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2025/11/03教案

此篇文章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头饰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青草娃娃想请我们小朋友去小河边做客,你们想去吗?别急,青草娃娃想考考大家,它说啊,要能读好这些词语,才能邀请你们去呢!谁有本领来读?

出示词语:小河边

青草

感谢

河岸

紧紧

抱住

喜爱

充足

浑浊

碧绿碧绿

水分 干枯

1、 指名读

2、齐读

小朋友们真棒,青草娃娃正式向你们发出邀请:“欢迎一(3)班的小朋友来小河边做客!”

二、精读感悟

(一)第一自然段

1、 我们来到小河边,你们看到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呢?(弯弯的)小草是什么样的呢?(青青的)

2、同学们说的真好,课文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美啊,谁再来读读?

3、你们看小草这儿一丛,那儿一簇,草怎么样啊?(很多)课文哪个词告诉我们的?(长满)说明小河边的小草很多,小草喜欢和小河生活在一起。谁再来读一读?告诉大家这儿的草又青又多!

(二)二、三自然段

1、你听,小草对小河说话了,说得什么呢?

(1)师读: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觉得小河的水怎么样?板书“清”

(3)动画演示清清的小河。

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

(4)教师出示一瓶清水:这就是我从小河里取出来的,谁再来夸夸它?

(5)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是怎么说的呢?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河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感谢小草?

(3)现场演示:让学生理解“浑浊”

(4)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动画演示)为了小河有清清的河水,小草就是用这样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吗?

(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好好感谢小草。

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6)小草为了让小河有清清的河水,不仅小河要感谢它,许多人都应该感谢它。如果你是河里的鱼儿,你准备怎样感谢小草?

(三)四、五自然段

过渡:小河和青草还说了什么呢?{播放录音} (出示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读。出示句子比较: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们喜欢哪一句?指名读好“碧绿碧绿”这个词语。(你还会照这个样子再来说几个相同结构的词语吗?)老师好像看到了一片绿色,指导朗读句子。

2、过渡: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又说了些什么呢?(出示第5自然段)

3、指名读。师:小草也要感谢小河。它感谢小河什么了呢?(充足的水分)小朋友,你们家里种花种草吗?经常要干什么啊?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万物不能生长,小草就会怎样?(干枯)(出示课件)

4、这里的“要不”又是什么意思。动画演示:小河的水流光了,小草没有了充足的水分,渐渐干枯了。

5、小河的功劳也不小,没有小河就没有小草,如果你是小草,你该怎么读这句话呢?

(四)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2、动画演示小河欢快的流淌,小草快乐的生长。

正是因为它们谁也不骄傲,互相感谢、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3、齐读第六自然段

三、角色体验

1、男女生

2、请同桌的小朋友自由练习

3、指名分角色朗读。(戴头饰)

四、课外延伸,强化感受

1、想一想,谁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帮助了你?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2、(1)动画演示:从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边长满了小草,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小朋友们在河边戏水。可是后来,上游盖起了工厂,工厂里的污水流入小河,人们把垃圾倒入河中。小河变黑了,变臭了,河里的鱼虾死光了,河边的小草也干枯了,小朋友们再也不能到河边戏水。

(2)小朋友们,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小河,正面临着污染的危险。为了保护它们,你想怎样做?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领悟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

3、学会和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懂得感谢。

教学重点、难点:1、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学会和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懂得感谢。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昨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出示:“小河”、“青草”(结合课件)

2.复习生字。

(1)课文里的词语宝宝你还认识吗?

出示:抱住 水分 充足 干枯 感谢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弯弯的)读读这个词语,我们还能说弯弯的什么?

2、小草是什么样子的?(青青的)读好这个词语,注意后鼻音。

青青的是什么颜色?我们还能说青青的什么?

3、小河边长了多少小草?课文中那个词语告诉你的?

课件演示“长满了”。

4、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

评价学生的朗读。

(二)学习2--5段,第一次对话。

1、小河与青草生活在一起,它们是好朋友,有一天,它们聊起天来。

请小朋友们自己轻轻读一读第2—5自然段,读完想一想,小河与青草一共对话了几次,分别在哪几段。

学生回答:两次对话,第一次2、3段,第二次4、5段。

2、学习第一次对话

(1)出示这两段,指名读。

小草说了什么?

小河的水怎样?有多清?

原来小草在夸小河的水清呀,谁来夸一夸这么清的小河?

指名读,评价,齐读。

(2)小河听了小草的夸奖,有没有得意骄傲呢?它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小河感谢小草什么?

是呀,小草的根就像无数的小手紧紧抱住泥土,不让泥土溜到小河里去。如果抱得不紧,河水会怎样?

老师做小实验,清水中放入泥土,使它变成浑浊的泥水。这样的水就叫做----浑浊的泥水。

句式训练:因为青草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所以小河( )。

小河的水清得一眼能看到底,是因为( )。

小草的功劳可真大呀!请你来做小河感谢一下小草吧。

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分角色朗读

老师请男孩子做小草,女孩子做小河,老师读旁白。

三、学习4—5段,第二次对话。

1、小河与青草还说了些什么?我们再来看。听老师读第二次对话。

你听到它们说了什么?

小草有多绿?碧就是绿色,绿还是绿色,用两个绿色来形容这河边的小草,说明这小草怎么样?谁来读读这个词语?

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还有很多很多,谁能说两个?

火红火红 火红火红的( ) 乌黑乌黑 乌黑乌黑的( )

湛蓝湛蓝 湛蓝湛蓝的( ) 雪白雪白 雪白雪白的( )

你喜爱这样碧绿碧绿的小草吗?读出你的喜爱来!

练习朗读。

2、小草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

河边的小草怎么会长得这么碧绿碧绿的?

“充足的水分”是指多少水分?是呀,小草要有足够的水分才能长得这么好。谁来读读这个词组?

如果水分不充足,小草会怎样?(干枯)你们见过干枯的小草吗?是什么样子的,来说说。

小河的功劳也不小呀,真的应该好好谢谢它,谁来谢谢小河?

练读,指名读。

3、句式训练:因为小河给了小草充足的水分,所以小草( )。

小草长得碧绿碧绿的,是因为( )。

4、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多好的一对朋友啊,真是谁也离不开谁。我们来读读它们的对话。

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

分组分角色朗读。

5、指名几个同学读旁白,多个同学分角色朗读2—5段。

(三)学习第六段

1、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小河这么清,小草那么绿了吗?正是因为它们互相帮助、互相感谢、和睦相处、谁也不骄傲,所以----引读最后一段。

这两个“更”告诉我们什么?

谁再来读一读,读好“更”。

齐读第六段。

(四)让我们

三、拓展

其实,自然万物都像青草与小河一样是相互依存的,只有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一切才会变得更美好。大自然中,象这样的好朋友有很多很多,它们生活在一起相互帮助,相互依靠,谁也离不开谁,你们知道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比如:在大森林里,一棵茂盛的大树上,住着一只啄木鸟,平时,它们也像小河和小草一样互相帮助,你来想一想,啄木鸟会对大树说些什么呢,大树又会对啄木鸟说些什么呢?

1、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指名说。

2、小结:

学完了这一课,老师相信我们一(3)班的所有小朋友,都会学着与你的好朋友们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对吗?

板书设计:

小河与青草

清 绿

浑浊 干枯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并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理解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看图,谈话导入

(1)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小朋友,看看图画上面都画了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相机板书“小河、青草”。

(2)教学“青”

“青”这个字读时要注意什么呀?(后鼻音)谁会读?(指名读,评议)你们还知道哪些词语中有“青”字?

(3)揭示课题

小草郁郁葱葱,清澈的河水在它身边流过,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知道了。《小河与青草》。(板书:与)

教学“与”:这个字的音节(yu)是什么音节?(整体认读音节)

齐读课题

(4)小河与小草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xiao he qing cao bao zhu shui fen gan ku

小 河 青 草 抱 住 水 分 干 枯

(同桌读、开火车读、齐读)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三、精读训练,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一看

看,课文中讲到的小河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弯弯的小河",是从小河的形状上来说的;“清清的小河”;是从河水方面来说的)。小草呢?

2、读一读

同学们说得真好,课文中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齐读)

3、填一填

同学们读得真棒,谁愿意来填一填这两个空呢?

()()的小河()()的小草

4、指导朗读

小河弯弯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这句话该怎么读?

①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试着读

②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5、有一天,太阳刚刚升起,小河与青草说起了悄悄话,它们说得可高兴了,你们想知道它们说的什么吗?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

(1)多媒体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觉得小河怎样?板书“清”。现在你们就是河岸上的小草。你能把这句话说好吗?[指名]

2、老师听出来了,小草是在夸小河呢,怎么夸他的呢?(学生回答)是呀,不是一般的清,是真清呀!清到什么程度?(能一眼看到底)你们看到水底的什么啦?(小鱼、石子、泥、水草……)[课件出示]

3、这么清的河水谁再来夸夸? ——我们一起来夸夸他。

4、听了你们的夸奖,小草有没有骄傲呢?(没有)

是呀,小草不但没有骄傲,还很谦虚呢!它说了什么?(指名回答)

5、你知道感谢是什么意思?小河为什么要感谢小草呢?

6、现在老师是河岸上的小草,你们就是河岸上的泥土,我来紧紧抱住泥土,是这样吗?(老师演示)

7、小草为什么要紧紧抱住泥土呢?[指名](为了小河的清澈)动画演示:岸边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渐渐变成浑浊的泥水。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用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

8、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

9、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谢谢小草,谁学着小河来谢谢小草呢?(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10、分角色朗读(佩带头饰)

(三)学习四、五自然段

小河和小草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听。

1、录音播放四、五自然段。

2、朗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1)比较句子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让人喜爱!

①自由地读读两个句子。

②如果你是小草你喜欢听哪一句?为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对小草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

(3)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骄傲了吗?小草怎么说?

3、朗读,理解第五自然段。

⑴指名朗读

⑵为什么小草又要感谢小河呢?

⑶动画演示:小河的水流光了,小草没有了充足的水分,渐渐干枯了。

⑷指导朗读:小河的功劳也真不小啊,没有小河也就没有小草,如果你是小草,你该怎样读这句话呢?(指名读)

⑸愿意做小草的站起来读,坐着的读小河的话,我们一起来读他们的第二次对话。(分角色朗读)

4、让我们把两次对话连起来读一读。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2、动画演示小河欢快的流淌,小草快乐的生长。

3、假如小河是骄傲的小河,小草也是骄傲的小草,那会是什么样子呢?

正是因为它们谁也不骄傲,互相感谢、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齐读第六自然段。

(五)拓展训练(表演)

小河淙淙地向前流,流过树林,流过田野,流古山岭,小河与大树,小河与庄稼,小河与鲜花,小河与麦穗会说些什么呢?两人小组任选两个角色进行说话练习。指名上台表演。

(六)小结

1、我们小朋友也要向它们一样谦虚,要学会互相感谢、互相帮助,与同学和睦相处。你在生活中肯定遇到过这样的事,请你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句话:

()感谢(),是因为()。

2、让我们拿好手中的课本,一起来美美的读一遍课文。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干住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昨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出示小河头饰)这是———?(出示小草头饰)这是—————?

今天我们又与他们见面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

2.复习生字。

(1)课文里的词语宝宝你还认识吗?

出示:抱住水分充足干枯感谢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过渡:青草就长在小河边上,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弯弯的小河边,听听他们的对话。

(播放课文2—5段的录音)

出示填空练习:小草夸小河

小河夸小草

交流:板书清绿

(一)学习第二三小节。

1、指名读。小草是怎么夸小河的?谁想读?

指名读

2、引导学生看图,感悟小河的清。

我听得出来,这条小河真清。(指图)清得可以

师:这样的小河你喜欢吗?该怎么读小草的话呢?

指名读,赛读,齐读

指名读。师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3、听了小草的夸奖,小河说——(指名读)

4、(出示小草实物)小草怎么就会把泥土抱住了呢?

5、边演示边叙述:小草的根就像无数的小手紧紧抓住泥土,不让泥土淘气地溜到小河里,看,它们抱得多紧呀!

6、如果没有小草,岸边的泥土会溜到小河里的。瞧,(演示)清清的水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板书:浑浊

7、看到这儿,你想对小草说什么?

8、小河的话该怎么读呢?

小结:小草的功劳可真不小,正是因为它,浑浊的河水变得如此清澈。

(二)学习第四、五小节

过渡:小河与青草的对话还没完呢,它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1、自由读4、5小节

2、指名说,“碧绿碧绿”说明小草长得怎么样?

这样的小草你喜欢吗?该怎么读呢?(小草碧绿碧绿的,真可爱呀!)

3、谁想来当小河,夸一夸小草?指名读、范读、领读

4、小草听了他的赞美,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一读小草说的话?

5、听了小草说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6、小草长得碧绿碧绿的,是因为喝了小河里甜美的水,喝的饱饱的,才会长得更高,更壮,更绿。可是有一天,小河里的水渐渐地少了,少了,越来越少了,小草得不到河水的滋润了,一天天、一天天地了(引说)。

板书:干枯

7、现在你是一株干枯的小草,你最想说什么呢?

8、小草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一起来读。

(三)分角色朗读2—5段。

1、同桌互练。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学着小河与小草互相夸奖,互相感谢?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当小河,一个当小草,先练一练。

2、指名朗读。(注意引导加表情、动作)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指名上台表演,戴上头饰。

(四)学习第6自然段

过渡:它们互相夸奖着,互相感谢着,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就这样,

1、引读:小河流得,小草也长得。

2、齐读。小河与小草可开心了,咱们再读一读。

三、拓展

师:小河与青草是一对好朋友,大自然中,象这样的好朋友可多啦,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有一天陈老师经过一个花坛,听到花儿和蜜蜂也在说悄悄话了,有两句话我听清楚了,但是还有两句话我没有听得清楚,咱们小朋友猜一猜,它们会说什么呢?

投影出示填空

(1)学生思考

(2)同桌讨论

(3)交流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这样的好朋友吗?

请你们今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讨论,明天课上我们一起来交流,好吗?

四、写字

过渡:刚才,我们读了小河和小草的故事,知道了它们谁也离不开谁。现在,我们要学写两个生字了。

1。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分干)

2。指导书写。

分:“充足的水分”的“分”。“分”的上面是——“八字头”,下面是——“刀”。我们来看“刀”的笔顺。(指名说笔顺)(范写)注意,先写“S”,折要稍微往竖中线收一点。

干:就是“干枯”的“干”。要注意上下两横,上面短,下面长。竖写在竖中线上。(范写)。学生在书上描。

3、学生完成作业,巡视。

板书设计:

小河与青草

清绿

浑浊干枯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篇5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小河与青草》。

学生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小节,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

3、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那么绿呢?听了他们的谈话,你也许就会明白了。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一)学习二、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读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

(1)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觉得小河怎样?板书“清”

(3)自由读句子,想想小草对小河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语气。

(4)看书上图片:清清的小河。

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

(5)指导朗读

①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引导学生评议。

②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吗?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河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感谢小草?板书“感谢”

(3)岸边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渐渐变成浑浊的泥水。

(4)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

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吗?

(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好好感谢小草。

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6、小草保护了小河的清澈,不仅小河要感谢它,许多人都应该感谢它。如果你是河里的鱼儿、是爱到河边戏水的孩子、是喜欢到河边洗菜的老奶奶,你准备怎样感谢小草?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

小河和小草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读

1、师读四、五自然段。

2、分组朗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①自由地读读两个句子。

②如果你是小草你喜欢听哪一句?为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对小草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

(3)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骄傲了吗?

(4)朗读,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

②为什么小草又要感谢小河呢?

③这里的“要不”又是什么意思。

学习第6小节

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正是因为它们谁也不骄傲,互相感谢、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3、齐读第六自然段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我在本课教学中,以课改理念为指导,发挥了组织、引导、点拨作用,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具体的做法是:

1、指导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教学时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提出具体的自学要求,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这对一年级学生是非常必要的'。有了这样的训练,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会越来越强。同时还很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把自学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在此基础上,教师才作必要的点拨。

2、各种手段,逐层深入,感悟品读课文。如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看一看、读一读、品一品、背一、背四个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感悟到理解,由学习到积累。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最终目标。有了这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训练,学生会越来越爱学习,越来越会学习。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它通过小草与小河的对话,告诉我们:河水的清澈离不开小草对河岸泥土的紧紧拥抱,小草的碧绿也离不开小河充足水分的供给,揭示出事物间是有联系的,自然界中的万物相互依存。从中我们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逊,要多看别人身上的长处。要使学生懂得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彼此生活才能生活得更好的道理。整篇文章语言生动,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篇图文并茂的课文是很喜爱的,很乐于读课文,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理解大自然界许多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道理,并懂得待人要谦虚有一定的难度。授课中主要以读为主旋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创设情景去读;让学生在自读文中自然而然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小草与小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示图,谈话导入:图上画了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过渡:图上的小河与青草的确很可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的故事。

2、揭示课题:板书小河与青草

3、指名读课题,并再次指名给学生进行“换一换”游戏。把课题中的“与”字换成其他字,意思不变。

4、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a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做到不填字不漏字。

b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a示词,请生讨论哪些是容易读错的字词音,指名生当小老师,给其他学生做示范、师正音。

b小组比赛读、开火车读。

c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分别请生对课文进行朗读,生评、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的小河与青草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关系怎么样?

过渡:弯弯的小河、青青的小草课文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样子,谁能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我们也带到那么美丽的郊外看看。

2、请生根据课文内容在黑板上相应画出小草与小河,生自己动笔练画,师巡视。

3、指名生上黑板展示,并谈谈感受。

4、示句“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生自由读)

5、你觉得小草怎么样?哪一个词告诉你?哪一个词告诉了你它的多?(指导朗读)

6、小河弯弯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那课文的句子我们该怎么读好它?(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7、师小结:小河为什么那么清,小草为什么会这么绿呢?想知道么?

过渡:想要知道小河与青草之后发生了什么故事呀,可要先和我们的生字交上朋友。

四、生字教学

1、示“草”字,生观察字形、结构,思考记字方法。师范写、生书空、扩词。拓展:草是草字头哦,草字头的字都与植物有关、师举例。

过渡:文中的小草是什么颜色的?

3、示“青”字,生观察字形、结构,思考记字方法。师范写、生书空、扩词。

过渡:青草长在哪?

示“河”字,生观察字形、结构,思考记字方法。师范写、生书空、扩词。点拨:河是三点水哦,三点水的字都与水有关、师举例。

教学反思:

《小河与青草》是一则童话故事,课文意在让学生领悟到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依赖、彼此欣赏、共同进步。课文的寓意很深,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深奥,难以理解,为了上好这堂课,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我一方面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夯实,重视对学生生字,词的书写与积累;另一方面,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法,寓在以读悟情,同时尝试在低年段学生中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力图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效性。我的教案设计,是想要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作用,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朗读,“读”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学中从读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本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谈一谈、品一品四个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感悟到理解,由学习到积累,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次授课都是一次历练,在这过程中看到了不足,总结了优势,一点点进步,一次次蜕变。

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中,我们觉得自己在执教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图导入、注重范读。

“课堂上最好听的声音是读书声。”课堂上,我以读为本,把读置于课堂第一环节。上课开始,我就说:你们知道小河和青草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吗?你们想听听他们说什么吗?那我们就要把课文读好。这样做,既激发学生的情感,又讲明本节课教学目标,还引入了新课。

二、导、扶、放结合。

注意儿童化,贴近儿童生活,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实验演示,抓住“紧紧抱住”“浑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这样让课堂气氛富有情趣。

今天这节课,基本能够按预设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当然也出现了教学遗漏,问题表达不够明确,这对小朋友来说有一定难度。对学生的回答应作出明确的要求,从今天课堂上,有些学生读课文的表现的也不够。我课堂语言显得有些罗嗦,课堂上尽管我努力地鼓励学生读,不同形式的读,他们的读只局限于形式,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其次在写字教学中,我还得应把过程讲的详细一些。应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