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教案
此篇文章二年级美术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五官的位置及其形状特点,学画五官,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2、学习区别想象画和写生画,初步确立写生画的审美判别。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初步确立写生画的审美判别。
教学难点
观察——线描再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几位同学在黑板各画一幅人物头像,师生评议。
2、几位同学在黑板各画一幅写生人物头像,对比评议。
二、新授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2、引导学生分析人的五官,强调客观表现与想象表现的分别,并示范。
3、教师演示线描写生的画法,注意强调以眼睛观察为主。
4、请一名学生在讲台上作模特,四名同学作简短的写生,引导学生评议,教师小结。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分4组,每组一名模特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2
二年级美术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美术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1.怪兽奇想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大胆想象,创作出奇特的怪兽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意识
2.通过拼拼、想想、画画等方式,把握怪兽的形象特征,在创作表现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3.在自由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思维,创作出造型奇特的怪兽。
教学难点:
运用组合、夸张、变形等方法进行巧妙地想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请你观察电影里的主角是什么?(课件展示)生观看电影片段《怪兽电力公司》。
这些怪兽形态各异,他们不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而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独特形象。这节课我就带大家走进怪兽的世界。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在你心目中怪兽是什么样子的?(生说说对怪兽的印象)
2.图片展示各种怪兽。
3.小结:怪兽有不同类型,可爱或者可怕。怪兽并不是人们没有根据、没头脑的乱想,它总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有其他动物的影子。
4.我们玩一个小游戏,《笑脸变怪兽》。请你把这个笑脸娃娃组装成形象各异的怪兽。(生上台游戏板演)
5.同学们拼的很好,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了这样的方法想象出了一种象征我们中国的吉祥神圣的怪兽——“龙”,龙集很多动物的优点于一身,在它身上你看到有哪些动物的影子呢?(生:鹿角,鹰爪,蛇身,鱼尾……)。除了龙之外,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吉祥的怪兽?(生:凤凰、麒麟、辟邪)
6.小结:像这种把多个动物特点组合起来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拼装组合。(板书)
三、欣赏归纳:
1.课件展示图片,学生观察。
2.在这些怪兽图片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表现手法?(生:变形、夸张)板书。
3.看图辨识怪兽所用表现手法。
四、实践:
了解了画怪兽的方法我们一起来试着画一只怪兽出来。
游戏:大家一起造怪兽!学生尝试添画。教师随意给一个外形,请上台的每一个同学给外形添一部分,让其最终变成一个怪兽。(怪兽要突出“怪”)
五、示范:
1.播放教师绘画视频。师解说绘画方法。
2.出示完成的范画。
3.欣赏部分学生作品。
六、作业:
1.要求:大胆想象,运用所学表现手法画一只造型新颖的大怪兽。(注意构图饱满、色彩鲜明)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业展示:
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八、拓展:
今天,同学们创作出了很多新奇、有趣的怪兽形象。在生活中,有很多怪兽形象装点了我们的生活。(图片展示)
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惊喜。
1.大师的怪兽:米罗作品欣赏。
2.怪兽博物馆图片展示。
3.生活中的“怪兽”图片展示。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简单线条和夸张构图表现快乐小人。
2.探究造型变化与画纸中折线的关系。
3.感受“快乐小人”造型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快乐小人范画、记号笔、粉红、黄色、绿色纸各16张。
教学过程:
一、观察快乐小人,尝试画出“小人”。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你们画人,而且是顶天立地的人。你们知道“顶天立地”是什么意思吗?
2.出示范例“快乐小人”并观察。
师:就像他一样头顶天,画到纸的最上边,脚踩到地上,画到纸的最下边,这样就叫顶天立地。
师:你觉得他心情怎么样?从哪里能看出来?引导观察小人的表情和动作。
3.第一次作画。
4.交流,对照、比较自己所画的小人是否是顶天立地,提醒后面画时可要注意。
三、探索“快乐小人”的快乐造型与纸的折线的关系。
1.师:这次我们用黄颜色的纸来画,有两个要求:第一小人要画得顶天立地,第二画时不要打开这张纸。
2.第二次作画,教师观察。
3.展开画纸,通过比较不同作品断的点,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组织引导学生了解指偶的表演方式、方法,学会编剧本、制作指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会合理分配任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合理地设计剧本,分配角色。掌握指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及技巧。
教学切入点:以学生刚学过的语文课本内容《从现在开始》为剧本进行的指偶表演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指偶”与“剧本”。
教学创新和特色: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刚学过的语文课本内容《从现在开始》的指偶表演为切入点,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活动完成教学目标,自主解决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指偶、纸张、剪刀、双面胶
学具准备:纸张、剪刀、彩色笔、双面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工具,组织教学。
二、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从现在开始》指偶表演。
(以学生都很熟悉的二年级语文课本21课《从现在开始》的指偶表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故事呀?故事里都有谁呢?
狮子、袋鼠、猫头鹰、猴子
(引导学生发现指偶表演中的角色)
3、(出示视频中的指偶狮子、袋鼠、猫头鹰、猴子)老师今天把它们请来了。你们仔细观察下,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套在手指上的。
(引导学生观察指偶特点,导出课题。)
三、发展阶段。
1、师播放指偶图片,学生欣赏。
提问:你们都见到了指偶剧院中的哪些指偶?
叮当猫、猪八戒、鹿、玉米……
(引导学生关注指偶角色)
师小结:指偶真是各式各样,有动物、植物、人物、见过的,听过的或想象中的都可以做成指偶。
2、你们知道一场精彩的指偶表演都有哪些步骤?我们如何才能进行生动的表演呢?
首先我们要做好如下准备:
A、编剧本
(1)、什么是剧本?
小故事
(加强学生对剧本的理解)
(2)、你们知道哪些故事?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故事。)
《井底之蛙》、《酸的和甜的》、《从现在开始》......
小结:故事可以是课本上学过的,课外书上看到的,自己编的……
(3)小组协商,商定故事剧本,分配角色。
(4)小组汇报协商内容。
B、做指偶。
1、探究:师将准备好的用两种方法制作的指偶发给各小组,小组里进行讨论,探究其制作方法。
(通过观察自主探究制作方法)
2、动一动:
师提供一张长方形的纸、一张白纸、彩色笔、双面胶、剪刀,请学生上台演示方法一。
总结制作方法:画、涂、剪、卷、贴
提示:画的角色要比手指大。
要根据手指的粗细做指环。
安全使用剪刀。
3、说一说:
提供一张椭圆形的纸、一张白纸、彩色笔、双面胶、剪刀,生说师示范方法二
总结制作方法:画、涂、剪、剪、贴
提示:画的角色要比手指大。
剪的洞要符合手指大小。
安全使用剪刀。
4、其他做法(出示图片):
方法三:橡皮泥(课本37页)
C、画背景。
D、表演
四、学生制作指偶,教师辅导。
五、展示评价。
评一评,自己指偶的优点,你最喜欢哪个指偶?为什么?
(自评、他评。鼓励自信。)
六、课后拓展
课后可尝试用其他方法制作指偶。
七、收拾整理。
八、板书设计。
指偶剧场
编剧本:
做指偶:画、涂、剪、卷、贴
画、涂、剪、剪、贴
画背景:
表演: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为之偶表演布置剧场,模拟舞台表演。培养学生表达、思维能力、探究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能布置好剧场并进行生动的表演。
课前准备:做好的指偶、彩色笔、纸张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我们如何才能进行一场生动的指偶表演呢?
编剧本
做指偶
画背景
表演
二、根据剧本小组协商撰写台词。
(鼓励学生采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撰写人物台词。)
三、画出背景。
四、小组排演。
五、指偶表演阶段。
1、组织各小组表演汇报
要求其余同学仔细观察其指偶造型及表演,听听谁的台词说得好。
2、生自评、互评
说说哪组的造型你最感兴趣。
说说哪组的台词及表演最棒。
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践的操作掌握基本的泥塑、泥条盘筑等方法制作陶艺作品。提高学生的形体塑造能力。
2、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让学生放飞其创造欲,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让同学们在动手中找到童趣。
难点:学习、运用泥塑、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出完美的形象,在完美的基础上体现其设计思想,真正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学生泥塑作品。
2、布置学生到附近公共场所观察和了解一些雕塑设计。
3、准备雕塑泥、泥塑工具、垫板,刻画工具等。
教学设计:
一、课前组织:
学生按顺序进入教室,强调一下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兴趣导入:
1、创设情景:咱们看看这些小朋友在玩什么呢?
(课件:人们制作泥塑的场面)
2、交流感想 :
(1)、同桌说说,看了他们的制作的情景有什么感受吗?谁跟大家谈谈你的想法?
(2)、适时给予评价,并有目的地进行引导——玩泥巴真有趣
3、确定主题:(课件:电子板书《捏泥巴》)
三、欣赏感受:
1、老师汇报资料:
老师通过网络搜集并整理了一些信息,请大家看一下。
(课件:泥塑图片)
2、泥塑基本技法:
(1)、感受泥性,探究泥的特性。
(可塑性、结合性、收缩性、烧结性和耐高温性。)
(2)、教师介绍塑造的五个基本方法:
如何运用基本的泥塑技法
(课件:板书揉、搓、压、粘、捏、刻)
(3)、演示几种泥塑基本技法
(课件:盘泥条步骤图)
四、合作探究动手实践:
1、想一想,玩一玩: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
2、明确题材范围,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可以自己选主题,进行创意制作。
3、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做的进度进行巡回指导。
4、在《泥娃娃》音乐的伴奏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造型表现。
五、作品展评
(1)学生互赏作品,边看边说出自己看了作品后的想法和感受。
(2)泥塑大赛 最佳设计奖 最佳超速奖
(3)拍摄作品
六、活动总结、拓展延伸
返回首页