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

2025/11/04读后感

此篇文章《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 篇1

上周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字叫《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主要给大家介绍了中国和外国的大科学家的故事,有张衡、李时珍、阿基米德、霍金。

这些故事里,我最喜欢的是张衡的故事。张衡很小就很聪明,爱问问题,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问个明白。为了把问题搞清楚他就读很多书,观察很多事物,研究问题。最后他把研究的心得总结为“浑天说”,并且根据这个理论发明了能预报地震的“地动仪”。

读科学家的故事我知道了,不是谁都能随便成功的,都要在背后付出辛勤的汗水和艰辛的努力,因此我也应该努力学习,勤动脑,不怕苦和累。

《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 篇2

我读了一本书叫《科学家的故事》的书,其中的天文家张衡令我记忆犹新。

他除了观察天象,还要记载各种灾象。当时交通不便,往往错过了组织抢救的最快时机。因此,张衡就像办法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这台地动仪给中国带来了许多便利。

他给了中华儿女一个伟大的故事。他为我们的祖国做了许多事,除了他,我们的祖国里还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让中国人感到自豪。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中国的大好山河和中国人的英雄事迹。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做祖国的小主人。

《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 篇3

在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叫《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里讲了知识是人类文明的色彩,书籍是蕴藏着丰富知识的沃土,读书则是所有人精神成长的源泉。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名人都和读书是分不开的。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诺贝尔》。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母亲是以发现淋巴管而成为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鲁德贝克的后裔。他从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那里学习了工程学的基础,也像父亲一样具有发明的才能。诺贝尔一家于1842年离开斯德哥尔摩同当时正在圣彼得堡的父亲相团聚。他的299种发明专利中有129种发明是关于炸药的,所以诺贝尔被称为“炸药大王”。

听了我的介绍相信你也会喜欢上这本书的。

《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 篇4

这次图书漂流的书里面讲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他在战火弥漫的时期度过了童年的时光,过着逃难的生活。他在学习时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思索,爱提问。在学习上袁隆平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他对大自然春华秋实的变化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于是他报考了农业学院,并顺利的考取了四川重庆相辉学院的农业系。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我应该学习他爱思索,爱提问,这样我的学习成绩才能有进步呢!

《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 篇5

都说开卷有益,今天我读了《科学家的故事》,受益非浅。这本书写的是许多科学家如何成才,如何钻研科学的故事。

这些科学家的`故事都非常感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数学家华罗赓和能工巧匠鲁班的故事。

华罗赓少年的时候学习数学废寝忘食。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他敢于挑战权威,被清华大学的熊庆知道了。在以后的半个世纪里,华罗赓发表了许多论文和著作,成了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数学家。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发明家,发明了许多木匠用的工具。他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一下决心,就非要做好做得精不可。他一身的奋斗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刻苦学习努力,勤于动脑,不达到目的不罢休,就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