,但都被孙悟空用火眼金睛一一识破,最后给孙悟空用金箍棒打死。在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历尽种种磨难、千辛万苦,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取到了真经。

《西游记》不仅是我爱读的书,更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以后不管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的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