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此篇文章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懂得人与人之间是需要合作的,知道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花绳、报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多媒体课件,内容为两个小朋友抢书看。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佳佳幼儿园去看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他们这样做好不好?他们应该怎样做呢?幼儿回答。
2、出示下一课件,两个小朋友各搬一块大积木,但是搬不动。教师引导幼儿说说有什么好办法帮他们解决问题?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请三名幼儿表演玩花绳,其中两位幼儿合作玩,而另一位幼儿拿着自己的花绳不让别人玩,自己却干着急不能玩。
教师和幼儿讨论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为什么?
2、教师设问,小朋友在区域活动中,搭很多很高的楼房时,在规定短时间内完成,我们该怎样做?
3、玩游戏《避难》,每四位小朋友是一个家庭,每家有一块避难岛(报纸),当洪水来时,一家人都站在岛上,教师每说一次洪水来了,报纸就得对折一次,报纸越来越小,看哪个家庭一个人也掉不到水里。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合作的重要性,和孩子一起到户外玩《二人三足》的游戏。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生活中笑容的重要性,能微笑面对生活,勇敢面对挫折。
2.结合生活经验,能大胆地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3.在生活中,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萌发爱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笑脸娃娃、哭脸娃娃图片。
幼儿日常生活中笑和哭以及不开心的照片。
2、图片:各行各业的人们微笑工作的图片;
课件:有关贫穷山区孩子的生活、四川地震等内容。
3、自制的“心愿墙”。
4、彩色卡纸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幼儿比较笑、哭的心理感受。
1、出示笑脸娃娃、哭脸娃娃的图片,幼儿观看比较他们五官的变化。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这两个娃娃脸上的表情,比较一下,它们哪里不一样。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自由猜测娃娃笑、哭的原因。
师:小朋友猜一猜,笑脸娃娃为什么事笑呢?哭脸娃娃为什么哭呢?
3、结合自己的照片,说说笑、哭的不同心理感受。
师:这是你们自己笑和哭的照片,老师要问问你们,你们当时为什么笑?为什么哭?都有什么感受?
4、将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图片贴在相应的照片旁,教师引导提问:你们更喜欢笑还是哭呢?
(二)、基本部分:结合图片引导幼儿感知微笑的重要性,理解笑比哭好的含义。知道每个人都要多一些微笑。
1、引导幼儿讲述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谁的微笑,并说说当时的情形。
师:小朋友,你在哪里见过谁的微笑?他们为什么笑呢?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2.幼儿自由讲述生活中见到的笑容,老师结合幼儿讲述内容,出示有关图片。
A、苏果超市工作人员的笑容。
B、医护人员工作时的笑容。
C、饭店服务员的笑容。
D、老师和孩子的笑容。
E、老人与儿童的笑容等等。
3、引导提问:A、画面上的人都是什么表情?
B、看到他们的笑容,你们心里什么感受?
4、教师小结:微笑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重要,它是人与人之间友爱的体现。如果大家都能用笑容来面对自己和别人,我们就能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5、师生互动,师生一起随音乐《幸福拍拍手》自由做动作。
6、拓展幼儿思维空间,迁移新的经验。知道生活中也有一些不开心的人和事,引导幼儿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A、出示图片(受伤生病的孩子、哭泣的.孩子、贫困失学的孩子),引导幼儿发现:这些人的脸上都是什么表情?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有这种表情呢?
B、引导幼儿自由猜测各种原因。
C、出示视頻(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引导幼儿产生移情心理,提问:你们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D、幼儿讲述后,老师贴上相应的图片(大一点的哭脸)。
E、引导提问:我们前面所说的不开心的事情和这些贫困灾区的孩子相比,谁的更严重?今后我们再遇到那些小小的、不开心的事情时,该怎么办?
三、结束部分:提供彩色卡纸,幼儿自制小礼物。(播放音乐《歌声与微笑》)将礼物贴在心愿墙上。
l活动延伸部分:结合图片(贫穷山区孩子、地震的图片、战争带来的灾难的图片等)内容,引导幼儿用各种形式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提供美工材料,引导幼儿自制小礼物送给他们。)
l活动区域布置:“今天我高兴”。引导幼儿把每天能让自己露出笑容的事情画出来,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同伴之间共享高兴的事。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今天我选择这一题材来源于生活,记得在一次“交通警察我爱你,交通规则记心里”的活动中,通过幼儿与警察的互动,让我发现了孩子们对警察叔叔、阿姨们每天的工作很感兴趣,同时也了解了有关的交通意识。于是,我在班级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孩子对车牌几乎没有认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家庭有辆车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儿,车子已成为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他们几乎每天接触到车子,虽然不会开车却天天坐车,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子让人应接不暇。为此,我设计了这节社会活动《有用的车牌》,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让幼儿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车牌的重要性,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活动目标:
1.了解车牌的重要性、构成及车牌颜色的意义。
2.在操作活动中能正确区分淮安车牌和外地车牌。
3.继续萌发探究车牌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警察指挥交通的手势有了解,并有一定的交通规则意识。
教具准备:“车牌的秘密”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具准备:自制车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熟悉交通规则,了解车牌的重要性。
1.儿歌欣赏“交通规则记心间”。
师:小朋友每天上幼儿园要经过一条条马路,你们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了吗?下面一起看看……
2.引导幼儿根据交警的指挥手势猜想发生了什么事。
提问:看到警察叔叔的手势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3.引导幼儿观察被叫停的汽车,了解车牌的重要性。
4.提问:警察为什么要让这辆车停下?为什么汽车有车牌才能上路行驶?
5.教师总结车牌的重要性。
二、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车牌的构成。
1.了解车牌各组成部分的意义,认识淮安的车牌。
(1)以警察的提问引发观察车牌的兴趣。
(2)出示课件车牌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车牌的构成。
提问:车牌上有什么?(汉字、字母、数字)
(3)理解车牌第一个汉字表示的意义。
引导幼儿认读车牌上的汉字“苏”。
结合中国地图课件,了解汉字代表省,“苏”就表示我们所在的省——江苏省。
(4)理解车牌上汉字后字母表示的`意义。
引导幼儿认读车牌上的字母“H”。
结合课件江苏省地图,了解字母代表一个城市,“H”就表示我们所在的市——淮安市。
(5)了解车牌上数字的意义。
结合课件,让幼儿了解车牌上的数字是每一辆车的编号。
(6)总结:车牌上有汉字、字母和数字组成,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意思;车牌上的“苏”代表江苏,大写的“H”代表我们淮安市。
2.了解车牌颜色的意义。
(1)启发性提问:这块车牌是蓝色的,是不是所有车牌都是蓝色的?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车牌?你见过什么车上面是蓝(黄、白)色车牌?
(2)结合课件让幼儿了解车牌颜色的意义
(3)总结:大型客车和货车是黄色牌照,面包车和小轿车是蓝色牌照、白色牌照是军车和警车。
三、巩固对车牌的认识
1.游戏:选车牌(按车型选相应颜色的车牌)
2.游戏:找车牌(在众多车牌中找出淮安的车牌)
3.游戏:猜车牌(根据车型猜车牌的颜色,在根据车牌上汉字和字母辨别是否是本地车)
四、操作活动:帮警察叔叔分车牌
1.分组自选:a.区分淮安车牌和外地车牌。b.区分大客车、警车、轿车车牌。
2.集体检查。
活动延伸:
继续激发幼儿探究车牌的兴趣。
1.车牌有蓝色、黄色、白色,还有其它颜色的车牌吗?
2.淮安的车牌是“苏H”开头的,那其他省、市的车牌是以什么开头的呢?走在路上时去关注车牌,还可以做些记录,然后和小伙伴交流,比比看谁了解车牌的知识最多。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篇4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新学期开始了,幼儿们根据不同的年龄被划分到不同的班级,在新组合的班级中,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不论是孩子们之间,还是师生之间大家彼此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新朋友》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们愿意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的名字,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游戏。
2。能关注到其他的小朋友,有了解同伴的愿望。愿意亲近老师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己的'照片每人一张。
2、布制玩具、教师制作的小红花或幼儿喜欢的粘贴等小礼物。
活动过程:
(一)教师亲亲抱抱小朋友
导入语师;小朋友们今天是你们来到小中班的第一天,你们看班里有这么多小朋友,咱们来互相认识一下好不好?
幼儿:好......师:现在老师先自我介绍一下......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礼物,(出示玩具,小红花等)。老师喜欢你们,想和你们做朋友,谁愿意成为我的新朋友?
播放音乐《幼儿园里真快乐》音乐结束二位老师各去找到一名幼儿,对他们说:"我喜欢你!想和你成为好朋友。"并和幼儿亲亲抱抱,然后送上小礼物。
(二)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名字
师:现在哪个小朋友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就可以领取精美礼物一份。
1、请举手的幼儿按先后顺序站到中间,大声说我叫:"XXX。"
2、对个别胆小的、害羞的幼儿不要太勉强,老师可帮助他说出,教师用亲一亲、握握手的方式进行鼓励。
(三)教师出示全班幼儿个人照片
1、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手中拿的这张照片,是谁,他叫什么名字,在哪里?
幼儿用手指出来,并说出照片中小朋友的名字,回答正确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或小粘贴以示鼓励。
2、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新朋友,或是自己的同桌。
师:你喜欢的的新朋友叫什么名字?找一找,他的照片在哪里?
(四)请幼儿们围成一个大圆圈做《找朋友》的游戏。教师拍摄幼儿找朋友的录像。
播放音乐“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今天在幼儿园认识了这么新朋友,高兴吗?现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今天小朋友们的精彩表现吧。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发展的情感脉络,理解并表现词"气喘吁吁"等。
2.初步懂得向曾经帮助、关心过自己的人表达感恩之情。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与故事内容匹配的动画课件、小动物图片"感恩备忘录"记录纸、视频仪等。
活动过程:
一、以"小猪"形象,导出课题内容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看看是关于谁的呀?
二、欣赏故事前半部分,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述故事第一段,表现"气喘吁吁"等词语的表情与神态。
2.就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你认为是谁帮助了小猪?"发表各自的意见。
三、继续感受故事后半部分,学会感恩。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述故事第二段。设问: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为什么?
四、联系实际回忆别人对自己的关爱,表达感恩之情
师:生活中有没有别人关心爱护你的事呢?和你的小伙伴分享一下,你想感谢谁?为什么?怎样感谢?
五、制作感恩卡,感受互爱的情感
1.介绍"感恩备忘录",师幼共同探讨记录方法。
2.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方法作记录。
3.鼓励幼儿大胆地介绍自己的"感恩备忘录"。
六、在"感恩的心"的音乐中,结束部分
1.鼓励幼儿多学本领,将来汇报父母
2.播放音乐《感恩的心》,把感恩卡送亲人。
活动延伸:
日常渗透:继续学习用多种方式对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活动反思:
活动中给了幼儿发展的空间,幼儿的活动、活动之后的感悟和体验的表达给予了幼儿创造和发展的空间。幼儿在用心体验、真情表白之中,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给予了幼儿更多人文的关怀。幼儿在思考、交流、体验中得到了感情的升华,也学到了学习方法。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