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采访心得体会

2025/11/05心得

此篇文章采访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采访心得体会 篇1

其实在新闻采访方面,我是一个新手,一只“菜鸟”。说来惭愧,进校报的这一年里,真正意义上的采访其实不多,只有四次。中间自己也得出了一些拙见,现在就写出来,跟大家交流分享下吧!

我的第一次个人采访是在军训的时候。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我跟文学院的新生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军训表彰大会上,“詹丽璇”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实他一入学辅导员就跟我说了,要特别关注她的举动)。后来师姐说让我们挖掘军训的人和事,我第一个念头便想到了詹丽璇。后来我通过其他人了解了她的信息后,感觉师妹身上有能够代表这一届新生在军训中蜕变的闪光点,就跟碧岚师姐主动请缨,说我要去采访詹丽璇。

师姐同意了,我是第一次采访,还是一个人采访,自己不免内心紧张。后来我从图书馆找来了通讯写作的书籍,可总觉得里面的那些原则宝典之类的不适合现实中的采访。我开始苦恼,幸好这时碧岚师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通过电话引导我摸索,最终,我把那些问题想好了,列好了,也顺利采访好师妹。

这一次充足的采访前期工作是那次采访成功进行下去的关键。因而在做人物采访前,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收集被采访者的信息及别人的一些看法,这对采访中挖掘人物的闪光点至关重要。

好的`采访是成功的采访稿的一半!在我的第二次采访中,我感受最深的也是这点。第二次采访的是一位现从事媒体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师姐。由于当时师姐在海南,我只能通过qq对她进行采访,而我对那位师姐的所以认识就只有那张纸上的信息。那段时间很忙碌,没怎么好好地琢磨那次的采访,在还没做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就贸贸然地采访了师姐。很快,师姐就指出了我采访的不足,她说我问的都是一些表层次的东西,而且问得比较乱。我心惊地接受了她批评,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采访,发现真的有许多漏洞。

那次采访稿最后世师姐也帮我修改了不少,这让我觉得很惭愧,也更加意识到我们采访者的责任和采访上自己存在着的不足。

说了那么多了,好像都在强调采访前期的准备和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其实我还觉得,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的表现同样很重要。就算是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人采访还是会有不同的风格。这在电视上我们也可能看到,鲁豫的采访和王志的采访风格就算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风格。而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的是鲁豫式的闲话家常的采访,而不喜欢王志式的咄咄逼人的采访。可能大家刚看这两张风格都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鲁豫,可一旦真正进入采访,还是会有人就不知觉地扮演起王志来。当采访着说出一个对我们而言十分有利的信息时,我的观点是,请做温柔的鲁豫,一步步引导采访者继续说下去,而不做尖锐的王志,立刻单刀直入,令采访者汗颜。

好了,说了那么多,也该搁笔了。真正的采访经验采访感受恐怕还是要我们自己去体验才能找到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风格和感受!

采访心得体会 篇2

刚接到这个暑假作业的时候,我十分苦恼。因为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校友,并且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另外我家远在辽宁。如果这个作业是在学校期间布置的,我想我会完成的很好。就是这样一件让我一筹莫展的事情,却让一件十分偶然的事情解决了。我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我的暑期任务,而且还受益匪浅。

在采访前我通过各种关系了解了校友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其次我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搜集了大量与采访有关的资料。这样我可以在了解采访对象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提问及采访技巧来使此次采访顺利的进行,从而挖掘一些我想要的答案。

xx年毕业的她,已经工作8年了,现在也已经是2岁孩子的妈妈,但当我问及她的大学生活,从她嘴角露出的微笑,我能感觉到她心里的那份快乐与幸福。"大学生活是难忘的,值得回忆的"她肯定的说。随后她回忆江财的校园,一草一木,问我学校的变化,就这样,我们的谈话在回忆与现实这八年的对比中开始了。

清晨湖边的琅琅读书声,中午食堂里拥挤的打饭场景,还有夜晚宿舍的卧谈,这些都是我们的共鸣。当我说起江财的变化时,学姐露出惊讶和羡慕的神情,说"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什么时候回去看看母校,看看老师,那里的花草,我住过的宿舍,我走过的江财的每一条路。都是回忆。""忆往昔"的开场,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打开了被采访者的心。回忆就像老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一幕幕的上演。她的脑海里是江财的过去,我的话语中是江财的现在,就仿佛我们做了一次时空的转换,我回到了过去而她旅了一次游,我把她带回了母校。

不知为什么,突然在想:三年后,我真正的离开了江财,会是什么感觉,什么心情,悲伤喜悦恋恋不舍迫不及待可能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喜忧参半吧!但有一点我敢肯定地是,我不会忘记,我的大学生活,我的老师同学,我的母校。不论我在哪里也不论我在干什么,我依旧是江财人。也许两年,也许十年,抑或是更长的时间,我才会回到母校,我希望看到江财的变化,我希望听到令我惊讶的消息,就像现在学姐的表情一样,为江财的进步而骄傲,也为自己曾经是江财人而自豪。

接下来,我就开始提问我最关心的话题了。学姐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工作,作为一个女人来讲,真的是很好了。可我要问的是这样的生活就是她想要的吗与她上大学时候的梦想,以及大学毕业时的梦想是一样的吗她没有正面地回答我,只是说理想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你不能坚持你的理想,那么就要接受现实。也许你会说你可以坚持下去,但有些时候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能简单的说说你的理想吗简单的谈谈大学刚毕业时的理想就行。""大学刚毕业时,说实话我很矛盾,一点也不兴奋,因为我在考虑留在南方还是回来(回辽宁),江财在南方还是很好的,所以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是现在南方找找工作,闯一闯,因为还年轻,我想有我自己的事业。但我的父母是反对的,因为我是独生女,这四年在南昌我们每年就只能寒暑假的时候见面,他们说很想念我,并且我一个人在南方他们不放心,南方那边没有亲友,就只能我一个人,他们坚决不同意。一直劝我回来。在加上我没有找到令我可心的工作,最终,我还是妥协了,我回来了。""你我一样,背景差不多,所以你也要考虑到这一方面,除非你很有把握,在南方会有更好的发展。""那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职业规划是没有用的呢理想会被现实打败"我继续追问。"也不全是这样的,如果当初我回来后的情况很糟糕,也许我还会去南方追寻我的梦想。理想就是一把尺子,一直在衡量现实的差距,一直在提醒着你的人生是否偏离了轨迹。也许你没有达到理想中的那么完美,但也会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就是规划的作用。"

大一的时候,学校要求我们每个人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我认为很简单,因为我的头脑中一直有未来的规划图,有时候我很明确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该向哪个方向努力。但真正动起笔来形成文字,我苦恼了。我觉得我的理想就是一个海市蜃楼,只能远远的看见,我甚至连怎样去实现理想都不知道。我试图寻求一种可以快速、顺利实现理想的路,我在思考毕业后的选择,大学中该怎样生活,该掌握什么知识。可我陷入了更加迷茫的境地,最后我不得不用"走一步看一步"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这次与学姐的谈话,让我有了再一次规划的想法。没错,有理想的人就像看到灯塔的船,内心总是温暖的、踏实的,不论现实有多么的残酷,也都不会被打败!

大学学什么大学学到了什么这一直是我关心的话题。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就是忘掉一切后表现出来的东西。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我想求证。

学姐现在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我很想知道她对大学的态度。她告诉我,尽管这样,大学时光以就是她最怀念的,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是在那段时光最终形成的,那才是她真正的成长。"不仅仅学知识"她肯定的说,"就像现在我还在依旧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大学中有很多事需要学习的,如果你仅仅看到了专业课的那点东西,你肯定不会走很远。其实大学的学习全靠自己,你肯定都听了很多遍了,但有时候听到不代表做到,你真的做到了吗,自主学习"我惭愧的摇摇头。"图书馆的资源是很丰富的,你可以涉猎很多知识,你感兴趣的课程都可以去旁听,这就是大学,每人去干涉你的生活,一切由你做主,这真的是我的青春我做主啊!"没错,我也是深有同感的,衣食住行全靠自己安排,逐渐形成自己的做事风格,自己的思想。"还有一项更重要——要学会怎样建立自己的人脉,建立自己的关系网,提高自己与别人说话办事的能力。"终于说到我最痛疼得事了,人际关系是我一直很重视的环节,但有时并不如我所愿。"没有人一出生就会做得很好,有可能你和陌生人接触的少,没有找到谈话的技巧,慢慢来相信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可以做的很好的。待人关键就是要真诚,真诚是很重要的,通过和你的谈话,我觉得你的沟通能力还是很强的。""谢谢学姐给我的鼓励,我会记住你说的话的,努力做得更好!"

最后一个话题——情。友情,师生情,爱情。宿舍就是一个家,宿舍的四个人朝夕相处,总会有摩擦,来自天南海北,家庭环境都不相同,所以这也更能培养宽容的胸怀。"还记得我们寝室四个人每天晚上都会有卧谈会,每天一个话题,我们按生日大小派名,现在想想觉得挺好玩的,我们之间的友谊还是很纯的,即使吵架也都是些生活上鸡毛蒜皮的小事,吵过了事情也就过去了。不会有人太往心里去。"

师生情与其说是珍贵不如说是难得。有时只有上课的时候见到老师,时间很短,这就更需要自己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学术问题,这就看你思考有多少了,老师还是很喜欢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注重学习的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你也会得到的更多。有些知识来的更直接。

爱情,最敏感的话题。此刻学姐的表情是甜蜜的。"回忆起曾经的他了""都已经过去了。""那你们还有联系吗""没有了。"就让甜蜜留在她心里吧。鉴于她已经结婚了,我就没有过多的问下去,因为那是她的独家记忆。爱情不能强求,我依旧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真情的出现。

三个小时的聊天采访很快就过去了。但这次谈话内容却让我终生受益。这是一次老乡校友间的亲密谈话。感谢学姐的配合,我才完成了这次任务,更重要的是完成了我内心的任务。

暑假过后,我就是一名大二的学生,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十分重要。这次谈话让我梳理了自己的思路,让我知道了该做什么,该注意什么。大学学什么总结一句话就是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超越。人生的成功就在于每一天都在进步,即使它是一小步。

由于我七月份去了贵州支教,所以七月份的寻访工作我并没有能够参与进去。七月底回到长沙之后,过了一段安闲的日子,然后接到了学长的电话,说是联系到了一个校友,具体的采访时间也定下来了。

七月流火,长沙在经过那么多天的高温炙烤后终于凉爽了起来,但我们寻访校友的工作却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我们有机会采访到了正在做房地产工作的许利民学长。

采访的那天正处周末,采访地点定在了长沙理工大学附近的一处售楼部,许利民学长在接受我们的访问之前,先在此处理了一系列工作事务,我们怀着矛盾的心情坐在一旁等待,有着占用学长宝贵时间的不安和期待采访快些开始的急躁,就在我们如此忐忑的时候,许利民学长放下了手中的事,微笑着对问我们说:“你们有什么问题,开始问吧。”

简单的衬衫,休闲的西装裤,手上一串佛珠,普通得平淡的装束,没有我们想象中纵横商海的该有的烟火气息,靠在沙发上,笑眯眯地回答我们的问题,言语间隐隐透着低调的文人风范,爽直间又颇有些儒商的韵味。这是我们最初采访许利民的感觉。一小时的采访,很多朴素却真实的东西透过他的话传达给了我们,这位经历非凡的学长告诉我们说:“我觉得人生很简单,与人为善,脚踏实地,好学上进。”

在同许利民学长挥手道别后,我们看见学长又投入了工作之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学长仿佛在用他的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含义,这次采访,我受益匪浅,不论是在采访技巧上,还是在人生经历上,都得到了丰富。聆听别人的人生,自己也能从中受到很多启发。

不过这一次采访中最艰难的任务——确定采访对象和采访时间,是由学长完成的,所以我并没有过多地体会到采访有多难。之后由我来负责联系另一位校友时,我感受到了联系成功有多难。有些校友本身不习惯接受采访;有些校友很忙,经常没有时间,甚至不在本地;有些校友要联系到还需通过秘书或助理等关卡。所以要联系成功一名校友并成功采访他写出新闻稿来,程序很多,并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事。

但不管怎么说,通过这半个暑假的寻访,自己还是感觉收获了一些难以言说的东西。虽然写稿子让我觉得很辛苦,五千字使我感觉颇有些江郎才尽的意味了,但是比起其他人特别是两位组长的辛苦的联系工作,我觉得自己问问题写写搞实在是轻松无比。如果没有整个长沙校友暑期寻访小组的共同努力,我想任何一篇寻访校友的采访稿都不会像如今这般顺利完成,没有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暑期寻访的工作也不会这样让人难忘。

寻访校友的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同校友交流的感受,还有小组协作的经验。

采访心得体会 篇3

最近看了很多的访谈节目,颇有感触,遂把一些感想记录于此。

昨天看了萧亚轩的访谈。小时候的萧亚轩由外婆抚养大,外婆对她的教育很严格,让她学习琴棋书画。后萧亚轩到温哥华学习服装设计,在这期间,她被别人拉去参加了一个比赛,结果在比赛中表现不俗,而后进入娱乐圈,一举成名,可以说,她是幸运的。然而成名后忙碌奔波的生活却让她最终不堪重负,她选择了逃离,在国外休养了2年多。然而在她准备好一切,调整好自己,准备重新开始蓄势而发时,不幸却接连降临到她的身上,先是跳舞时太累扭伤了脚,很严重,后是妈妈得了重病,最终离她而去。可以说,在事业上的萧亚轩是幸运的,她没有经历过所谓的低谷,即使有,也不是因为她的音乐的问题,而是她太红了太累了或者是公司的问题;然而她也是不幸的,她的妈妈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抱到孙子孙女,然而却再也等不到了,萧亚轩也再也无法孝敬妈妈了。

我想萧亚轩之所以能成功,与小时候外婆对她的严格教育也是分不开的,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有实力的人,她能成功,必然与她本身的实力有关。当然,她骨子里的那种坚强也是她能够成功的极大动力和支持。

有时候成功不仅仅要靠努力,拥有天赋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在艺术这块领域。梦想必须要建立牢固的基础之上,一定不要好高骛远,比如唱歌,如果某个人想要成为歌手,但是他五音不全,即使再努力,也许他也无法追赶那些具有一定天分的人的脚步。梦想固然可贵,但是梦想不是白日梦,在梦想面前,我们也应该客观地审视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而Elva,显然地,她是具有唱歌和表演的天赋的',这也是她能够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生活总是不缺少意外的,或大或小,或悲或喜,而在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平和乐观的心,不要抱怨生活,不要埋怨命运。每个人的道路都不同,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每个人的命运也都不同,也许就是有那么些人,从始至终,都非常地幸运,人生非常地平坦顺利,然而这未必就不是一种不幸。不要跟任何人去比,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好好地享受生命和生活赋予你的这一切,安然地接受,乐观地面对,开心地生活。

采访心得体会 篇4

11月17日我们小组一行四人清早在宿舍楼下集合开始了我们组织行为学的采访工作。此次采访行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同济大学南校区创业园,另一个则是同济大学校园内及周边的一些商家。这次采访工作我主要负责的是采访内容的记录工作。在八个采访对象交流过后用简短精辟的语言来归纳总结无疑是十分有难度的,但通过与这些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人交流过后却是豁然开朗,就像是一堂生动的创业培训课程,从中你会了解许多创业背后的艰辛和不为人知的抱负和理想,也发现自己目前仍是一无是处,可能真的要开始设想自己的未来了,希望有朝一日无论创业还是就业,都能发挥所长,有自己的立足之处。人生能有几回搏,不能留有遗憾。

采访之后,我受益匪浅。关于创业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创业的老板们都非常年轻,但并不意味着一大学毕业就自主创业了。当问到创业的时间时,他们几乎都是一致认为不可以一毕业就创业。都提议我们在毕业后先找一份工作,积累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在自己对创业的方案有了一定的认识时,才可以创业。还有创业的时候刚开始都是很艰难的,要坚持才会有所改善。资金固然重要,但技术和创意等等其他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起创业的大多是自己的好友跟师弟师妹。公司工作氛围轻松融洽,规模较小。当公司想进一步发展时,人际关系跟确立绝对领导可能会制约公司的发展。我们的社会经验较少,应当再踏入工作后,再创业。

在这次的采访活动中,我们受益匪浅。我们接触到了各种行业的创业人士,他们的企业有科技类、化工类、餐饮类、服务类等等。

在与他们的沟通中,我们了解了他们的创业原因,目的、心理、渠道,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他们自己的经验与感受。这些东西都是在书本中学习体会不到的,这让我们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创业心理有个进一步的更透彻的认识。

采访心得体会 篇5

5月22日星期六,早上一早我就来到中国小记者济南活动基地中国小记者选拔活动现场,进行第一次采访实践活动,此次采访的对象是参加中国小记者选拔活动的同学及其家长,心里好紧张呀!

活动让我感触特别深,当我选定采访对象时,总是不敢靠近,心里想了好久才敢过去采访。在采访第一个家长时心里好没底呀,不知道他会不会接受我的采访,我当时采访时心里好紧张,生怕做错了什么、说错了什么、可是当采访完了心里就平静了许多许多……采访完几位家长我还采访了几位同学,通过采访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当小记者:能增长知识、提高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从中我体会到:同学们那种想提高自己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采访中我还收获了不少,知道了不少。

参加中国小记者选拔基本上都是孩子自己的意愿,从而感到这些孩子是多么期待自己能当上中国小记者!但我认为如果这次没有被选拔上的同学也不要紧,就当这是一次小小的考验,不要气馁、不要放弃这个理想,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争取下次选拔机会,加油吧!

另外,大多数的家长都是支持自己孩子参加中国小记者的`系统培训课程以及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自己的孩子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成为一名优秀的小记者!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中获取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例如提高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写作能力等等。从这里可以看出参加中国小记者的系统培训真正能够让同学们得到实际锻炼和提高一些自己本身所缺少的知识和能力!

说实话,这次采访活动让我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不足之处,例如胆怯,语言表达能力、现场采访水平和提问问题等方面能力的不足和欠缺……总结了这次的经验,相信我会更加努力,下一次采访就会更加完美!

采访心得体会 篇6

在采访之前我就一直很不安,因为想了很久都想不到要怎样开始着手。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也不知道要采访的对象是谁,怎样选择采访材料,因此一直都没办法开始怎样做这个采访的大型作业。可是作业还是得做,采访还是得进行。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以前的部长—庄经荣师兄。因为师兄在我们学院也算是个“风云人物”了,8000元的奖学金、组织部的部长、“美在海滨”得奖者之一……以及其它很多的得奖。相信在我们学院应该没人不知道的了,所以我选择了他作为我的采访对象。可由于他人在主校,而且时间也不怎样允许。因此我选择了在网上跟他进行一次采访。

在采访之前,我先进行对他的一些简单的了解:应电081班班长,文秘091班班助,25期预备党员。曾获得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各项工作积极分子、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文体活动,并获得相应奖项。可谓是成绩辉煌、工作学习两不误!因此我也准备了一些关于学习、工作的问题,包括如何的'安排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等,以及他对组织部这个部门是怎样进行管理的。在生活方面,我也准备了一些有很意思的问题:包括一个月多少生活费用、喜欢什么颜色、最有纪念的一件事是什么、还有你对大学生谈恋爱有什么看法等等。

一切准备完成后,我就跟他约了一个有空的上网时间,然后进行对他简单的网上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虽然没有看到对方的面,但在他回答的时间段来看,他还是很认真的对我的问题进行回答,能感受得出他有认真思考过。因此我也很相信这大部分是他个人的意见,而且用文字的方式回答也可以把它内心的真正想法更好地表现出来。当采访的问题我都差不多问完了,然后我们还聊了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并请教了他一些学习心得,谈谈家常之类的。

发现他除了学习好,工作好之外!他还是个性格很开朗的人,说起玩笑来还真能把人雷倒,这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另一面。

采访结束后,我整理了一下记录,然后加上自己的一些语言修饰。修改了一下语言的逻辑,最后整合成一篇采访稿。时间用了整整一个晚上,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都完成了。总之,从开始准备采访到采访结束,我明白到真正要做好一件事,还真不简单。时间要合理安排,准备要充足,还要做好记录、整理,每一步都不能缺少。我想这也是老师要我们做大型作业的真正原因吧,是让我们明白到。不亲身经历做过,成绩是不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