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

2025/11/05教案

此篇文章中班主题活动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小鸟有着自己特有的本领。本节活动力图让幼儿去发现小鸟会飞翔、会筑巢的共同本领,知道这些都是小鸟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明显的特点。同时,在观察交流中,发现啄木鸟、鹦鹉、猫头鹰等鸟的特殊本领,并了解鸟的特殊本领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萌发幼儿爱鸟、护鸟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鸟的共同本领和个别鸟的特殊本领,知道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2.能说出啄木鸟、鹦鹉等鸟的特殊本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萌发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搜集有特殊本领的鸟的相关信息。

2.啄木鸟、信鸽、猫头鹰、鸬鹚、鹦鹉等有特殊本领的鸟的图片。

3.鸟飞行、筑巢的视频。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结合收集的图片,自由谈论自己认识的鸟:它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有哪些本领?让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引起幼儿兴趣。

2.播放鸟飞行、筑巢的视频,了解鸟特有的.本领。

(1)组织幼儿讨论交流,知道飞翔是鸟类最重要的本领。

讨论:鸟都具有什么特点?鸟为什么会飞?飞翔给鸟朋友们带来什么好处?请幼儿模仿小鸟的样子飞来飞去,体验小鸟自由飞翔的快乐。

小结:飞翔是鸟的一大本领。因为鸟有翅膀,身体轻,所以它能

避开地面的障碍在空中飞翔。飞翔可以帮助鸟类躲避危險,保护自身的安全,但并不是所有的鸟都可以飞起来,比如:鸵鸟双翅已退化,不能飞翔;企鹅是退化了的海鸟,双翅变成鳍状,失去了飞翔能力。

(2)幼儿看鸟筑巢的视频,了解鸟类筑巢的过程。提问:鸟的家是什么样的?它们怎样建造自己的窝?

小结:大多数的鸟都是建筑师,它们能够自已选择材料建造出各种各样的鸟巢,筑巢也是它们的本领之一。筑巢让鸟类的繁殖更安全,鸟巢还能给鸟类一种归属感。

3.观看啄木鸟、猫头鹰等鸟的图片,探索鸟的特殊本领。

(1)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认识的鸟,它们有怎样的本领,与同伴分享已有经验。

(2)游戏“连连看”,丰富鸟的特殊本领。

图片的左面竖排依次出示啄木鸟、鹦鹉、信鸽、鸬鹚、猫头鹰的图片,右面竖排依次出示鱼、大树、信封、人说话、夜晚的图片,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将左右的图片进行连线,探索说出这些鸟类的特殊本领。

小结:啄木鸟能为大树治病,鹦鹉会学舌,信鸽能传递消息,鸬鹚能捕鱼,猫头鹰有夜眼。

(3)了解鸟的特殊本领与人类的关系。

讨论交流:鸟的特殊本领对人类有哪些帮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鸟朋友?

小结:鸟类为我们消灭了很多的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鸟类朋友,让我们的大自然变得更鸟语花香吧!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水生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

2、知道要保护水的清洁环境。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

2、纸、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问:你知道有哪些动物生活在水中,它们的名字叫什么?

2、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幼儿认识水里的动物。

(河里的、池塘里的`、海洋里的)

3、布置三个环境(海洋、河、池塘),幼儿绘画自己喜欢的水生动物,送它们回家。

4、讨论:为什么要这样放?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5、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续继探索了解有关水生动物的知识。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豆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豆子及豆制品。

2、纸盘,小叉子。

3、故事课件。

[重点难点]

重点:帮助幼儿了解黄豆可以制成哪些豆制品。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方式辨别黄豆区分豆制品。

[活动过程]

一、认识黄豆。

1、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各种农作物都成熟了。

出示黄豆,请幼儿观察。提问:

(1)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2)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2.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在各种各样的豆子里找出黄豆。

二、认识豆制品。

1、让幼儿品尝各种豆制品。

提问:你刚才吃的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

2、幼儿利用已有经验,理解黄豆与豆制品的关系,教师讲解什么是豆制品。

3、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说出“我还吃过**豆制品。”

4、黄豆不仅能做成可以吃的豆制品,还可以做成其它的一些制品。

(1)讲述故事《老豆儿过生日》。

(2)黄豆还可以做成什么?

三、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区分出豆制品。

1、出示各种豆制品和非豆制品。

2、通过游戏,让幼儿在众多的物品中找出豆制品。

[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豆制品。

[活动反思]

《认识豆制品》这个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四《奇妙的`植物》里的“好吃的果实”。根据新教材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我把它进行了修改和拓展,又因为现在正是黄豆收获的季节,而豆制品也是幼儿经常吃到和见到的食品,所以我选择了其中的黄豆作为这次活动的主题。整个活动运用了观察法、尝试法、戏法等几种方法相结合,注重动静交替,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与满足,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理念。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内容:分享好东西

二、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2、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学习分享的经验。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

难点—现实生活中分享好东西

四、活动方式:集体教学

五、活动准备:知识准备—学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物质准备—教师与自己朋友的合影、幼儿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家长在家为幼儿讲故事《小主人和小客人》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有朋友吗?他(她)是谁?

(二)、展开

1.教师出示与朋友的合影,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讲一讲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2.与幼儿讨论:什么叫做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怎么样,知道朋友要好东西一起分享。

3.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幼儿之间相互交流。

4.幼儿自由结伴交换物品进行分享(注意引导幼儿能和更多的小朋友进行分享,体会分享的乐趣)

5.请幼儿说一说与朋友分享有什么感受?

(三)、结束请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游戏、生活中遇事要多谦让、与朋友友好相处,分享快乐。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 篇5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主题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主要特产,认识几种家乡特产的商标。

2、通过分类操作、品尝分享,体验活动的快乐。

3、感受家乡特产的丰富,并为家乡感到自豪。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家乡特产的外包装(包装袋、包装盒、包装纸等)。

2、发动幼儿带一些家乡特产的食品来幼儿园和小朋友分享。

3、录像带《美丽的秦皇岛》。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引入主题

首先出示地图,以提问的方式,提问

教师:小朋友:这是什么?知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属于哪个地方?

幼儿在地图上寻找我们的家乡。

教师然后直接告诉幼儿我们的家乡在沿海,属于河北省。

(二)参加展览,共同认识

1、带领幼儿参观特产展览会,引导幼儿观察家乡特产的包装,了解特产的名称、商标、产地。

师:“小朋友,我们的家乡秦皇岛是沿海开放城市,明显的地理优势,有美丽的自然环境,那小朋友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特产吗?

提示幼儿大胆回答。

请幼儿参观特产展,引导幼儿观察家乡特产的包装,了解特产的名称、商标、产地。

教师小结:这些都是我们家乡生产的产品,是家乡特产。比如:板栗、地瓜、粉丝、核桃、海鲜等。

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牌子的?是哪里生产的'?

2、结合商标图案,认识几种家乡名特产的标志。

出示各种食品的标志图:引导幼儿说说其色彩及图案,你还在哪里见过,商标的图案像什么?

(三)游戏《小小导游员》

(四)观看录像《美丽的秦皇岛》,品尝家乡特产,激发幼儿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幼儿边品尝边相互讲讲其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