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我的家》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我的家》教学设计 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亲子共同参加健康的活动,使儿童体验到家庭的欢乐和幸福,学会尊敬、关心父母。
2.让儿童和父母更多地接触,更好地沟通,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活动准备
1.学生自带全家福和家庭生活照。
2.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到校与学生一起活动。
3.需要的歌曲及音响设备。
活动内容及步骤
(师播放歌曲《可爱的家》,学生听着歌曲拍手走入,围成半圆形坐下。)
活动一 向你介绍我的家人
师:朋友们,你们看,今天我们教室来了哪些客人呀?
生:哇,好多爸爸妈妈哟!
生:那是我的爸爸。
生:我的妈妈在那儿。
……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急着想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那好吧,请你们站起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
生1:我的爸爸妈妈就在那里。我的爸爸长得黑黑、瘦瘦的,还戴着一副眼镜,他是个工程师;我妈妈相反,长得白白的、胖胖的,因为她是个小学老师,很少晒太阳。呵呵,她很漂亮吧。你们看,我长得跟谁比较像?(生笑:像妈妈!)答对了!我也是个美女哦!哈哈!(生大笑)
生2:(幻灯展示全家福)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我们各有各的爱好。爸爸是个警察,平时工作可忙了,基本上看不到他;妈妈是中学教师,一回到家总是忙着给我们做吃的,到了晚上又忙着批改作业和备课,只有到双休日才能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唱歌;我呢,最喜欢的是弹古筝和看课外书了。我喜欢我的爸爸妈妈,也喜欢我的家。
生3:(幻灯展示生活照)我家有五口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爸爸、妈妈工作忙,经常是爷爷、奶奶在照顾我,督促我学习,而我有时间就给爷爷奶奶捶背,陪爷爷奶奶散步,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这张照片就是爷爷给我讲故事的时候拍的,你看我们爷孙俩多好!再看这张照片,是妈妈在教我认识花的种类时照的。瞧我的妈妈知识多丰富!还有……
(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我们在家中得到家人的关爱,学到了知识、本领和做人的道理。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全家福、照片等反映家庭温暖的点滴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就是一种生活体验。)
活动二 家中的趣事
师:听完你们的介绍,老师发现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可爱的家。在你们家中,肯定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把这些趣事说出来吧,让我们一起分享你们家庭的快乐,感受你们家庭的温馨。
1.学生在小组里介绍自己家中的趣事,推选出一名讲得最有趣的小朋友。
2.让小组代表说。
生:在我家最有趣的事就是爸爸妈妈陪我玩“官兵抓强盗”的游戏。我们三个人分别当“官兵”抓人,谁能在15分钟内捉到两个“强盗”,就可以要求他们两人为自己各表演一个节目。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如果是我抓到了他俩,我经常要求爸爸妈妈两人各吻我一下,说:“你是我的宝贝!”那感觉好极了。
生:我们家星期天经常一起去爬山,在野外吃饭。记得有一次,爸爸生火时,不小心把自己弄成大花脸,就装成小花猫来逗我们笑,逗得我们都笑弯了腰。
……
(家长听得笑眯眯的,还不时帮自己的孩子补充完整。)
活动三 亲子活动
师:看来,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之间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下面我们来进行两个游戏,看看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有多深。
游戏一:爸爸妈妈的小秘密。
1.游戏规则。
每次九个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参加,学生与家长各站一边。由没参加的小朋友和家长提有关爸爸或妈妈的生日、爱好、特点等问题,让家长与学生同时在纸上写出答案,答案相同的,奖给一颗“心”。
游戏二:抱气球比赛。
2.游戏规则。
每次五个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参加,两人用身体(不能用手)把六个气球在10分钟内放入8米远的筐中(中途掉球要返回重来)。能做到的得一朵小红花。
(游戏气氛非常热烈)
(游戏感悟: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体验。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流露出一个真我,轻松地体验到某种道德认识。)
活动四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师:我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们不是很了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爸爸、妈妈的心。
活动:假如我来做父母。
让学生演一演:如果孩子努力学着做了一件事,作为父母会是怎样的心情,会对孩子说什么?如果孩子晚上迟迟没回家,父母会是怎样的心情,孩子回来后会说什么?
(师出示投影片,第一幅为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我做的饭菜,我很纳闷我做的味道不如妈妈,他们为什么说好吃呢?第二幅为因贪玩在同学家写作业很晚回家,爸爸严厉地批评我“怎么这么晚才回来?”结合学生表演,让学生当当父母,转换角色,理解父母的心。)
(角色感悟:表演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但喜欢看,而且乐于表演。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组织学生表演,让学生担当教材中的角色,体悟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使台上台下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融于直接的体验中。尤其通过转换角色表演,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活动五 跟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
师:小朋友们,爸爸妈妈对你们好不好?
生:好!
师:你们爱不爱爸爸妈妈?
生:爱!
师:对于爱你们、疼你们、辛辛苦苦养育你们的爸爸妈妈,你最想跟他们说一句什么话?
生1: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生2:爸爸,您真能干,我要向你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像您一样的人。
(放歌曲《我有一个好爸爸》。)
生3:妈妈,您辛苦了,我以后再也不调皮惹您生气了。
(放歌曲《我的好妈妈》。)
生4:爸爸妈妈,我以后要经常帮你们做些家务事,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爸爸妈妈听得很感动,有的甚至掉了眼泪。)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歌声让爸爸妈妈感动,你们的笑容让爸爸妈妈欣慰。让我们把歌声与微笑带回家吧,让笑容永远在爸爸妈妈的脸上绽放!
(放歌曲《歌声与微笑》,学生边唱歌边找爸爸或妈妈一起唱歌或一起做动作……)
授课反思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亦即我们所说的探究性学习。这种教学理念对于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低年级学生的社会经历少,生活经验不足。灌输性、接受性学习只会教给学生一些死的规范、条文,把这些所学的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把品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生活取材,设计一系列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悟出道理。实践证明,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是《品德与生活》的有效教学方式。
《我的家》教学设计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小组之间活动“说一说,在家庭生活中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使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是源于爱,能够做到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2、通过开展“怀孕妈妈”的真情体验游戏,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够在行动上孝敬父母长辈。
3、通过探讨制定活动计划,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激起学生爱自己的家,孝敬父母长辈的情感。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自己的家庭,理解父母的艰辛,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长辈。
活动难点:制定适当的活动方案,并能有效顺利的实施。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同学们,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父亲节)你会送给父母什么样的祝福呢?(先小组讨论,再请同学说一说)
我们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翩翩少年,父母在我们身上花费了无数心血,倾注了无数的情与爱。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近我们的父母,探讨一下用哪些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回报父母长辈。咱们这次活动就以《我爱我的家》为主题吧!
(二)设置情景进入主题制定计划
有一种爱叫做亲情,有一种情叫做血浓于水。还记得妈妈为你每天辛勤的做饭吗?还记得你生病时父母的彻夜不眠吗?还记得父母为你精心呵护、遮风挡雨、呕心沥血的各种场景吗?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使父母为我们无私的付出呢?下面大家分组来说一说,我们家庭中的这些真情往事吧!
活动一:感悟真情(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
1、学生分组说一说。
2、请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师结:从大家的真情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母用爱托起了我们生命之舟,父母用爱滋润着我们稚嫩的心田,父母用爱温暖着我们整整一生。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亲情体验游戏,来体验一下父母为我们的付出吧!
活动二:体验真情(播放音乐:母亲)
1、学生在腹部绑上一个特制沙袋,沙袋象征着肚子里的`宝宝。
2、绑上沙袋后的每一位学生从座位走上讲台——走下讲台——到讲台另一侧捡起一本书,再原路返回。
3、学生交流参加游戏后的感受。
师引导得出: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还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鼓励我们成才,这种恩情,我们应该牢记心中。但是母亲十月怀胎的那种艰辛和痛苦,并不是一个短短的游戏就能够理解的,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下面我们分组来讨论一下,用哪些活动来孝敬、回报父母长辈吧!
多媒体出示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时间,同时播放音乐:感恩的心。小组探讨,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出活动计划:
1、调查记录:父母说的最多的十句话。(时间:一个月。)
(1)每位学生在一个月内仔细观察父母对自己说的最多的十句话,记录下来,并分析父母话中的初衷。
(2)以6人为一组,选出组长,合并大家的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做集体汇报交流。
2、为父母做一些事。(时间:两个月。)
每周末回家,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打扫卫生、做饭,为长辈洗脚、洗衣服等。并把自己的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小组交流。
3、和父母一起动手做一个关于“家”的手工制作。(时间:两个星期。)
可以是手抄报,也可以是对家的设计模型。
(三)课堂小结:
每一位同学,要能够落实这些计划。下节课,我们要先对第三个计划,进行验收落实。同学们,我们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表达的对父母的爱却是无限的。我们每一位同学要在活动结束以后,把这种爱的行动延续下去。父母长辈之爱,是人生一笔无尽的财富,也将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的回忆!让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用最朴实的行动来回报父母长辈之爱吧!
《我的家》教学设计 篇3
1.了解居住地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等基本情况。2.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对居住地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及讨论交流等方式,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社区或村庄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3.有为村庄或小区尽责任的意识,积极参与社区公共生活。
教学重点
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去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及讨论交流等方式,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社区或村庄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运用儿歌,激发兴趣
1.出示文章《家》,(单击)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散文——家,请你边看边想,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在哪里?“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请你留言。是的,白云的家在蓝天,小鸟的家在树林,鱼儿的家在小河,种子的家是泥土。
2.那么你的家在哪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的家在这里》(单击)。【设计意图】一篇节奏感很强,也易于理解的散文,可以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到学习情境之中。
二、学习新课
(一)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1.你的家在哪里?那里都有什么?老师送给你们几个温馨提示:第一个问题,说清楚自己住在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区,哪个镇,哪个村(或者哪个小区),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第二个问题,是你要把标志性建筑物等说清楚。连麦回答。
2.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有多爱自己的家。我们继续来从图片中,看看其中的标志性建筑物等包括什么吧!(单击)瞧!可以是一片农田,可以是一片果园,可以是广场,打太极的老爷爷,跳广场舞的阿姨、奶奶,还可以是同学们喜欢的游乐园......总结一下,可能是事物,也可能是人物;(单击)可能是农村,也可能是城市,对不对?
3.在你生活的社区,一定有你喜欢的。我们继续看看图片中的`例子吧!我最喜欢在小竹林看蚂蚁、捉迷藏,在儿童乐园玩耍。(单击)那么什么社区呢?我们所生活的地方一般都有一定的区域和范围,比如,一个小区,一个村子,我们称之为社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里。这次疫情,也正是因为有社区的群防群控,让我们取得了胜利。
4.(单击)让我们继续看看社区的人和事吧!奶奶经常给我讲家乡的传说。你知道居委会、村委会、小区物业在哪里吗?他们都负责什么?瞧!保洁阿姨维护环境卫生。电工师傅会更换掉小区里不亮的灯泡。除此之外,你还熟悉这里的什么人和事呢?请你留言。
5.你是否记得空中课堂的老师,给我们带来过这样的主题内容?许多同学住在这里,我们了解一下“中韩村”的由来。(单击)明永乐年间,韩姓在张村河西南占山,郭姓在白果树西河套高处划地立村,名韩郭庄。后在北面赵李山(现枣儿山一带)占山的赵、李二姓人家到白果树下居住,后有唐、崔、曹、王、于各姓氏迁此。因地缘关系,称韩哥庄。解放后,为与西韩、东韩有别,该村定名为中韩村。
6.之前同学们也查阅过自己所住社区的资料,保存好,复学后,我们展示同学们搜集的成果。
7.学生读《井深情更深》,思考: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我们走进小区,感受到这里的人、事、物带给我们美好生活!我们继续聊一聊这个话题吧!【设计意图】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了解小区,体会到小区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在社会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二)我能做点儿什么
第一关:火眼金睛找问题
(单击)图一:小河边没有警示牌,如果有人下河游泳会很危险。这可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防溺水安全内容,请你留言。
图二:小区里的健身器械又坏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可真不少!请你留言,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
图三:唉!这片草坪又被小区里的人种上菜了。对个人而言种菜,绿色环保蔬菜,对小区而言,可就不对了。有些需要改进的事情,我们可以自己解决,那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呢?
第二关:行动起来为大家同学们,班级里的图书总有同学摆得整整齐齐;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那么小区里贴了小广告,怎么办呢?连麦。是的,同学们都是有主意的孩子。我们的少先队行动中,同学们清除小广告的例子,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呢!而且,同学们还有捡草坪垃圾的行动呢!这是我们可以做的。那么领养土地种绿植,路面压坏整修就需要我们反映给所在的小区物业或者居委会了。
第三关:争做小卫士,为小组挣积分
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办?这也是我们留的一个作业:
小区垃圾没人管,我会找________________。
水渠遭到破坏,我会向______________报告。
生活区道路被占,我会向____________反映。
小区绿地被占,我会找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学生在挑战活动中,可以调整学生学习注意力,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教学反思:
《我的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难忘的亲情关爱,让学生体味家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讲述长辈们过去的生活与现在生活的差异,激发学生珍惜温馨的家。
课前准备:
一、让学生回家做小调查
1.长辈们过去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
2.长辈们过去穿的是什么衣服,吃的是什么食物?
3.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他们已经会做些什么事?
二、教师准备一张全家福、家的图片
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
时间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法引入课堂。
同学们放学后,大家都会──回家
到了亲戚家太不习惯了,就非常想──回家
快过年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及长辈,都会从遥远的地方兴冲冲地──回家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对家有眷念之情。家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魅力,把所有在外的人给召唤回家呢?
生可能说:家很温暖,有爸爸妈妈的关心。
家里人最熟悉,相处得最长。
二、说说我的家,并激发学生爱自己的家。
1.介绍我的家人。
家真的很温暖,我也和大家一样很想念在家的感觉。我的家在柑橘之乡丰都龙孔,毕业后就在这里工作,回家需要40块钱的车费,所以我不常常回家,常常在一个人的时候会想起我的'亲人。我每每想起家人,都会拿出这张全家福瞧瞧。我的爸爸是退伍军人,他特别喜欢穿旧军装,妈妈是个热情好客的人,而弟弟呢,非常淘气,你们看,照相时还在扮鬼脸呢?
2.展示家的图片,师生互动介绍。
我每每想起家人,就会想起我那温馨舒适的家,我的家虽在农村,但是爸妈很有讲究,家里布置得整齐。我的家门口是一棵高高的白杨树,在远点就是──梯田;后面是──连绵的小山;左边是──栽满莲藕的小鱼塘;右边是──一片柑橘林。初冬时节,果实累累,这时候如果你到我家做客,我的妈妈肯定会挑顶大的柑橘来款待远方的客人。
我的家房前屋后这样美,你们羡慕吗?能不能介绍你们的家呢?
3.听到老师这样美美地介绍自己的家,你也一定想起自己的家了吧!请同学们把印象最深的家景画一画。然后展示照片,像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亲人,及其家里周围的环境。
4.学生介绍全家福及其家的周围情况。
(学生介绍家的情况内容省略)
5.小组合作:讲印象最深的事。
老师和大家一样,认为家很美。我还注意到了,同学们在说自己的家的时候,都说到:爸爸妈妈很关心自己,自己也爱爸爸妈妈。那你们能不能讲述自己经历的一件事,证明爸爸妈妈关心自己或自己爱爸爸妈妈呢?
6.指名讲述最感动的故事。
7.倾听者归纳感动原因。
第一个学生的故事感动原因:父母省吃俭用,让她吃最好的,穿最好的。
第二个学生的故事感动原因:快开学了,他爸妈没有钱交学费,急得流眼泪,最后恳求有钱的大伯借钱供他读书。
第三个学生的故事感动原因:***妈去年生了一场大病,一家人急得团团转,我帮妈妈檫汗、洗脸。学会了关心人。
第四个学生的故事感动原因:每当过年,他们的爸爸妈妈会从很远的地方回家,一起吃汤圆。
……
8.我听懂了,一家人相互关心,相互呵护,相互帮助和理解,这样的家真是太好了。所以──我爱我的家。
三、通过长辈们过去的生活环境和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的对比,激发学生珍惜自己的家。
我们现在知道了家的温馨,有家的重要,我们也都爱自己的家。课前老师叫你们回家做了一个小调查,谁来汇报?
生汇报:长辈们过去住的是土墙房子;长辈们过去穿的是哥哥姐姐们穿旧且缝补几遍的衣服;吃的主要是些玉米、高粱、红薯、土豆等食物。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我的爸爸已经会挑水挑粪,背大捆的柴,还会犁田。妈妈会做豆花,会缝补衣服,会做布鞋等。
听了这位同学的汇报,有什么感受?
生汇报:
生1:爸爸妈妈过去的日子过得很苦,我们长大了应该孝敬他们,奉养他们。
生2:爸爸妈妈有现在的生活条件很不容易,我以后不乱花钱了。
生3:因为是一家人,所以我们要互相帮助,让每个人都开心地过每一天。
生4:家,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家,珍爱家的温馨。
师:是的,家是温馨的、是美好的、是舒适的,我们都爱自己的家,更应该──珍惜每个来之不易的家。(生齐声说)
《我的家》教学设计 篇5
音乐实践活动,他们在体验、发现、探索、创造活动中不仅表现和感受藏族民歌高亢嘹亮、活泼的音乐风格特点,在多种的音乐活动中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以培养,提高了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片段一]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听听新朋友的自我介绍呢?
生:想!
师:那么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拍手。(播放歌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的多媒体课件。)
师:现在你们知道新朋友来自哪里了吧?
生:西藏。
师: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主要以藏族为主,是我国比较大的省份之一。新朋友的家就在西藏美丽的日喀则。(播放日喀则的风光,介绍日喀则是西藏第二大城市,位于拉萨的西部,气候温和,农业非常发达。)
师:如果你们喜欢新朋友就随着歌曲的录音一起来朗读歌词。(教师出示谱例)我的家在日喀则
1=E2/4
1123|55|1161|65|1121|6165|3532|11∶‖
我的家在哪里就在日喀则呀(啊索啊索马里拉)就在日喀则呀。
师生活动:师生一起轻声、高位置地念歌词。
师:从你们亲切热情的语气中看得出来你们都很喜欢新朋友,新朋友也很喜欢你们,她还想再唱一遍给你们听,请你们为她打拍子好吗?(再次播放歌曲录音)
生:好!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也开口唱一唱?
学生活动:学生随着老师的钢琴唱歌词。
师:刚才你们唱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小组与小组结对子唱一唱。
学生活动:老师播放音乐,第一段一组唱第一句,另组唱第二句;第二段大家一起唱。(结对子演唱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师:你们刚才合作得很好!老师也想跟你们合作,下面第一段我唱第一句,你们接唱下一句;第二段你们唱第一句,我唱第二句,好不好?
生;好!
师:现在合作表演开始啦!
师生共同活动:第一段老师唱第一句,学生唱下一句;第二段相反。
师:西藏新朋友很快乐,她想听听你们唱歌的声音高兴不高兴。
学生活动:学生用轻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家在日喀则》。
[评析]为了迎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通过设计介绍新朋友、认识新朋友,与新朋友互动、同学互动、师生互动等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活动,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陌生感,学生学唱歌曲的主体积极性被激发,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使学生演唱歌曲的表演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后面的音乐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铺垫。
《我的家》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
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称呼他们。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受父母长辈的关爱之情,体验家庭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难点:
家庭成员之间和关系及称呼,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
让学生收集一些和家人合影的照片(全家福、生活照);准备一张用彩色纸
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家的温馨气息
师: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我的家住在坪坝晏店街道,你们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生1 :我的家住在……
生2 :我的家住在……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家。(师板书:我的家)
师:我先来说说我的家。(师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看,这是我九岁时的一张全家福照片,猜猜哪个是我?
生:左下角那个扎小辫的。
师:对,这就是九岁时的我,(指照片介绍)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的哥哥,这是我的姐姐。我长得像爸爸还是妈妈?
生1 :你爸爸。
生2 :***妈。
生3 :既像你爸爸又像***妈。
师:为什么呢?
生1 :你是他们的孩子。
生2 :你是妈妈生的。
师:对,我是爸爸妈妈的骨肉,血管里流淌着他们的血液,他们是我最亲近的人。
师:(边讲边在全家福照片的周围画)那时我们一家人住在一个小乡村,屋前有一条公路,公路的右前方有一个小水塘,夏天,我们常去那儿游泳。屋的后面有一个绿色的竹林,我的姐姐常去那儿看书。对了,还忘了告诉你们,在公路边上还有一块空地,我和小伙伴们常在这儿做游戏。
师:同学们,你们家周围有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去?你们也像老师这样把自己喜欢去的地方画出来,待会儿再给我们介绍介绍!(生动笔画自己家周围景物,师巡视)
生1 :(指照片)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我长得像妈妈。我家周围有一个小花园,我常在那里玩!
生2 :别人都说我长得像爸爸,特别是眼睛。这是我家,前面有许多草,后面有一个小水池,我常去游泳。
生3 :我不知长得像谁?
师:大家看呢?
生:既像爸爸又像妈妈。
生3 :我家附近有一家餐馆,我们一家人常去吃饭。
二、师生共同谈自己的家庭生活
师:(展示书上家庭生活的范例)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另外一位同学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
生1 :他们在一起吃饭,打扫卫生。
生2 :他们有时闹别扭,有人生病了会着急。
师:(出示自己的家庭照片)我们一家人最喜欢在一块儿聊天,爸、妈只要他们一回家,我们兄妹三人就会围在他们身边叽叽喳喳地讲学校的故事,爸、妈也会告诉我们他们每天的新鲜事,这时一家人最开心。
师:你们一家人平时都在家里做些什么?
生1 :一起看电视。
生2 :我们一家人喜欢在一起打扑克。
生3 :我们一家人平时爱唱歌。
师:对了,同学们都带了自己和家人一块照的照片,这照片后面有什么样的故事,先说给同桌的同学听听!
师:谁愿意来讲一讲?
生1 :(展示平台上展示的照片)这是我们一家人搬新家时照的,全家都十分开心,因为我们的新家又宽敞又明亮,比以前好多了!
生2 :这是我们家第一张全家福,那时我三个月,我第一次能用眼神与爸爸交流,所以照了这张像。
师:看爸爸笑得多开心呀,真是幸福的一家。
生3 :这是我们全家人在外公去世前一起照的,有大姨、小姨、妈妈、爸爸等许多人,那时外公生病了,我和姐姐去把他从医院接回来给他过生日,除了我,大家都知道外公是最后一个生日,于是我们一起照了这张像,没过半月,外公就去世了,但我看见这张像,就想起外公。
师:是啊!这张照片中有你们一家人对外公的'怀念。
师:我的这张照片后面也有故事。看,我们一家人的表情多严肃啊!那是因为我的哥哥照完这张像后将离开家,到部队去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因为哥哥平时很疼我们,我们真舍不得他走,这严肃的表情后边包含着我们一家人依依不舍的感情。后来,远在山西当兵的哥哥常给我们写信,他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牵挂着我们,牵挂着我们的家。
师:是啊!我的家、你的家、他的家都是那么平凡、普通,我们一起做事,一起游戏,谁生了病,大家都着急、担心,这是为什么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小结:对,我们是一家人,不管怎样,大家总是互相关心,互相惦记,因为我们爱自己的家,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板书:我爱我的家)
三、出示调查表,谈感想
师:对了,说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了解家里人吗?了解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吗?请拿出你们的家庭调查表,汇报一下你在调查中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事。
学生汇报交流。
师问:了解了这一切,你有什么感想?
生1 :我们现在的生活真好,我们应努力学习。
生2 :社会变化快。
师:大家想对爸妈说些什么?
生1 :感谢爸妈对我的关心、照顾。
生2 :爸、妈我很喜欢你们!
师:通过调查,我们对爸爸妈妈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你们会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更爱自己的家。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