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暑期研修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教师暑期研修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教师暑期研修心得体会 篇1
“情境”为谁而生?是今天我在学习结束的时候自问的一句话,于是作为了标题。
随着对青岛版教材的使用,我越来越认识到情境创设在课堂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于是数学情境怎么去创设,为谁而设,应注意哪些问题就成了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因为今天的两节课中许多老师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又引发了我的思考。对于此问题我有如下观点:
首先情境应为数学思维而生。数学问题不等于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情境不等于生活问题情境,数学问题不是越真实越好,对于生活的真实性,数学课应当选择适度的模拟。只有真正能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数学思维的问题情境才是我们最需要的。比如,今天的《图形的.周长》一节中,有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找具体事物的周长,这个固然好,不过如果让学生找一找做什么事情时用到了周长,学生的思维可能更活跃一些。
其次,我认为情境应为教学目标或者重难点而生。很多时候,单纯的举例或者思想的渗透让学生的理解不够深、不够透,而如果放入到具体情境中就能迎刃而解。
对于情境创设需要注意的一是对于一个课题,我们最好围绕一个事件创设情境,如果情境太多,给人的感觉就是从这个商店到另一个商店,学生们的注意力会飘忽不定。二是要注意尽量符合社会、学生、数学本身的实际情况,并能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能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为原则。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情境的创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写上一首小诗作为今天学习的结束。
临江仙·研修
去年今日又相逢,窗外烟柳青青。
烈日骄阳见豪英,风雨骤然停,能闻啼鸟鸣。
志将此身付讲台,不管成败输赢。
管他黑夜到天明,一腔赤子心,再向险峰行。
教师暑期研修心得体会 篇2
关于“1÷8”用竖式求商的细节思考
今天下午,韩老师与我们一起探讨了关于“1÷8”用竖式求商的细节问题。
一、问题呈现:1÷8的竖式哪种写法对?
争论的焦点:
1除以8不够除,先对齐个位商0,然后在1后面添0继续再除。争论的焦点是在1后面添0时需要不需要先写上小数点?
观点一:不用写
观点二:必须写
二、看不同版本的教材对类似问题的处理
1、当今北师版五年级上册40页,整数除以整数除完个位后仍有余数。
处理方式:直接在下面添“0”,在被除数个位后面没添。
2、20xx年的人教版第八册,整数除以整数除完个位后仍有余数。
处理方式:新授课探究算理时,被除数的末尾添上了需要的“.”和“0”,计算熟练后可以不写。
三、老人教版的启示:
老人教版的处理方式更严谨,支持新授课探究算理时,被除数的.末尾添上了需要的“.”和“0”,计算熟练后可以不写。
四、与本案例的区别
上述两个案例都是第一步够除,第二步不够除,而我们争议的问题是在第一步,如果不写小数点和零,立即会改变被除数的大小。如下图:
五、本问题的处理方法
新授课探讨算法算理时,这样做:
计算非常熟练时,可以这样做:
教师暑期研修心得体会 篇3
10号下午周局给大家做了四个小时的关于《改变心智模式,做最有价值的教师》报告,期间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四个小时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每次聆听周局的报告,都让我触动,周局的视角,观点都非常的深入、细致、而且分析的也深入人心,给人以鼓舞。
作为一线的教师,周局给我们指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如何做一个最优秀的教师?
1、要能播撒希望。
2、要有迷人的'个性。
3、要有超强的学习力。
4、要热忱魔力无法挡。
5、要能享受工作和生活。
如果一个教师能做到这五点,他不想做优秀教师都难。
周局的一句话“只有放弃,没有失败”让我思考了很多,的确,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还是其他行业的人,也不管做什么样的事,只要你不放弃,就有成功的希望。
所以,让我们一起改变心智模式,不放弃,做一个有价值的教师吧!
教师暑期研修心得体会 篇4
暑期研修今天已经到了第六天了,回顾几天来的学习生活,内心觉得非常充实,时间飞快,收获颇多。通过几天来的学习,自己觉得既有教学理论上的提高,也有与各位同行在教学实践上的共鸣,其中我觉得收获最大的就是在教学一线的几位优秀教师示范课,对我震憾最大,课堂教学真是没有止境!
崇媛老师的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合理有效,切合实际,比较实用,可操作性强,重难点很明确;入很有吸引力,学生比较感兴趣,学生的激情被迅速点燃;整节谭设计了三大板块,课堂脉络条理清晰。学手段多种多样,教学理念先进,除了运用多媒体外,还采取了课本剧、分组讨论等形式。
使这节课呈现的多姿多彩。杜毅老师与崇老师上的是同一节课,属于同课异构,他的这节课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教学目标的制定非常详细,真正体现了教学目标的三维性。
除了以上两位老师的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外,还有下面的两位老师:于庆华老师与金梅老师。这两位老师的课都非常高效,值得我们去学习。
一是他们的设计都形成了几个板块,教学过程条理分明。
二是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各有千秋。
三是对教材的挖掘都比较深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另外还有两位高中老师的历史课也非常值得关注,他们的'课特别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历史素养的提高,而初中还是比较侧重课本知识的把握,在这一点我认为初三老师的课应该向高中老师学习,教学中也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具体还应该做到: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幽默。
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学生很喜欢幽默的教师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教师暑期研修心得体会 篇5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单位的小学数学教师,我在今年参加了暑期研修培训。在学习中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了解教育的前瞻思想,并在与老师们交流中收获了启迪,培训的时间是短暂的,但留给我的东西却是深刻的。我对本次学习是十分珍惜,因为我从内心感到,教师参加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培训既紧张而忙碌,因为在培训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今天很荣幸听了翟慧和张敏两位优秀教师的说讲课,她们良好的教学素质,认真的的教学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此把我感受最深的几点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立,“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对于一节课,确立好教学目标尤为重要。因为它指明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教学的重难点,学习的层次水平及教学的深广度。我们在制定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时,首先依据小学课程标准,结合单元目标,考虑学生终身“受用”的因素,如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习的热情、学会学习、相互尊重、诚实待人等等。事实上任何一节课都会有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这三类目标从理论上说是辩证统一的,在一个单元或更长的一个教学时段内也是没有冲突的,但在一节课中有时会有矛盾,因此我们在考虑课时目标时,应注意“更侧重”,否则就可能会出现三类目标都不能很好达到的现象。
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常常有许多想法非常好,目标十分丰富,但当进入课堂真正与学生交流时,就会发现很多设想只有在“理论”上可以实行,实际上难以达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深入的研究教材,确立正确可行的教学目标。
再一点是备课时教师不仅要备自己,还要备学生。备学生主要围绕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备学生的知识基础,备学生的经验基础和生活关注点,备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等内容展开的。总之,好的课堂教学,既要联系教学内容的实际,更要联系学生实际,注重研究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感谢教育局、教研室、学校给我们教师提供的一个肩膀,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初中化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贡献。
教师暑期研修心得体会 篇6
暑期研修今日已经到了第六天了,回首几日来的学习生活,心里感觉特别充分,时间飞速,收获颇多。经过几日来的学习,自己感觉既有教课理论上的提升,也有
与各位同行在教课实践上的共识,此中我感觉收获最大的就是在教课一线的几位优异教师示范课,对我震憾最大,讲堂教课真是没有止境!
崇媛老师的课拟订的教课目的合理有效,吻合实质,比较适用,可操作性强,
重难点很明确;入很有吸引力,学生比较感兴趣,学生的激情被快速点燃;整节谭设计了三大板块,讲堂脉络条理清楚。学手段多种多样,教课理念先进,除了运用多媒体外,还采纳了课本剧、分组议论等形式。
使这节课表现的多姿多彩。杜毅老师与崇老师上的是同一节课,属于同课异构,他的这节课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教课目的的拟订特别详尽,真实表现了教课目标的三维性。
除了以上两位老师的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外,还有下边的两位老师:于庆华老师与金梅老师。这两位老师的课都特别高效,值得我们去学习。
一是他们的.设计都形成了几个板块,教课过程头头是道。
二是充分表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新的教课理念。平分秋色。
三是对教材的发掘都比较深刻,着重培育学生的能力。
此外还有两位高中老师的历史课也特别值得关注,他们的课特别着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育,历史修养的提升,而初中仍是比较重视课本知识的掌握,在这一点我以为初三老师的课应当向高中老师学习,教课中也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育。
总之,经过几日来的学习,自己的教课观点发生了很大改变,对新的教课方法、新的教课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研修还没有结束,此后要持续努力,有头有尾地达成此次研修任务。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