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演讲稿
此篇文章师德师风演讲稿(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师德师风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教师们,可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桃李满天下》。
首先告诉大家,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咏我的岗位;我不是画家,不能用美丽的画面吸引观众;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
然而,我是一名教师,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对待我的学生;我要用深深的思索,释放我心中的奥秘;我要用蜜蜂的精神,推动我前进的步伐。
众所周知:教师的爱,是用汗水浇出心灵之花的真挚的爱;教师的爱,是用语言播种而结果的圣洁的爱;教师的爱,是用心血滋润的高尚的爱。把严厉当负责,我不敢苟同;把工作当乐趣,我信心满怀;把师爱当信念,我始终相信。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小时候,曾有人问我:“你最崇拜的人是谁?”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教师”。不错,在我的心灵里,我就喜欢教师。在父亲的教诲下,我踌蹰满志地登上了三尺讲台,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站在三尺讲台上,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可爱的身影,不由得让我想起,那个以往给予我师爱的教师——赵利华教师,就是他激起我对教师的热爱,就是他坚定了我的梦想。
在那艰难的岁月里,赵教师用他厚实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有年迈的老母亲,还有几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一个高中,两个初中,还有一个小学,那几十元的工资就是他们家的经济来源,生活之艰难可想而之。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赵教师还给我们没吃午饭的学生,买来白花花的大馒头。
年幼无知的学生,怎知那生活的艰辛。只见赵教师转过身,蹲下去捡起一个不懂事学生,扔在地上的馒头,托在他的手心里,然后细心翼翼地剥掉那层带泥的皮,生怕浪费一点点,而后一口一口的咽下,默默地连同那咸咸的泪水一齐咽下。
如今的我也成为人师,这才真正理解那馒头背后,是一份何等伟大的爱啊。这是一种什么爱呢?这是一种深入心底的爱,这是一种忘却世俗尘埃的爱,这是一种质朴暖心的爱。
赵教师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所付出的辛劳,不会是徒然的。我们的教师播下的种子,在我身上开花结果了。
我们班的学生,两极分化异常严重。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早已对学习失去信心。看着一双清澈透明的眼睛,我仿佛看到了一扇扇明亮的窗,一个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一改往常的严厉,用慈爱的身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用朋友的身份关心他们,用鼓励的方式激发他们,让他们首先爱上我这个教师。
渐渐地我发现,三天两头不进校的学生再也没有逃课了,并且每一天都早早来到学校;从来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学生也频繁地举起了手;从不提笔的学生也按时交起了作业……就是这样,我释然了,我坦然了,我欣慰了。就是这样,我明白了,我要坚守教师的这方净土。
我爱我的家人,也爱身边的这些孩子们。转眼间,我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即将走过27个春秋。孩子们的笑容,在我的眼中是那么的熟悉,孩子们的冷暖悲苦,都让我为之而牵挂。你们相信吗?
亲爱的教师们,我们的事业没有多少鲜花、没有多少掌声、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我们只是巨人的基石,我们不需要崇高而华丽的赞美,我们不需要多少荣誉来装饰,我们也不需要多少掌声来满足。我们只求问心无愧地走好每一天,完成我们的使命。
我愿我的爱,能感动每一个我教过的孩子,我愿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我愿所有的人,都能把爱奉献在这片我们挚爱的土地上。
师德师风演讲稿 篇2
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在三尺讲台绽放光彩。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有段名言:教师工作不仅是一个光荣重要的岗位,而且是一种崇高而愉快的事业。它对国家人才的培养,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下一代的成长,起着重大作用。两年前,我
告别了大学,回到了母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从事天底下最光辉、最崇高的职业。
时光荏苒,短短的两年时间过去了,在这两年的教师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一名年轻教师的酸甜苦辣,但身为宁中教师,我更感受到宁陕中学是一所焕发着勃勃生命力的学校,它为年轻教师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更为年轻教师的茁壮成长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地。对此,让我更加坚定了做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念。我虽然目前离一名优秀教师的称号还相差甚远,但我相信,只要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只要认准了方向,再加上学校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帮助,个人不懈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努力,成功就在前方。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作为教师,我的首要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让每一名学生在学校、在课堂上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才发现,自己在大学所学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从那时起,我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有针对性的备课。由于自己刚从事教学工作,教学经验十分欠缺,所以我经常去听本学科骨干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的确受益匪浅,但照抄照搬他人的教学模式,永远不可能从本质上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更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于是,我每次听课后,都认真研究他们的教学模式、教学艺术,尤其是学习他们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的处理技巧与方法,并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拓展提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一名年轻的班主任,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完善每位学生的人格和品德。记得我刚当班主任时,心里有些忐忑和担忧,但我相信,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只要善于学习,善于探索,关爱学生,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在工作之初我面对着班上出现的各种情况,如有的学生学习跟不上,有的学生纪律差,有的学生生活困难,还有的学生提出了无理要求的要求。如何应对和处理好各种矛盾,我一边学习、请教,一边思考、探索,首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个人性格,循循善诱,帮助学困生和贫困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较短的时间里我便进入了角色。实战证明,担任班主任不但使我得到了锻炼,更促进了个人的成长。讲知识给学生,我们必须先弄懂,同样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自身必须有崇高的师德。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印证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很聪明,也不要求每位学生都考满分,但我们必须做到让每位学生都成为一名人格健全、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想自己成长的更快,就必须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是我们成为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我们年轻,因此思想活跃;我们年轻,因此心怀理想;我们年轻,因此充满斗志。我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尝试,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就一定会实现个人成长的目标。
教书育人是一份良心活,教师不像工程师那样面对的是冰冷的数据,教师不像建筑师那样面对的是无声的钢筋水泥,教师更不像医生那样只要治好病人表面的伤痛。教师要面对一个个可爱的孩子,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因此,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努力地去塑造每个孩子美好的心灵。人生就是一场戏,每个人都是演员,从我站上三只讲台的那一刻,我就将它作为我一生的舞台。演好这场戏不仅是成就
自己,更是为了台下的观众——我的学生。我深知自己所肩负的重任,因为他们不仅是家长的希望,更是宁陕未来的希望。
青春是人生美好的季节,青春是人生铿锵的篇章,青春是旭日东升的力量,青春的我们意气风发,青春的我们敢为人先。在宁陕中学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我将发扬宁中精神,以前辈和骨干教师为楷模,把
所有精力倾注到教育教学上,脚踏实地,忘我工作,扬起理想风帆,培养出更多优秀学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坚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历炼,在三尺讲台上,我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自己的教学生涯更加精彩!
后记
自校党总支安排本次师德演讲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一个多月时间了。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各年级组积极推荐选拔本年级参与演讲的教师人选,布置演讲稿写作任务;每位参与演讲的教师都能够认真准备,积极撰写各自的演讲稿件。今天也抽签确定了演讲顺序。
参与本次演讲的教师共有九人,包括高中各年级组、预科年级组和三处一办工作人员,他们大多是青年教师,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储备,但缺少教育教学实践,有过硬的文化知识素质,但师德修养欠缺,他们还需要工作积累和学习生活的历练。这与我们组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人民满意教师”主题师德教育活动的初衷不谋而合,衷心祝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师德师风演讲稿 篇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真水无香,真爱无言》翻开历史,多少古人豪杰,几多谆谆教诲:秉公办事,执法如山的包拯;“官风清若一枝竹,囊空如洗两袖寒”的廉吏郑板桥;“慎之又再慎,谦逊以自束”的陈毅元帅等等,他们或平生宦海清风长存,或平生情操纯似冰雪。他们虽然一一远去了,但那古朴的风骨已化作不朽的精神,撑起我们民族的脊梁, 成为我们难以忘怀的永恒记忆...他们是阳光,有了阳光才会驱除阴霾;他们是清风,有了清风才会吹散乌云;他们是清水,有了清水鲜花才更加灿烂。他们那廉洁的精神,代代相传,至今仍是我们和谐乐章中永远不变的旋律。忘不了教育局领导,亲临学校指导工作的身影;忘不了教育局领导,与教师诚信交流的情景。他们一丝不苟地抓党风建设,听民声 、察民意、恤民情、深入调研,提高教师们的思想觉悟,净化基础教育的沃土。不失时机地在学校中开展“创建学习型集体”的活动,随即在教师中形成了不比金钱比知识、不比吃穿比教学、不比傲气比爱生、不比荣誉比科研的正气之风。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有了这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记忆,有了教育局领导的率先垂范,有了一支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有了我们桃城教育美好的今天。滏阳小学,为给孩子们创设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学校建了语音室、电脑室、古筝教室等。完工后,商家邀请学校领导班子吃饭,大家都婉言谢绝了。他又拿着一套精美的化妆品来到校长办公室,校长看着礼品,真诚地说:“如果你真想为我们做点什么,就用这些钱给我们几个教室按上电扇吧。”于是学生们就有了一个个凉爽的夏天。为给学校买窗帘,主管副校长曾跑遍整个市区,货比三
家,价廉者取之;在给电脑室和古筝教室配备凳子时,为了每个凳子里省下两块钱,教务主任顶着寒风、冒着雪花奔波整整一个下午,直到万家灯火时,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向家走去……;放学后或者双休日,教学楼里经常传出丁丁当当的敲打声,那是总务主任在亲手为低年级的学生检修桌凳,老师们看在眼里学在心里,纷纷效仿,于是这叮当声便成了滏阳小学里的最和谐乐曲。不知道有多少次,教务人员为了设计合理的评价制度、为了精选教师论文、为了研究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常常工作到深夜,门卫师傅感动地悄悄为他们煮好方便面……。每一个滏阳人都是这样在默默地克己奉公,干净办事。常挂在校长嘴边的一句话是“一厘一毫民之膏腴,学校的一分钱虽少,但那是公家的,谁浪费谁就是在犯罪”。在她的眼里,人民群众的口碑远胜过一枚枚耀眼的奖章。
“真水无香,真爱无言”, 我们手中托着生命的天平,用心作犁铧,播种智慧的种子,传承民族的美德。我们可以没有千金掷出时的豪爽,但不可丢克勤致检、细微育人的执著;我们可以不追求服装的时尚、不吃山珍海味、不坐高级轿车,但不能没有润泽万物而不求回报清水般的厚德。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有那万古垂青的民族精神熏陶,有那一位位远去民族精英的激励,全体教育工作者定会携起手来共同创造桃城教育一个个新的辉煌。
师德师风演讲稿 篇4
真诚地说:在我贫乏的词库里,我实在找不到更为确切的词语来概括我今天的演讲,于是,我把它取名为“追求”!由学生到教师——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想想去年的这段日子,我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徘徊着,矛盾着,斗争着……
20xx年,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丹江口市一中任教。从那一刻起,我真正领略到了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的“花的事 业是尊贵的,果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 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我们高一年级英语组里,每个 老师就像是奋力奔跑着的运动员,不到终点永不停歇。
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许多老师的事迹令我感动:江隆华老师稳健大度,吃苦 耐劳;有20年教龄的王世玉老师精益求精,勇于创新;默无闻的宦明 忠老师经验丰富,兢兢业业;年轻有为的李胜利老师工作踏实;范艳 丽老师工作任劳任怨;杜慧景老师的小孩很小,但她却一心扑在工作 上;年轻的邵恒莉老师和帅颖老师,还有新来的吕文刚老师也都工作 认真负责,进取心强.在这个上下一心,团结向上,共同进取的集体 里,学校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迅速成长,为每位新来 的教师安排了指导老师,并举行了拜师仪式,这种“传、帮、带” 的好作风,令我们新来的教师感动,听过一节节公开课后,我收益 匪浅:他们的课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民主”,什么叫“合作”, 什么叫“个性”,什么叫“创新”……
是啊,作为教师,把课上好是 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我们青年教师而言,要想取得令人满 意的教学效果,那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但正是因为有了指导老师的带领和各位老师的示范才让我很快地适应了新的环 境,更重要的是让我接受了一次全新教育!
师德师风演讲稿 篇5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具体的归位,就是依靠自我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影响每一位学生。
所谓的明善恶、秉正义、知荣辱等都是人们意象中的代名词。所以我说,道德立于心、工作成于手。作为一名教师就就应现身说法、以身示范,培养自我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
在思想上崇尚、遵守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只有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修养,才能真正认识善和恶,才能体验到加强道德修养的紧迫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依靠自我的师德标准去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位学生,从而在教书育人中感受一份愉悦,一份成功。在良好的师德中体现自我的存在,实现自我价值。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精神礼貌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
所以,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职责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发扬优良师风,弘扬崇高师德。加强师德建设,提升自身素质。教师的职责是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对学生道德纪律的实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道德权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纪律强权。道德权威来源于教师的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教师,我们不求功名富贵,不求扬名史册,只求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自我的一生。这就是我,一个刚刚步入教坛的青年教师的人生定位。回看走过的路,虽没留下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却留下“粉尘扑面,无私奉献”一串串跋涉的脚印,尽管脚步艰辛,但我仍要大声说:我爱教书这一行,我爱教师这职业。三尺讲台,三寸笔,三寸舌,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